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抱愧山西》的戏剧化元素.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97679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抱愧山西》的戏剧化元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抱愧山西》的戏剧化元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抱愧山西》的戏剧化元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抱愧山西》的戏剧化元素.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抱愧山西的戏剧化元素杨敏摘要: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其所著的抱愧山西出自散文集山居笔记。作为戏剧理论家的余秋雨,充分调动多种戏剧元素为抱愧山西所用,形成了自己散文创作的独特戏剧化风格。本文从多方面介绍了戏剧化元素在抱愧山西中的运用,从情感基调到句式修辞,从谋篇布局到表现手法,都渗透着丰富的戏剧化元素,如悲剧思维、戏剧语言以及戏剧冲突等。戏剧元素的植入大大拓展了抱愧山西的文化容量和表现手段。关键词:散文;抱愧山西;戏剧一、抱愧山西的整体介绍余秋雨散文突出的是传统,探讨的是文化。余秋雨给人们带来的是全新的阅读经历,是一种关注政治与现实的新途径。在进入散文界之前余秋雨是一位戏剧理论家,他十分注

2、重戏剧的集中性、交互性和形象性,有效地增加了散文写作的审美力度,扩展了余氏散文的魅力,呈现出一种独有的大气派、大景象。余秋雨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山间居舍中创作了山居笔记,(1)借着文化苦旅中独特的对话表达方式,把内容引向更大、更使人深思的历史难题。这是一篇对于晋商发展史的议论文,从作者对于山西“穷”的讲解开始,到对于山西商人所创造的成就的惊叹,追寻山西商人的历史脚步,到最后叹息山西商人的悲剧。全文史料充分,分析精辟,同样以小見大,分析得出背后社会的问题,从而借此以史为鉴。在这里,余秋雨运用得炉火纯青的是戏剧化元素,文章多处都有所体现。二、戏剧化元素在抱愧山西中的运用(一)悲剧性的思维喜剧在戏剧理论

3、研究中常常会遭到冷遇,而悲剧却受到青睐。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与戏剧本身的因素有关,另一个则是因为悲剧艺术中蕴含着的悲剧意识。这是一种哲理性的意识,它反映了在特定文化背景中生活的人们对人生及其他重大问题的思索。余秋雨也充分借鉴了这种“以悲为美”的戏剧思维,这种自觉的悲剧意识贯穿于他作品的始终。(2)文章前半部分高调赞扬山西商人所创造的成就和积极提倡追寻山西商人的历史脚步。但是后半部分讲到几家票号间不愉快的人事纠纷等,最后叹息山西商人落败,以悲剧收尾。(二)戏剧化的语言在戏剧文本的创作中语言往往是第一位的。余秋雨深具“观众意识”和“读者意识”,把读者想象成观众,将二者融为一体,在散文创作中采用戏

4、剧化的语言来表述,不仅时刻关注着创作中语言的激情与感染力,更关注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多样的修辞手法和句式变化,将这种感染力融入到散文中,使语言具有了韵律美和节奏感。1.铺排渐进的修辞从余秋雨的抱愧山西中,可以使读者体味到诗性,感受到绵绵文思和滔滔气势,这得益于他巧妙的修辞手法的运用。通过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使文章中的抽象事物具体化,使读者易于接受,从而与作者在审美情感上能产生共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有话儿留通过铺排手法的运用,文章形象地表现出了走西口的山西人不相信不劳而获,但又不甘心将一生的汗水拘泥于一块狭小的泥土。他们把目光投向家乡之外的广阔天地,试图用自

5、己的坚韧筋骨开拓出一条摆脱贫困的光明大道。2.韵律节奏的语言卓越的戏剧作品语言应具有韵律美和节奏美。余秋雨散文中的语言,对节奏和音韵把握得十分到位。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中采用了散文诗体语言,这种语言能表达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些文字,不仅给他的散文增添了诗意,也使他个人情感跃然于纸上,如同戏剧台词一般,既用于表演,又便于倾听。(三)戏剧性的情节、冲突和悬念戏剧是行动的艺术,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许多剧作家都十分注重精心安排构成冲突的条件,并通过设置冲突使剧情更加尖锐化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以吸引观众。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中,巧妙借用了戏剧冲突,并且有意设置悬念,打破了一般散文平铺直叙的表现形式,使他的散文明

6、丽脱俗。(1)1.戏剧性的情节舞台布景是戏剧编剧在写作时最先需要确定的,因为没有舞台就没有表演。余秋雨用类似舞台设计的笔触,将文章中的舞台布景虚构化,创设散文中的虚拟情境。为了达到一种戏剧化的出人意料的审美效果,余秋雨在构造穿越时空的散文时,将塑造人物的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史实与虚构想象结合到一起。文中“乔家大院的内厨房偏院中曾有一位神秘的老妪在干粗活,玄衣愁容,旁若无人,但气质又绝非佣人”的描述,我们仿佛已置身于当时的历史场景,能充分地观赏这位老妪的言行举止。余秋雨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历史,将自己置身于事件的现场,加以丰富的想象力,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这种表演,可以说是“现在时”的呈现,充

7、满了戏剧性。2.戏剧性的冲突没有冲突戏剧就失去了灵魂,构造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戏剧中的矛盾冲突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现实生活中的冲突在有限的时空内凝聚成高度集中的戏剧冲突。故事情节的发展依靠戏剧冲突来推动,在冲突中也能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揭示戏剧冲突的主题,同时也引起观众浓厚的兴趣。在抱愧山西中,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物自己内心,都充满了矛盾冲突。余秋雨将散文中的两难选择称为两难结构和未知结构。例如:“我不知道他们用这种名字呼叫孙子的时候会用一种什么样的口气和声调。”在这句话中,我们既看到了表面雷、毛两家的冲突,又可以看到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与人类文明进步之

8、间的冲突。余秋雨在表达这些冲突时,用一种反讽的手法去表现人物形象特征,作者自己没有作任何主观的评价。从抱愧山西中可以看出,余秋雨善于运用戏剧冲突,能把一个苦涩的难题转变成一个生动的两难结构。通过使用两难的构思方式凝聚散文的吸引力,把读者也带入两难选择的过程中。3.戏剧性的悬念悬念是戏剧家利用观众密切关注故事情节发展及人物命运的期待心理,有意在作品中设计某些悬而未果的矛盾现象或焦点问题。在戏剧创作中,悬念能使情节引人入胜,不断吸引观众、增强观众观看的兴趣。(2)余秋雨也熟懂“悬念”的艺术之道,他常常开篇就设置悬念,从一开始就抓住读者的眼球,进而可以自然有效地把读者引入到散文的主题中。在抱愧山西中

9、,他在开篇第一句写道:“我在山西境内旅行的时候,一直抱着一种惭愧的心情。”为什么会惭愧呢?作者设置了一个悬念,读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同时一种好奇心又吸引着他们继续读下去。这种“惭愧的心情”的原因作者没有首先说明,而是先叙述了对山西产生三次误解的过程,一是听见凄凉的离乡民歌走西口,二是描写以赵树理为代表的穷人革命“山药蛋派”,三是“文革”时期在贫瘠的山顶上用人搭成梯田的大寨大队,由于这三次经历,作者长期以来一直以为山西是中国最贫穷最落后的省份之一。直到作者有一次在翻阅史料时意外发现:在上个世纪乃至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山西是中国最富有的省份,直到上个世纪山西仍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贸易中心!(3)于是对山西产生了好奇,同时也产生了愧疚,从而也有了进一步探寻的欲望。在得出结论之后,作者回到现实,回想到如今改革开放的新型经济政策。三、结语余秋雨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法,把戏剧结构的表现方式融入抱愧山西散文的创作中来,不仅使他的作品在结构上保持严谨一致的创作风格,而且也为散文超长的篇幅、深刻的思想内容提供了一个独树一帜的载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