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清平乐 村居3 苏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6825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清平乐 村居3 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清平乐 村居3 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清平乐 村居3 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清平乐 村居3 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清平乐 村居3 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6.清平乐 村居板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词的韵律美。2正确理解文中词语和句子意思,感受课文描绘的画面美。3联系作者创作背景及生平事迹,感受课文蕴含的意境美。重点难点:1、通过朗读、联想,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同时达到熟读成诵。【教学过程】【板块一】诗词对比,发现韵律美导语: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与诗类似的文体:词1学生谈对词的了解,老师适当补充(灯片出示:词的起源、发展;词牌)2出示:清平乐 村居,读题,认识词牌、课题。3出示全文,学生读;解决生字词:翁媪 相媚好 无赖 莲蓬通过朗读,你发现词与诗有什么不同之处了吗?(词牌、字数

2、、段落;)读起来有什么不同?(读起来更有韵律、更有节奏感。)再读全文。(配乐)【板块二】词图对照,感受画面美。1出示图:这就是词人笔下的村居风景。学习主题:结合插图,联系生活,默读全文,你能读懂那些词句?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2交流:预设1: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1) 理解:吴音,翁媪;(2)引导理解“相媚好”;由“媚”入手。左边是“女”,右边是“眉”,好像是在夸年轻女子的眉毛美啊,那文中是谁说谁好呢?引“相”,互相,互相夸奖着对方,他们会怎样夸奖对方呢?小组简单交流引导说话:一个低矮的茅屋前有一条小溪,溪边长着碧绿的小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亲热地坐在一起,他们一边喝酒,

3、一边聊天。听:(学生说) (3)读一读;预设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理解“无赖”,不讲道理,不听话。那么在这里呢?(顽皮,调皮,可爱)(2)辨析“卧”。“溪头卧剥莲蓬”中“卧”是什么意思?(可能会有躺、趴等)带到句中读一读,感觉用哪一个更好?作者用“卧”,小儿想躺就躺,想趴就趴,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悠闲自得,自由自在。多么可爱的小童。(3)再看小儿剥莲蓬的神情,用上一个词就是(认真、全神贯注)这就是顽皮可爱啊,这就是自由自在啊。(写在无赖的边上)读这句词。再读全文。小结:多么恩爱的老夫妻,多么调皮可爱的小顽童,多么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同学们,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这如诗如画、清

4、新恬静的乡村生活。把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小画面写下来。交流,点拨:多好的环境,多朴素的一家人,多安逸的乡村生活3再读全文,整体感受(配乐)【板块三】品评诗境,感受意蕴美1如果让你到文中找一个字来表达你读了这首词后的感受,你觉得哪一个字最合适?引出“醉”。2你觉得谁醉了?学生说自己的感受后,引出:(1)翁媪一家人就住在这么小的茅屋里,生活应该是很清贫的,可为什么却满面春风心儿醉了呢?A、生活在青山秀水之中,自有一番乐趣;B、老夫妻恩爱和睦,相敬如宾;C、孩子们勤劳孝顺;(2)心安茅屋稳,家贫菜根香,难怪老人家脸上总是笑呵呵的。这安逸祥和的生活真好,老师的心也醉了,情不自禁写下这样一首小诗:(出示,学

5、生读。你醉了吗?)(3)老爷爷老奶奶一家安逸祥和的生活让他们醉了,词中流露出的意境让我们醉了,老师觉得还有一个人也醉了,你觉得他是谁呢?(引出:辛弃疾)3简介辛弃疾,经历而是多年沙场征战的作者,是多么希望老百姓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啊,所以,当作者看到这一幅诗画一样的美景时,他的心也醉了。4再读全文。【板块四】拓展延伸,领悟诗词美1作为一位爱国词人,辛弃疾一生留下了许多经典名篇。出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学生读;同样是醉,虽地点不同,但心中所想是相通的,国泰民安,安居乐业,醉在村居,是所有人的精神家园。2再读清平乐村居,熟读成诵。3总结: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

6、每首词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一段亘古绵长的情。诵读千年古词,品味悠长画卷,感悟美好人生,走进宋词,走进经典。【教材简析】清平乐 村居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田园小令,好似一幅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赏心悦目的感觉,抒发了词人对村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和劳动场景,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图景,二老融洽,孩子孝顺,老有所养,少有所事。在写景方面,作者把茅檐、小溪、青草这些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组合成一幅清新的画面,淳朴、自然;在写人方面,作者把一家老小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翁媪饮酒聊天,大儿

7、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开篇以素描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农村的特色,以景物衬托出人物生活宁静、恬适的氛围。画面中的主要人物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足见其生活的安详,精神的愉悦,接着由远及近勾画出三个儿子的动作。词人尤喜小儿,“无赖”、“卧剥莲蓬等词句形象地刻画出真活泼的神态。词的上阕长短句相间,而下阕句式整齐,每句韵脚相同,节奏感强。词的上片开篇写景,构成了清新优美的农村环境,为人物出场作了巧妙的铺垫。紧接着描写了白发翁媪醉里欢容,谈笑相悦,其乐融融的温馨生活。词的下片描写老夫妇三个儿子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