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特训:第20讲 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71925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特训:第20讲 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特训:第20讲 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特训:第20讲 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特训:第20讲 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特训:第20讲 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特训:第20讲 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特训:第20讲 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限时规范特训一、选择题1. 2013石家庄一中月考1932年,长沙刘越华夫妇创办小吃店“越华楼”,几十年来生意兴旺。1954年,长沙市政府开始着手对“越华楼”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你认为刘越华夫妇在改造中的命运可能性最大的是()A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B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C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也不能分享店铺的任何利润D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但可以分享店铺的部分利润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对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企业由私有制变成公有制,资本家不再经营管理,但可以获取利润分红。因此D项可能性最大。答案:D2. 2013北京东城区普通校高三11月联考新中国成立后,中

2、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最核心的任务是 ()A.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 B.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C.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最核心的任务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故答案选D。答案:D3. 2013吉林长春二模英国学者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A. 近代工业的起步 B.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 国内市场的形成 D. 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布莱克的观点

3、在于现代化较晚的国家进行现代化的前提是什么。“前提”指这些国家在进入现代化行列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自身和外部的原因,即国家的独立和外部经济的压力,故本题选D。答案:D4. 2014河北省唐山市高三摸底考试1956年1月2日,上海五十万人冒雨集会,市长宣布:“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国人民的胜利。”“伟大胜利”的原因是()A. “一五”计划实现 B. 统购统销政策实施C. 上海工商业改造完成 D. 土地改革完成解析:1957年“一五”计划实现,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A、D两项不符合题目时间限制。统购统销政策是新中国初期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

4、即所谓“计划收购”“计划供应”,与城市企业变化无关。上海工商业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答案为C。答案:C5. 下面是1952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时间项目粮食棉花钢煤原油1952年163亿吨1304万吨135万吨66亿吨44万吨1956年192亿吨1445万吨447万吨110亿吨116万吨下列说法与该统计表所反映出的信息不符合的是()A. 工、农业生产均衡发展B. 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突出成就C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成绩显著解析:粮食与棉花属于农产品,钢、煤和原油属于工业产品。从数

5、据上看,工业产品产量的增长幅度明显大于农产品,A选项是错误的,符合题意;钢铁、煤和原油的增长幅度很大,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突出的成就,B项解读正确;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项解读正确;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D项解读正确。答案:A6. 2013江苏宿迁高三一模五年一规划,是中国经济安排的一大特色。“二五”计划大起大落,历程曲折,各年度的计划数字不断大幅调整变化,最后并无定稿。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经济建设方针出现偏差 B. 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变化 C. 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D. 中苏关系的日益恶化解析: 根据题中“二五”计划最后并无定稿,可知此时大约

6、是1957或1958年前后。联系所学知识,可判断由于大跃进的兴起,导致计划数字不断大幅调整变化,最后并无定稿。故A项正确。答案: A7. 2013山西省高三第三次诊断20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农村中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实行公社化,不分你我他,人都是公家的,一碗稀饭是自己的。”该打油诗流传的背景是()A. 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弊端 B.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移C. “大办工业”违背了经济规律 D. 经济体制妨碍了生产力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公社化”以及打油诗中平均分配可以判断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因此C项正确。A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是在一五计划时期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发

7、生了转移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经济体制妨碍了生产力发展”不是背景。答案:C8. 2014广东省六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大跃进导致了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 经济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右倾错误C. 对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人们有不同态度D. 毛泽东认为在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是不对的解析:题干材料没有大跃进危害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大跃进属于“左”倾错误,B项明显错误。材料中

8、显示“我们有些同志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D项对材料信息错误理解。“有些同志不愿意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 “我们有些同志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都表明人们对开始的大跃进有不同认识。故C为正确选项。答案:C9. 2014广东省“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图是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图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 此资料可以证明南优二号技术推广的成效,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B. 此资料可以佐证当时农业生产受“左”倾思想影响的史实C. 此资料报道的早稻产量过高,是虚假的,因此不具有史料价值D. 作为一手史料,可以研究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时间1958年以及图示

9、,主要是因为大跃进运动的“左”倾错误。答案:B10. 1962年,江苏有些地方出现了“借地”现象,即每人可向公社或生产队“借地”五分至一亩不等,称为“责任田”。这说明()A出现“借地”的地区还未进行土改B国家在农村的政策发生了变化C江苏最早废除落后的人民公社体制D江苏已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析:1952年,全国的土改已基本完成,A项错误;人民公社体制的废除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C、D两项错误。1960年为了渡过困难时期,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一些地方实行“包产到户”,以发展农村经济,此现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故答案选B。答案:B11. 2013温州二测1961年5

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各城镇精简职工队伍,到年底,职工减少了872万,城镇人口减少了约1000万。1962年、1963年职工又减少1000万人,城镇人口减少1600万左右。这主要是为了()A缓解粮食供应紧张的状况B疏散人口准备战争C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D增强国有企业活力解析:1959年到1961年为我国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减少城镇人口、精简职工队伍意在缓解城镇粮食供应困难的局面。农业合作化运动在1956年已基本完成,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战争无关,排除B项;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排除D项。故答案选A。答案:A12. 2014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据下列图表数据分析可知,关于

1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结论正确的是()时间19531957195819621963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农业7.111.317.710.79.810.5工业42.560.449.855.555.452.6其中重工业36.154.045.951.149.645.9(中国基本建设投资的分配表) A. 已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B. 已经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 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 D. 实现了农、轻、重的协调发展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基本建设投资的分配中重工业占比重最大,其次是轻工业和农业,农、轻、重比例不协调,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

12、来推动经济发展。A项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B、D两项说法错误,故答案应为C。答案:C二、非选择题13. 2014河北省保定市高三摸底考试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该题。根据上述两图所蕴涵的信息,结合所学说明两个时期经济领域的变化,并分析原因。(注:需指出两处变化并分别进行分析)解析:依据上述两图,对比其中的变化,分析形成的原因。做好此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对比的角度。可以从企业类型的变化、分布地区的变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企业性质的变化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和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因素。答案:(1)企业类型:从以轻工业为主向以重工业为主转变。原因: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资金少、技术落后,受制

13、于外国侵略者;新中国受苏联影响较大,且出于建立国防工业的需要,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布地区:从东部沿海、沿江向以东北为主的内地转变。原因:近代:沿海沿江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基础雄厚,交通便利,便于得到外国技术设备等。新中国:为得到苏联的帮助,东北地区工业基础较好;维护国家统一,发展经济的需要。(3)新中国交通运输业成就显著,铁路公路发展尤其迅速,交通干线不断向边疆伸展。原因:民国初年交通运输业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控制,新中国加强对交通运输业建设、发展。(4)企业的所有性质发生了变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没收官僚资本,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答出以上两

14、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合理亦可)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统计表年代农业制造业第三产业19521957年53.6%18.5%27.9%19721977年33.0%39.0%28.0%G.罗兹曼主编中国现代史材料二根据综合平衡的原则,明确指出,在今后的经济建设中,必须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根据原料、资金的可能和市场的需要,积极发展轻工业,并且大力发展农业,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商业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分析20世纪5070年代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并加以评价。解析:第(1)问分析图表信息,从农业、制造业、第三产业的增减情况进行分析;第(2)问结合这一时期国家对农业、制造业、第三产业的经济政策加以阐述。答案:(1)农业(或第一产业)的比重有较大的下降,工业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较大,第三产业的比重基本上没有变化。(2)原因:党和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政策把发展工业制造业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同时,大力发展农业,对第三产业只要求在工农业发展的前提下有相应的发展。评价:我国人口众多而工业基础薄弱,党制定的优先发展工业和农业的战略是合乎国情的,但是,对第三产业重视不够也反映了计划经济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