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心.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70036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心摘要: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有效推动人的发展,这是课程基地建设的宗旨和方向,也是课程的价值追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世茂小学成语文化课程基地建设,紧紧围绕学校办学核心理念,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建设立体化的环境课程,设置融合性的课程体系,创新全员化的活动课程,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儿童文化自觉,实现“文化植根”。关键词:成语文化;儿童视角;课程建构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12A-0054-04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世茂小学自 2013 年独立建制以后,便围绕成语文化积极

2、探索,建设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2014 年,学校加入江苏省中华成语研究会,成为江苏省成语文化教学科研基地;2016 年 4 月,学校成功申报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几年来,学校选择成语文化作为课程建设的切入点,秉承“读大美成语,传经典文化”的建设理念,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文化自觉,实现“文化植根”。一、课程的价值审视与目标追求课程基地建设的核心指向和价值追求,是实现办学理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紧迫的任务,也是避免盲目建设的根本所在。课程基地建设,是立足于学校优势发展,通过特色课程建设,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让学校的特色优势更加明显,品质内涵更

3、加丰富1。因此,选择什么课程才能达成建设目标是首先要考量的问题。也就是说,要考量课程能否紧紧围绕学校核心理念办学特色、价值追求、育人目标,课程是否能顺应时代发展,具有时代意义,课程能否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经过多方研讨、论证,围绕学校的核心理念“心灵丰富,精神生长,生命更美好”,确立了“成语文化”这一个切入小、操作性强的课程建设项目进行开发和实施。(一)致力经典传承,力求文化植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4、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2。可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承继下来并有所创造和发展,让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始终保持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化品格,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而成语,堪称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具有鲜明的历史烙印和时代特征。成语言简意赅,有很强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其内容涉及思想、政治、军事、风俗等内容。成语中蕴含的思想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精髓,它是历史的积淀,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5、学习成语,不仅能增长知识,凝练语言,还可了解历史,增强文化底蕴,提升文化素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二)基于儿童视角,追求自我发展学校课程建设最终要回归到学生身上,才能体现课程的真正价值。我们认真研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不难发现,学生的终身发展、长期发展,是课程开发和建设的终极意义,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能有效推动“人”的发展,满足学生长远发展要求。因此,特色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儿童的视角去看课程,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需要出发。马斌处长曾在关于课程基地建设的内容与要求中指出“充分

6、体现学生主体,面向全体学生”3。在成语文化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课程的儿童视角,追求普惠性、互动性、趣味性,强调人人参与,人人获得。我们倾听学生的心声,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儿童站立在课程的正中央,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接近成语、发展自我的机会,努力让成语文化变成“无处不在的空气、共同默认的解释、终身相识的味道”。学生在成语学习中,走进中国传统经典,文学素养得到提高,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了落脚点、切入点。二、课程的体系构建与具体实施(一)建设立体化的环境课程体系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的教育往往比有意灌输更有效。校园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优雅的校园

7、环境可以提高师生的审美感受力,使人身心愉悦;独特的校园风格和文化内涵,影响着师生的思想、观念、行为。马斌处长在关于课程基地建设的内容与要求中也把“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教学环境”列为课程基地的六大建设内容之一4。我们努力丰富隐形课堂的内容,建设立体化的环境课程体系,通过建设成语文化厅、成语文化墙、成语文化梯、成语文化廊、成语文化牌、成语文化广场等,把校园打造成一个微型的成语“博览馆”,充分展现课程特色,形成具有浓郁课程文化氛围的教学环境。学校大厅内,一抬头就能看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成语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大厅左侧,以成语元素作裝饰,展示了学校愿景;右侧,有一棵茂盛的大树,朝阳初升,

8、活泼的孩子快乐奔跑,一首教师自创的小诗,描绘了学生在美丽的校园快乐地学习、游戏,成长为参天大树。大厅四周布置了有关尊师、团结、诚信的八字成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成语文化厅。学校的围墙上,我们以朝代为序,展示来自各个朝代的成语故事。学生读成语故事,学人物品行,感受成语悠久的历史。我们发动了广大学生参与教室外墙的布置。学生创作成语绘画、成语书法、成语艺术字,然后和教师一起装饰上墙,形成了色彩斑斓、独具个性的成语文化教室外墙。校园文化环境布置,不仅要重视环境的美观性和趣味性,更要考虑它的教育性、目的性和层次性。学校教学楼走廊是一条缤纷的“成语走廊”。走廊北侧的成语主题是“勤学修身”,每层楼面都有一个主

9、题,分别为:习惯、勤学、方法、态度、博览、修身等。学校三栋教学楼,共有六个楼梯,安排了六个大主题,十八个小类别,共一百多个成语,全面地展示了祖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成语文化布置课程化、专题化、系列化,成了一个隐形的成语学习课堂,极富吸引力。成语,不仅能表现百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更富含丰富的人生智慧,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审美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都可以从成语宝库中找到渊源。成语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好教材。因此,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选择了一批和“德育”有关的成语,放在“班级牌”和班级“手举牌”上,一个年级一个主题,主要有礼仪、友爱、

10、勤奋、诚信、谦虚、奉献等,时刻激励学生读成语,修品性,逐步养成文明友爱、勤奋诚信、谦虚奉献的好品质。学校三栋教学楼中间有两个小花园,我们把它们建设成两个成语花园。花园内有两条成语小路,第一条成语之路安排的是四组和“四季”有关的成语,描绘了冬去春来、四季转换的校园美景。第二条成语之路安排的是和“校园师生”有关的成语,展示的是勤学善教、生机勃勃的校园生活。绿树掩映间,还有多个成语石刻和两个成语橱窗。在成语的选择上,我们力求读来朗朗上口,富有画面感,让学生口中读成语,脑中有画面,心中有情感。我们希望学生在嬉戏玩耍时,能潜移默化地积累成语,感受成语的魅力。校园环境是会说话的风景,是全校师生共同的课堂。

11、在成语环境的布置中,我们力求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相结合,让校园环境具有导向、激励、审美等功能,着力用艺术的视角让积极向上的成语成为校园美丽的背景,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天。(二)设置融合性的三级课程体系课程作为对未来人才培养的“施工蓝图”,是课程基地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重点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马斌处长曾在关于课程基地建设的内容与要求中指出:“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实施好国家课程,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为不同潜质、不同水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多层次的选择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5因此,课程基地的建设根本在于有效的课程设置。特色课程建设,首要的是有特色

12、地执行国家课程,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结合成语的特点,我们努力挖掘教学中的成语因素,根据学科的特点,将成语与国家课程深度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成语+”课程。成语作为教学的结合点、创新点,最容易融入语文教学中。我们探索形成了“成语+作文”“成语+识字”“成语+口语交际”“成语+书法”等教学模式。如“成语+书法”,我们写成语,学习与书法相关的成语,把书法学习与成语学习结合起来。其他学科的“成语+”教学,强调渗透灵活、恰当为宜。例如,学校组织学生创作成语故事画、成语艺术字、成语剪纸,推出“成语+美术”系列课程;指导学生学唱成语校歌我们是明日栋梁,学做“成语记忆操”,开设“成语中的数学”趣味课,形成“

13、成语+音乐”“成语+体育”“成语+数学”等多种课堂教学模式。“成语+”教学,是对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让特色课程贯穿于课堂教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模式的设计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与实施者。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满足学生与学校个性化的需求,是国家课程的再推进、再深化和再落实。我们在积极实施国家规定课程的前提下,按照不同的年级段编写了三本凸显成语特色且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教材,分别是成语故事成语小古文诵国学学成语。我们根据教材编写特点及教学重难点,建构相应的教学模式,做到教学目标分层明确,教学方式分类设计,教学重难点梳理细分。我们还根据学生年龄和

14、成语特点,分低中高年级编写了“成语故事歌”“成语顺口溜”“成语词串歌”三种不同形式的成语作品,利用每节课的课前 2 分钟预备铃时间,背诵积累。这样,班班有课程,日日有诵读,长期的成语学习,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成语,受到了启示,培育了美德,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课程建设说到底是为学生服务,因此,要尊重学生的参与权与选择权。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我们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开设了“成语绘画社团”“成语泥塑社团”“成语手抄报社团”“成语剪纸社团”“成语课本剧社团”等多个成语社团。学生根据兴趣自主报名,自主学习。在丰富的社团活动中

15、,学生不但学习掌握了成语,口头表达、绘画能力、书法能力、表演能力和记忆能力等综合能力也得到协调发展。成语巧妙地融入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还录制了一批成语社团的微课,放在学校“成语文化”专题网页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击观看并跟随微课学习,较好地突破了成语学习的时空瓶颈。丰富的选择性课程,以实践、体验、探究为主线,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主动学习,成语学习体验化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三)创新全员化的活动课程体系学生的成长不仅需要知识的学习,还需要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课程强调以儿童的思维、儿童的方式去理解、去吸收、去创造,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进而获得感悟,获得能力发展和情感升华,形成良好的

16、態度和价值观。因此,在推进成语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建设成语文化活动课程,促使成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我们积极营造“让每一个人都参与,让每一个人都精彩”的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形式多样的成语活动课程中来。我们开展读成语、写成语、讲成语、演成语、默成语等常规性的成语活动,组织盛大的成语文化艺术节。艺术节期间,我们开展“成语儿歌秀”“成语故事秀”“看图猜成语”“成语纠错赛”“成语听写赛”“成语溯源赛”“成语游园会”等年级组比赛;组织“成语小报赛”“成语书法赛”“成语闯关赛”“成语亲子诵读赛”等校级比赛;举行隆重的成语文化会演,用舞蹈、歌曲、快板、体操、课本剧等形式诠释对成语的理解,展现成语的魅力。我们还建设了成语趣味学习的专题 App,学生可以在手机上进行成语闯关游戏,同学间互相 PK,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成语的学习。在活动课程中,学生放下书包、忘记作业,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主动学习成语、灵活运用成语的能力。(四)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