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六安一中高一年级疫情防控延期开学期间辅导作测试生物(三)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毒,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非典型性肺炎患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因此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是一种单细胞生物。2【答案】C【解析】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 DNA 都是遗传物质,都携带了遗传信息,A 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线粒体,B 错误;T2 噬菌体的核酸是 DNA,其基本单位是脱
2、氧核苷酸,C正确;RNA 中一般没有氢键,但是 tRNA 中含有少量氢键,D 错误。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分析题图可确定为内质网、为细胞膜、为中心体,其中中心体是无膜结构,A 错误;为细胞膜形成的突起,它增大了膜面积,B 正确;为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为核孔,也具有选择透过性,它是某些大分子运输的孔道,C 错误;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磷脂分子组成,其中蛋白质并非均匀分布,另外有些蛋白质还可以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被,由此推断,细胞膜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和功能有差异,D 错误。4【答案】B【解析】给营养液通入空气可保证细胞呼吸所需氧气的供应,这有利于该植物的生长,A 正确;甲组通入
3、空气,乙组不通气,结果甲组的根对 a 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这说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对 a 离子的吸收,而有氧呼吸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根吸收 a 离子时需要消耗能量,方式为主动运输,B 错误,C、D 正确。5【答案】C【解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A 正确;由高尔基体断裂形成的、由单位膜包被的小泡,称为溶酶体,B 正确;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而植物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因此赤道板附近聚集的小泡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C 错误;植物细胞中
4、的大液泡是由很少几个分散的小液泡由小长大,逐渐合并发展而来的,D 正确。6【答案】C【解析】在甲溶液中,马铃薯幼根细胞的重量不变,说明马铃薯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甲溶液是马铃薯幼根细胞液的等渗溶液,A 正确;由图可知,马铃薯吸水能力比物种 A 强,所以马铃薯更耐干旱,B 正确;幼根细胞的发育程度不同,因此物种 A 幼根的细胞在甲浓度溶液中不一定会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C 错误;在这五种蔗糖溶液中,乙溶液中的马铃薯幼根细胞的重量减少最大,说明乙溶液的浓度最大,D 正确。7【答案】C【解析】据题意,物质甲作为抑制剂,能通过与蔗糖酶的结合,抑制蔗糖酶的活性,而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5、所以物质甲能使酶降低活化能的能力降低,A 错误;物质甲与蔗糖酶的结合能降低酶活性,从而改变酶的高效性,但不改变酶的专一性,B 错误;依题意,蔗糖的水解速率随蔗糖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可能的原因是蔗糖溶液浓度的升高能导致物质甲与蔗糖酶的分离,从而使蔗糖酶活性升高,蔗糖的水解速率增大,C 正确;蔗糖溶液的浓度不会改变酶活性,只是改变酶促反应速率,D 错误。8【答案】B【解析】甲、乙、丙组可能开始均用药物 B 处理,甲组原本就是最适温度,若提高温度,酶活性会下降,达到平衡点的时间会延长而不是缩短,A 错误;丙组开始用药物B 处理,t1 后产物浓度不变,可能是药物A 处理后酶失活导致的,B 正确;t1
6、 后,丙组酶失活,甲、乙组酶活性不变,故甲、乙组酶活性高于丙组,C错误;t1 后,蔗糖酶失活,酶与底物不能结合,D 错误。9【答案】D【解析】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需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最终得到酶活性较高的温度范围,A正确;实验过程中需将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分别保温,达到一定温度后再混合,B 正确;通过观察加入碘液后不同温度下溶液颜色的变化可确定酶活性的高低,C 正确;淀粉酶只起催化作用,不参与化学反应,质量不会减少,D 错误。10【答案】C【解析】根据能荷的公式组成,当 ATP 全部转化为 AMP 时,能荷为 0,当 AMP 全部转化为 ATP时,能荷为 1,所以一般情况下细胞能荷数值小
7、于 1,A 不符合题意;细胞中 ATP、ADP 和 AMP之间可以相互转化,B 不符合题意;高能荷时,ATP 生成过程被抑制,而 ATP 的利用过程被激发,如吸收 Mg2+时需要消耗 ATP,C 符合题意;ATP 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所以能荷及其调节是生物界的共性,D 不符合题意。211【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dATP 与 ATP 结构类似,从其结构简式可知,一分子 dATP 由三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组成,A 不符合题意;细胞内生成 dATP 时要形成高能磷酸键,有能量的储存,常与放能反应相联系,B 不符合题意;DNA 的结构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而 dATP,是三
8、磷酸脱氧腺苷在 DNA 合成过程中,dATP 不是构成 DNA 的基本单位,C 符合题意;dATP 含有 2 个高能磷酸键,可能为细胞的某些反应提供能量,D 不符合题意。12【答案】C【解析】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 pH 不同,需将酶促反应控制在实验所设定的 pH 条件下进行,以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因此应先将过氧化氢酶和反应物分别加缓冲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再混合,A 不符合题意;曲线斜率可以真实反映酶促反应速率的快慢,所以依据 01min 的曲线斜率,可比较不同 pH 条件下的酶活性,B 不符合题意;因加入的反应物 H2O2 的量为无关变量,在酶促反应中 H2O2 的量是一定的,所
9、以 pH58 缓冲液处理组,反应结束时的产物相对量是相同的,C 符合题意;pH 过酸或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分析曲线图可知:在 pH 为 3 的缓冲液中过氧化氢酶因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失活,D 不符合题意。13【答案】D【解析】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既可能为酶,也可能为底物,A 错误;人剧烈运动时,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故消耗等量葡萄糖时生成 ATP 的量应较安静时少(安静时,只进行有氧呼吸),B 错误;若为 RNA,则作为酶合成的场所主要为细胞核而不是核糖体,C 错误。14【答案】C【解析】从图中只能得出酶 a 的最适温度,不能比较酶 a 与酶 b 最适温度的大小,A
10、错误;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空间结构不变,而高温、强酸和强碱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都会发生改变,B 错误、C 正确;人体内环境的 pH 范围为 7.357.45,而酶 b 和酶 c 的最适 pH 偏离这个范围较大,不应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D 错误。15【答案】C【解析】曲线的酶促反应速率较曲线低,而二者的区别是加入了化合物 X,则可以推测化合物 X 降低了淀粉酶的活性,或化合物 X 升高了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从实验处理上看,曲线是对照实验,据图可知曲线、对应的最适温度相同。16【答案】B【解析】酶是蛋白质或 RNA,该酶经过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不受影响,因此该酶为 RNA,在细胞核中形成,A
11、 正确;酶的活性受 pH 影响,B 错误;该酶能催化肽键的形成,而肽键的形成场所是核糖体,因此该酶在核糖体中发挥作用,C 正确;由 A 选项可知该酶是 RNA,其单体是核糖核苷酸,D 正确。17【答案】C【解析】加热和水解均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A 错误;加热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更容易被蛋白酶水解,B 错误;处理相同时间,蛋白块 b 明显小于蛋白块 c,可证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C 正确;盐酸会催化蛋白酶和蛋白块的水解,盐酸还会影响酶活性,影响实验效果,故不能直接测定蛋白酶在此 pH 下的催化效果,D 错误。18【答案】C【解析】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入金属笼
12、内,然后让鹰吞下去,一段时间后,笼内肉块消失了,这个实验说明了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A 错误;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 Fe3的催化效率”实验中,若先用滴管滴加氯化铁溶液后,再用此滴管滴加肝脏研磨液,会影响实验结果,B 错误;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可生成还原糖,而蔗糖不是还原糖,故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可通过检测是否有还原糖产生来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C 正确;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关键步骤是先将淀粉液和酶溶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各自保温 5 min,然后将相同保温温度下的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D 错误。19【答案】B【解析】温度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从而对过氧化氢酶
13、活性测定造成干扰,A 项错误;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可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B 项正确;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温度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C 项错误;酸性条件下淀粉会水解,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D 项错误。20【答案】C【解析】细胞的吸能反应常伴随着 ATP 的水解,放能反应总是与 ATP 的合成相关联,A 正确;1分子 GTP 彻底水解可得到磷酸、核糖和碱基 3 种小分子物质,B 正确;CTP 中“C”是由胞嘧啶和核糖构成的,C 错误;UTP 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 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可作为基因转录的原料,D 正确。21【答案】B【解析】乳酸菌属于原
14、核生物,原核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发生上述过程,A 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该过程发生于线粒体内膜上,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基质,B 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结构能够驱动 ATP 合成,因此是一种具有 ATP 合成酶活性的通道(载体)蛋白,C 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跨膜运输不消耗能量,而为 ATP 的合成提供能量,并且需要借助于载体,因此属于协助扩散,D 项正确。322【答案】D【解析】吡唑醚菌酯通过阻止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而抑制细胞呼吸,而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故吡唑醚菌酯主要抑制真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 项正确;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可产生大量
15、ATP,为生命活动供能,故推测吡唑醚菌酯可通过抑制 ATP 的产生导致真菌死亡,B 项正确;在自然界中存在具有抗药性的真菌,长期使用吡唑醚菌酯可以定向选择抗药性强的个体,使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C 项正确;厌氧微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而吡唑醚菌酯抑制的是有氧呼吸,对无氧呼吸无作用,D 项错误。23【答案】B【解析】马铃薯块茎细胞除了能进行有氧呼吸外,在缺氧条件下也能进行无氧呼吸。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A 项错误。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成乳酸,B 项正确。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 ATP,第二阶段不产生
16、 ATP,C 项错误。储藏库中氧气浓度升高,会促进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有氧呼吸,抑制无氧呼吸,乳酸产生量减少,D 项错误。24【答案】A【解析】正常情况下,干种子吸水萌发时,自由水含量不断增加,细胞代谢作用增强,呼吸强度增强,有机物不断分解;当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含量会逐渐增加。根据题干中的提示“黑暗中”“黄化苗”可知,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以有机物总量减少。25【答案】D【解析】植物体的细胞呼吸在有光或无光条件下都可以进行,氧气充足时进行有氧呼吸,氧气缺少时进行无氧呼吸。在食物链中,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此营养级生物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一部分则通过细胞
17、呼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有氧呼吸的产物是水和 CO2,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 CO2 或者是乳酸。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有 ATP 产生,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有 ATP 产生,但是光合作用产生的 ATP 只能用于光合作用。26【答案】C【解析】t1t2,培养液中 O2 相对含量下降,但与 0t1 段相比,下降幅度变小,故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度不断下降,A 正确。t3 时,培养液中 O2 相对含量比较低,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t1时,培养液中 O2 相对含量较高,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t3 时无氧呼吸产生 CO2 的速率与 t1 时产生 CO2 的速率近似相等,相同量的葡萄糖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
18、 量比有氧呼吸少,可见 t3 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 t1 时快,B 正确。由题意可知,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获得的,若降低 10 培养,则呼吸速率下降,O2 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延长,C 错误。因酵母菌在后期进行了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故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会变成灰绿色,D 正确。27【答案】A【解析】ATP 分子是由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构成的,它含有一个普通磷酸键和两个高能磷酸键,水解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变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 错误。28【答案】D【解析】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
19、可见光;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首先发生 CO2 的固定,即 CO2 和 C5 结合形成两分子的 C3,C3 再被光反应产生的H和 ATP 还原;温度的变化会影响酶的活性,故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29【答案】C【解析】C5+CO2C3 属于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有光、无光条件下都可以进行,A 项错误;RuBP羧化酶通过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B 项错误;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可以来自空气和细胞呼吸,C 项正确;RuBP 羧化酶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D 项错误。30【答案】B【解析】紫外线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光合作用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 项不符合题
20、意。类囊体薄膜是生物膜,生物膜主要的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紫外线导致磷脂被氧化,破坏类囊体的结构,而类囊体是光反应的场所,因此可能导致光反应受阻,B 项符合题意。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并且催化过程中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 项不符合题意。DNA 分子受到破坏,光合作用能力不会立即明显受到抑制,D 项不符合题意。二、填空题31(7 分)【答案】(1)(鸡蛋煮熟后的)蛋白碎块;等量(2)8;不能;不正确;蛋白碎块消化后仍有胰蛋白酶;或蛋白质被分解为多肽仍然有肽键存在也有紫色反应(2 分)【解析】根据所给实验材料可知,稀释的鸡蛋清液体是透明的,无法观察其中的蛋白质是否被分解,因此应该选择 蛋白碎
21、块(后者)作为底物加入 5 支试管中进行实验的效果较好、a从表中可知,在上述各 pH 条件下,PH=8 时蛋白质消失时间最短,即此 PH 胰蛋白酶活性最强由于没有在 710 之间其它 PH 值进行实验,因此不能认定该 pH 就是胰蛋白酶的最适 pHb胰蛋白酶本身就是蛋白质,即使消化后产生的多肽中仍然有肽键,因此无论消化与否,检测结4果均为紫色,为判断蛋白质是否被消化,不能选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验故答案为:(3)(鸡蛋煮熟后的)蛋白碎块 等量(4)(a)8不能(b)不正确蛋白碎块消化后仍有胰蛋白酶;或蛋白质被分解为多肽仍然有肽键存在也有紫色反应32(8 分)【答案】(1)胞质可溶性蛋白、线粒体中部
22、分蛋白质、叶绿体中部分蛋白质、细胞核中的蛋白质(2 分)(2)不同的信号序列胞质可溶性蛋白(3)空间结构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相应的酶切除(4)核孔选择【解析】(1)据图可知,游离分布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包括胞质可溶性蛋白和参与线绿体、叶绿体、细胞核内生命活动的蛋白,例如部分呼吸酶、部分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蛋白和细胞核中的结构蛋白、酶等。(2)核基因编码的蛋 白质信号序列的有无及信号序列的差异决定了它们运往细胞内不同的位置;胞质可溶性蛋白合成后直接进入细胞质,不需要有信号序列。(3)粗面内质网对进入的肽链进行剪切,在酶的作用下切除信号序列,然后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所以过程输
23、出的蛋白质不包含信号序列。(4)蛋白质属于大分子,进入细胞核需要通过核孔,核孔对进出细胞核的大分子物质具有选择性。33(8 分)【答案】(1)无水乙醇甲(2)叶绿体中的色素约 3/4 为叶绿素,叶绿素吸收光的波长范围大于类胡萝卜素(3)(显著)高于增加提高(4)实验后各组培养液中 DBP 的含量实验后培养液中 DBP 的含量均低于实验前【解析】(1)色素是有机物,有机物溶于有机溶剂中,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叶绿素包括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叶绿素 a 含量大于叶绿素 b,曲线甲表示叶绿素 a 含量,曲线乙表示叶绿素b 含量。(2)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中主要的色素,一是因为只有少数
24、叶绿素 a 分子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二是因为其在细胞的叶绿体中含量多,能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吸收光的波长范围大,而类胡萝卜素只吸收蓝紫光。(3)实验对照组为不添加 DBP 培养液培育的秋茄幼苗,实验组为添加的不同质量浓度的 DBP 培养液培育秋茄幼苗,比较发现,实验组叶绿素含量都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光反应增强,产生的 ATP 和 NADPH增加,促进对 C3 的还原,使 C5 的量增加,从而提高光合作用强度。(4)若要进一步探究秋茄是否具有降解水体中 DBP 的作用,需要检测实验后培养液中 DBP 的含量,如剩余量越多,说明降解效果越差,反之越强。34(6 分)【答案】(1)4B(2)阴生植物
25、绿体基粒较大,基粒上的类囊体数目多(2 分)阴生植物的叶绿素 b 与叶绿素 a 的比值大于阳生植物(或阴生植物叶绿素 b 相对含量高、叶绿素 a 相对含量低)(2 分)【解析】(1)光照强度为 A 时,是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4。由图可知,阴生植物的光饱和点对应 B 点即与横坐标的交点。(2)由图可知,在较低光照下,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阳生植物,可能是阴生植物的基粒较大,类囊体较多,色素较多,有利于吸收光能;阴生植物所处环境中较短波长的光占优势,由图乙可知,叶绿素 b 对较短波长的光利用率比叶绿素 a 高,阴生植物中叶绿素 b 相对含量高,叶绿素 a 相对含量低。3
26、5(11 分)【答案】(1)光能转化为 ATP 和H中活跃的化学能(2)光合作用过程中 CO2 中的碳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叶绿体基质CO2 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2 分)没有光反应提供的 ATP 和H,吸收的 CO2 不能被还原(3)将植物分成不同的实验组,逐渐缩短光照时间分别照射,停止光照后迅速杀死植物并提取细胞产物进行分析,当只检测到一种含 14C 的转化物时,说明该物质是 CO2 转化成的第一种产物(2 分)(4)三碳化合物(C3)CO2光合色素、NADPH 和 ATP【解析】(1)光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 ATP、H中。(2)卡尔文循环是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
27、中的碳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即暗反应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影响暗反应的因素包括 CO2 浓度、温度、光照强度等;由于暗反应需要光反应产生的H、ATP,因此在黑暗中不能正常进行。(3)欲探究 CO2 转化成的第一种产物是什么物质,应该将植物分成不同的实验组,逐渐缩短光照时间分别照射,停止光照后迅速杀死植物并提取细胞产物进行分析,当只检测到一种含 14C 的转化物时,说明该物质是 CO2 转化成的第一种产物。(4)在自然光合系统中,暗反应先发生 CO2 与 C5 结合生成 C3,再发生 C3 的还原反应,根据题意人工设计的光敏蛋白可以直接将 CO2 还原成 CO,使电子传递效率和 CO2 还原效率明显提高,此时该蛋白相当于是光合色素、ATP 和H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