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古诗文综合训练 分数: 1718高三年级二轮设计: 校对:语文习题总第(91)期班级 组 姓名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 题。盛应期,字思徵,吴江人。弘治六年进士。授都水主事,出辖济宁诸闸。太监李广家人市私盐至济,畏应期,投盐水中去。会南京进贡内官诬应期阻荐新船,广从中构逮应期及主事范璋下诏狱。璋管卫河,亦忤中贵者也。狱具,谪云南驿丞。正德初,历云南佥事。武定知府凤应死,其妻摄府事,子朝鸣为寇。应期单车入其境,母子惶怖,归所侵。策凤氏终乱,奏降其秩,设官制之,寝不行,后卒叛。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讨平天全六番招讨使高文林。会泉江僰蛮普法恶作
2、乱,富顺奸民谢文礼、文义附之。法恶死,指挥何卿等先后讨诛文礼、文义。应期赉银币,以忧归。嘉靖二年,起故官,巡抚江西。宸濠乱后,疮痍未复,奏免杂调缗钱数十万,请留转输南京米四十七万,银二十万,以食饥民。又令诸府积谷备荒至百余万。寻进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将行,籍上积谷数。帝以陈洪谟代,而奖赉应期。后洪谟积益多,亦被赉。应期至广,偕抚宁侯朱麒督参将李璋等,讨平思恩土目刘召,复赉银币。朝议大征岑猛。应期条上方略七事,言广兵疲弱不可用,麒等恚。会御史许中劾应期暴虐,麒等因相与为流言。御史郑洛书复劾应期贿结权贵。应期已迁工部侍郎,引疾归。六年,黄河水溢入漕渠,沛北庙道口淤数十里,粮艘为阻,侍郎章拯不
3、能治。尚书胡世宁、詹事霍韬、佥事江良材请于昭阳湖东别开漕渠,为经久计。议未定,以御史吴仲言召拯还,即家拜应期右都御史以往。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会旱灾修省言者多谓开河非计。帝令罢役,应期请展一月竟其功,不听。初,应期请令郎中柯维熊分浚支河,维熊力赞新河之议,至是亦言不便。应期上章自理,帝怒,诏与维熊俱夺职。后更赦,复官致仕,卒。 (节选自明史盛应期传)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旱灾修省/言者多谓开河非计/B较疏旧河
4、/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旱灾/修省言者多谓/开河非计/C.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旱灾修省/言者多谓开河非计/D.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旱灾修省/言者多谓开河非计/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贵”指有权势的太监。中,即禁中,指宫中;贵,地位显贵。太监本为官名,是中国古代专供古代都城皇室役使的官员。寺人、内官、内侍、内臣、中官也指太监。 B.“起故官”,指被启用任原官职。在明清时多指服父母丧满期后重新启用,任原官职。C.“忧”即居丧,多指为父母居
5、丧。古代的“丁忧”,是遭逢居丧之意。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丁忧期间,不准为官,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D.“工部侍郎”是明清两朝六部之一工部的最高长官。工部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凡全国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盛应期颇有政名。李广的家人贩私盐,怕盛应期知晓,将盐投入水中后离开;在盛应期只身来武定时,知府凤应的妻儿吓得惶恐不安。 B.盛应期关爱黎庶。为饱受战争创伤的百姓奏免了几十万缗
6、钱的赋税,申请了数以万计的救灾钱粮,并安排各府积极储备粮食以备荒年。C.盛应期仕途坎坷。得罪了太监李广,遭诬陷被贬为云南驿丞;开罪了抚宁侯朱麒,招来他们的流言;御史郑洛书还弹劾他以钱物结交权贵。 D.盛应期治河未竟。盛应期接替章拯治水,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却遇旱灾。由于柯维熊认为开凿河道不适宜,皇帝命令停工。4把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策凤氏终乱,奏降其秩,设官制之,寝不行,后卒叛。(5分) (2)帝遽令罢役,应期请展一月竟其功,不听。(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4小题,2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经五丈原 温庭筠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天
7、清气杀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注】妖星:相传诸葛亮死时,其夜有大星“赤而芒角”,坠落在渭水之南。得鹿:“鹿”谐音“禄”。“得鹿”比喻在政权的斗争中获得胜利。象床宝帐:五丈原诸葛亮祠庙中神龛里的摆设。谯周: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在他的怂恿下,后主降魏。5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两项是( )( ):A“柳营”这个典故,把诸葛亮比作西汉初年治军有方的周亚夫,表现出敬慕之情。“天晴杀气”,既点明秋高气爽的季节,又暗示战云密布,军情十分紧急。B诗的前四句跳跃、飞动。春秋代序,日夜交替,一句一画面,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开济两朝”的“
8、老臣”之心。C诗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比如将蜀军大军压境的气势与妖星照渭滨的不祥之兆进行对比,将诸葛亮的竭忠尽职与后主的昏庸无能进行对比,将谯周误国与诸葛亮匡世扶主进行对比。 D这首诗内容深厚,感情沉郁,慷慨悲壮;写法跌宕起伏,摇曳多姿,以“侧艳为工”的温庭筠能写出如此风骨遒劲的诗篇,实属难得。E.从表达上看,前两联写眼前实景,从具体景象中再现出真实的历史画面;后两联半夹叙夹议,用历史事实说明了褒贬之意,悲切而中肯。6.试分析本诗中“下国卧龙空寤主”与蜀相中“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空”字的异同。(6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7-8题。钱塘观潮 施闰章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声驱千骑疾,气卷万
9、山来。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鸱夷有遗恨,终古使人哀。【注】鸱夷:皮袋,这里借指潮神伍子胥。据吴越春秋等记载,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因劝谏吴王夫差而被疏远、赐死。伍子胥临死时,嘱咐家人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或者把头割下来悬挂在南城门上,以便看到吴国的灭亡。吴王大怒,下令用鸱夷把他的尸体包裹起来,投入钱塘江。后来伍子胥化为钱塘江潮潮神。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表明作者是在雨中观潮,潮水来时,在迷蒙的雨点和潮水的冲击下,海色随潮水展开。潮来时,浪涛飞向钱塘江上的观潮台,极写潮水声势之大。B颔联“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同时运用了比拟、夸张、视听结合
10、等修辞手法,写出了钱塘江潮仿佛驱赶着千军万马,又仿佛将千万座山席卷而来的气势,惊心动魄。C“绝岸愁倾覆”中运用一个“愁”字,通过写岸边峭壁被潮水拍打时生怕被冲垮,写出了诗人对潮水冲垮堤岸的担忧之情。D“轻舟故溯洄”一个“故”字,写江中弄潮儿故意在潮水上涨时随着潮头起伏腾跃,在水中回旋,写出了弄潮儿的高超本领。“故”与“愁”两字的对举富有生趣。E前三联写观潮所见之景象,诗人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极力描写潮声之大,水势之猛,写实中渗透想象,描摹形象生动,体现了作者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8诗歌的尾联对表现诗歌的主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归纳怀人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
11、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1对比失落型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种怀人有时不仅伤己,还伤同时代的人。示例一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者之所以追念项羽,不仅仅是作者有那种巾帼豪杰之气,还因为当时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思北伐
12、,这让作者想起英雄项羽。这是一个声明,是一种讥刺,更是一种呐喊。对比之下,诗作的含义自然比较明白:竖子苟且偷安,时代呼唤英雄。2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怀古伤己)如李商隐贾生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倾谈神鬼不谈治国之策,实则借贾谊来写自己的同样的遭遇,抒发并强化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再如杜甫蜀相。习题91参考答案:1. C(根据文意,应如此停顿。)2D(“工部侍郎”是工部副长官) 3D(皇帝命令停工的原因是“言者多谓开河非计”。)4(1)(盛应期)料想凤氏最终要叛乱,上奏(请求)降低她的品级,(专门)
13、设置官职辖制她,(但)奏章被搁置没有处理,后来(凤氏)终于叛乱了。(“策”“秩”“寝”各1分) (2)皇帝立即下令停工。盛应期请求宽限一个月完成工程,不被准许。(“罢役”“竟”“不听”各1分)译文:盛应期,字思徵,是吴江人。弘治六年考取进士。任命为都水主事,出京(赴任)管理济宁诸闸。太监李广的家人贩卖私盐到济宁,害怕盛应期,把私盐扔到水中离开。正好南京负责贡品的官员诬陷盛应期阻挠进献新船,李广从中陷害,逮捕盛应期和主事官范璋进了监狱。范璋管理卫河,也是不顺从当权太监的人。罪案已定,(盛应期)被贬为云南驿丞。正德初年,担任云南佥事。武定知府凤应死了,他的妻子代理知府事务,儿子凤朝鸣为非作歹。盛应
14、期只身进入武定境内,凤氏母子非常恐惧,归还了侵占的财物。(盛应期)料想凤氏最终要叛乱,上奏(请求)降低她的品级,(专门)设置官职辖制她,(但)奏章被搁置没有处理,后来(凤氏)终于叛乱了。(盛应期)提任右副都御史,管理四川。讨伐平定了天全六番招讨使高文林。正逢泉江僰蛮人普法恶暴乱,富顺刁民谢文礼、文义依附于他。普法恶死了,(盛应期)指挥何卿等人先后讨灭诛杀了谢文礼、谢文义。应期被赏赐银币,因居丧而辞官回家。嘉靖二年,以原来官职起用他,管理江西。宸濠之乱后,人民遭受战祸未曾恢复,盛应期上奏请求免除了几十万缗钱的赋税,请求留下调拨给南京的米四十七万,银二十万,来解决饥民问题。又命令各府储存了百余万的
15、谷物以备荒年。不久(他)担任兵部右侍郎,总管两广军务。将要赴任时,登记呈报储存谷物的数目。皇帝用陈洪谟代替他,并且奖励赏赐盛应期。后来陈洪谟积储的粮食更多,也被赏赐。盛应期到了两广,偕同抚宁侯朱麒监管参将李璋等,讨伐平定了思恩的土目刘召,又被赏赐银币。朝廷商议大规模讨伐岑猛,盛应期备文上陈七条策略,说两广的士兵疲惫衰弱不能征用,朱麒等人很怨恨。正好御史许中弹劾盛应期暴虐,朱麒等人趁机共同制造流言。御史郑洛书又弹劾盛应期贿赂结交权贵。盛应期已经转任工部侍郎,称病辞官回家。嘉靖六年,黄河水泛滥涌入运粮河道,沛北庙道口淤积几十里,粮船被阻,侍郎章拯不能治理。尚书胡世宁、詹事霍韬、佥事江良材请求在昭阳
16、湖东另外开凿运粮河道,作为长久打算。商议还未决定,因为御史吴仲言召回章拯,于是盛应期在家被授任右都御史前往(治理)。盛应期于是商议在昭阳湖东,北起江家口,南到留城口,开掘疏浚一百四十余里,比疏通原河道省力并且一劳永逸,民工六万五千,白银二十万两,限期六个月。工程还未完成,正逢旱灾(上面责令)修身反省,言官大多认为开凿河道不是好办法,皇帝就立即下令停工。盛应期请求宽限一个月完成工程,不被准许。当初,盛应期请求让郎中柯维熊分管疏通支河,柯维熊全力支持开凿新河的决议,到这时也说工程不适宜。盛应期上书请求自己负责治理,皇帝大怒,下诏,(盛应期)与柯维熊一起被免职。后来又赦免了,恢复了官职,(直到)退休
17、,(后)去世。5.BE【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谋篇布局。“鸱夷有遗恨,终古使人哀”两句由前文写钱塘江大潮转为写化为钱塘江潮潮神的伍子胥内心的遗恨,表达对伍子胥经历的同情和叹息,对主题是一种深化。将主题由单纯表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气势深化到伍子胥的“遗恨”汹涌奔流。6.相同:两处的“空”字均是“白白地”之意。(1分)不同:本诗的“空”指诸葛亮空有一腔匡世扶主之志,却不能让后主刘禅醒悟过来。暗含对诸葛亮的赞美和对刘禅的批评。(2分)蜀相中的“空”字,黄鹂空作好音,无人欣赏,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表达了诗人的哀伤惆怅之感。(2分)7BC8尾联,把钱塘江的滔天巨浪及其排山倒海的不凡气势,想象成是伍子胥充满遗恨的冤魂兴起的。借江潮的怒态象征伍子胥的“遗恨”之大之强。表达了作者对伍子胥充满深深的同情、惋惜与慨叹。深化了诗歌的思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