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4课 坐在最后一排 同步试题1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1强 qing( ) 2模 m( ) jing( ) m( )2把词语补充完整。 通( )未( ) 自( )自( ) 跃跃( )( ) 懵懵( )( )3读句子,写出带线词语的反义词。 1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非常自卑的女孩子。( ) 2因为丑,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僻,没人愿意和我一块儿坐。( ) 3在我笨拙勤恳的努力下,我的各科成绩竟然进步很快。( )4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过了世界上最漫长也是最短暂的几分钟,我畏惧地等待着习惯的严厉批评,却惊奇地听见她轻柔的笑声。 “这些句子都是你自己写的吗?
2、” “嗯。” “非常好,很有想象力。花骨朵儿们在树枝上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多有灵性啊。可你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 “有时候春天来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第一次受到如此嘉奖,我顿时大胆起来。 以后的日子里,白老师特别注意(检阅 查阅)我的练习册和作业本,关切地(询问 提问)我其他课的成绩,还抽空给我讲一些浅显的文学知识。每当她带着清香的气息悠悠离去时,每当她弯下腰挨近我低低地和我说这说那时,每当她那满含笑意的目光注视着我时,我都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激动、惭愧和欢乐。我这才发现,我以往的愤愤不平和自暴自弃是多么无知和愚蠢。我的(虚心 虚荣)和脆弱让我受到的伤害是罪有应得,因为
3、我从来就没有引以为荣的值得骄傲的资本!我这样的学生,其实只配坐最后一排。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恐惧( ) 自讨苦吃( ) 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一句_。 照样子仿写一句: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作者收到白老师的嘉奖是因为_。 (2)作者认为自己只配坐在最后一排是因为_。5“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着我,不住地(赞扬 赞赏)。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红
4、着脸问道。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他晚上七点钟回来。”母亲摸摸我的脑袋,笑着说。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画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地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我敬仰我的父亲,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他一定比母亲更加(赞扬 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 快乐点钟的时候,父亲终于回来了。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 “这是什么?”他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巴迪写
5、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很长的时间。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这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 成年后,我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
6、爱的鼓励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圈出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词语。 (1)害羞,举止不自然。 ( ) (2)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 ) 3按要求改写句子。 (1)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改成陈述句:_ (2)“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改成提示语在中间的形式:_ 4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_参考答案1强大 倔强 模范 模样【解析】2宵 眠 暴 弃 欲试 懂懂【解析】3自信 软弱 聪明(答案不唯一)【解析】41. 检阅 提问 虚心 2.畏惧 罪有应得 3.排比句 每当柳树抽出嫩芽时,每当花儿竞相开放时,每当青蛙
7、放声歌唱时,大自然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或:每当爷爷为我辅导功课的时候,每当爷爷为我烧美味可口的佳肴的时候,每当爷爷在深夜里为我盖好踢掉的被子的时候,我都能感受到爷爷对我的无私的爱。(答案不唯一) 4.(1)“我”做的造句有想象力,有灵性 (2)“我”从来就没有引以为荣的值得骄傲的资本【解析】51.赞扬 赞赏 2.腼腆 迫不及待 3.(1)世界上糟糕的诗够多了。 (2)“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母亲上前说道,“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 4.成年后作者感受到,儿时的他非常幸运。无论是母亲善意的鼓励,还是父亲实事求是的批评,都是出于对自己的爱。正因为有了这份爱,作者才会健康茁壮地成长。(答案不唯一)【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