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66715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北京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克盉”记载:(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屡(燕)的诸侯,管理和使用羌族驭族、微族。克进驻優(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对此文物,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 印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历史B. 佐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史实C. 展现了周代青铜器工艺水平D. 反映克因为立了战功而受封2. 战国时管子中有:“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荀子中说:“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体现了当时A. 兼并战争下各派思想激烈交锋B. 社会转型思想文化趋于融合C. 法家思想被各诸侯国普遍采用D.

2、 儒家思想己经成为主流思想3. 钱穆认为汉末天下大乱,一切制度全归紊乱,乡举里选制度自亦无从推行,朝廷用人没有标准,曹操以陈群为吏部尚书,始设九品中正制,自此制度行,吏治澄清,曹家能得天下与此制度有很大关系。以上内容主要说明九品中正制A. 纠正了察举制带来的弊端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 曾发挥过积极的历史作用D. 实现了选官制度公平公正4. 开元十一年,唐玄宗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这一变化A. 使中枢机构分工明确B.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C. 进一步削弱宰相权力D. 大大强化了中央集权5. 明朝女子梅澹然被李贽赞誉为“出世丈夫,虽是女身,然男子未易及之,今既学

3、道有端的知见”,并称她为“澹然师”。这反映了当时A 程朱理学影响有限B. 男女平等深入人心C. 妇女地位显著提高D. 个性解放已然显现6. 在民国初年的教科书中,“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要性要高于鸦片战争。但随着“帝国主义侵略”成为教科书的叙事主线,对这两场战争影响重要性的表述发生了逆转,即作为“帝国主义侵略”开端的鸦片战争成为近代史起点,并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历史意义,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则渐渐被忽视。这说明A. 材料多寡影响历史事件解释B. 主观情感影响史家史事的评判C. 时代发展影响历史叙事和评判D. 学术研究影响教科书叙述风格7. 晚清冯桂芬主张设立船炮局并聘洋人为师,“招内地善运思者

4、从受其法工成与夷制无辨者,赏给举人,一体会试;出夷制之上者,赏给进士,一体殿试”。这反映出A. 科举制顺应时代发展要求B. “中体西用”思想成效显著C. 制度变革的条件已经成熟D. 民族危机引发观念更新8. “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且志业未究而遗尔败亡轰轰烈烈,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材料讲述的事件A. 成为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B. 具有强烈反帝爱国倾向和盲目排外特征C. 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D. 成为中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9. 新文化运动期间,有学者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可以救西方之弊,强调对本国文化必须有“确信”,但又不能“自封自囿”要“以彼

5、之长,补我之短”。对该学者思想理解准确的是A. 全盘接受西方文化B. 全面肯定传统文化C. 东西融合取长补短D. 彻底否定西方文化10. 民国九年八月十五日,通俗刊物劳动界第一期发行,它当时有可能致力于A. 启发工人觉悟B. 培训中共党员C. 推动工农革命D. 投身国民革命11. 1931年春,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后,农民“不还租,不还债,不完粮,不纳捐税,农民分得土地,好像解下一种枷锁,个个喜形于色。”这说明土地革命A. 得到了所有农民热情拥护B. 极大地解放了当地农村生产力C. 有效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D. 在全国铲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12. 1939年6月,旅居菲律宾的华侨王雨亭,送年仅1

6、5岁的儿子王唯真奔赴延安,分手时留下临别赠言:“你要踏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我当然要助成你的志恳,但愿你锻炼体魄,充实学问,为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华侨王雨亭的做法A. 致力推动国共北伐成功B. 饱含浓厚民族救亡意识C. 用行动支持了解放战争D. 奋力推动了新中国成立13. 毛泽东在著作中写道:“现在的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还是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 新民主主义论D. 论人民民主专政14. 观察如图报纸,判断

7、该新闻可能发布于A. 徐州会战期间B. 准海战役期间C. 渡江战役期间D. 新中国成立后15.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某课题组在研究“抗美援朝战争”时最可靠的资料是A 战争遗存B. 志愿军老兵访谈C. 历史论著D. 影片上甘岭16. 有记者报道某次会议时,写道:周恩来的演讲提出,大家应“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他的通情达理、心平气和,化解了演讲前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攻击。该次会议A. 首倡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C. 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关系D. 结束了中美长期敌对的状态17. 1972年3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联合国非殖民化

8、特别委员会递交一封信,指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属于中国主权范围之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的殖民地范畴,要求从殖民地名单中删去香港和澳门。这样做的目的是A. 强调要和平解决港澳问题B. 推动落实“一国两制”方针C. 运用国际法确认港澳主权D. 迅速促进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8. 恩格斯深刻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具有A 科学性B. 人民性C. 实践性D. 发展性19. 1917年,中国许多报刊评论俄国革命。李大钊说它“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先声”,“像这般滔滔滚滚的潮流,实非现在资本家的

9、政府所能防遏得住的”。据此可知,这场革命A. 推翻了沙皇的封建统治B. 开创了俄国工业化道路C. 激发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新高潮D. 鼓舞了被压迫地区人民的革命斗争20. 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在1689年否决了下院提出的三年法案,1693年再次否决此法案直到1694年才迫于对外战争需要签署此案。这表明当时英国A. 光荣革命成果遭到破坏B. 国王仍在行使部分权力C. 责任内阁制的弊端明显D. 议会改革未能实现目标21. 美国的奴隶制到联邦立宪78年后才在宪法上予以废除,印第安人的美国联邦公民地位到建国将近150年后才得到承认,美国妇女的选举权到宪法生效131年后才得到宪法的统一认可。由此可见美国17

10、87年宪法A. 分权制衡机制形同虚设B. 未能兼顾南北双方利益C. 宪政机制具有自身惰性D. 妥协原则阻碍社会进步22. 一部作品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宇宙体系,是那样的明激和有条理;说它开创了理性时代也不过分,正是从这里,人类思想获得了可以用理性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的自信。材料描述的作品A. 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B. 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C. 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D. 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23. 一位西方诗人认为“诗歌创作应专注两个基本的要素:以忠实地信奉自然的真实来激发读者共鸣的力量,以变换想象的色彩来给予读者新奇的力量。”他的创作风格应属于A. 浪漫主义B. 现实主义C. 印象主义D.

11、现代主义24. 1966年法国正式通知北约组织必须于1967年4月前将北约在法国境内的军事设施撤离法国。1970年法国与苏联缔结了“在出现紧张局势时进行协商”和“两国合作的总原则”两项协定。法国的行动A. 推动了两极格局开始解体B. 反映了西方阵营内部的分化C. 摆脱了美国对欧洲的影响D. 导致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25. 从1974年到1976年,美苏签署了十项经济技术协定,涉及民航运输、渔业和其他海洋事项。从1969年到1976年,美苏双方贸易额増加了10倍。由此可见A. 美苏已经抛弃冷战思维B. 美苏对抗同时存在交流C. 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D.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二、非选择题26. 政

12、治制度关乎国家治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权集中于中央在中国当时是一种普遍的政治体制,这一点从秦朝开始体现的很明显。虽然地方权力有时会威胁中央,但集权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常态这应该是没有异议的,这说明其实用性很强。也就是说,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与中国的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摘编自解胜华中央集权制度的利与弊材料二 民国初年的政治家认为,国务员是否具有“副署权”是内阁制区别于总统制的主要标志。1911年12月,孙中山认为内阁制会“误革命之大计”,于是同盟会内部决定采用总统制。清帝退位后,宋教仁曾对胡汉民说:“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权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孙中山等人觉得宋教仁的

13、看法很有道理,转而全力支持他。摘自章开沅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材料三 1945年抗目战争胜利前夕,针对黄炎培提出的如何打破历史周期率的疑问,毛泽东提出了探索“民主新路”的主张。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毛泽东既坚持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又善于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设计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摘编自李良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的政治体制及其“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常态”的根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常态”在制度层面的深远意义。(2)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年政治家对内阁制与总统制区别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支持内阁

14、制的原因。(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综上所述,运用唯物史观基本观点,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建设的认识。27. 近代思想与科学,共同促进了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艺术家大大劇弱了中世纪艺术创作对宗教世界的过度关注,转而关注自然世界和现实经验,促使人们对自然的兴趣日益浓厚。人文主义者对自然进行细致的观察,为培养科学实验者的直接观察能力“提供了敏锐而重要的刺激”。文艺复兴时期经济和商业的发展,削弱了理论家原先对技术工艺的社会偏见,艺术家和工匠也开始积极吸收数学等理论方法来提高他们的技巧。摘编自郝苑等论文艺复兴对科学复兴的深刻影响材料二 法国启

15、蒙运动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理性主义的盛行,这体现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法国启蒙思想家们继承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运用理性主义来分析客观世界,论证资产阶级的权利观和民主制度,在他们的努下,民主和自由的思想在法国深入人心。马世力、滕海鞬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关注对象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其变化的社会根源。(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思想解放与科学发展”的关系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28. 古代文学艺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

16、“小道”,不是栽道的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道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摘编自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材料二 明代小説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洴传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材料三 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

17、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请回答:(1)材料一中被称为“小道”文学形式是什么?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文学形式“兴旺”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小说的创作特点。(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代小说的社会作用。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作品和社会生活的关系。29. 社会风气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国家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在变法之前,秦国的农业并不十分发达,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秦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较少,而这一方面与秦国早期的社会风气有关。秦国与戎

18、族关系紧密,而我族以游牧为主业,加之秦国早期又以高牧起家,导致民众对于农业重视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收入較之商业明显偏少,使得不少民众弃农从商。因此,秦国的农业人口流失较为严重。但在农耕时代,农业对于一个国家至关重要。商鞅对此早有深刻的认识,商君书农战中说:“夫农者寡而游食者众,故其国贫危。”商鞅出台的农业新政策,力图扭转这种社会风气,振兴农业。张涛移风易俗:商鞅变法的重要侧面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前秦国农业落后的社会原因,并指出其对国家的危害。(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出台的农业新政策及其历史作用。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

19、量监测高二历史(解析版)一、选择题1. 北京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克盉”记载:(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屡(燕)的诸侯,管理和使用羌族驭族、微族。克进驻優(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对此文物,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 印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历史B. 佐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史实C. 展现了周代青铜器工艺水平D. 反映克因为立了战功而受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屡(燕)的诸侯”和所学知识可知,克属于王族,并非是功臣,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BC关于材料的描述均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D。2. 战国时管子中有:“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荀子中说:“隆礼尊

20、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体现了当时A. 兼并战争下各派思想激烈交锋B. 社会转型思想文化趋于融合C. 法家思想被各诸侯国普遍采用D. 儒家思想己经成为主流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体现的是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呈现融合的趋势,B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思想的融合,并非是思想的交锋,A排除;C说法过于绝对,且与材料无关,排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是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后,D排除。故选B。3. 钱穆认为汉末天下大乱,一切制度全归紊乱,乡举里选制度自亦无从推行,朝廷用人没有标准,曹操以陈群为吏部尚书,始设九品中正制,自此制度行,吏治澄清,曹家能得天下与此制度有很大

21、关系。以上内容主要说明九品中正制A. 纠正了察举制带来的弊端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 曾发挥过积极的历史作用D. 实现了选官制度公平公正【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自此制度行,吏治澄清”等信息和反映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的背景可以看出,九品中正制在当时曾发挥过积极的历史作用,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察举制无法推行,转而实行九品中正制,而不是用九品中正制纠正察举制的弊端,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九品中正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项;D项中的“公平公正”说法绝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4. 开元十一年,唐玄宗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这一变化A. 使中枢机构

22、分工明确B.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C. 进一步削弱宰相权力D. 大大强化了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详解】中书门下合为一体有助于减少互相推诿,提高行政效率,B正确;中书门下合并意味着合署办公,但是各自职能并未变化,在合并之前就已经实行了明确分工,排除A;合署办公并不能进一步削弱宰相权力,排除C;题干涉及中枢机构办公地点的变化,与中央集权加强无关,排除D。5. 明朝女子梅澹然被李贽赞誉为“出世丈夫,虽是女身,然男子未易及之,今既学道有端的知见”,并称她为“澹然师”。这反映了当时A. 程朱理学影响有限B. 男女平等深入人心C. 妇女地位显著提高D. 个性解放已然显现【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体

23、现的是李贽敢于挑战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强调人性的解放,D正确;程朱理学在明清时期属于官方哲学,A排除;B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6. 在民国初年的教科书中,“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要性要高于鸦片战争。但随着“帝国主义侵略”成为教科书的叙事主线,对这两场战争影响重要性的表述发生了逆转,即作为“帝国主义侵略”开端的鸦片战争成为近代史起点,并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历史意义,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则渐渐被忽视。这说明A. 材料多寡影响历史事件的解释B. 主观情感影响史家史事的评判C. 时代发展影响历史叙事和评判D. 学术研究影响教科书叙述风格【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但随着“帝国

24、主义侵略”成为教科书的叙事主线”,结合由于鸦片战争作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开端而被赋予比第二次鸦片战争更重要的地位,可以看出时代发展,即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剧,对历史叙事和评判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故选C选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史料的多少问题,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主观情感问题,故排除B选项;材料强调历史叙事和评判的变化与时代发展有关,而并非与学术研究有必然联系,故排除D选项。7. 晚清冯桂芬主张设立船炮局并聘洋人为师,“招内地善运思者从受其法工成与夷制无辨者,赏给举人,一体会试;出夷制之上者,赏给进士,一体殿试”。这反映出A 科举制顺应时代发展要求B. “中体西用”思想成效显著C.

25、 制度变革的条件已经成熟D. 民族危机引发观念更新【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冯桂芬认为,可以给予具备精巧技艺的人士功名,这实际上反映了在民族危机的冲击下清朝开明知识分子的观念发生了变化。D正确。A项此时科举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成效,排除;C项材料中仍是学习西方器物,体现不出制度变革,排除。故选D。8. “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且志业未究而遗尔败亡轰轰烈烈,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材料讲述的事件A. 成为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B. 具有强烈反帝爱国倾向和盲目排外特征C. 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D. 成

26、为中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可以判断出这是天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A正确;B是对义和团运动的描述,主要是在北方,排除;C是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排除;D是对五四运动的评价,排除。故选A。9. 新文化运动期间,有学者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可以救西方之弊,强调对本国文化必须有“确信”,但又不能“自封自囿”要“以彼之长,补我之短”。对该学者思想理解准确的是A. 全盘接受西方文化B. 全面肯定传统文化C. 东西融合取长补短D. 彻底否定西方文化【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中该作者的观点是吸取西洋

27、文明,反对全盘否定或肯定本国文化,认为东西文化应该取长补短,融合调和,故选C;根据“以彼之长,补我之短”可知,该学者主张东西文化应该取长补短,故ABD错误。10. 民国九年八月十五日,通俗刊物劳动界第一期发行,它当时有可能致力于A. 启发工人觉悟B. 培训中共党员C. 推动工农革命D. 投身国民革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民国九年”可知此时是1920年,因此根据材料“劳动界”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有关,主要是启发工人觉悟,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11. 1931年春,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后,农民“不还租,不还债,不完粮,不纳捐税,农民分得土地

28、,好像解下一种枷锁,个个喜形于色。”这说明土地革命A. 得到了所有农民热情拥护B. 极大地解放了当地农村生产力C. 有效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D. 在全国铲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答案】B【解析】【详解】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土地革命,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极大地解放了当地农村生产力,故答案为B项;A项中的“所有农民”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土地革命的开展有效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排除C项;土地革命只是在革命根据地开展,不是全国,排除D项。12. 1939年6月,旅居菲律宾的华侨王雨亭,送年仅15岁的儿子王唯真奔赴延安,分手时留下临别赠言:“你要踏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我当然

29、要助成你的志恳,但愿你锻炼体魄,充实学问,为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华侨王雨亭的做法A. 致力推动国共北伐成功B. 饱含浓厚民族救亡意识C. 用行动支持了解放战争D. 奋力推动了新中国成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39年6月”可以判断出这一时期中国处于抗日战争阶段,根据材料“你要踏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为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可知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华侨王雨亭的做法饱含浓厚民族救亡意识,B正确;北伐战争是在20世纪20年代,A排除;解放战争爆发于1946年6月,C排除;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D排除。故选B。13. 毛泽东在著作中写道:“现在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在

30、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还是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 新民主主义论D. 论人民民主专政【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对象、任务、动力及性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因此C正确;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A排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充分估计了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B排除;论人民民主专政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

31、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D排除。故选C。14. 观察如图报纸,判断该新闻可能发布于A. 徐州会战期间B. 准海战役期间C. 渡江战役期间D. 新中国成立后【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渡江战役占领南京后,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因此根据材料信息可知C正确,ABD排除。故选C。15.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某课题组在研究“抗美援朝战争”时最可靠的资料是A. 战争遗存B. 志愿军老兵访谈C. 历史论著D. 影片上甘岭【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手史料是研究历史最可靠的资料,其中战争遗存属于一手

32、史料中的实物史料,价值最高,A正确;老兵访谈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需要进行考证,不如战争遗存准确,B排除;历史论著属于二手史料,C排除;影片是经过加工的,史料价值最低,D排除。故选A。16. 有记者报道某次会议时,写道:周恩来的演讲提出,大家应“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他的通情达理、心平气和,化解了演讲前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攻击。该次会议A. 首倡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C. 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关系D. 结束了中美长期敌对的状态【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期间,面对部分国家对共产主义的攻击,周恩来果断提出“求同存

33、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召开,会后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关系,C正确;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排除;B是日内瓦会议的意义,排除;D是尼克松访华的意义,排除。故选C。17. 1972年3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递交一封信,指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属于中国主权范围之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的殖民地范畴,要求从殖民地名单中删去香港和澳门。这样做的目的是A. 强调要和平解决港澳问题B. 推动落实“一国两制”方针C. 运用国际法确认港澳主权D. 迅速促进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联合

34、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递交一封信”“要求从殖民地名单中删去香港和澳门”可知中国运用国际法确认港澳主权,C正确;A与材料无关,排除;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B排除;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D排除。故选C。18. 恩格斯深刻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具有A. 科学性B. 人民性C. 实践性D. 发展性【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受到时代发展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并非是一成不

35、变的,因此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19. 1917年,中国许多报刊评论俄国革命。李大钊说它“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像这般滔滔滚滚的潮流,实非现在资本家的政府所能防遏得住的”。据此可知,这场革命A. 推翻了沙皇的封建统治B. 开创了俄国工业化道路C. 激发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新高潮D. 鼓舞了被压迫地区人民的革命斗争【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1917年,中国许多报刊评论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鼓舞了被压迫地区人民的革命斗争,故选D;材料反

36、映的是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封建统治,排除A;1928年俄国开始工业化,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十月革命鼓舞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激发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17年,中国许多报刊评论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联系所学十月革命的意义分析解答。20. 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在1689年否决了下院提出的三年法案,1693年再次否决此法案直到1694年才迫于对外战争需要签署此案。这表明当时英国A. 光荣革命成果遭到破坏B. 国王仍在行使部分权力C. 责任内阁制的弊端明显D. 议会改革未能实现目标【答案】B【解析】【详解】国王威廉三世多次对三

37、年法案行使否决权,说明当时国王仍在行使部分权力,故答案为B项;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建立君主立宪制,这一成果没有被破坏,排除A项;当时尚未形成责任内阁制,排除C项;议会改革的目标是限制王权,但如果法律赋予国王行使某种权力,则不在限制之列,所以这一现象与改革目标是否实现无关,排除D项。21. 美国的奴隶制到联邦立宪78年后才在宪法上予以废除,印第安人的美国联邦公民地位到建国将近150年后才得到承认,美国妇女的选举权到宪法生效131年后才得到宪法的统一认可。由此可见美国1787年宪法A. 分权制衡机制形同虚设B. 未能兼顾南北双方利益C. 宪政机制具有自身惰性D. 妥协原则阻碍社会进步【答案】C【解析

38、】【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印第安人的公民权和美国妇女的选举权在宪法制定后的很长时间才得到承认,说明的是宪政机制具有自身惰性,C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22. 一部作品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宇宙体系,是那样的明激和有条理;说它开创了理性时代也不过分,正是从这里,人类思想获得了可以用理性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的自信。材料描述的作品A. 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B. 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C. 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D. 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一部作品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宇宙体系”和“人类思想获得了可以用理性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的自信”等信息可知,

39、这一作品是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故答案为A项;奠定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是量子论和相对论,排除B项;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排除C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排除D项。23. 一位西方诗人认为“诗歌创作应专注两个基本的要素:以忠实地信奉自然的真实来激发读者共鸣的力量,以变换想象的色彩来给予读者新奇的力量。”他的创作风格应属于A. 浪漫主义B. 现实主义C. 印象主义D. 现代主义【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浪漫主义不在可以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

40、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因此A正确;现实主义力图真实的表现现实生活,典型的再现社会风貌,深刻的揭露社会本质,B排除;印象主义强调的是光和色的作用,C排除;现代主义的显著特征是反传统、反理性,D排除。故选A。24. 1966年法国正式通知北约组织必须于1967年4月前将北约在法国境内的军事设施撤离法国。1970年法国与苏联缔结了“在出现紧张局势时进行协商”和“两国合作的总原则”两项协定。法国的行动A. 推动了两极格局开始解体B. 反映了西方阵营内部的分化C. 摆脱了美国对欧洲的影响D. 导致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冷战期间法国同苏联单独缔结协定,说明的是西方资本主义

41、阵营内部出现分化,B正确;两极格局瓦解是在20世纪90年代,A排除;冷战期间美苏的重点是在欧洲,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是由经济实力导致的,D排除。故选B。25. 从1974年到1976年,美苏签署了十项经济技术协定,涉及民航运输、渔业和其他海洋事项。从1969年到1976年,美苏双方贸易额増加了10倍。由此可见A. 美苏已经抛弃冷战思维B. 美苏对抗同时存在交流C. 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D.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处于美苏冷战期间,当时双方以对抗为主。根据材料“美苏签署了十项经济技术协定,涉及民航运输、渔业和其他海洋事项”可

42、知双方在对抗之外还存在交流沟通,B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方式,A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经济全球化加快是在20世纪90年代,D排除。故选B。二、非选择题26. 政治制度关乎国家治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权集中于中央在中国当时是一种普遍的政治体制,这一点从秦朝开始体现的很明显。虽然地方权力有时会威胁中央,但集权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常态这应该是没有异议的,这说明其实用性很强。也就是说,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与中国的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摘编自解胜华中央集权制度的利与弊材料二 民国初年的政治家认为,国务员是否具有“副署权”是内阁制区别于总统制的主要标志。1911年12月

43、,孙中山认为内阁制会“误革命之大计”,于是同盟会内部决定采用总统制。清帝退位后,宋教仁曾对胡汉民说:“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权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孙中山等人觉得宋教仁的看法很有道理,转而全力支持他。摘自章开沅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材料三 1945年抗目战争胜利前夕,针对黄炎培提出的如何打破历史周期率的疑问,毛泽东提出了探索“民主新路”的主张。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毛泽东既坚持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又善于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设计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摘编自李良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

44、的政治体制及其“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常态”的根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常态”在制度层面的深远意义。(2)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年政治家对内阁制与总统制区别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支持内阁制的原因。(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综上所述,运用唯物史观基本观点,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建设的认识。【答案】(1)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源:封建生产方式长期在在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2)认识:区别主要在于国务员是否具有“副署权”。原因:清帝退位,孙中山即将让位袁世凯:防范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3)表现: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

45、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认识:政治制度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政治制度的选择要立足国情等。【解析】【详解】(1)根据“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与中国的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等信息并联系所学可知,秦朝的政治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常态”的根源是封建生产方式长期存在。联系所学可知,这一“常态”在制度层面的深远意义是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2)民国初年政治家对内阁制与总统制区别的认识,根据“国务员是否具有“副署权”是内阁制区别于总统制的主要标志”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区别主要在于国务员是否具有“副署权”。孙中山支持

46、内阁制的原因,根据“则总统政治上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并联系所学可知,是因为清帝退位,孙中山即将让位袁世凯;为防范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3)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联系所学可知,包括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对政治制度建设的认识应当联系所学,从政治制度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政治制度的选择要立足国情等方面来回答。27. 近代思想与科学,共同促进了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艺术家大大劇弱了中世纪艺术创作对宗教世界的过度关注,转而关注自然世界和现实经验,促使人们对自然的兴趣日益浓厚。人文主义者

47、对自然进行细致的观察,为培养科学实验者的直接观察能力“提供了敏锐而重要的刺激”。文艺复兴时期经济和商业的发展,削弱了理论家原先对技术工艺的社会偏见,艺术家和工匠也开始积极吸收数学等理论方法来提高他们的技巧。摘编自郝苑等论文艺复兴对科学复兴的深刻影响材料二 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理性主义的盛行,这体现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法国启蒙思想家们继承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运用理性主义来分析客观世界,论证资产阶级的权利观和民主制度,在他们的努下,民主和自由的思想在法国深入人心。马世力、滕海鞬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关注对象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

48、响其变化的社会根源。(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思想解放与科学发展”的关系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答案】(1)变化:从过度关注宗教世界转向关注自然世界和现实经验。根源:经济和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2)论点论据(史实)论证思想解放推动科学发展,科学发展促进思想解放,两者共同促进了社会进步。思想解放推动科学发展。文艺复兴,作为思想解放运动,传播了人文主义,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促进了近代科学兴起。它促使人们对自然的兴趣日益浓厚:为培养科学实验者的观察能力提供了刺激削弱了对技术的偏见,艺术家和工匠积极吸收数学等理论方法来提高技

49、巧。紧扣主题,观点准确:合理引用史实;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科学发展促进思想解放。近代自然科学影响了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继承自然科学成果,运用理性主义分析人类社会,提出构建资本主义制度,传播了民主和自由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舆论准备。【解析】【详解】(1)根据“文艺复兴的艺术家大大劇弱了中世纪艺术创作对宗教世界的过度关注,转而关注自然世界和现实经验”可以看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关注对象的变化从过度关注宗教世界转向关注自然世界和现实经验。联系所学可知,影响其变化的社会根源是经济和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2)就“思想解放与科学发展”的关系写一篇小论文,从“人文主义者对自然进行细

50、致的观察,为培养科学实验者的直接观察能力“提供了敏锐而重要的刺激”可以看出思想解放推动科学发展,从“ 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理性主义的盛行,这体现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可以看出科学发展促进思想解放,据此确定论点:思想解放推动科学发展,科学发展促进思想解放,两者共同促进了社会进步。然后联系所学有关史实进行论证,从文艺复兴传播了人文主义,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促进了近代科学兴起,可以看出思想解放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从启蒙思想家继承自然科学成果,运用理性主义分析人类社会,提出构建资本主义制度,传播民主和自由的思想,可以看出科学发展对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论述过程要做到紧扣主题,观点准确;合

51、理引用史实;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8. 古代文学艺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栽道的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道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摘编自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材料二 明代小説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洴传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

52、井小民的形象。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材料三 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请回答:(1)材料一中被称为“小道”文学形式是什么?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文学形式“兴旺”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小说的创作特点。(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代小说的社会作用。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作品和社会生活的关系。【答案】(1)形式:宋词。原因:注重表达个人生活情感;

53、带有娱乐艺术的性质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扩大。(2)特点:继承前代文学(继承性)文人积极参与;注重描写市民生活,塑造市民形象(市民化)语言通俗生动(通俗性)。(3)作用:增长人们知识,开阔人们眼界,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影响了人们观念,具有社会教化功能。关系:社会生活为文学作品提供创作素材: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影响社会生活。【解析】【详解】(1)形式:根据材料出处和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小道文学指的是宋词。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宋词的特点、商品经济发展及市民阶层扩大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2)特点:根据材料“ 明代小説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洴传等名著

54、”可归纳出继承前代文学(继承性)文人积极参与;根据材料“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可归纳出注重描写市民生活,塑造市民形象(市民化)语言通俗生动(通俗性)。(3)作用:根据材料“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和所学知识可知,其作用主要体现为增长人们知识,开阔人们眼界,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影响了人们观念,具有社会教化功能。关系: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二者的需要辩证来看,如社会生活为文学作品提供创作素材: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影响社会生活。29. 社会风气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国家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在变

55、法之前,秦国的农业并不十分发达,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秦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较少,而这一方面与秦国早期的社会风气有关。秦国与戎族关系紧密,而我族以游牧为主业,加之秦国早期又以高牧起家,导致民众对于农业重视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收入較之商业明显偏少,使得不少民众弃农从商。因此,秦国的农业人口流失较为严重。但在农耕时代,农业对于一个国家至关重要。商鞅对此早有深刻的认识,商君书农战中说:“夫农者寡而游食者众,故其国贫危。”商鞅出台的农业新政策,力图扭转这种社会风气,振兴农业。张涛移风易俗:商鞅变法的重要侧面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前秦国农业落后的社会原因,并指出其对国家的危

56、害。(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出台的农业新政策及其历史作用。【答案】(1)原因:受游牧民族影响,对农业重视不够;部分民众弃农经商逐利:农业人口流失严重。危害: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容易导致国家贫穷危亡。(2)新政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作用:扭转了轻农风气,促进了农业发展,为国家富强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基础。【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加之秦国早期又以高牧起家,导致民众对于农业重视不足”可归纳出受游牧民族影响,对农业重视不够;根据材料“由于农业收入較之商业明显偏少,使得不少民众弃农从商”可归纳出部分民众弃农经商逐利:根据材料“秦国的农业人口流失较为严重”可归纳出农业人口流失严重。危害:根据材料“夫农者寡而游食者众,故其国贫危”和所学知识可知,危害主要是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容易导致国家贫穷危亡。(2)新政策:结合商鞅变法时期的农业政策作答即可。作用:可从扭转轻农风气、促进农业发展、为国家富强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等方面作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