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维新思想1(2015江西上饶一模25)25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我国欲安内攘外,亟宜练兵将,制船炮,备有形之战以治其标;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在这里,郑观应最想表达的观点是()A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B将发展工商业与增强军力相结合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应采取妥协政策 D主张发展军事工业以维护封建制度【考点】早期维新思想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观点,故A项错误;从材料信息“亟宜练兵将,制船炮”和“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可知,郑观应主张将发展工商业与增强军力相结合,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应采取妥协政策,故C项错
2、误;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练兵将,制船炮”的军事主张是为了“安内攘外”,而不是维护封建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B2(2015江西上饶二模27)271901 年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初版,此教科书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下为此书部分内容:“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曰电”。“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申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此教科书的出版()A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反映了近代教育的普及C体现了西学东渐的时代特征 D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考点】近代
3、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西学东渐思潮 【解析】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而材料中反映的时间是1901,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近代教育的普及,故B项错误;材料中关于“电、雷”的解释体现了西方科学的传入,二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员公议,体现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故C项正确;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近代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只是体现西方民主和科学的传入,故D项错误。【答案】C3(2015江西赣州市十二县(市)高三下学期期中33)33严复1879年留学归来后,常有“局外人”之感,这时的他甚至写下了“当年误习旁行书,举世相视如髦蛮”的诗句。这在本质上反映出()A“进化论”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对立 B当
4、时中国社会缺乏推动革新的动力C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的围攻 D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认同上的差异【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解析】题干中并没有提到“进化论”思想,故A项错误;19世纪70年代中国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具备推动革新的动力,故B项错误;1879年,维新变法运动还未开始,故C项错误;题干中“严复留学归来后,常有局外人之感”说明当时的中国社会还不认同西方文化,故D项正确。【答案】D4(2015江西赣州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32)321901年,梁启超在其中国史叙论中,把中国史分成三个阶段,或者叫三个中国,即“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这反映出梁启超(
5、)A以中国中心史观反对欧洲中心史观 B从中外关系的角度建构中国通史框架C是以全球史观研究中国史的第一人 D不赞同把中国史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考点】史学理论史学观念(全球史观) 【解析】材料并无体现出中国中心史观,也没有体现出其反对欧洲中心史观,故A项错误;“中国之中国”即讲中国没有和其他国家交往的时期,“亚洲之中国”则是在讲述中国在亚洲中的交往时期,“世界之中国”则在讲述中国被纳入世界体系中的历史,所以其从中外关系的角度建构中国通史的框架,故B项正确;仅凭此材料无法得出其是以全球史观研究中国史的第一人,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马克思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故D项错误。【答案】B5(2015江西上
6、饶三模30)30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对此文明首先做出积极反应的是()A地主阶级 B农民阶级 C工人阶级 D资产阶级【考点】“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 【解析】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冲击了国人“天朝上国”的固有观念,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故A项正确;太平天国时期颁布资政新篇提出农民阶级对西方文明反映的政治主张,不是首先做出反应,故B项错误;1921年中共的成立,无产阶级登上历史政治舞台,不是首先做出反应,故C项错误;维新变法时
7、期明确提出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不是首先做出反应,故D项错误。【答案】A6(2015江西新余高三上学期期末48)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l870年回到香港后,王韬与友人集资购得印刷设备,组成中华印务总局,接着创办了循环日报。晚年曾担任上海格致书院院长,创办弢园书局,并尽其余力从事著述,刊行了经学辑要西学辑存等书,这些著作为国人载来从古希腊到19世纪帝国主义战争期间世界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法律、新闻、教育、民俗等各种新知,病逝前一直致力于改良主义和西方科技知识的宣传介绍。1897年王韬走完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1867年严复跨进福州船政学堂,
8、后又被作为海军军官学生送入英国海军大学深造。回国后,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总负责人。因不是科举正途出身,始终无法施展抱负。为了改变这一尴尬的现状,从1885年至1893年,已任北洋水师学堂校长并官居从四品的严复,四次返乡参加乡试,四次落第。1894年的战争,严复体验了海军倾覆和割地赔款的耻辱,写下了论世变之亟,并开始翻译进化论与伦理学,进而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被时人誉为“西学圣人”。中国近代风云人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韬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说明严复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考点】(1)王韬(2)严复【解析】(1)
9、据材料“印刷设备创办了循环日报刊行了经学辑要西学辑存等书载来各种新知,致力于改良主义和西方科技知识的宣传介绍”,结合教材所学,可以概括王韬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第一小问,据材料“不是科举正途出身”、“四次返乡参加乡试”、“翻译进化论与伦理学,进而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说明严复的思想发生了转变;据材料“英国海军大学深造”、“四次落第”、“体验了海军倾覆和割地赔款的耻辱”等关键信息,可以从西方影响、科举无望、民族危机等角度概括,另外可以结合所学,从经济基础等角度归纳。【答案】(1)影响: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促进国人思想解放及向西方学习的深入。(6分)(
10、2)转变:由追求科举功名到宣扬维新思想。(3分) 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进步思想的影响;科举之途的无望(来得的个人经历及品质)。(任答三点即可得6分)7(2015江西鹰潭一模46)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英夷船炮在中国视为绝技,在西洋各国视为寻常。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 (西人)“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
11、,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讲农学,利水道,化瘠土为良田,使地尽其利。造铁路,设电线,薄税敛,保商务,使物畅其流。”“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致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郑观应:盛世危言(1)概述材料一和材料二观点的异同(10分)(2)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变化。(5分)【考点】魏源和郑观应的先进思想【解析】(1)依据材料一“为以夷
12、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和材料二“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可以总结二人的相同之处是学习西方,并可以富强达到御敌的目的。(2)依据材料一“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可知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而材料二中“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郑观应的主张是既学习技术又学习制度。总结两则材料可以知道在学习西方上经历了从技术到制度。【答案】(1)相同:二者都承认西方国家的富强中国的羸弱,同时也都认为中国完全可以学习西方强盛起来。(4分)不同:魏源认为,中国强盛之法主要是学习西方养兵练兵之
13、法,学习西方各种技术,发展武备,加强国防。郑观应认为,中国要强盛不仅要军事力量强大,西方的政治制度的先进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富强的根本原因,因此,郑观应提出应该在中国实行议会制度。(6分)(2)变化:学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 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5分)8(2015江西景德镇三模40)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二 19021904年中国译书统计简表(表3) 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2)依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0分)【考点】(2)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译书活动【解析】(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
14、材料二中所显示的地域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地域上,从中国所翻译外国书籍的百分比可知其特点为着重翻译日本相关著作,内容上从译书类别的百分比可知其特点为着重翻译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第二小问原因,结合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洋务运动破产、请末新政等相关历史事件分析即可。【答案】(2)特点:地域上,重视翻译日本相关著作;内容上,重视翻译人文社会科学著作。(4分)原因: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及甲午战争失败,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转向日本寻找救亡的道路;洋务运动破产,让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仅引进西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转而重点关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清末新政文化教育改革措施
15、的推动。(6分)新文化运动1(2015江西上饶一模26)26胡适指出:“评判的态度含有几种特别的要求:(1)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2)对于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在今天还是不错的吗?(3)对于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应该这样做吗?”材料中胡适强调的是()A对古代制度要加以区别的否定 B对事物的评判要依据现状C基本不相信存在过去的事物 D对旧事物持怀疑、质疑的态度【考点】史学理论历史评价【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对古代的一些制度是否有存在的价值应该持怀疑的态度,不是彻底否定,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对事
16、物的评判态度而不是评判依据,故B项错误;基本不相信存在过去的事物的说法不符合材料的基本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的基本思想是依靠人自己的理性和判断,对古代的制度风俗、圣贤教训和社会上公认的行为与信仰保持一种怀疑、质疑的态度,故D项正确。【答案】D2(2015江西南昌高三1月调研9)9右图是著名画家沈嘉蔚著名的油画宽容,现名北大钟声,画中的场景最有可能发生于()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从油画的名称可知反映的是新旧思想兼容和宽容 ,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强调的是传统文化,故A项错误;戊戌变法时期只能借助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
17、与题中新旧人物共聚一堂不符,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时期没有体现新旧思想兼容和宽容,与油画主题不符,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以北大为活动基地,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促进新旧思想的自由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3(2015江西南昌一模29)29在中国近代史上,有思想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评价是:“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二千年来思想界莫不与皆专制政体相协应。二千年来之政治,二千年来之学术,莫不与此二千年来之社会经济形态,所谓封建时期者相协应。”表明这位思想家()A完全否定了秦以来中国历史的进步性B全面正确分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C深刻揭示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魇D受西化风潮影响
18、,夸大了专制的弊端【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对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 【解析】材料认为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是“黑暗政体”。材料只是否定了秦以来的政治体制、学术,并没有完全否定秦以来中国历史的进步性,故A项错误;材料对秦以来的政治体制、学术的否定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也因此没有深刻揭示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魇,故C项错误;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夸大了专制的弊端,没有正视其积极作用,故D项正确。【答案】D4(2015江西鹰潭二模28)28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解释科学道:“ 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以下对材料中“科学”最合理
19、的认识是()A科学仅指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 B当时学者对科学的解释较浅显C科学是指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D中国开始才引入了科学的概念【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陈独秀对科学的解释实际上主要是一种方法,不是指科学到底是什么具体的什么东西,故A项错误;陈独秀对科学的解释并不是浅显,而是正确的,故B项错误;陈独秀对科学的解释是既要符合客观的现象又要符合主观理性,是涉及到世界观和方法论,故C项正确;对于科学的概念,中国引入较早,在甲午战后康有为就已经开始在用了,故D项错误。【答案】C5(2015江西景德镇三模28)28有学者评价新文化运动者“不再过多强调从制度上解决自由问题,而是更强调能使
20、恰当的制度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对自我和社会的态度。”这不能说明新文化运动() A否定制度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B吸取辛亥革命政治失败的教训 C认识到批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D强调社会意识对制度深层反应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题干中“更强调能使恰当的制度具有长久生命力”说明新文化运动依然肯定通过制度解决中国问题,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政治失败的教训是指辛亥革命所确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革命果实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所窃取,符合题干中新文化运动者强调应当使制度具有长久生命力的要求,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是导致新制度不能在中国真正确立的重要因素,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强调能使恰当的制度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对自我和社会的态度”说明新文化运动者强调社会意识对制度的影响,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