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维设计》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国近现代史“文化线索”专题练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7646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国近现代史“文化线索”专题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国近现代史“文化线索”专题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国近现代史“文化线索”专题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国近现代史“文化线索”专题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近现代史“文化线索”专题练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梁启超强调:“然则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材料表明梁启超()A反对实行民主制度B主张提高国民素质C深刻批判辛亥革命 D倡导建立精英政治解析:选B根据材料“然则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可知,梁启超非常重视国民素质的作用,重视培植新的国民,故B项正确。2“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原有的幻梦破灭了,现实并

2、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进步,“中国又一天一天沉入黑暗里”,“传统与反传统之争”、“问题与主义之争”迭次兴起。材料所述的历史时期是()A甲午战争后的维新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前的思想论战时期C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失败后的探索时期解析:选C维新运动主张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并采取托古改制的方式,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前的论战突出在要不要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也不全面反对传统,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传统,全盘肯定西方,并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展开论战,与材料“传统与反传统之争”、“问题与主义之争”相符,故C项正确;国民革命后,以国共十年对峙为主题

3、,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3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解析:选C从“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可以看出知识分子已开始认识到推翻反动势力的重要性,已经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的认识,故C项正确。4毛泽东在1925年12月1日写成的中国社会各阶级

4、的分析中写道:“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这说明()A毛泽东对于革命的朋友和敌人尚未有清晰认识B毛泽东反对我党在革命中出现的机会主义倾向C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得到了所有革命阶级支持D毛泽东初步阐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解析:选B1925年12月,此时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国民革命时期,以陈独秀为首的革命党人,放弃革命的领导权,不放手发动工人农民起来斗争,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针对革命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毛泽东撰写了此文。51960年中科院召开学部大会,选出学部委员35人,既有周培源、苏步青这样的著名科学

5、家,也有天津人民公社姜德玉、湖北工业劳模马学礼这样的工农大众。大会共宣布学部论文和报告69项,其中劳动模范有13项。这一现象()A反映了新中国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B体现了“科技为广大群众所共有”的观念C表明了工农大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D证明了工农大众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解析:选B通过“中科院学部委员既有科学家也有工农大众”“69项学部论文和报告中劳动模范占据了 13项”信息可知,体现了“科技为广大群众所共有”的观念,故B项正确。6(2016大连模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史研究伴随着电影理论与批评的转型,从学术史的角度进入一个观念变革、视野洞开的“重写”时期。从电影史“重写”可以看出()A国内电影

6、市场基本被外国占领B带“左”倾思想的电影不允许观看C华语电影的拍摄水平参差不齐D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环境已形成解析:选D材料体现不出“国内电影市场基本被外国占领”,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左”倾思想已经逐步得到了纠正,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电影理论的转型,没有涉及华语电影的拍摄水平,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双百”方针重新确立,从学术史的角度进入一个观念变革、视野洞开的“重写”时期,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20分)71956年、1978年、1992年是现代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三个关键时间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

7、结合、计划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体制。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紧运行(注:大意是指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加速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为了与这种经济紧运行和逐步单一的公有制相适应,在管理体制方面,也逐渐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向计划经济。到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生产要素市场基本消亡,产品市场也在国家的计划控制之下,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材料二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确实包含许多因素:劳动力、土地、资金、资源等。但能使各要素有机、合理的发生作用,还是

8、取决于制度安排。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中国,(1978年)前后三十年的基本国情和自然禀赋并无质的差异,但发展程度却有天壤之别。宋鲁郑从西方丑闻看中国崛起材料三1949年以来,中国努力推进现代化的蓝图,是先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它始终是决策的指南。经过苏联的斯大林主义、1956年后中国的乌托邦主义和1977年中共十一大之后邓小平推行的务实主义的探索,现在已经有人在议论,认为中国将可能成为当代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样板。邓并不放弃社会主义作为最终目标,但对大量的市场经济的做法予以放行。他说,新的体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ks5u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

9、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变化的主要表现,说明其变化的原因。(5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进1978年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制度安排”的具体表现。(5分)(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务实主义探索”的突出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影响。(5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5分)解析:第(1)问,抓住材料一开头和结尾两句话分析变化的表现,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概括原因所在。第(2)问,抓住1978年这个时间信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总结“制度安排”的具体表现。第(3)问,抓住材料三最后一句话概括其表现和影响。第(4)问,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中谈认识。答案:(1)变化表现:由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原因:苏联模式的影响;国民经济建设的加速;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2)“制度安排”: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完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科技教育体制的调整。(3)表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影响: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认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立足国情,顺应潮流,及时改革与调整;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