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宜丰二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66553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宜丰二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宜丰二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宜丰二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西宜丰二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西宜丰二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江西宜丰二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江西宜丰二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江西宜丰二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江西宜丰二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江西宜丰二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卷(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O 16,Na 23,Al 27,S 32,Cl 35.5,Fe 56,Zn 65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过氧化钡(BaO2)晶体中所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2NAB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中所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4NAC将Imol FeCl3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小于NAD常温常压下,336L氯气与56g铁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一定不能和酸

2、反应B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pH相同的两种酸溶液,水的离子积常数一定相等3短周期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2与Y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Y、Z位于同一周期。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同主族元素中X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B同周期元素中Y的金属性最强C原子半径ZYD同周期元素中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4 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Z YX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

3、式可表示为H4YO4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Z YX5废电池造成污染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集中处理废电池的首要目的是A回收石墨电极B回收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C防止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6向NaAlO2 溶液中持续通入一种气体,开始时产生沉淀,随后沉淀又逐渐溶解,该气体是A、NO2 B、CO2 C、NH3 D、CO7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叙述I叙述IIAKNO3的溶解度大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BBaSO4难溶于酸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42-C

4、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D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可配制20 molL-1的Ca(OH)2溶液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 mL O.1 molL-1NH4C1溶液与5 mL、0.2 molL-1NaOH溶液混合: c(Na+)=c(C1-)c(OH-)c(NH4+)c(H+) B0.1 molL-1 pH=4的NaHB的溶液中,c(Na+) c(HB- ) c(H2 B)c(B2-) C常温时,NaHC03溶液中:c(Na+)= c(HC03-) +c(H2 CO3) D相同条件下,pH=5的NH4 C1溶液、CH3 COOH溶液、稀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H+):9

5、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金属B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C在铅、银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铅板上有5.18 g铅溶解,正极上就有1 120 mL(标准状况)气体析出D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第卷(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0(14分)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KMnO4 +16HCl(浓) 2KCl + 2MnCl2 + 5Cl2 +8H2O(1)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 。(3)KMnO4的氧化性比Cl2的氧化性 (选

6、填“强”或“弱”)。(4)如反应中转移了2mol电子,则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L。(5)某同学欲用KMnO4固体配制100 mL0.5mol.L-1的溶液。回答下列问题:配制KMnO4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 、 。应用托盘天平称取KMnO4固体 g。不规范的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下列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偏小的是(请填序号) 。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B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C颠倒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补上 D在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外11(10分)某学生做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

7、录了有关实验现象。现在请你帮助该学生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探究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实验用品:药品:氯水、溴水、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四氯化碳。仪器:_;_。(请填写两件主要的玻璃仪器)(3)实验内容: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将少量氯水滴入盛有少量NaBr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再滴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加入氯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滴入四氯化碳后,水层颜色变浅,四氯化碳层(下层)变为橙红色将少量溴水滴入盛有少量KI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再滴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加入溴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滴入四氯化碳后,水层颜色变浅,四氯化碳层(下层)变为紫色(4)实验结论:_。(5)问

8、题和讨论:请用结构理论简单说明得出上述结论的原因: 。由于F2过于活泼,很难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其氧化性强弱。试列举两项事实说明F的非金属性比Cl强: ; 。12(8分)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在一只小烧杯里,加入20 g已研磨成粉末的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烧杯中加入约10 g NH4Cl晶体,根据下图所示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检验有NH3生成的方法是 。(3)反应中产生的NH3会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为减少其挥发,实验时在烧杯上方盖了一个多孔塑料板,反应后移走多孔塑料板,发现

9、混合物成糊状,证明有_生成。为了更好的解决NH3的污染问题,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改进,你的改进方法是 。13(14分)实验室以苯、乙醛为原料,三氯化铝为催化剂来制备1,1二苯乙烷,其反应原理为:制备过程中其他产物会与AlCl3发生副反应。主要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I合成:在25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140mL苯(密度0.88g/mL)、19gA1C13和5.5g乙醛,在20时充分反应。分离与提纯:将反应混合物倒入装有150 mL,冰水和少量盐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用分液漏斗分离出有机层,依次用水、2碳酸钠溶液、水洗涤,在分离出的粗产品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过滤后先常压蒸馏除去过量苯再改用减压蒸馏

10、收集1701726.67kPa的馏分,得12.5g 1,l二苯乙烷。(1)仪器a的名称: ;其他产物与A1C13发生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的作用: 。(2)连接装置b的作用是 。(3)在洗涤操作中,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的目的是 。(4)粗产品常压蒸馏提纯时,下列装置中温度计位置正确的是 ,可能会导致收集到的产品中混有低沸点杂质的装置是 。(5)本实验所得到的1,1二苯乙烷产率约为 (填正确答案的序号)。A41 B48 C55 D65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过氧化钡晶体中阴阳离子的个数之比是1:1,所以1mol过氧化钡(BaO

11、2)晶体中所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NA,A不正确;B、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不能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B不正确;C、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水解是可逆的,因此将Imol FeCl3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小于NA,C正确;D、常温常压下,33.6L氯气的物质的量不是1.5mol,不能确定反应中转移电子的个数,D不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判断和计算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SiO2作为酸性氧化物能与HF反应;金刚石和石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属于混合物;水的离子积常数只受温度影响。考点:化学叙述。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X、Y在同一周期,

12、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可推Z在X、Y的上一个周期,又因为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平均原子序数为12,则X为O、Y为Na、进而可知Z为Cl,则A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则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强,所以X的氢化物稳定性最强,A正确;BX为Na,由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可知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故B正确;C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ZY,故C错误;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故D正确,故选C。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和元素周期律4、【答案】D【解析】根据元

13、素的电子层结构可知,X是S,Y是O,Z是N,或者X是C,Y是Si,Z是Al。A、B、C不正确,所以只有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选D。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电池中不一定都含有石墨,有些电池金属和电解液含量较少,但不是回收电池的主要原因,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有较大污染,为减少环境污染,应回收并集中处理,选D考点:考查常见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6、【答案】A【解析】NO2通入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开始通入二氧化氮时NaAlO2 溶液与硝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在通入二氧化氮,生成硝酸,氢氧化铝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铝,沉淀溶解, A正确。二氧化碳通入产生沉淀但是沉淀不会溶解,氨

14、气融入无现象,一氧化碳通入无现象,所以答案选A。7、【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用重结晶法出气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是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上升很快,而氯化钠基本不变,当温度降低时,硝酸钾溶解度迅速减小,氯化钠基本不变,所以降低温度时,硝酸钾迅速析出,氯化钠不析出,这并非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大造成的,错误;B、加入盐酸没有沉淀,可以排除银离子、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的干扰,加入氯化钡产生沉淀,沉淀为硫酸钡,由此可以检验是否含有SO42-,正确;C、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是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氨气使酚酞试液变红无关,错误;D、氢氧化钙是微溶物,溶解度很小,所以不能配制20 mol

15、L-1的Ca(OH)2溶液,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对物质性质的判断8、【答案】A【解析】A 对 混合之后得到0.01molNaCI溶液和0.01molNH3.H2O溶液,离子浓度为c(Na+)=c(C1-)c(OH-)c(NH4+)c(H+)B 错 0.1 molL-1 pH=4的NaHB的溶液中,c(Na+) c(HB- ) c(H2 B)=9、【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活动性不同的电极,可以是两种不同金属,也可以是一种金属、一种非金属。错误。B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正确。C.n(Pb)= 5.18 g207g/mol=0.025mol.由

16、于Pb是+2价金属,所以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因此在正极上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05mol2=0.025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25mol22.4L/mol=0.56L=560ml。错误。D原电池工作时,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错误。考点:考查原电池的电极材料、能量转化、物质消耗与产生及电极反应的知识。10、【答案】(1)(2)1:5 (3)强(4)22.4(5)胶头滴管 100mL容量瓶 (1+1分)7.9g CD (其余每空2分,共14分)【解析】试题分析:(1)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是要注意电子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线桥只标明电子的

17、个数不注明反应原子的个数。(2)该反应中盐酸既是还原剂还起到酸的作用,从化合价变化来看,只有10个氯原子的化合价改变了,所以10分子HCl做还原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1:5。(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要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KMnO4的氧化性比Cl2的氧化性要强。(4)设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为n,则:2KMnO4 +16HCl(浓) 2KCl + 2MnCl2 + 5Cl2 +8H2O 10e-5 10n 2 n=1mol V(Cl2)=1mol22.4L/mol=22.4L(5)溶液配制是还要用到胶头滴管和容量瓶,容量瓶注意要到规格,KMnO4固体质量:m=nM=c

18、vM=0.5 mol.L-10.1 L158g/mol=7.9 g俯视会导致溶液的体积变小,浓度就变大;在定容的时候要加水,所以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对浓度没有影响;颠倒摇匀溶液体积发生变化是由于分子间作用力造成的,再加水会使得溶液体积增大,浓度变小;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外会造成溶质有损失,浓度变小,选CD。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电子的转移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1、【答案】(2)试管 胶头滴管(4)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5)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F2在冷暗处就可以与H2剧烈

19、反应而爆炸,而Cl2与H2只有在光照或点燃的条件下才能反应;HF比HCl稳定;F2能与H2O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而Cl2不能(任写两个事实)【解析】试题分析:(2)因为实验是在试管中进行,需要加入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滴加,所以使用试管 胶头滴管。(4)通过现象分析,氯气能置换出溴,溴能置换出碘,所以说明氯气和溴、碘的氧化性依次减弱,所以结论为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5)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非金属的氧化性的强弱可以从物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分析,例如F2在冷暗处就可以与H2剧烈反应而爆炸,而C

20、l2与H2只有在光照或点燃的条件下才能反应;也可从氢化物的稳定上分析,HF比HCl稳定;或F2能与H2O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而Cl2不能(任写两个事实)考点:同一主族元素的性质的递变性。12、【答案】(8分)(1)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2分)(2)在烧杯上方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证明有氨气生成。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烧杯上方,看到白烟,证明有氨气生成。(2分)(3)水 (1分), 用浸有稀硫酸的棉花覆盖在多孔塑料片上来吸收产生的NH3(在通风橱中进行等合理答案也行)(3分)【解析】试题分析:(1)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在常温下

21、反应生成氯化钡、氨气、水,化学方程式是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2)氨气的检验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烧杯上方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证明有氨气生成。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烧杯上方,挥发的氨气和氯化氢结合生成氯化铵固体,会看到白烟,证明有氨气生成。(3)反应后晶体为糊状,说明反应中有水生成;为了防止氨气污染空气,可用酸吸收产生的氨气,用浸有稀硫酸的棉花覆盖在多孔塑料片上来吸收产生的NH3;或在通风厨内进行实验。考点: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氨气的检验、实验的设计13、【答案】 球形冷凝管(或冷凝管或冷凝器)(1分 其它答案均不给分)A

22、lCl3 +3H2OAl(OH)3+3HCl(2分) 吸收HCl气体(1分) 防止烧杯中的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中与三氯化铝反应 (2分) 洗掉氯化铝、盐酸和碳酸钠(或洗掉可溶性无机物)(2分) 干燥(1分) C(1分) AB(2分) C(2分)【解析】试题分析:(1)仪器a是球形冷凝管,反应过程中 AlCl3会发生水解,故会生成副产物氢氧化铝,方程式为:AlCl3 +3H2OAl(OH)3+3HCl;c装置中的道口的漏斗是用来促进HCl气体的吸收;(2)由于 AlCl3会发生水解,故实验中需要阻止水与 AlCl3与水接触,故b是吸收反应中生成的水;(3)第二次洗涤是为了除去可溶性杂质,无水硫酸镁是为是吸收少量水,即干燥作用;(4)蒸馏操作中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选C;若让温度计水银球直接或提前接触液体,可能会导致收集到的产品中混有低沸点杂质,如AB装置;(5)n(乙醛)=n(苯)=n(1,l二苯乙烷)=,理论生成1,l二苯乙烷的质量为:m(1,l二苯乙烷)=,而实际生成1,l二苯乙烷为12.5g,故1,l二苯乙烷的产率为:,故答案选C。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础和物质的量计算相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