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历史华师大版第五册教案:第30课《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935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历史华师大版第五册教案:第30课《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历史华师大版第五册教案:第30课《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历史华师大版第五册教案:第30课《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历史华师大版第五册教案:第30课《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德国毁约扩军的具体表现,轴心国集团的建立;了解绥靖政策的背景、慕尼黑协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内容和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教材文本的解析和相应史料的解读,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全局思考问题,辨证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对二战前的国际形势有更客观,全面的了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深刻理解绥靖政策的实质,了解在国际关系中采取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是不可取的。正是这种极端的民族利已主义,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回顾这一教训,对当今调整地区冲突和反恐斗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教学要点1、重点:德国毁约扩军的表现;英

2、法推行绥靖政策的背景。2、难点: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原因。三、教学过程导入:(展示欧洲地图)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描画了其侵略扩张的蓝图:第一步是建立一个囊括中欧的“大德意志帝国”作为核心,主要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和波兰的但泽走廊。第二步,打败法国,消灭苏联,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最后,向海外发展,战胜英美,称雄全球。简而言之,即“先大陆,后海洋”。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在德国建立了纳粹体制,他的首要目标就是恢复德国的军事地位,突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为其侵略扩张鸣锣开道。一、 德国毁约扩军材料:第42条 德国在莱茵河之左岸和右岸,于该河以东50公里所划界线之西不准保存或建筑要塞。第4

3、3条 在42条所定区域内,无论永久或暂时,均不准存留或集合军队,以及举行任何演习与维持动员实际上之一切便利。第173条:德国之强迫普及征兵制应予废止。第198条:德国兵力不应包含任何陆军或海军航空。摘自凡尔赛和约提问: 通过以上材料可以发现凡尔赛和约的德国的军备做了哪些限制,希特勒要对内“铸造神剑”,要采取哪些措施?1、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2、重建空军,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3、进军莱茵非武装区讲解:为了使德军与其宿敌法军脱离接触,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规定,德国境内莱因河以东50公里为非军事区。如德军进入,法军有权采取军事行动,英国则有义务以武装力量支持法国。1937年3月7日,希特勒命令德军

4、三万余人以奇袭的方式进驻莱茵非军事区,法国未采取任何军事行动,两小时之后希特勒在国会宣布德国不再受凡尔赛条约关于莱茵取得全部条款和洛迦诺公约的约束,决定在莱茵区恢复自己“完整和不受限制的主权”。他私下对施密特博士说:进军莱茵兰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兰,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手中可资利用的那点点军事力量,即使用来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但是法国的态度帮助了希特勒,也助长了他进一步推进战略计划的野心。1933年到1936年是铸造神剑的时间,神剑铸好了,提特勒要对外寻找朋友了,那么他找到了那些朋友呢?意大利与日本4、日本扩大侵华,意大利入侵埃

5、塞俄比亚,与德国构建轴心国战争体系1934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遭到国际联盟的经济制裁,希特勒给予墨索里尼以支持,拉近了德意关系,1936年,两国共同干涉西班牙内战,将西班牙当作新式武器的实验场和军事理论的实验地:。1936年11月1日,墨索里尼在米兰发表演说:“罗马和柏林之间的垂直线是轴心”,欧洲各国可以围绕这个轴心进行合作,透露了德意已达成秘密协议的消息。而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国际处境孤立,与德国在反苏的立场上取得了一致性。19361937年间,德意日三国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携手构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世界法西斯势力初步联合。二、英法绥靖政策1、法国构建欧洲集体安全的政策失败材料:(

6、1)对德国的毁约扩军行动采取强硬立场,不承认其合法性;(2)坚决维护国联,维护欧洲现存的国际秩序和领土边界;(3)加强法国的欧陆同盟体系;(4)创建一个由若干区域性防御公约和互助条约构成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法国外交方针 按照国际盟约的精神,上述国家(波兰、苏联、德国、捷克斯洛伐克、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愿承担义务,在一缔约国攻击另一缔约国时,立刻互相给予援助摘自东方公约(草案)当法国或苏联成为一欧洲国家侵略威胁和侵略危险的对象时,苏联和法国彼此保证相互立即进行协商,以便采取关于遵守国际联盟盟约第十条规定的措施 摘自法苏互助条约失败原因:波兰等距离、英国大陆均势、德国搞破坏、法国巴尔

7、都遇刺等原因。2、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简述“绥靖”政策出现的原因根据地图讲述德国吞并奥地利的过程,请学生分析“绥靖”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慕尼黑阴谋:捷克西北部的苏台德区居民大部分是德意志人,他们在捷克属于少数民族,希特勒唆使当地的纳粹党羽提出苏台德区“自治”的要求,接着又提出苏台德区与德国合并,捷政府拒绝了合并要求。希特勒便在德捷边境集结军队,进行战争威胁,而对德国的侵略行为,捷、英、法分别是什么态度呢?英法政府既害怕战争,又妄想祸水东引,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把希特勒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使其两败俱伤坐受渔翁之利。因此英国首相张伯伦风尘仆仆两度飞往德国和希特勒谈判。 同时,又向捷政府施加压力

8、,强迫捷政府接受希特勒的条件,慕尼黑会议正是法西斯德国对外扩张政策和英法纵容的产物。1938年9月底,德、意、英、法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在德国的慕尼黑城召开会议,并签订了协定,他们在没有捷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就决定了捷克的命运。英、法出卖了捷克的利益,德国又在侵略扩张的道路上迈出了一步。慕尼黑阴谋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使希特勒看清了英法的软弱可欺,得寸进尺,慕尼黑协议的墨迹未干,德军就长驱直入布拉格,1939.3吞并了整个捷克。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苏联构建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1)加入国联 1934年2)苏法、苏捷互助条约 1935年2、四国三方的外交角逐 1939年3、苏德签署

9、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23日第一条:缔约双方保证绝不单独或联合他国在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任何攻击;第二条: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目标,另一方将不向该第三国提供支援;第四条:缔约双方将不加入任何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国家集团。提问:如何评价对德国:可避免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对苏联:避免了首先卷入战争,赢得了备战时间;对英法:是对其祸水东引阴谋的沉重打击;对国际社会: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四、各栏目的参考答案(一)练习与测评1、绥靖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的?答案:绥靖政策”是指一战后,英法美等国的统治阶级为了保住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

10、,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的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牺牲别国的利益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一是将祸水东引,牺牲苏联求得西欧无战事。西方推行绥靖的背景有:“和平主义”思潮:“一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各个国家损失惨重,由此惧怕战争的出现。因此,战后英法等国出现了一种鼓吹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30年代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交替频繁,且忙于应付危机,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 英法政治地位削弱:英法虽为“一战”的战胜国,但经济、军事实力受到极大的削弱,这使得统治集团中部分人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

11、锋相对的斗争,而试图通过对侵略者做出部分让步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帝国主义强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仇视;希特勒制造的假象: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对弱小国家固有的蔑视,对社会主义苏联的仇视,法西斯国家则投其所好,竭力造成惟有共产国际,惟有苏联才是法西斯的敌人的假象。这一切均是促成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因素。根本原因:英法两国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谋求大国的妥协,获得和平,来维护本国利益。2、苏德为什么要签订两国互不侵犯条约?其后果如何?答案:英法的绥靖政策使苏联寻求构建集体安全体系的希望破灭;慕尼黑协定和西方国家一贯的敌视使苏联警惕“祸水东引”。而德国为避免两线作战,也同意与苏联进行谈判,两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打破了英法“祸水东引”的阴谋,为苏联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来加强备战,也打破了德日两国的反苏同盟,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从二战整体来看,这也使希特勒避免了两线作战,助长了其发动世界大战的野心。另外,苏德无视小国利益,参与分割东欧,给世界和平带来很大危害。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