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2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教版五月份有幸到玉林参加了广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李佳老师执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给我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她的这节课给了我对今后如何进行古诗教学不少的启发。这堂课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醉”字抓得好。李老师抓住“醉”字来进行这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诗篇的脉络。在解题时,用“到底是什么让诗人醉了呢?”设疑,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的兴趣。在学生品完全诗,赏完西湖美景之后,以“醉”来总结:“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都陶醉啦,专门到此饮酒的苏轼更是陶醉了。”最后又用“醉”来引出苏轼的另一首描写西湖的诗给学生进行拓展性的学习。李老师把“醉”字贯穿整节课
2、的始终,让学生明白苏轼因湖的美景而醉。这堂课给我的第二个印象是创设情境,以读为本。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西湖的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李老师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西湖美景之中。如,老师的配乐范读,课件中西湖的景色、漫天的乌云,有感情色彩的描述语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李老师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直到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的魅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第三个印象是
3、加强了课内外的结合。李老师在学完这首诗后,带出了苏轼十五年后写的另一首描写西湖的诗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这样学一带一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更是将语文教学的空间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对李老师的这节课,我也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其一,老师对“醉”的总结不够完整,老师在解题时设下悬念:“到底是什么让诗人醉”,但在品完全诗后老师仅仅总结苏轼看到西湖美景陶醉了。我认为苏轼是因酒微醉,更因景而陶醉。其二,在品悟诗歌感情时,老师让学生猜猜苏轼当时的心情,我认为学生说的“激动”“陶醉”“有点兴奋”没有错,看到那样的美景,有这样的感情是自然而然的。而老师通过介绍苏轼遭遇后,引导学生回答的是“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并没有回答前面的问题:“他的心情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