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A卷 基础训练1 1949年初,毛泽东在同斯大林密使米高扬的谈话中说道:“我们这个国家他的屋内太脏了,柴草、垃圾、尘土、跳蚤、虱子什么都有,我们必须把那些脏东西通通打扫一番”,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柴草、垃圾等比喻中国经济残破 B毛泽东的外交方针是“另起炉灶”C中苏此时已经建立了“友好同盟” D目的是为维护中国的独立和主权2右面邮票所纪念事件反映了A反法西斯战争胜利B新中国“一边倒”政策C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D华约建立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主要是由于它( )A消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B根本上消除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
2、治C得到了广大亚非国家的认可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4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这段材料体现了新中国 ( )A.其核心思想是不承认国民党的旧外交 B.平等地与一切国家建交的愿望C. 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 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5周恩来说:“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是关不了的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有欲关不能之势。”毛泽东
3、肯定地说道:“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最早体现这一思想的外交活动是A参加万隆会议 B参加日内瓦会议 C参加26届联大 D毛泽东出访苏联6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发展演变情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外交范围由东欧国家到西欧国家再到亚非拉美国家B外交政策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到不结盟政策C外交趋向由偏重意识形态外交到弱化意识形态外交D外交策略由单边外交过渡到双边外交再到多边外交7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前夕,周恩来总理说:“如今,我们是作为一个大国,到日内瓦去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是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周总理这里所说的“文戏中有武戏
4、”主要是指()A就朝鲜南北统一提出合理化建议 B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C宣传和扩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努力 D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8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与文告中的“这次会议”直接相关的是A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达成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协议C恢复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 D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9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访问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
5、。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恐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中国A奉行“一边倒”政策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倡导多边外交新模式 D提出“和平共处”原则101955年4月,毛泽东主席曾撰文提出:应把五项基本原则扩展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他还说: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和平共处.下列相关认识中,正确的是A此后,美国很快就派基辛格访华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为了处理好中国与邻国关系而定的C毛泽东主席的话标志着中国要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毛泽东见证了中美建交的整个过程111955年,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会议提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
6、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这里的“同”不包括 A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相同 B大多国家遭受过殖民侵略C面临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 D都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12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下列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成就或政策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A B C D1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共同纲领材料二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2)材料二中周恩来为什么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求同”的基础是什么?这一方针起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