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狗包弟教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高中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在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中,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小狗包弟是人教版语文必修一阅读鉴赏第三单元散文单元的第二篇。这个单元的学习中要帮助学生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同时, 训练学生揣摩人物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注意把握叙述中作者表现的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小狗包弟是巴金晚年的散文作品随想录中的一篇,主要表现文革对人性的摧残,
2、批判文革的荒谬;同时进行了严格的自我解剖,自我批判,对自己的弱点进行了真诚的自我反思。文章朴实无华,情感真挚, 给读者以平易近人之感。学生情况:我校学生语文理解鉴赏 水平普遍较差,尤其是刚上高中,对文章基本内容的把握有一定难度,且学生阅历浅、历史知识不足,对文革没有认识,对文章反映的现实难以理解,对作者忏悔的意义理解很肤浅,因而更难以认识作者的高尚品质可贵精神。教学中必须加入大量的背景介绍,促进学生理解文章意义,并以他人评价来开拓学生思路,加强其对作者品性、情操的理解。教学方式:小组讨论,师生对话。教学手段:ppt技术准备:投影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学习筛选关键语句,把握作者主要的思想情感。
3、2、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法, 培养读书质疑的学习习惯。3、认识作者自我忏悔的意义。问题框架(可选项)教学重点:认识作者为文革中的自己忏悔的意义,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教学难点:1、对文中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情感的理解。2、对巴金“懦弱”行为的理解认识。教学过程(文字描述)一、导入走近大师和走进大师的区别。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明确:走近大师是了解大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文革以及巴金在文革中的遭遇,初步走近了巴金;走进大师是深入理解大师,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大师的心灵,感受大师的灵魂。二、进入新课1、了解巴金的成就,激发学生对巴金的敬意及探索其心灵的兴趣。 学生叙述对巴金的认识,教师总结其成就。引入对课文的理
4、解。2、读课文抒情部分,用圈点批注的读书法,理解作者抒发的主要思想情感,质疑疑难。教师提示圈点批注的教学法:圈点即圈点出文中的关键句和疑难点。批注即写出自己的理解或明确出问题。教师给出学生要圈点批注的内容角度。1、疑难句子。2、表现作者对包弟、对自己十年苦难生活的感想的句子。学生朗读相关语段,整理问题及关键句。教师注意指导诵读,指导学生把握感情基调。学生提出理解疑难之处。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及时点拨、引导。使学生对文段加深理解。学生找出集中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句子,解释自己的理解。师生对话,形成共识。即作者批判自己对包弟的自私及懦弱行为,为之深感歉意,表达了忏悔之 情。总结作者的心理。3、拓展理解
5、巴金的忏悔心情。教师出示巴金在随感录中的为自己行为忏悔的文字:我相信过假话, 我传播过假话,我不曾跟假话作过斗争。别人高举,我就紧跟;别人抬出神明,我就低首膜拜。即使我有疑惑,我有不满,我也把它们完全咽下。我甚至愚蠢到愿意钻进魔术箱变脱胎换骨的戏法。正因为有不少像我这样的人,谎话才有畅销的市场,说谎话的人才能步步高升。在总结十年经验的时候, 我冷静地想:不能把一切都推在“四人帮”身上,我自己承认过“四人帮”的权威,低头屈膝,甘心任他们宰割,难道我就没有责任!难道别的许多人就没有责任!不管怎样,我要写出我的总结。深化学生对其心理的理解,初步理解其忏悔的目的是从自己的角度总结文革对人性造成的伤害,
6、总结文革的罪恶。4、学生讨论“巴金是一个自私、懦弱、胆小的人吗?”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教师不否定其观点。此讨论可以使学生认识巴金品格中的的真实、勇敢,正义, 责任等优秀的品质。教师表达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全面而发展的看问题。5、教师出示巴金在随感录中的句子:十年浩劫究竟是怎样开始的?人又是怎样变成“兽”的?我总会弄出点眉目来吧。尽管我走得慢,但始终在动;我挖别人的疮,也挖自己的疮。这是多么困难的工作!能不能挖深?敢不敢挖深? 会不会有成绩?这对我也是一次考验。过去的十年太可怕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不允许再发生那样的浩劫。我们解剖自己,只是为了弄清“浩劫”的来龙去脉,便于改正错误,不再上当
7、受骗。分是非、辨真假,都必须先从自己做起,不能把责任完全推给别人,免得将来重犯错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巴金自我批判的意义及其作为一个文化名人的社会责任感。教师总结对巴金优秀品质的认识。巴金是一个真诚负责、直面丑恶、热情追求真、善、美,对祖国、对子孙后代、对每一个读者献出他的整个心灵的真实而伟大的文化巨人。6、认识随想录的文化意义及社会意义。加深学生对巴金优秀品格的感受。7、拓宽学生视野。介绍社会对巴金的评价。深化学生对大师高尚品格的理解巴金先生,年届八旬,地位显赫,又是一个浩劫中的被迫害者,且身处一种全民族的控诉氛围中在这氛围里,几乎人人都说自己是一个冤屈者受难者他却出来拷问灵魂,反省自己,这不
8、仅表现为思想和情感境界的超越,也体现了他对那场浩劫认知的深度。他的深刻认知和情感的超越,既属于个人,又属于整个中国的知识界。巴金老是期待自己“生命开花”,而随想录正是他在晚年盛开的生命之花。人到晚年,人到显赫,还有思想之花盛开,这是一个人的幸运,也是一个民族的幸运,因此,巴金先生,我们真的为他感到骄傲。陈建功(中国作协副主席)2003 年度人物巴 金颁奖辞: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8、总结世界
9、上没有完美的人,但是有追求完美的人,大师就是不断的追求完美的人。9、作业:一、 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一谈巴金给你的启发。(不少于 200 字)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1、作业反馈。学生整理上课的发言稿,形成对巴金的忏悔精神的个性化认识。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一谈巴金给你的启发。(不少于 200 字)2、课堂反馈。从学生的思考回答中,了解学生对巴金的忏悔意义的理解。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 字数)首先,本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语文教学育人功能的要求。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设为核心目标。小狗包弟是一篇平白易读的文章,语言质朴,像日常说话,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学
10、生很难读出它的好处。可是它的情感思想完全可以代表巴金的随想录的主要思想感情。而随想录对于当代中国,甚至当今中国都是意义重大的一部书。所以阅读理解中定位于深入理解此文章为代表的随感录对中国的意义,感受、认识巴金高尚的品质。因而在阅读中淡化技巧手法的鉴赏分析,而侧重于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其次本篇阅读要从文本入手,开拓出去,落脚到随感录的意义及对作者本人的认识。所以需要大量补充背景材 料及其他材料。由于我校高一语文水平低,阅历浅,眼界窄,要理解本文 思想的深刻性仅从文本本身出发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上一节课的教学 中大量补充关于文革的历史材料,名家对文革的描述评价,及作者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为学生理解其自我忏悔精神的 意义做铺垫。本节课也需要补充大量的文外材料以深化学生对文本及作者的理解。其次本设计先由文内理解开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采用圈点批注的读书法, 及小组讨论、质疑、解疑,师生对话的方法完成。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