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版高考历史(人民版 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20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历史(人民版 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人民版 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人民版 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人民版 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人民版 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人民版 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人民版 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人民版 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向一三省六部制1.(2016江苏苏南四市联考)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这些非三省长官的宰相有各种名义,如参知机务、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这样做的目的是()A.加强政府办事能力 B.减少皇帝决策失误C.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D.帮助皇帝处理政务解析唐初三省六部制已提高效率,单靠增多“非三省长官的宰相”反倒会降低效率,故A项错误;唐初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体系较完备,但另外增多“非三省长官的宰相”对决策程序不利,故B项错误;在三省之外,皇帝任命其他官员为相,这是为了进一步牵制和削弱相权,从而保证皇权的独

2、尊,故C项正确;唐初三省的宰相就是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故D项错误。答案C2.(2016苏州新区模拟)一位历史学家曾说“类似西方的分权制衡的政体,在(中国)古书上,亦未尝无相类的制度”他所指的制度是指()A.西周分封制 B.西周宗法制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清朝军机处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分权制衡”可以选出正确答案是C项。因为三省体制下,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答案C3.(2017江苏扬州模拟)某同学在研究唐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与该材料直接相关的是()A.中书省 B.门下省C.尚书省 D.行中书省解析门下省封驳审

3、议,与材料“大事则称扬德泽小事则署而颁之”相符,故选B项。答案B4.汉代中央机构中的九卿更多是办理皇室内廷事务的家务官,到了唐代,六部尚书明显成为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这种变化反映了()A.皇权的显著削弱 B.中央集权的强化C.政治制度的成熟 D.选官制度的成熟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对皇权的限制,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的是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没有涉及中央集权的强化,B项错误;材料中从汉代的家务官到唐代政务官,说明政治制度成熟,C项正确;体现选官制度成熟的是科举制的实行,而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D项错误。答案C5.(2017江苏苏州模拟)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

4、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这两种制度”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 B.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和郡县制 D.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解析材料“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体现了科举制,材料“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体现了三省六部制,故D项正确。答案D考向二选官制度6.(2017江苏扬州模拟)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年龄)。”下列说法与材

5、料相符的是()A.选官对象必须在四十岁以上B.通过考试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C.通过九品中正制来选拔人才D.杜绝了选官过程中的舞弊现象解析选官对象必须在四十岁以上,与材料“自可不拘年齿”不符,故A项错误;通过考试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与材料“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相符,故B项正确;从材料“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可看出,材料涉及察举制,故C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答案B7.史载:“每问经十条,对策三道,皆通,为上第,吏部官之;经义通八,策通二,为中策,与出身;下策,罢归。”材料所反映的古代选官制度是()A.世官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

6、科举制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得知此选官制度的考察依据是经义和对策,如果答对十条经义,对策对了三道,那么就定为上等,由吏部委以官位,科举制的选官依据正是考试成绩的高低,故D项正确。世官制的选官依据是血缘,不需考试,A项错误;察举制的选官依据是孝廉,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的选官依据是门第族望,C项错误。答案D8.(2016苏北四市联考)763年,唐礼部侍郎杨绾上书皇帝说:“进士者皆育当代之学而不通经史,明经者但记帖括(默写填空)。又投牒自举(自己报名参加考试),非古先哲王侧席待贤之道。”要求“明经、进士及道举并停”,恢复古代察举孝廉的方法。杨绾认为科举制()A.考试内容有失偏颇B.选拔标准不合时宜C.

7、选才路径沿袭传统D.录取原则公平公正解析材料中“进士者皆育当代之学而不通经恢复古代察举孝廉”可知作者认为考试内容有失偏颇,故A项正确;科举制以考试作为选拔标准,体现了公平公正,故B项错误;材料“进士者皆育当代之学而不通经史”认为没有体现沿袭传统,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录取原则公平公正,故D项错误。答案A考向三郡国并行制9.(2016江苏南菁中学期中)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下诏:“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封侯)焉。”此举的意图是()A.施恩与诸侯子弟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C.削弱诸侯王的力量D.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解析据所学可

8、知,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意图是要解决王国问题以维护统治。A、B、D三项结论与题意不符。答案C10.(2017江苏如皋模拟)班固汉书载: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绶,掌治其国。武帝改(王国)内史为京兆尹,中尉为执金吾,郎中令为光禄勋,故王国如故。损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仆曰仆,秩亦千石。成帝(公元前8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汉初分封王国有利于中央集权B.提高王国官吏俸禄及军政权力C.逐步削国如郡加强对地方控制D.王国事务一直由中央统一管理解析根据材料“诸侯王,高帝初置”可知,刘邦设诸侯王治理王国,但分封诸王不利于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根据“武帝改(王

9、国)损”得出王国官吏俸禄及军政权力没有提高,故B项错误;根据“成帝(公元前8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逐步削国如郡,故C项正确;根据“诸侯王,金玺绶,掌治其国”可知,汉初诸侯王实际统治其封国,并不是由中央统一管理,故D项错误。答案C考向四行省制11.(2017江苏泰州质检)据金华集记载,元朝在“生齿繁夥,物产富穰,水浮陆行”、“土赋居天下十六七”的江浙、湖广、江西地区设置了行省。据此判断,这些地区设置行省的主要意图是()A.方便军事上的控制B.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C.搜刮财富D.加强对边远民族地区的管理解析材料中没有提及军事控制信息,故A项错误;政治上的统治不是材料反映的主

10、旨,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物产富穰”“土赋居天下十六七”说明江浙等省份富裕,显然设置行省的目的是搜刮财富,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少数民族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C12.(2017江苏淮安模拟)元史载:“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每省置丞相一员,从一品;平章二员,从一品。”材料表明元朝()A.正式建立后开始走上统一全国的进程B.创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在统治区域范围内全面推行行省制度D.地方行政管理上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解析题干材料主要体现了元朝的行省制度,它是古代地方行政制

11、度的重大创造,故D项正确。答案D13.(2017江苏苏州调研)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形成并延续两千多年超稳定政体的主要原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材料二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

12、也可以约束皇权。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材料三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2)结合秦汉、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中央

13、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答案(1)变化:从分权到集权;从世袭到任命。(2)说明:秦朝:实行朝议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或宰相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汉朝:儒学成为正统,“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起到制约作用。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对皇权有一定制约。(3)理由: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部分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理。(4)作用:官僚政治为中国古代社会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运作机制,有利于稳定政体;官僚政治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和抑制暴政;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14.(2017江

14、苏如皋模拟)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续汉书百官志载后汉光武帝的诏书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15、。(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材料三因考试乃一种公开竞选,公平无偏滥。寒苦子弟,皆得有应考之可能。又考试内容,全国统一有助于全国各地文化之融结。此一千年来,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此制度预有大效。”钱穆国史新论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四科取士”指什么制度?据材料一,归纳其选拔人才的标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据材料二,概括该选官制度的弊端。(3)据材料三,概括说明这一制度的积极意义。答案(1)制度:察举制。标准:道德高尚、学识广博、明法知礼、机智果决。(2)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3)意义: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管理人才来源;可以消融社会阶级;有利于各地文化融合。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