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二泉映月∣苏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8153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二泉映月∣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二泉映月∣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二泉映月∣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二泉映月∣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二泉映月∣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二泉映月 教材分析二泉映月既是一首二胡曲,又是无锡惠山脚下的一处著名的景致。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课文文质兼美,情感积淀,给学生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对陶冶学生的性格,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奋发向上有一股强有劲的动力。同时文章语句优美,写法独特,是对学生进行写作品析与再创造的良好范本。乐曲流畅婉转,意境深邃,流露出伤感怆凉的情绪和昂扬愤慨之情。表达了阿炳对辛酸现实生活的沉思,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2、学会本课19个生字,绿线中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来描写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同时,借助课文的关键词串走近阿炳以及二泉映月。【教学难点】在第五自然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

3、并能熟读成诵。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搜集阿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1、认识阿炳,交流他的情况,向同学们介绍。2、教师介绍阿炳的生平。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课文。(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词语。2、检查自学情况。(1)试读课文,了解词语掌握情况和各自然段的大致内容。(2)通读课文,分段。第一段(12):二泉的自然环境和小阿炳跟着师傅到二泉赏月的情景。第二段(34):不幸的经历没有泯灭阿炳对音乐、生活的热爱,他又来到二泉,心潮激荡,似乎听到人世间的不平

4、之声。第三段(56):阿炳在二泉边用二胡倾吐自己的情怀,创作出不朽的名曲二泉映月。3、学生质疑问难。来源:Z|xx|k.Com三、指导书写:1、请学生自己辨别,交流注意点。2、学生练习书写。四、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来源:Z,xx,k.Com第二课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中秋之夜,瞎子阿炳又一次来到了美丽的二泉。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清冽的泉水,淙淙流淌的泉水拨动了饱受贫穷和疾病折磨的阿病的心弦。看,他用颤抖的手操起了琴弓;听,如泣如诉的琴声在池旁回响起来。2、 听二胡曲二泉映乐。3、 阿炳用心演奏音乐,你们用心领悟音乐,所以感受都很准确。课文哪一自然段集

5、中体现了这首名曲所体现的内容和意境,找出来,认真读一读。来源:Zxxk.Com二、精读第五自然段:1、自由读,找出表现阿炳演奏二胡时的动作的语句,用直线画出来;找出描写琴声变化的语句,用曲线画出;找出琴声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语句,用括号标出,小组进行交流。2、交流表现写阿炳演奏二胡动作的语句。(1)联系上下文说说对“倾吐”的理解。(2)阿炳要倾吐什么?通过什么倾吐?3、交流描写琴声变化和琴声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语句。(1)出示: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在怀念在思索听音乐起始部分,想象相关画面,感受乐曲的委婉连绵,体会琴声表现的内涵。交流:作者是如何

6、把“委婉连绵”的音乐形象地表现出来的,又是如何把阿炳通过琴声要倾吐的情怀具体地表现出来的?指导朗读,用徐缓、抒情的语调朗读,加深体会。(2)出示:随着旋律的深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一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了抒发了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3)出示: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他爱他爱他爱圈出表现这首乐曲特点的词语。朗读理解作者通过这看似矛盾的两对词语所表现的乐曲的丰富内涵。引导朗读:他爱他爱他爱他爱提问:“他爱”的内容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4、听配乐朗读,想象当时的情景。三、指导精读其余部分:1、过渡:阿炳为什么能在

7、短时间内创作出这样内涵丰富、动人心弦的乐曲?读读其他部分,看看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从何而来?2、第一自然段。来源:学科网(1)交流家乡的美好风光对阿炳的熏陶。(2)指导朗读。3、第二自然段。(1)交流师父对阿炳的启迪和教诲。(2)指导用启发、语重心长的语气读好师父的话,注意强调“倾吐”、“年纪还小”、“许多”、“饱经风霜”等词语。4、第四自然段。(1)从“双目失明”、“卖艺度日”等词语可看出他饱受穷困和疾病的折磨。(2)磨难并没有磨灭他对音乐、生活的热爱。所以“但是”、“泯灭不了”、“热爱”、“向往”、“多么希望”等应重读,表现阿炳同命运抗争的精神。(3)练习朗读。5、第六自然段。过渡:琴弦

8、即心弦,琴声即心声。正是长期积淀在胸的种种情怀,化做创作的灵感,才孕育出这不朽的乐曲。来源:学_科_网四、总结全文:1、再次欣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感受乐曲传达的丰富内涵。2、总结:课文生动地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五、说话练习:1、激发兴趣。现在你就是那个中秋之夜搀扶阿炳来到二泉的少年,请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用一句话说出来。2、同桌练习说。3、指名说,评议。六、布置作业:1、欣赏阿炳的其他作品。如:二胡曲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教学反思2、小练笔:阿炳,我想对你说.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