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报告类公文语体修辞研究朱丽娟摘要:报告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公文类型之一,其使用范围也很广。公文语体以实用为目的,具有权威性,所以要求语体风格平实、简明、庄重。但在长期的发展和广泛使用过程中,公文语体的表达风格也变得丰富多彩,在选择语言材料和修辞方法上表现出了独特的特点。本文以 2019 年 3 月 5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为研究语料,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报告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段达到了较高的表达效果。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报告类公文;修辞公文语体是适应事务交往目的而形成的文体形式,公文最大的特点是实用,写作时以表意明确和快速交流为目的,因此
2、要求其语体风格平实、简明;又由于公文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为了保证执行办理的效力,就要求语体风格要庄重。“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修辞就是一个选择语言材料的过程,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同一种说法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材料去表达。公文语体在选择语言材料和修辞手段时主要有以下特点:在词语选择上,公文语体的严肃性和庄重性要求多用规范的书面语而少用口语、方言词语或者俚俗语,且可适当选用文言词语如“兹”“悉”等;句子方面,一般用陈述句和祈使句而少用或不用反问句、设问句等类型的句子;(2)辞格的选择方面更不用说了,公文语体为了
3、追求平实简洁准确,几乎是不用辞格的。公文类型众多,本文选择报告类公文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类公文作为研究对象,原因有三:一是报告类公文是覆盖面最广的公文文种之一,有突出的代表性;二是报告类公文在语言材料和修辞手段的选择上是最受限的一种;三是对比当今的政府报告类公文发现其行文风格上的突破和改变是最显著的。近年来的报告类公文在遵循简明、平实、庄重的语体风格的基础上,也在渐渐尝试运用多种修辞手段让报告更加“平易近人”、生动活泼,这种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于报告的本质是桥梁下级部门与上级部门沟通的桥梁、政府与老百姓交流的桥梁,因此,报告没有必要一味死板生硬,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内容更加生动,接受者更易接受,真
4、正实现良性沟通。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修辞行为的产生是表达者和接受者之间活动的结果,因为接受者的潜在干预使表达者在产生表达行为之前,总是先考虑表达效果,并以此为基础,选择相应的能最大程度提高表达效果的修辞行为,以达到预想的交流目的。(3)从这个角度出发,“民”就是接受者,“政府”就是表达者。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从起草到审议是一个“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的过程,因此为了在一年结束之际做到“凝聚民心”,使老百姓奋发向前,报告就必须以“民”为主旨,在立意和写作上都要求从“民”出发。李克强总理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结构内容分为三大板块:“2018 年工作回顾”“2019 年经济社
5、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和“2019 年政府工作任务”。几乎每一部分都根据内容的需要使用了一些修辞手段,主要表现在词语的运用、辞格的使用与句式的选择、音节的协调四大方面。(一)词语的运用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生动形象。锤炼、运用词语就要依据题旨情境,选出最具表现力的词语。1.成语的使用成语是一个含义丰富深刻的整体,文化含量高、文字精炼、意蕴深厚。如:例 1:全国各族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砥砺奋进,攻坚克难。(1)例 2:恪尽职守,竭尽全力做好工作。例 3:思危方能居安。例 1 中的“砥砺”,本义为磨刀石,引申指磨炼。砥
6、砺奋进,即在磨炼中奋勇前进。两个成语连用,既在音节上达到了和谐,又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攻坚克难的决心和毅力。例 2 中的“恪尽职守”出自于孙子兵法,指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细心、耐心地守住职位或岗位。“竭尽全力”出自三国志魏志贾逵传,形容做出最大的努力。两个状中结构组合,表达了全国人民在困难面前勇于承担,想尽一切办法完成工作的态度和决心。例 3 将成语“居安思危”拆开且顺序颠倒,起到了强调作用,告诫人们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先要未雨绸缪的道理。2.简缩词的使用有的简缩词经过长期使用被大众广泛接受认可已经约定俗成,有的简缩词为临时性的三字格或四字格词语,使用简缩词语可以达到整齐而不雷同、精炼而不晦涩
7、的修辞效果,语言表达简洁干脆。如:例 4:加大“破、立、降”力度。“破”指的是破除无效供给;“立”指的是培育新动能;“降”指的是降低空体经济成本。三个字表达丰富的含义,简洁清晰且给人过目不忘之感。例 5:“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是一种在全国推行的监管模式,主要指的是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并及时向社会公开。与以上两例相似的縮减词语还有“两学一做”“证照分离”“一带一路”等,随着在政治类公文中的普遍提及和使用,这些缩减词语已经逐步趋向固定化,进入到了常用词汇之中。3.俗语的使用俗语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为了增强文章的表现
8、力,报告中一定程度上使用了俗语,使报告更加深入人心,内容更易被接受。如:例 6:中国的发展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过不去的坎”是人民社会生活中常用的俗语,在报告类比较严肃的公文类型中适当使用俗语可以拉近和老百姓的距离,也就是俗称的“接地气”。(二)修辞格的使用报告中大量运用了隐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如:例 7:我们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例 8: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例 9:确需到现场办的要“最多跑一次”。例 7 中的“大水漫灌”本身是一个农业术语,此处以具体代抽象,“漫灌”指一种粗放的灌水方法。此处用来比喻说明市场调节不能采取粗暴的方式的道理,形象生动。例 8 中的“蓝天”“碧水
9、”“净土”以特征代本体,指代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显得形象而深刻。例 9 中的“最多跑一次”以特征代本体,是针对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理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等事项时废弃繁文缛节,“最多跑一次”办结,是一种社会进步。上述各例突出了事项本来的特征,使人获得鲜明、深切的感受,“一看就懂”,形象而深刻。(三)句式的选择认知语言学认为,区分出对象的重要条件往往是刺激物本身的结构,形态上相似的对象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感知,且能带给人以美感。因此根据语言材料进行了艺术性组合的句子,往往有着独特的修辞作用。1.对偶句的使用。如:例 10: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塑造中国发展新优势。此对偶句意义上相互联系,形
10、式上对称均衡,平仄协调,达到了形式美、节奏美、音韵美、易懂易记和强调意义的目的。2.排比句的使用,如报告中第一部分使用了六个结构相同的句子分别引入六个段落回顾了 2018 年工作的六个方面。这六个句子分别是:“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和“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这六个句子工整匀称,具有语言的整齐美,但信息量又比对偶句大,所列各项鱼贯而下,给人语意饱满,笔墨酣畅之感。3.口語句的使用。例 11:近 14 亿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例 12:要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上下功夫,决不能让改革政策停留在
11、口头上、纸面上。例 11 中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上”、例 12 中的“下功夫”“口头上”“纸面上”等口语化的说法来阐述国家的方针政策使老百姓易懂易记易用,拉近了与人民的距离。(四)音节的协调汉语是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汉语音节有声调变化,平仄交错,相互配合,抑扬有致,富有节奏感。报告在第二部分写作中非常注重音节的搭配,枯燥的经济内容显得并不呆板和单调。如:例 13: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五个三音节的动宾结构连用,“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个“稳+双音节名词”结构连用,“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个“双音节+感”结构连用,分别形成了三个形式整齐,结构匀称的三音节语音段落,给人以音乐般的美感。综上,报告类公文作为“严肃正经”的代表看似与修辞无关,但近年来报告类公文中各种修辞手法的介入,使“死板”的报告类公文也具有了观赏性,作为报告类公文的代表,李克强总理所做的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向我们证明了为了追求更好的表达效果,只要运用得当,恰当的修辞手段是完全可以运用在公文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