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年四川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04近代俄国与日本的改革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9060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四川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04近代俄国与日本的改革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年四川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04近代俄国与日本的改革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年四川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04近代俄国与日本的改革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年四川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04近代俄国与日本的改革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年四川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04近代俄国与日本的改革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5年四川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04近代俄国与日本的改革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5年四川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世界近代史)04近代俄国与日本的改革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俄国农奴制改革1(2015四川资阳二模11)读下列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据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影响其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时间企业数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年1874200051937A先进政治制度的确立B国内外市场的扩大C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D生产关系的变革【考点】俄国农奴制改革 【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俄国从1860年1879年企业数、规模不断扩大,造成变化的原因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没有改变俄国政治制度,俄国仍然是沙皇专制制度国家,故A项错误;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是改革造成的结果,不是其企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

2、;1861年改革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俄国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变化,故生产关系改变是最主要原因,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是次要原因,故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2(2015四川德阳二模10)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C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考点】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罗斯福新政;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解析】美国罗斯福新政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中国改革开放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故A项错误;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都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故B项错误;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没有改变社会性质,俄国废除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改变了社会性质,故C项正确;美国罗斯福新政是为了解决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中国改革开放是为了改变落后的经济体制,俄国废除农奴制也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巩固沙皇统治,只有明治维新是解决民族危机,故D项错误。【答案】C日本明治维新1(2015四川资阳三模10)1888年,日本著名思想家陆羯南在日本报发刊词中声明:日本虽以恢复发扬国民精神为己任,但也不可不知西方文明之美善。不过

4、在日本采用时,不可因其虚名而滥用之,唯用其实以资日本的利益与幸福在人类的博爱中恢复发扬国民精神。作者弘扬“国民精神” ()A是因为认识到西方文明的严重弊端 B是“中体西用”思想的再现C其作用与教育敕语殊途同归 D实质是以封建文化反对近代化【考点】日本明治维新文明开化(教育敕语) 【解析】据材料“但也不可不知西方文明之美善”和“不可因其虚名而滥用之”可知无法体现是因为认识到西方文明的严重弊端,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主要涉及日本弘扬国民精神,并未涉及体,与“中体西用”思想无关,故B项错误;教育敕语推行军国主义教育,宣扬“大和魂”、武士道,树立以天皇神权为中心的皇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与材料“不可因其虚

5、名而滥用之,唯用其实以资日本的利益与幸福”意思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以封建文化反对近代化,且该说法本身史实错误,故D项错误。【答案】C2(2015四川德阳二模10)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C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考点】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罗斯福新政;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解析】美国罗斯福新政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中国改革开放属

6、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故A项错误;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都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故B项错误;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没有改变社会性质,俄国废除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改变了社会性质,故C项正确;美国罗斯福新政是为了解决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中国改革开放是为了改变落后的经济体制,俄国废除农奴制也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巩固沙皇统治,只有明治维新是解决民族危机,故D项错误。【答案】C3(2015四川宜宾一模7)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表1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1517年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仅仅两周就传遍德国,四周后各种译文传遍欧洲。印

7、刷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B二十年间,因欠青苗至卖田宅,雇妻卖女,投水自缢者,不可胜数。青苗法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C该衙门(总理衙门)之设也,不仅为各国交涉而已,凡策我国之富强者,要皆于该衙门总汇。总理衙门只管外交事务D大日本帝国宪法:“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天皇神圣不可侵犯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天皇始终掌握着最高权力表1【考点】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思想主张;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印刷术);从汉到元的政治演变王安石变法(青苗法);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总理衙门设立);日本明治维新大日本帝国宪法 【解析】中国印刷术的传入,使得书籍的印刷更加便捷,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8、也因此能够迅速传播,故A项正确;有关青苗法的史实表明,它的推行加重了民众的负担,与抑制土地兼并无关,故B项错误;“凡策我国之富强者,要皆于该衙门总汇”,反映出总理衙门不仅仅只管外交事务,故C项错误;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只符合特定历史时期,当今日本天皇不再掌握最高权力,故D项错误。【答案】A4(2015四川眉山一模14)(20分)社会转型往往伴随(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与变化。反过来,适应变革的经济政策也会有力的促进社会的进步。在全球化的当今世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是社会前进和文明进化的应有之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文明的借鉴与发展国家事件日本明治政府“文明开化

9、”法国拿破仑的民法典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行美国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经济干预(3)阅读右表,以“文明的借鉴与发展”为题,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任选2例)(8分)示例:程朱理学:理学家借鉴道教佛教有益成分,从宇宙起源探讨伦理纲常,创立了理学,使儒家思想发展到新阶段(又称新儒学)。【考点】(3)日本明治维新;法国大革命与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解析】(3)本小问考查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能力,抓住主题文明的借鉴和发展,抓住“借鉴”和“发展”两个角度,要做到两个结合,一个结合示例,另一个结合所学知识,如明治政府“文明开化”,需要从两个角度回答,即借鉴角度明治政府大力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

10、化和生活方式,发展角度借以改造传统文化习俗,从而建立了资本主义精神文明,再如苏俄新经济政策,借鉴角度苏俄利用资本主义商品市场关系发展经济,发展角度苏俄使政治经济危机得以克服,从而找到了一条在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再如美国罗斯福新政,借鉴角度新政改变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部分吸收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管理方式,发展角度美国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答案】(3)示例:明治维新“文明开化”:明治政府大力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借以改造传统文化习俗,从而建立了资本主义精神文明。拿破仑的民法典:民法典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的精髓,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苏俄新经济政策

11、:苏俄利用资本主义商品市场关系发展经济,使政治经济危机得以克服,从而找到了一条在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新政改变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部分吸收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管理方式,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举例不能超过2例,每例4分,每一例中“借鉴”2分“发展”2分)5(2015四川自贡一模14)(27分)近代化(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它在各地区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也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将近现代历史看作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

12、理性化和科学化。(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并按材料二的观点分析19世纪后期的日本。(10分)材料三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3)如何理解“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3分)结合19世纪中日两国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证(4分)【考点】(2)日本明治维新(3)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解析】(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

13、二的信息“将近现代历史看作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可知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世界近现代历史就是一部近代化的历史;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一信息和所学知识,从19世纪中后期日本的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思想文化科学化和理性化的角度分析。(3)第一小问,“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关键抓住“打破”,即要破旧才能立新;第二小问,结合19世纪中后期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的两种不同结局的原因分析。【答案】(2)观点:世界近现代历史就是一部近代化(或现代化)的历史。(2分)分析:经济上,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走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2分)政治上,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走上了民主化和法制化的道路;(2分)文化上,文化教育、社会习俗西方化(实行“文明开化”); (2分)对外殖民扩张,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2分)(8分) (3)理解: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3分) 论证:日本:明治维新前推翻了幕府统治,维新中彻底破除了旧的政治体制,全面学习西方,使日本迅速崛起。中国:没有扫除旧势力,依靠无权的皇帝,改革中,没有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等政治主张,戊戌变法也以失败告终。(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