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74310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解析》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2016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图中的政治制度是()A夏朝的王位世系制B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C秦朝的三公九卿制D商朝的宗法制和分封制2秦朝统一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轮。”所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有() 建立了秦朝君主专制统治巩固发展了国家的统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便利了郡县制度的推行。ABCD3我国古代人才选拔的标准从注重门第出身向注重真才实学的转变,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实现这一转变的标志是()A察举制度的实行B九品中正制的创立C科举制度的创立D八股取士制度的创立4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

2、封寄焉 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 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5“每一行政区中的公民抽签选出30岁以上的公民50人,组成一个五百人的会议,掌管财政、军事、外交、民政大权。”材料反映的这一改革()A按照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B以地区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C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D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这些规定说明()A皇帝是国家权力的实际

3、主宰者B德国是传统意义上的君主专制国家C国会和首相没有权力D宪法的颁布毫无意义7“19世纪中期,英国凭借其先进的科技、股份制公司制度、金融中心地位、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以及强盛的海军,建立了一个以英伦三岛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这实际上说明了英国()A成为了“世界工厂”B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C推行自由贸易政策D最先完成了科技革命8英国的权利法案、法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的1787年宪法都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产物,它们的共性主要表现在()A都是反对封建统治的产物B都是民主政治的保障C都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D都充分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9按历史顺序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虎门销烟”当之无愧地排列

4、在第一幅,主要是()A虎门销烟禁止了鸦片贸易B林则徐是著名的民族英雄C禁烟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贸易D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10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B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D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11吴玉章说:“辛亥革命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做疯子。”其主要依据是()A滋生皇帝的土壤被铲除B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民主制度已经巩固D民主与科学得到普及12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

5、志仍需努力。”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 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D坚持全面抗战路线13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B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4建国初期形成的三大特色政治制度不包括()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

6、代表大会制度D一国两制15“很显然的,日本帝国主义既要进行华北的分离运动,那么,它就必须在军事上造成以控制华北的首脑平津的形势,才能遂行其政治阴谋;卢沟桥在地理上既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军占据卢沟桥日本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材料应该是()A日本军部发动侵华战争的文件B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C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的证据D发动百团大战的必要性之说明16解决台湾问题上,只有和平与战争两种选择。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因为()以陈水扁为代表的台湾一小股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某些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采

7、取和平方式符合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最高利益。ABCD17“它的任务是:团结各种力量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在全国未普选以前,它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材料中的“它”是指()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一国两制”构想18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的,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民主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

8、了各个民族的高度自治 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ABCD19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A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B表明国际关系的内容多样化C反映出各个主权国家利益和力量的变化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D体现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利益趋同化20大国战略研究一书中认为,虽然第三世界大国纷纷崛起,欧洲加速推进一体化进程,日本开始对美国说“不”,但“单极世界的缺位,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便是多极世界,而表现出单极倾向与多极倾向(或者一体化和多极化)并存的复杂局面”。对

9、当前世界格局理解正确的是()A“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B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C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趋向单极化D美国已经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二、非选择题(两题共40分)21政治文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通过政治制度的建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某班学生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历程进行探究活动,并把成果做成了展板。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展板一:古代中国中央机构的演变材料一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材料三:据载,洪武十三

10、年,明太祖废除宰相。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这八日中送呈皇帝的奏章共1660件,涉及3391件政事。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唐朝和明朝相权的变化情况。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作用。(2)上述材料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一种什么趋势? (3)上述图片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

11、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材料二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2)下面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你根据所给的信息,完成下表:大事件主要领导人革命的性质

12、主要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辛亥革命孙中山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新民主主义革命(3)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大事件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2015-2016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洞口一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图中的政治制度是()A夏朝的王位世系制B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C秦朝的三公九卿制D商朝的宗法制和分封制【考点】12:西周的分封制;13:西周的宗法制【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图片切入,结合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进行思考【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材料反映了宗法制周天子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实行

13、分封制,将土地,人口分配给贵族,功臣,先代贵族他们在封国内享有统治权,对周天子有定期朝贡的义务所以材料也反映了分封制故选B2秦朝统一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轮。”所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有() 建立了秦朝君主专制统治巩固发展了国家的统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便利了郡县制度的推行。ABCD【考点】15:秦朝统一【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秦朝统一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轮”切入,结合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进行思考【解答】秦朝统一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轮”,即全国采取相同的车轨、统一文字、人的行为有同样的道德标准,这些措施有利于塑造共同的文化心理巩固国家的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故选B

14、3我国古代人才选拔的标准从注重门第出身向注重真才实学的转变,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实现这一转变的标志是()A察举制度的实行B九品中正制的创立C科举制度的创立D八股取士制度的创立【考点】1O:科举制【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从注重门第出身向注重真才实学的转变”【解答】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故C正确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均不重视真才实学,故排除AB八股取士是科举制的升级,但并

15、不重视真才实学,故排除D故选C4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 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 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考点】1T:清朝的军机处【分析】本题以大清会典中关于军机处的描述为切入点,考查了军机处的职能,综合考查了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解答】A、清朝军务的管理属于兵部,军机处是为处理西北军务设置的,但是并不是专管军务的组织,故此项错误;B、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议大政、得旨则与”得出军机处具有参与政务、秉旨办事的职能,结合课本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军机处

16、的设立是专制皇权强化的标志,军机大臣听命于皇帝,故此项正确;C、材料中对于机构完备,未有体现,故此项错误;D、刑狱职能于刑部掌握,而不属于军机处的专属职能,故此项错误;故选B5“每一行政区中的公民抽签选出30岁以上的公民50人,组成一个五百人的会议,掌管财政、军事、外交、民政大权。”材料反映的这一改革()A按照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B以地区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C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D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考点】46:克利斯提尼改革【分析】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克利斯提尼的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加强了雅典公民的团结,有利于雅典城邦的巩固和发展【解答】A项为梭伦改革的内容,排除;由题

17、目中的信息“每一行政区中的公民组成一个五百人的会议”可知这应为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故本题应选B项;伯利克里时期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并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排除CD故选B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这些规定说明()A皇帝是国家权力的实际主宰者B德国是传统意义上的君主专制国家C国会和首相没有权力D宪法的颁布毫无意义【考点】6G: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分析】本题考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保留了很多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议会无实权,广大民众

18、和资产阶级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利【解答】由“皇帝有权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可知德意志帝国的权力主要都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所以皇帝是国家权力的实际主宰者,故A正确;BCD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A7“19世纪中期,英国凭借其先进的科技、股份制公司制度、金融中心地位、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以及强盛的海军,建立了一个以英伦三岛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这实际上说明了英国()A成为了“世界工厂”B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C推行自由贸易政策D最先完成了科技革命【考点】5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需要掌握工业革

19、命对英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19世纪中期”和对信息“先进的科技”“股份制公司制度”、“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强盛的海军”、“全球贸易网络”的分析理解【解答】依据题干时间“19世纪中期”可知,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题干从“先进的科技”“股份制公司制度”、“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强盛的海军”、“全球贸易网络”等各方面综合说明了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故A项正确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是在18世纪中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自由贸易政策、完成科技革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D两项错误故选A8英国的权利法案、法国的人权宣言

20、和美国的1787年宪法都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产物,它们的共性主要表现在()A都是反对封建统治的产物B都是民主政治的保障C都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D都充分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考点】64:英国权利法案;69:美国1787年宪法;N7:法国人权宣言【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的权利法案、法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的1787年宪法的相同点,三部法律都标志着新政体建立并提供法律保障【解答】美国不存在反封建斗争,排除A项;三者中只有权利法案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排除C项;三者都没有充分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排除D;三部法律都标志着新政体建立并提供法律保障,故B正确故选B9按历史顺序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

21、雕,“虎门销烟”当之无愧地排列在第一幅,主要是()A虎门销烟禁止了鸦片贸易B林则徐是著名的民族英雄C禁烟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贸易D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考点】91:鸦片战争【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需要掌握虎门销烟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对虎门销烟的意义的识记和理解【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但是它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借口禁烟运动发动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将“虎门销烟”排列在第一幅是因为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BC两项不是主要

22、原因,应排除故选D10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B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D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考点】9A:辛亥革命;9I:五四运动【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需要掌握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内容和反映的趋势解题的关键是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内容和反映的趋势的识记和理解【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要求在政治领域进行变革,实行政治民主化;五四运动体现民主科学,由此可知,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政治上由专制

23、向民主化转变,故D项正确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政治运动而不属于文化领域,故A项表述错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要求在政治领域进行变革,不涉及技术领域,故B项错误C项表述的是经济领域的变化,与题干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性质均不符,应排除故选D11吴玉章说:“辛亥革命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做疯子。”其主要依据是()A滋生皇帝的土壤被铲除B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民主制度已经巩固D民主与科学得到普及【考点】9S:抗日战争【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关键信息是“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在思想观念上的变化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4、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解答】A说法绝对,故排除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在思想观念上的变化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B正确C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民主与科学得到普及”说法绝对,故排除D故选B12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 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D坚持全面抗战路线【考点】9V: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正确理解“孙中山的未竟事业”是解答的关键

25、【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先生为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而穷其一生,故A正确BCD项不是孙中山的遗愿,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故排除故选A13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B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考点】9N: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分析】本题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毛泽东”【解

26、答】依据材料“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到达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故C正确A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故排除B与八七会议有关,故排除D明显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故选C14建国初期形成的三大特色政治制度不包括()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一国两制【考点】FA: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需要掌握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成就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建国初期”和对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成就的识记【解答

27、】注意题干时间“建国初期”,结合所学可知,建国初期形成的三大特色政治制度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一国两制是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5“很显然的,日本帝国主义既要进行华北的分离运动,那么,它就必须在军事上造成以控制华北的首脑平津的形势,才能遂行其政治阴谋;卢沟桥在地理上既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军占据卢沟桥日本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材料应该是()A日本军部发动侵华战争的文件B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C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的证据D发动百团大战的必要性之说明

28、【考点】9S:抗日战争【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爆发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日本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等【解答】材料主要分析了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华北的分离运动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日本占领卢沟桥的原因;据此依据材料“卢沟桥在地理上既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军占据卢沟桥日本在华北即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等可知B正确文件早就应该存在,而且不可能如此具体,故排除A正面抗战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故排除CD明显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B16解决台湾问题上,只有和平与战争两种选择。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因为()以陈水扁为代表的台湾一小股分

29、裂势力搞“台湾独立”某些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采取和平方式符合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最高利益。ABCD【考点】FH: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需要掌握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原因解答本题的落脚点是“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结合影响国家统一的因素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材料“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结合所学可知,一部分人想搞台独,影响国家的统一,我们必须“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故正确某些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使我国在实现祖国统一的过程中面临很大的阻力,这也是我们不放弃使用武力的原因,故正确说法虽正确,但不符合

30、题意指向,应排除说法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指向,应排除,故A项正确故选A17“它的任务是:团结各种力量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在全国未普选以前,它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材料中的“它”是指()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一国两制”构想【考点】F5: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分析】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需要掌握新中国成立后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权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在全国未普选以前,它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权解答即可【解

31、答】依据题干“在全国未普选以前,它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18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的,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民主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了各个民族的高度自治 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ABCD【考点】F9:民族区域自

32、治制度的建立【分析】本题以列宁关于地区自治的论述为考查背景,考查对民族区域自治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民族自治充分实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正确;民族区域自治能够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正确;民族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的,因此不能说是高度自治,错误;民族自治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正确;故选A19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A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B表明国际关系的内容多样化C反映出各个主权国家利益

33、和力量的变化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D体现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利益趋同化【考点】ES:区域经济合作【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型区域合作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引号中的词语的意思【解答】由“伙伴关系”、“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等信息说明世界国际关系由紧张趋向于缓和,其背景是两极格局趋向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产生,故C项正确;A项“已经建立”说法错误;B项“内容多样化”说法无法体现;D项“各国利益趋同”说法错误故选C20大国战略研究一书中认为,虽然第三世界大国纷纷崛起,欧洲加速推进一体化进程,日本开始对美国说“不”,但“单极世界的缺位,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便是多极世界,

34、而表现出单极倾向与多极倾向(或者一体化和多极化)并存的复杂局面”。对当前世界格局理解正确的是()A“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B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C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趋向单极化D美国已经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考点】EB:多极化趋势加强【分析】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加强,具体考查冷战结束后国际体系“一超多强”的格局【解答】根据材料“大国战略研究一书中认为,虽然第三世界大国纷纷崛起,欧洲加速推进一体化进程,日本开始对美国说“不”,但“单极世界的缺位,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便是多极世界,而表现出单极倾向与多极倾向(或者一体化和多极化)并存的复杂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35、:强调冷战结束后国际体系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A项,“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符合材料,正确;B项,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还未形成,排除;C项,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趋向单极化,不符合材料,冷战结束后国际体系“一超多强”的格局,排除;D项,美国未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排除故选A二、非选择题(两题共40分)21政治文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通过政治制度的建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某班学生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历程进行探究活动,并把成果做成了展板。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展板一:古代中国中央机构的演变材料一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

36、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材料三:据载,洪武十三年,明太祖废除宰相。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这八日中送呈皇帝的奏章共1660件,涉及3391件政事。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唐朝和明朝相权的变化情况。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作用。(2)上述材料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一种什么趋势? (3)上述图片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考点】1V: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1U: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1)秦朝时期:实行的是三公九卿制度,丞相职责是辅助

37、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朝时期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度,完成的相权被一分为三,明朝时期则是废除丞相制度,六部属于皇帝直接管理;三省六部制度,依据材料可以看出:一是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二是由材料“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可知: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由材料可知“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可知: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2)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到“废除丞相”,体现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正在不断的强化;(3)材料中体现的矛盾是中央与地方,以及皇权与相权【解答】(1)秦朝时期:实行的是三公九卿制度,丞相职责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朝时期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度,完成的

38、相权被一分为三,明朝时期则是废除丞相制度,六部属于皇帝直接管理;三省六部制度,依据材料可以看出:一是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二是由材料“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可知: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由材料可知“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可知: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2)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到“废除丞相”,体现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正在不断的强化;(3)材料中体现的矛盾是中央与地方,以及皇权与相权故答案为:(1)变化情况:秦朝:由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分割;明朝:废丞相,皇帝直接掌管六部作用: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皇帝独

39、断造成的决策失误;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2)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3)君主和丞相、中央和地方权力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材料二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

40、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2)下面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你根据所给的信息,完成下表:大事件主要领导人革命的性质主要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辛亥革命孙中山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新民主主义革命(3)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大事件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考点】MH: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

41、革命考查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及其依据;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质;辛亥革命的革命性质和意义;南昌起义的意义;对民主革命的大事件得出的启示需要掌握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主题、史实以及启示;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南昌起义的性质和意义等知识【解答】(1)第一小问的主题,依据材料一“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依据材料二“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可以得出主题是外争独立,内争民主第二小问的依据,依据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可以得出依据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

42、会性质(2)本小问的填表,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质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辛亥革命的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意义是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南昌起义的意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3)本小问的启示,属于开放性题,依据材料一、二和表格内容,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主和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避免了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社会;不同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推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不断深入的动力;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故答案为:(1)主题:外争独立,

43、内争民主(或独立与民主)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或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或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封建专制的统治,等等)(2)太平天国运动:革命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辛亥革命: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历史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南昌起义:历史意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3)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主和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避免了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社会;不同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推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不断深入的动力;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2017年6月4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