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弹琴姑娘 西师大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6959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弹琴姑娘 西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弹琴姑娘 西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弹琴姑娘 西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弹琴姑娘 西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弹琴姑娘 教学设计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 2、领悟通过间接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及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难点:领悟通过间接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及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表达方法。关键:组织学生以琴声为线索,抓住重点语段,进行朗读品味、想象入境、合作探究、练笔练说突破重点。 教学设计: 一、自由读文,整体感知琴声 1、今天,我们继续和陈伯吹先生一道,去认识一位弹琴姑娘,聆听她那天籁般的琴声,感受她那美好的品质。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琴“下面不要写成“令”) 2、生自由读文,说说课文主

2、要写了什么,用上“课文先写了-,接着按( )顺序具体写了-,然后写了-,最后写了-”的顺序词概述课文内容。 3、课文用一个象声词模拟琴声,请同学们画出来。(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用自己喜欢的音调和节奏读这个词。可引导学生连续反复读,读出省略的部分,理解省略号的作用。 4、请用课文中词语描述这叮咚叮咚的琴声。 这是( 好听 )的琴声 指名反馈,课件出示:悠扬 夜莺般 流水般 熟悉、使人感到安慰 轻松、有甜味等词语。 5、师:多么美好的字眼,多么动听的琴声,请带着对琴声的初步理解读一读上面的词语。 二、 品读想象,聆听优美琴声 1、师:文中除了7个“叮咚叮咚叮叮咚咚!”,没有对琴声过多地直接描写,而

3、是把琴声融于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画卷中,请同学们在文中画出融琴声于一体的描写景色的句子,并读一读,请试着为这几幅图定个名字,你喜欢哪一幅图呢, 2、生读喜欢的段落,并为画面命名,师相机板书:春雨淅沥 夏日黄昏 秋夜星空 雪夜归人 3、你喜欢那一幅图呢,指名学生读喜欢的段落。相机出示重点语段,指导朗读,想象画面。 课件出示“春天的日子多雨,常常淅沥淅沥地下着。只要琴声一响,雨点就轻松活泼起来,轻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洒在马路上,洒在行人的雨伞上,也洒到人家关着的玻璃上-洒得长长的胡同里稀湿稀湿,耀出一片亮光来。” 可结合朱自清春中有关春雨的描写“像牛毛、像细丝、像针尖、密密地斜织着”,杜甫“随风潜入

4、夜,润物细无声”相关语句或联系生活,指导学生读出春雨的轻柔曼妙的特点。理解想象“耀出一片亮光来”,青青的石板路,湿淋淋的,像镜子般反射光亮。课件出示图片雨巷,引导学生读出“亮光”。 4、师:这段话还可以这样排列,请同学们读一读,想象画面。 出示课件,配乐读诗。(将此段话排成诗行,播放钢琴曲) 春天的日子多雨 常常淅沥淅沥地下着 只要琴声一响 雨点就轻松活泼起来 轻轻细细地 洒在树叶上 洒在马路上 洒在 行人的雨伞上 也洒到 人家关着的玻璃窗上- 洒得长长的胡同里 稀湿稀湿 耀出一片亮光来 5、师:请同学们在诗中找一个排比句。文中,用排比句将春雨和琴声的描写融为一体,富有表现力。你能仿照此例写一

5、个排比句重写补充这首诗吗, 春天的日子多雨 常常淅淅沥沥地下着 只要琴声一响 雨点就轻松活泼起来 轻轻细细地 洒在_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6、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洒在_ 洒在 _ 也洒到 _- 洒得长长的胡同里 稀湿稀湿 耀出一片亮光来 反馈,生填空,配乐读诗。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6、春雨姑娘跳起轻盈优美的舞姿,那么,此刻琴声不就像春雨一样轻柔优美吗,引读,师:“它们多么淘气啊,跳着快乐的集体舞,跟着琴声的节拍”生齐读“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