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激励机制”贯穿在历史课的教学中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要自我激励、适应形势、提高教学能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多些自信、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和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关键词:激励机制;教学的主体;课堂的主角;适应形势对于在镇区学校的初中学生来说,历史课作为副科要与他们有三年朝夕相处的时间,但在中考时,历史课又不算分,所以学生在初三时,早已没有了学习历史的兴趣,他们把精力都放在学习其他主科上了。如果这时你还希望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就多些鼓励他们吧;如果你还希望学生对学好历史有信心,还是更多些鼓励他们吧。由于很多学生对学习历史课有畏难情绪与厌学的心理,加上
2、现行的考试机制,它给我们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学好历史课呢?如何在中考不考的情况下,把历史课教好呢?我是用“激励机制”这种办法来突破这个难题的。在这里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与做法,以便向各位同行学习。一、激励自己改进教学方法,尽快提高教学水平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应该让学生尽量在课堂上发挥自主作用。我是教了三十年书的老教师,长期以来都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面对着教育形势的巨变,显然这种教学方法是非常落后的了。首先我下决心改变这种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如,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我就反对“迫于施教”“填鸭式”的教育,主张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课堂的
3、主角,而教师不过是导演罢了。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历史、感受历史,使历史教学形式多样化。刚教初中的新生时,我就按照新教材的要求,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或故事比赛或动手制作陶器。通过这些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中。每当看到自己教学方法上的一点点改变,收到一点点效果时,我都自我鼓励,鞭策自己。虽然我在刚刚尝试这种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为主的教学方式时,学生的做法不完善,我的安排也漏洞百出,但我从不泄气、更不放弃。相信只要自己紧跟教学改革步伐,教学方法就会得到提高。通过将近两年的尝试,我从单一的“教师灌”的方式,现在加入讨论课、电视课、故事课、多媒体课等内容的教学方式。比如讨论课
4、,我开始只会让学生回答问题,由我来讲评,但我发现,这种讨论课还是不够讨论的味道,觉得还是教师的课堂。于是,我加重学生的参与内容:由学生分组讨论,再由学生选代表回答问题,最后由学生自己评讲谁回答的问题比较全面、语言比较流畅。例如,讨论“你最佩服的中国近代科学家是谁,他有什么感人的事迹,对你有什么启发或教育?”没想到学生回答得很有自己的个性,讲评得也可以与教师相媲美。最后,让大家对讲得好的和评论得好的同学给予热烈的掌声。一堂课下来学生意犹未尽,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下课了大家还不肯离开。通过教学方法的小小改变,自己也觉得上课没那么累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确实得到一定的提高。二、激励学生学习历史的
5、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有兴趣,学什么都容易,也会全身心地投入。我认为兴趣可以培养,也要从多方面去激发。作为教师不要苛求学生一下子就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也不要扼杀他们点滴的兴趣。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才可以将他们学习的潜力挖掘出来。例如,组织初一新学生进行成语竞赛,从中学习历史知识。首先安排他们收集成语故事,其次,选自己喜欢的一个成语在班里分组初赛,然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再由学生组成 10 人的评委,定下评选的项目;最后专门用一节课进行成语故事比赛,当堂评出结果并进行颁奖。故事讲完了,学生学习兴趣更浓了,各种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学生收集成语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收集错了,或有些学生讲故事太紧张
6、,我都不着急批评他们,多数是单独找个别的学生来点评,肯定他们的能力,表扬他们做得好的方面,使他们不害怕,愿意保持自己被激发出来的对历史课的兴趣。多角度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学起历史来更容易取得好成绩,故而鼓励自己努力学好历史课。初一的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好动,同时又好表现自己的特点。我按照新教材的要求,让学生回家找泥巴做陶器。当学生把做好的陶器拿给我看时,我挺惊讶的,他们做的陶器种类较多,有鱼网盆、三角爵等,质量也不错,比我估计得要好得多。我又要学生给他们的陶器取个名,写在一张小放纸上,再把他们的作品摆在教室后的桌子上陈列给大家参观展览,最后让全体学生展出的作品评出一等奖
7、、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每个学生的作品都受到表扬与鼓励,并且还有个小礼物。通过这个活动,每个同学都沉浸在欢乐和议论之中,觉得学历史太有意思了。其实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需要老师不断地培养,多方面地激励他们,肯定他们,使他们对学生历史有成就感,再用成就的感受鞭策自己形成良性循环的体验。这样,学生就会主动热爱学习历史了。三、激励学生树立学习历史的信心光有了兴趣,只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更艰巨的任务是能使学生保持学好历史的兴趣,争取取得好成绩。要保持这种热情,就需要教师激励学生树立学习历史的信心。当学生碰到学习历史上的困难时,如果老师不注意引导学生勇敢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学生就会泄气、失去兴趣;如
8、果教师看到学生学历史有惰性时,也千万不要着急批评他们,更不要嫌弃他们,否则会使一些接受不了批评的学生产生对抗心理,从而放弃学习历史课。教师还是要慢慢开导,让他们明白学历史能了解过去,有利于把握未来。鼓励他们学一点算一点,做一题就一题,使他们逐渐树立起攻克历史难关的信心。有了信心,学生就会敢于战胜困难继续学好历史。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起信心呢?首先,我充分利用历史材料中的人物事迹教育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这些人物之所以可以成功令人佩服,是因为他们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有坚强的自信心,不计较名利。我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比起那些历史人物所遇到的困难来说,要小得多了,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有信心学
9、好历史。例如,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火车就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 1825 年使“火箭号”火车机车成功地奔跑在铁路线上,为人类交通运输的飞跃做出了卓越贡献。再有就是采取“加分”这样的激励机制。只要学生努力去写、去说,我就大力表扬他们,并给他们以热烈的掌声。在测验时,对那些学习能力确实缺乏的学生,要求不要与其他学生相同,可以降低一些。只要他们肯做,答案接近,也可以给分,然后个别找他们指出问题所在,指出应该怎样答题才更好。最后我在出测验时总是多出一些附加题,鼓励他们多做可以加分,很多学生非常喜欢这一做法。大部分学生会把附加题做完,获得加分。“加分制度”大大加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使他们的学习热
10、情能保持下去。我的历史教学由开不动到被学生推着走,教学成绩也大大提高。在初一年级,我教的两个班还消除了不及格的现象,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初二。接别人的初二年级的四个班从没几个 80 分、20 至 30 个不及格,到后来进步到十几个 80分、十个左右不及格;升到初三年时,也由十多个 10 分到 20 分的成绩猛升到绝大部分都及格的成绩,消除了 30 分以下分数的现象。这在自己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也是头一回,我为自己采取的这种激励机制获得的一点小成绩而高兴。所以,你要想那些确实很不想学历史的学生对学习历史有兴趣和信心的话,你就多些鼓励他们,再多一些还是鼓励他们,他们至少不会完全放弃学习历史。四、激励自
11、己多学新知识,顺应发展迅猛的历史潮流老教师要适应千变万化的形势,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最新的教学法以此来充实自己、武装自己,使自己能紧紧地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学习电脑,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对五十岁的老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这种教学远比一支粉笔的教学要有绝对的优势、要现代化的多。为此,作为老教师的我,对学习电脑掌握是比别人慢很多的,也很难记住,但我从不放弃、也不泄气。在有群体的地方,人就一定有差异,兴趣爱好就一定不一样,信心大小也不相同。所以,我们作为老师只有耐心再耐心、肯定他们、激励学生,在表扬中提高他们的认识,在激励中扶正他们的思路。确实“激励机制”是可以引导学生学好历史的良药。(作者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