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宿新市徐公店 教材分析本诗描绘了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诗的前两行写景,后两行写儿童活动,渗透着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来源:Zxxk.Com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背诵古诗词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插图理解古诗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去理解、背诵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来源:学科网ZXXK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古诗。 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1、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描写春景
2、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好不好?春天,因为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万紫千红、充满活力的。那就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读一读这首诗。(学生齐读全诗)来源:学科网ZXXK2、你知道这首诗是哪个朝代的哪位诗写的吗?(宋代、杨万里)请你具体介绍一下作者以及背景。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解题:宿:过夜。新市:地名,在湖南省。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二、导读古诗,感受诗意: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3、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齐读一、二句: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 这句诗意思: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不茂密。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理解 未:没有。阴:树来源:学#科#网Z#X#X#K3、理解三、四句:(1)抓住哪些景?理解,走:跑。急走:快跑。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2)女生读第4句:理解,处:地方。寻:寻找。 为什么无处寻?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3)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来源:学
4、科网(4)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5)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三、重点赏析,体会情感: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3、边想象画面边背诵。四、布置作业:1、背诵本首古诗。2、收集描写春天的古诗。3、读了宿新市徐公店,看了插图,我还能编成故事。 教学反思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