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35 政治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77920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35 政治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35 政治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35 政治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35 政治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35 政治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2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质量评价35 政治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质量评价(三十五)(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20济宁一模)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分封诸侯的同时又逐渐建立了一条环形防线(如图),其主要目的是()A巩固分封宗法秩序B阻止周边少数民族内侵C防止殷商旧族叛乱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D解析:图片信息不能反映出分封宗法秩序的巩固,A项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少数民族内侵,B项错误;殷商旧族叛乱与图片信息无关,C项错误;图片反映了西周的环形防线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说明西周统治者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D项正确。2(2021丽水模拟)秦朝时,中国完成了从“一个天下、许多国家、独立主权、供奉天子”的封建制向“一个天下、一个国家、中央集权、分级管理

2、”的郡县制的转变。这种转变()A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B使官僚体制成为当时主要制度C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D有效地减少了皇帝的决策失误B解析:根据材料“一个天下、一个国家、中央集权、分级管理的郡县制的转变”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时期全面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即使官僚体制成为当时主要制度,B项正确;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不能消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A项错误;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是科举制的影响,与郡县制无关,C项错误;秦朝时期,朝议制度有效地减少了皇帝的决策失误,而不是郡县制,D项错误。3(2020威海模拟)595年,隋文帝废除了州郡

3、自辟佐吏的惯例,规定州县佐官的任用全出自中央,僚佐与长官之间只有行政统属关系而无君臣之分。这一规定()A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B改变了地方割据状态C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D冲击了官僚等级体制C解析:依据材料“州县佐官的任用全出自中央,僚佐与长官之间只有行政统属关系而无君臣之分”并结合隋朝的制度可知,这一规定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对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故C正确;这一规定与提高行政效率无关,A排除;这一规定只是对地方佐官任免进行了变化,“改变了地方割据状态”不符合材料主旨,B排除;隋文帝规定的制度本身就属于官僚等级体制,D排除。4万历新政十年间,张居正主持国政,推行一系列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整顿和改

4、革措施。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张居正的这些举措()A对专制皇权构成了威胁B削弱中央和地方的守旧势力C利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D对制约相权起到一定的作用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明太祖废除丞相之后,明朝缺乏一个管理庞大官僚系统的行政中枢,导致国家机关办事效率低下,极度依赖于君主本人的勤政和明断,同时,官僚系统内部的相互制约和监督逐渐演变成相互推诿和相互倾轧。据材料中的“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可知,张居正改革利于行政办事效率的提高,故选C项。5(2020潍坊二模)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当伯利克里的决策给雅典人带来沉重灾难的时

5、候,他们判处伯利克里一笔罚金;当雅典军队远征西西里失败之后,雅典民众开始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民众决策具有强烈的情绪化特征B实现民众对执政者的完全监督C直接民主导致权力被滥用和误用D体现了一定的“主权在民”观念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雅典民众对伯利克里的惩罚和对赞成远征的演说家的攻击反映了公民对决策者决策失误的监督与追责意识,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特点,故D项正确。题干反映了雅典公民对决策者决策失误的追责,并非情绪化,排除A项。“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直接民主下公民权利的滥用和误用,排除C项。6“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

6、附关系。”这指的是()A古代印度种姓制度B古代雅典民主制度C古代日本幕府制度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在中世纪的欧洲,等级制度森严,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在最初的时候是一种土地和兵役之间的交换,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7英国的宪政体制从根本上解决了民族国家政府建构问题现在是“议会中的国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单独的国王”。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国王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B议会与国王组成新政府C议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D国王仅保留了形式权力C解析:英国宪政体制下,由国王主权转移到议会主权,议会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是“议会中的国王”,故

7、选C项;“光荣革命”前,英国国王的权力就已经开始受到限制,故A项错误;英国宪政体制下,国王“统而不治”,不是政府成员,故B项错误;“光荣革命”后,国王仍保留了部分行政权力,以后逐渐退出,故D项错误。8孙中山说:“袁世凯以为中国人民知识程度低,必不能共和。呜呼!牛尚能教之耕,而况人乎?而中国人民今日初进共和,亦当有革命政府以教之,此训政时期,入共和之过渡所必要也。”孙中山认为()A中国建立共和制度过程曲折反复B中国确立共和制度为时尚早C要为共和制的真正实现创造条件D开民智是建立共和制的前提C解析:由“而中国人民今日初进共和,亦当有革命政府以教之,此训政时期,入共和之过渡所必要也”可知,孙中山通过

8、训政来提高人民觉悟,为真正过渡到共和制创造条件,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建立共和的过程,A项错误;B项与材料意思不符;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91939年9月,美国记者斯诺再次访问陕北时记录道:“每一个村子和县都有选举成立的行政委员会。边区政府是由普选出来的代表选举产生的,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这说明当时在陕北()A全面推行了直接选举制B建立了国共两党联合政权C注重推进民主政权建设D形成了与日伪政权的对峙C解析:材料中的“选举”“普选”反映的是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C项正确;依据材料“普选出来的代表选举产生的”可知不是直接选举制,A项错误;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1020

9、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解说词:“彩车上的巨型雕塑,再现了人民代表意气风发步出人民大会堂的经典场景。中国人民,终于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自己命运的主人。”该“经典场景”对应的历史事件()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B顺利完成筹建新中国的历史任务C标志着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D标志着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完成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代表意气风发步出人民大会堂”对应的历史事件是1954年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这标志着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故C正确;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故A错误;1949年9月第一届政治

10、协商会议顺利完成筹建新中国的历史任务,故B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完成,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的朝议制度一般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参与,汉代的廷议由皇帝临时召开,人员不固定,时间不固定,所议仅供皇帝参考,还只是一种习惯性的做法,而不是一种法定的程序。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了中书草诏、门下审署下达的制度,但还是作为皇帝秘书咨询机关来进行活动。明代朝议制度的参加者进一步扩大,人数增加,是决策过程中一个法定的不可缺少的程序,皇帝虽然成为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

11、研究材料二虽然英、法、美议会制的阶级本质一致,三国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不同形式。这些区别中最重要的是英国议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法美议会则只是最高立法机关。而且在资本主义议会的运行过程中,各国统治阶级都随着历史条件当时变化而相应地予以发展、完善,使资本主义议会制从不发达状态走向发达状态。此外,英、法、美三国的议会制度,还为不同的资产阶级国家提供了不同的模式。随着资产阶级在许多国家相继取得政权,议会制度在资产阶级各国普遍建立起来了,资本主义议会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摘编自周叶中代议制度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朝议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原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英、法、美

12、三国形成不同代议制度的原因和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认识。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还只是一种习惯性的做法”“是决策过程中一个法定的不可缺少的程序”可得出,由习惯性做法到成为法定程序;根据材料一“仅供皇帝参考”“作为皇帝秘书咨询机关来进行活动”可得出,由供皇帝参考到成为皇帝决策的基础;根据材料一“汉代的廷议由皇帝临时召开”“是决策过程中一个法定的不可缺少的程序”可得出,由临时召开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进行分析思考。(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心理等

13、方面进行思考,概括作答。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本国、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对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创新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思考。(3)需要对题目材料的信息进行综合解读,一要说明东西方的政治文明虽然不同,但都促进了本国的发展与进步,体现了政治文明的多样性;二是要强调不同的政治文明,需要相互借鉴、相互交流,才能推动人类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答案:(1)特点:由习惯性做法到成为法定程序;由供皇帝参考到成为皇帝决策的基础;由临时召开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原因: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逐步完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事务的繁杂与扩大;儒家思想不断发展的影响。(2)原因:

14、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阶级阶层力量变化、历史文化传统、民众思想解放和洗礼程度不同。影响: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创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提供了不同模式的代议制形式,有利于资本主义代议制的发展。(3)认识:人类政治文明是不断完善向前发展的;各国政治文明的发展需要与本国的国情相适应;承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的不同文明,相互借鉴。12(2020烟台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中外历史来看,任何成功的改革或变革总是首先在观念层面进行更新和转换,通过宣传新思想、新理念、新理论,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并在社会各阶层取得广泛共识,才有可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改革开放4

15、0年成功的“中国密码”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的同时,也对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开放提出了目标,作出了部署。深刻领会这些要求,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对于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至关重要。新华社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开放试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有关史实论证材料一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解析:本题是论述题,首先提炼出观点,然后结合所学加以论述。根据材料一“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并在

16、社会各阶层取得广泛共识,才有可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可知,改革开放因为使中国人民在思想观念上取得了共识,才会取得突出的成就,从而说明思想解放,促进了改革开放,因此可以总结出思想解放推动改革发展。论述可以从改革开放的背景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开始论述,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南方谈话、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论述,要求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观点:思想解放推动改革发展。论证:1978年,关于实践和真理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束缚,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极大地解放了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中共十八大以来,逐渐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等。(其他言之有理答出3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