1、氓第一课时 诗经介绍与文言现象一、诗经文学常识诗经是我国()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 305 篇, 又称()。诗经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划分为()三类。诗经表现手法有() 三种。合称为诗经“六义”。风是()个地区采集上来的民间歌谣。共()篇 。“国风”保存了不少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这是诗经的精华,如伐檀、硕鼠。雅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分为()31 篇()74 篇,共 105 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 歌功颂德的。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共()篇 。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诗歌的形式以()为主,多
2、数为 () 用韵,在章法上具有() 的特点。 诗经是我国诗歌 ()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二、给下面的加点的字注音嗤嗤()涉淇()愆期()垝垣()于嗟鸠兮()汤汤()罔极()靡室() 夙兴夜寐()咎言()三、.指出下面通假字的本字,并指出其含义 于嗟鸠兮通犹可说也通隰则有泮通匪我愆期通四、指出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其其叶沃若(士贰其行()咥其笑矣(之氓之嗤嗤( 静言思之())总角之宴(言载笑载言( 体无咎言()言既遂矣(以以望复关()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五、古今异义词:指出下面划线字的古代意思。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古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古
3、义: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古义: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古义:六、指出下面划线字的活用现象并写出活用后的意义。 夙兴夜寐士贰其行二三其德三岁食贫第二课时写作手法、文章内容主旨一、与故事情节看似无关的诗句有哪些?它们有何妙处?二、综观全文,你认为男、女主人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氓中女主人公在叙述生活经历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来表现人物性格,请简单分析。 角度对比的诗句对比的作用性格女主人公婚前婚后人生经验(爱情)三、探究女主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呢? 结合文本分析四、如果时光逆转,你在淇水边遇到氓的女主人公,听完她的哭诉,你会对她说些什么?五、链接高考 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湖南卷) 桃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夭夭:桃树含苞欲放的样子。 灼灼:花开鲜明的样子。华:花。 之子:指出嫁的姑娘。归:女子出嫁。 宜:和顺,和善。室家:指夫妇。焚(fen):果实很多的样子。 榛榛(zhen):树叶茂盛的样子。补充第一节译文: 桃树含苞满枝头, 花开灿烂如红霞。姑娘就要出嫁了, 夫妻和睦是一家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