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童心烂漫,趣中见妙【摘 要】美术是一门艺术课程,通过美术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能力对于小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是学生进行思维创造的前提。因此,美术课堂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活跃美术课堂,最终达到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关键词】想象力 思维过程 好奇心 创作灵感金色的童年,金色的梦境。倏鱼出游从容,飞鸟悠然掠过,田野里百合花自开自谢,阳光普照万物,大地承载一切常给儿童带来甜甜的彩色梦,或许是源于“梦”,更能展现儿童的内心世界,更能不受客观物象的束缚,自由地驰骋自己的想象,更能用最艳丽的色彩任意涂抹自己对自然
2、景观的感悟。所以,他们有着自然率性的心灵之美,他们的绘画举动更多来源于“天性”,绘画没有规则,不讲技法,着重表现,是真情的流露,是自由的体现。留美学者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谈到一个发人深省的美术教学案例,现摘录如下:达琳(一位美国美术教師,到中国云南进行美术教学国际交流活动)在昆明进行教学交流时,因为看到中国孩子们的画技非常高,又一次就出了个快乐的节日的命题让中国孩子去画。结果,她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画同一个事物圣诞树。开始她想可能是中国孩子很友好,想到她是美国人,就把“快乐的节日”画成圣诞节。于是,她释然了。接着她又发现不对了:怎么大家画的圣诞树都是一模一样的呢?再仔细观察,她发现孩子们
3、的视线都朝着一个方向去,她顺着孩子们的视线看去,发现墙上画着一棵圣诞树。原来当时已近圣诞节,那是学校为了给琳达营造一个友好和谐的气氛而画的。于是,琳达把墙上的圣诞树覆盖起来,要求孩子们自己创作一幅画来表现快乐的节日这个主题。令她深感失望、更感吃惊的是,把那墙上的圣诞树覆盖来起来以后,那群画技超群的孩子们竟然抓头挠腮,咬笔头的咬笔头,瞪眼睛的瞪眼睛,你望我,我望你,冥思苦想,痛苦万状,就是无从下手。达琳看到这个尴尬的场面,知道这样的下去可能回事一个不愉快的收场,只好又把墙上那幅圣诞树揭开。黄全愈先生的描述是否言过其实,有失偏颇?其实关注一下我们周围儿童的绘画作品,就不难发现,这种现象不但存在,而
4、且还相当普遍!孩子们画的小鸟好像是从你的画中飞到了我的画中;画房子必然一个三角形的屋顶卡在一个所谓长方形的墙上;太阳呢?肯定圆圆的、红红的放射着金光;画人孩子们的画为什么会如此雷同?是不是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思维方式都是一样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虽然学生有其固定的年龄与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各个绘画阶段相同或者是想通之处,但其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感受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为什么概念化的东西会如此顽固地存在于孩子们的作品中呢?黄全愈先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后得出结论:我们培养孩子绘画的模式是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此类教学案例比比皆是:曾听一位小学美术老师讲一年级可爱的小动物一课
5、,老师在讲解了几分钟的基础知识之后,便开始以刺猬为范例为示范动物的画法,边画边讲如何造型、如何上色、如何添加背景等等,讲解的十分细致。但在学生做作业的时候,出现了令人大吃一惊的现象,全班 52 名同学,竟然有 50 名学生画了刺猬,而且色彩、背景、造型等基本上都和黑板上的范作一样。从这个课例的教学设计上看,教师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你看我是怎样画的”,而不是放在启发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表现”上。这样,由于教学重点的定位不准确,使教学过程中主客体的位置出现颠倒,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体。长此以往,致使学生始终以客体的身份自居,表现在绘画中根本不愿想着画,只愿临着画。这样所形成的疏于想、勤于临的教学方式最终
6、导致学生眼里有画而心里没画,每次绘画的过程就像是一个“复印”的过程,缺少的恰恰是其“心”的参与。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鼓励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所知、所见、所想,但我们的教学方式与我们的要求往往相悖,严重束缚了他们的思维,不给他们大胆表现自己的机会。看来,从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培养具有个性、创造性及独特审美观念的人的角度出发,美术教育的过程必须加大学生“心”的参与力度。儿童生活在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中。这个想象的世界是儿童“自己的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五彩缤纷的世界:未来地球是什么样的?大海深处有什么?茫茫的太空美丽吗?森林中有没有人类没有见过的怪兽因此,我们教师要让学生养成随意想象的习惯,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作灵感,并为学生想象创造一个良好的学生氛围,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展开想象的羽翼,打破常规和以往的思维模式,把自己熟悉的事物、经验、发现、顿悟重新组合,想象出新的事物来。参考文献1玛琳加博林德曼(美)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M 李蒙丝 译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2陈卫和 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3李庆云 罗克中 中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教程:中小学美术教育法 M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84黄全愈 素质教育在美国 长江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