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再发展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 继承 拓新作者简介:罗杰,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圖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ki.1009-0592.2020.06.349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在当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此为理论基石,并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拓新和不断发展完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理论支撑,是解决当今全球性问题而提出的具有世界性意义的中国方案。在这次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各种途径再次向全世界传达了人类命运共
2、同体理念,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鸣。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形成和基本内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形成是通过运用唯物史观,辩证看待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并深入研究人自身以及同所处共同体关系的变化,通过对“自然共同体”的追溯和对“虚幻共同体”的批判,揭示出了共同体演进的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必然方向,并科学建构出未来社会应然形态“真正共同体”的过程。(一)马克思对“自然共同体”的追溯马克思将资本主义所有制形成前的各种类型的共同体,统称为“自然共同体”。人类社会早期为了维持生存需要,人们依靠血缘和地缘作为纽带,逐渐形成了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相对简单的共同体形式。但在“自然共同体”中的人还不具有作为
3、主体的个体性,生产资料并非属于个人所有,人只能依附于共同体而存在。在追求近乎相同的共同利益过程当中,作为共同体成员的个体的特殊利益需要无法得到满足,也就是说,不能作为真正独立的人而存在。个体间的人身依附关系是“自然共同体”的最大特征,个人意志必须完全服从于整个共同体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因此这种共同体是不具备独立性的人的集合。在“自然共同体”中,个人同其所处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个人之于土地的关系来决定,这种关系一方面受到共同体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以某种规定性的所有方式的制约。“自然共同体”是那个时期生产力低下的必然选择,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局限在逐渐消失,由于个体的需求无法完全得
4、到满足,因此就逐渐产生了各个“自然共同体”之间的物质交换,虽然共同体还是作为交换过程中的主体,但是这种交换也标志着人的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所处共同体之内,个体的独立意识萌芽。伴随个体独立性的不断增强以及分工的不断细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出现,与此同时“自然共同体”逐步瓦解,人类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二)马克思对“虚幻共同体”的批判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分工不断扩大,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但资本主义在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在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构筑的这种共同体形式中产生了劳动异化,使得个体间竞争加剧,甚至不断发生利益冲突。资本主义的这种共同体形式,虽然根据外表
5、来看是由自由独立的人所构成,但是事实上在这种共同体中,却是人在被资本操纵和控制,这是一种抽象和异化的“物化共同体”。马克思多次通过探讨贯穿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现象,揭示出以这种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共同体,是仅出于对资本的追逐而形成的“虚幻共同体”,是异化的联合方式而非应然的联合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不相统一,两者之间充满了矛盾。马克思指出:“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以资本作为生产关系的这一共同体中,国家实际上代表着资产阶级利益,而统治阶级以维护自身统治为目的,还要
6、表面上假装代表整个社会全体的利益,故意把特殊利益宣扬为共同利益。马克思戳穿了资本主义“虚幻共同体”固有的根本属性,他指出这种共同体终究不过是统治阶级借以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而已。资产阶级宣扬的所谓的自由,只存在于统治阶级内部,而并非每个人真正享有自由,无法解决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三)马克思对“真正共同体”的建构马克思在对“虚幻共同体”进行深刻批判的同时,运用唯物史观开始致力于对应然联合体的科学建构。马克思深刻认识到历史上众多共同体思想所具有的局限性,但同时他也吸收了这些思想中的精华,并通过对人类社会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入分析与思考,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形态进
7、行了科学的构想。马克思所勾勒出的共同体形式是“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的“真正共同体”。在这种共同体形式中,极大丰富的物质基础保障了共同体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劳动本身成为生活的需要。“真正共同体”的实现就是要对自我异化进行扬弃,以实现人的复归。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造成的异化使得无产阶级陷入极度贫困,而想要消灭剥削并实现人的全面自由解放,无产阶级就必须联合起来,通过革命将生产资料集中并变为社会公共财产。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最终使人从奴役中得到真正解放,能够作为自由的人并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真正共同体”是由自由的人联合而形
8、成的自觉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真正超越了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局限,而就其本质而言,同人的复归以及人的自我实现相一致。马克思认为,随着阶级消亡,国家最终不复存在,民族历史最终会成为世界历史,这是必然的过程,并实现“真正共同体”这种应然形态。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虽然是马克思处在一定历史时期所提出的理论成果,虽然一些内容可能在当代已经不太适用,但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蕴含的最深刻的本质原则却不会随时代改变而改变,依然能够指导当今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继承了这些原则,并始终坚持作为准绳来指导实践。(一)坚持以全球协同为视野共同体思想若要具备现实意义,就必须具备世
9、界历史性,“真正共同体”的实现就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思考,并将其视为一个重要的过程。马克思认为,正是由于资本的迅速积累、生产的不断扩大,使得在一定范围内的市场逐渐转变为世界市场,据此而发展出全人类之间的相互往来与依存关系。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不仅局限于本国无产阶级联合,还将目光投向全人类的联合。尤其是对于当今全球化世界,机遇与风险挑战同时并存,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时期比当今世界各国联系交往更加密切与便捷,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能够为世界发展拓展新思路。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基于此的深刻思考,将目光聚焦于当今世界历史进程,向世界各国提供适用于全人类发展的中国方案,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对
10、于建设美好未来的强烈诉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不是凭空得来的幻想,而是根据当今世界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多种影响因素,深入思考而逐步形成的可以运用于当今世界发展实践的理念。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里,不仅需要牢固树立整体观、大局观,还需要将现在的目标与未来的目标合理联系起来。当今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新的全球多元秩序的塑造展示出具有重要意义的当代解决方案与科学指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倡的重点内容就是要实现互利共赢,当今世界已经到了发展变革特别重要的阶段,世界各国必须着眼于现实,把握当前所具备的各种可能条件,加强合作以推动共同发展,携手构建未来国际交往新形式。如今全人类都在面
11、对很多全球性挑战,“覆巢之下没有完卵”,所有国家都置身其中,不可能独善其身。尤其是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就再次印证了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要坚决摒弃旧的意识形态对抗思维,立足全球视野,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与挑战。(二)坚持以人民主体为导向人类社会早期的生产活动中,人仅仅同自然界产生联系,后来伴随社会历史的发展,生产活动的不断扩大使得在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加深,同時也造就了共同体的形成。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对过去的各种共同体形式进行了科学辩证分析,表明了在共同体的发展过程中,共同利益作为重要因素贯穿始终
12、。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要站在人民主体的角度去辩证分析各种共同体形式的形成与发展,认清不论哪种共同体形式全部是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进行合理融合,共同利益蕴含在个人利益中。由此可以看出,人不仅创造了共同体,还是其主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体现出了人民主体性的鲜明特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关心的主要方面,集中聚焦于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了最终达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发展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是相互依存、协同共进的关系。世界各国人民要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稳定。当今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仍然处于疾病、贫困与战乱之中,世界各国应“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
13、上”,携起手来共同为全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中国始终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帮助倡导世界各国人民增进友好往来,推动民心相通,共享人类文明创新成果,在坚决维护国内人民切身利益的同时为世界各国人民带去福祉。(三)坚持以普遍发展为动能各种形式的共同体从其本质上来讲,都是以利益为核心的共同体,而同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紧密相连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是共同体形成的先决因素。马克思指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只有不断扩展的商品的流通范围,将生产活动由地域性向全球性转变,这样才能避免使人们局限于一定地域范围而难以摆脱贫困。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驱动,使
14、生产力得到迅猛提升,人类之间的交流摆脱了地域限制,商品流通加快,世界各国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发展成为全球性普遍交往,形成了社会共同利益,造就了共同力量联合。如果想要形成稳定和谐的利益共同体,就应致力于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而使得人类社会能够实现“真正共同体”的前提决定因素也正是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在人类发展进程中,要处理好交往形式与生产力中所存在的矛盾,根据不同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及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交往形式,来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在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问题日益凸显,持续低迷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以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多次爆发,相比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显示出的极大优势,长期
15、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从推动生产力发展角度来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构建世界新的生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相互协作、优势互补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代表着生产关系演变的前进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会使生产、交易和资本的全球化进程将得到极大推进,生产力也会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桎梏中得到逐步解放。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拓新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并非教条,其具体内容也受到当时历史环境的制约,需要人们根据时代发展的具体实际来对其内容进行拓新,形成新的具有时代特点、中国特色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方式方法以及实践路
16、径等方面进行拓新,使之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要求。(一)丰富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历史悠久、璀璨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国人民正是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盛世与辉煌,并在困境与苦难中一次次凤凰涅槃,这表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当今中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思想理念进行创造转化与创新发展,对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而在此之中所包含的“和合”思想以及“大同”思想等,都为发展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注入新活力,使之体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时代特点的新内容。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和合”“大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所推崇的理念传承至今,蕴含着丰富而深刻
17、的思想内涵,这些思想已经深深镌刻进中国人民的精神之中。当今世界,在不同国家和文明的交流过程中要努力寻求合作共赢,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涉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和合”“大同”思想,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思想来源。这些思想作为中国人民对于世界的美好设想,同马克思所构筑的“真正共同体”相契合,两者结合显现出强大活力。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融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之中,将共同体思想不断上升到全人类高度,并不断地将中国发展建设的实践经验融入其中,同时根据现实要求不断优化丰富理论内涵,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发展,能够更加适应时代需要,被全世界所认同。(
18、二)发展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方式方法马克思对于实现全人类解放方式的主张是共产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使用这种方式来同资产阶级对抗,并获得统治权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目的是为了构筑“真正共同体”,即实现共产主义。这种方式主張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相容。但随着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开始重新思考对待资本主义的新方式。虽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仍然不可调和,但资产阶级也制定了一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维持其长期统治地位。马克思也指明了资本主义不会在短期内消亡,社会主义完全替代资本主义需要很长的过程,所以要认清社会主义会同资本主义长时间共存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
19、题,相互合作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合理相处方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不论制度差异的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不再是势不两立而是能够并存,倡导世界各国共享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成果并共同应对世界性问题,倡导维护共同利益并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多极化世界格局。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只要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就可以为这个共同体出谋划策、贡献力量,中国支持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地发挥作用,共同推动世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提倡的就是要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破除零和思维,树立互利共赢观念,指引世界人民共同构筑和谐美好的世界。(三)开拓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实践路
20、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虚幻共同体”进行了深刻批判,并通过深入分析科学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揭示了社会历史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并作了伟大的构想,认为未来的应然状态是自由的人联合起来的“真正共同体”。然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对怎样实现“真正共同体”也只是作了理论上的构想,只是从宏观角度勾勒出了实现“真正共同体”的方式,然而并没有详细规划出具体实践路径。毕竟马克思的思想是科学的方法而不是一种教条,对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还需要处于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人去进行不断探索和发展。这就要求人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现实状况,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分析并指导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
21、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内涵深刻理解,并根据对当今世界实际状况的深入分析,而形成的具体化实践路径和可行性实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当前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世界格局相结合,明确指向全球性问题,从经济、政治、安全、健康以及生态等多个方面给出解决世界共性问题的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共商共建共享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线,“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效带动了沿线各国的经济增长,切实解决了许多国家之前难以解决的发展难题,为地区乃至世界创造了发展的新机遇,这些令人瞩目的实践成绩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强烈实践性的有力印证,是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之路。注释: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5,536,53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习近平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N.人民日报,2020-03-13.习近平.团结合作战胜疫情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N.人民日报,2020-05-19.习近平.登高望远,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正确方向N.人民日报,2018-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