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课鸦片战争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下图为英国人阿罗姆所绘嘉庆、道光时期的广式鸦片烟馆图。该图()A.是侵略者对中国的侮辱讽刺B.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鸦片给中国造成的危害C.是侵略者对鸦片贸易的美化D.反映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对鸦片贸易的愤恨解析题干图片描绘了中国人吸食鸦片及吸食后的状态,反映了鸦片给中国人身体和精神带来的巨大伤害。因此,B项符合题意。答案B2.“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频频来到中国进行试探,但苦于找不到有效的办法打开中国的大门,走私鸦片便成为一种非法的手段。”当时的英国急于打开中国的大门主要是为了()A.争取实现外交的平等B.拓展海外殖民地C.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D.实现
2、鸦片贸易合法化解析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急于扩大海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觊觎古老中国庞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不惜采用非法的鸦片贸易来打开中国市场。答案C3.1840年8月,道光帝授命琦善向英军表示:林则徐上年禁烟是“措置失当”,“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其态度()A.表明清政府转向妥协立场B.是笼络英军的缓兵之计C.是保护林则徐的有效方式D.体现出“天朝上国”的大度解析根据材料中“重治其罪”的信息可知,道光帝明确表态惩办林则徐,这是清统治者妥协投降的重要表现。故选A项。答案A4.下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的照片。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3、()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宣统帝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外国侵略者洗劫并焚毁了圆明园,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咸丰帝。答案B5.清朝某位皇帝闻悉某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后,发表上谕:“总之,进京一节,万不能允;内江通商,必须消弭;其余两事,亦当设法妥办。”由此推断,当时在位的皇帝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道光帝南京条约B.咸丰帝天津条约C.咸丰帝北京条约D.光绪帝马关条约解析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但未涉及“进京一节”,故A项错误;1858年,清政府同英法两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其中有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的规定,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咸丰帝,故B项正确;1860年,清
4、政府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但未涉及“进京一节”,故C项错误;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但未涉及“进京一节”,故D项错误。答案B6.“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最根本的“失败理由”是()A.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和无能B.军事技术的落后C.英国的坚船利炮D.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是先进的工业文明对传统的农耕文明的一次胜利,经济是根本原因,故D项正确。答案D能力提升1.1740年,中国1两银换800文铜钱,而到1828年时,1两银在直隶值2 500文铜钱,在山东值2
5、 600文铜钱。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A.正常贸易持续入超B.对外贸易长期出超C.鸦片走私无法禁绝D.商品市场普遍萎缩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银贵钱贱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鸦片战争前西方列强对华走私鸦片,引起中国白银外流,故选C项。答案C2.1842年的南京条约第十条规定:“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一规定()A.反映了中英两国不平等的外交地位B.加快了英国资本输出的步伐C.体现了中国开始接受近代贸易规则D.使中国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解析题干中的这一条款,并未表明地位的不平等,故A项错误;189
6、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加快资本输出的步伐,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秉公议定则例”“颁发晓示”“按例交纳”,表明中国开始接受近代贸易规则,故C项正确;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错误。答案C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现在我们认为“协定关税”条款的深远危害是()A.中国不能实行保护性关税B.损害中国司法主权C.西方列强将来会降低税率D.改变中国出超地位解析分析材料可知,B项“司法”不符合题意;C项不符合
7、列强的侵华目的;D项是从英国角度看的;A项从国家主权的角度看,属于深远影响,符合“深远危害”,故选A项。答案A4.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凸显了中国古代“天下观”的价值判断的表述是()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解析鸦片战争前中国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强调“夷夏之辨”,因此凸显了中国古代“天下观”的价值判断的表述是夷匪犯境,故选D项。答案D5.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184
8、9年反入城风潮。这反映出()A.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B.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C.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D.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解析材料是针对外国人能否入城的问题,与对外开放政策无关,故A项错误;外国人能否入城与国家主权无关,故B项错误;中方反对外国人入城,以致引发反入城风潮,说明清政府抗拒接纳南京条约内容,故C项正确;根据南京条约,在通商的五口外国人要求入城符合条约规定,故D项错误。答案C6.一位研究中外关系的西方学者认为,“直至1839年为止,使西方国家听从条件方可允许双方关系存在的是中国;自从1860年以后,把和中国共同来往的条件强加于中国的却是西方国家”。发生这种变化的最重要原因是()
9、A.清朝统治者改变了对列强的基本态度B.列强武力侵略并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C.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已完全受制于列强D.列强的经济文化渗透取得了初步成效解析两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因此,B项符合题意。答案B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65年至1768年间,中国对英贸易出超白银997704两;1795年至1799年间,出超346957两;1830年至1833年,更出超2615263两。许多运往中国的英国工业产品难以推销。1786年,东印度公司试销棉纺织品,结果“随便哪一种都卖不出去”。1821年,(东印度公司)运至广州的英国剪绒、印花布亏本达60%以上。18世纪60年
10、代,(英国)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一般不超过200箱,60年代以后上升到1000箱,1786年达到2000箱。19世纪以后,增长更加迅猛。18001801年为4570箱;18301831年增至21849箱,而在18381839年竟高达35000箱左右。郑师渠中国近代史上述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的趋势。请任选其中一种趋势,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分析说明。参考答案示例:趋势: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英国处于入超地位。说明: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清政府对外推行闭关政策,只允许广州一地对外通商。在这种背景下,英国对华输出商品的目的难以实现,中国始终在中英贸易中处于
11、出超地位。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摘编自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为考察中心材料二上海港对英国的贸易额(单位:1000美元)年份18431844184518461847184818491850棉织品1671425530803311183630522618毛织物557804623782327809501砂糖24317082147杂物292136186176200470643合计2522519538894312253344133909茶322222120271834165420192427
12、生丝2003380644304819333144175529杂货35193573967865合计2360604664926726508165148021资料来源:英国议会文书上海领事罗伯逊关于该口1856年贸易的报告(1)说明材料一中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的观点。(2)根据材料二,解读表格反映出上海港对英贸易出现的变化。(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二中上海港对英贸易变化的原因。参考答案(1)示例:鸦片战争的爆发最主要原因是中英经济贸易关系上的经济利益冲突。理由:由于英国大量购买中国茶叶等产品,其工业品在中国闭关锁国政策下滞销;英国出现贸易逆差,大量白银流向中国;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清政府严厉禁烟,英国为了贸易利益发动了鸦片战争。(2)贸易总量增长较快;总输入在1845年达到高峰后呈缓慢下降趋势;总输出呈较快增长趋势;总输入中棉织品增长总量最多,总输出中生丝增长总量最多。(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贸易总量增加;中国小农经济、闭关锁国的长期影响,导致商品输出量大于输入量;英国实现工业化,技术先进,输入以工业产品为主;中国是农业国家,技术落后,输出以原材料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