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文化馆(站)服务摘要:新形势下,文旅融合已经成为文化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面对新的发展方向,作为基层文化的骨干力量,地方文化馆(站)必须改进工作方法、探索创新路径,使公共文化服务适应新形势,满足人民群众新的文化需求。本文通过探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化馆(站)服务,分析文化馆(站)服务的新方法、新内容。关键词:文旅融合 服务 资源一、文旅融合的发展背景隨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在我国迅猛发展。2019 年,国内全年游客已经达到 60.1 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 57251 亿元。可以说,旅游业在重塑地方经济结构,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样的形势下,文旅融合成为各地的
2、发展规划重点之一。一方面,旅游本身是物质文明建设到一定程度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所衍生的、物质消费和精神享受并重的消费行为,因此,旅游自然而然地和文化具有先天融合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越来越健全,越来越完善,各地的文化遗产也逐步被保护、被重视,文化资源不断被发掘,这为旅游发展注入了文化气息和文化活力,也使得公共文化设施与文化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作为当前文化和旅游部门组建后确立的总的工作思路,确立了文旅融合的理念,指明了当前文旅融合发展的基本方向,也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基层文化馆(站)工作提供了
3、理论依据和参考。二、文化馆(站)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服务功能调节文化馆(站)作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前沿阵地,集中体现了其所在地域的文化内涵和内蕴。面临文旅融合发展新趋势,文化馆(站)要紧跟时代潮流,具有前端意识,首先做到改变传统模式,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进行自我功能调节。(一)服务功能扩展文化馆(站)作为免费开放的重要文化阵地,其强调公益性、共享性的特征,使得文化馆(站)融入旅游路线具有先天的优势。尤其是近年来,各地区文化馆(站)建设如火如荼,从硬件设施到软件设施都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健全,因此,极适宜作为接待游客进行文化体验、精神休闲的场所。在旅游人次不断增长、旅客人数不断增多的情况下
4、,就必须对文化馆(站)进行改造和扩张。一方面,要在场地面积上有所扩张,使其具备接待大量旅客的空间,避免因空间不足阻碍旅游途径的展开;另一方面,要对馆内功能进行扩张,使文化馆(站)在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时,其功能不仅靠近文化,也更加贴近旅游。在进行展览、论坛、讲座、培训等项目时,要更加具有吸引力,内容更加广泛,切合旅游文化的内涵。基层文化站也要与时俱进,同步扩张自身功能。文化站要统筹区域内村镇文化项目,带头组织和引领本地旅游文化活动,彰显旅游文化特色。(二)服务功能填充在文化馆(站)进行功能扩张的前提下,也要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不能仅仅进行功能扩张,而在实际工作中却不将其落到实处。现今情况下,很
5、多文化馆(站)已经萌发了切合旅游融合的想法,但在具体工作中,对自身功能利用大大不足,还停留在过去景区收取门票这种老旧的、单一的观光旅游形式上。这不仅浪费了文化馆(站)功能扩张的成本,一定程度上也与文化馆(站)本身公益性、共享性的特征相悖。在进行文旅规划和实践过程中,文化馆(站)要认清自身多元化的功能定位,将文化、娱乐、旅游、消费四方面融为一体。一方面,要充分运用自身所具备的丰富的群众文化资源,通过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文化进校园等文化公益活动,丰富地方旅游文化资源,带动地方旅游文化特色的提升;另一方面,塑造文化馆(站)成为地方文化标志,使文化馆本身成为景区文化生态的一部分,并结合文化站进行多方
6、联动,这既做到了有效利用资源,同时也能够更全面地发挥文化馆的文旅功能。三、深度挖掘民俗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对地方文化的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其本身作为旅游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促进地方文化旅游发展。随着旅游业在国内的兴盛,很多地方已经有意识地进行民俗文化的保护,并加大开发程度。文化馆(站)作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整合民俗文化资源,宣传民俗文化特色,促进民俗文化发展,是其职能范围内极为重要的一块。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文化馆要通过文化站连接,主动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老手艺人进行联系,帮助扶持民间艺术传承发展,开展民俗文化培训活动,带动当地一批人参与到民俗文化的建设中来。四、文创产品文创产品既体现了文化创新,同时也具有连接和拓展消费市场的作用,因此,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在当前形势下,越来越受到重视,是文化馆(站)必须探索的崭新道路。文化馆在将文创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拓展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时,既要注重文创产品的市场性,也要注重文创产品的社会效益。要组织专业人才,有针对性地研究文创产品开发,分析解决策略,并通过文化站扩大文创产品的辐射范围。参考文献:1王慧聪.论文化馆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的作用以山东省文化馆系统为例J.人文天下,2019(19).(作者简介:耿佩君,男,本科,黑龙江省林口县文化馆馆长,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