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大附中2011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6:中国近代史前期(晚清、民初)18401919年(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半社会。了解中国人民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获得一定发展。思想上从林则徐、魏源等 “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再到新派和革命派先后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发生大大推进了我国的近代化脚步。社会生活上:外国生活方式逐步进入中国,中国的近代教育与交通运输业在这一时期
2、开始起步。认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840年至1860年,在外国资本中央的侵略下,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因素处于萌发状态,中国人民一方面抵抗外国侵略,维护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另一方面,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开启了民智。随着列强对中国侵略进一步加深,客观上带动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中国近代化真正起步。体会中国近代化的曲折与艰难。【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半社会的;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近代化【教学安排】四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案【教学过程】一、两次鸦片战争(一)鸦片战争:184018
3、42年背景:清朝开始衰落,面临严重的社会问题:政治腐败、国防废弛、财政拮据、阶级矛盾激化。工业革命的开展是西方列强由为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的结果。英国为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禁烟运动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结果: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略。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背景:鸦片战争及其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未能满足西方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需求(为什么?);西方列强的“修约”要
4、求遭到清政府拒绝。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处于困境。2.简况:1856年英国进攻广州,战争爆发,1857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叶名琛被俘,柏贵投降。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大沽,随后清政府先后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1859年6月,战争再起。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洗劫焚烧了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3.结果:签定中英中法天津条约,规定:(略)。签定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规定:(略)。签定中俄北京条约,规定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共84万平方公里土地。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清统治集团内部分化出“洋务派”,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同时推动了中国资
5、本主义的产生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形成。二、鸦片战争后半个世纪的中国:18401894年(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1.兴起的背景: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的出现和阶级矛盾的激化。2.准备:洪秀全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洪秀全将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撰写宗教理论著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冯云山到广西紫荆山发展信徒;形成前期六人领导核心。3.前期斗争(18511856年):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永安建制,初步建立了政权;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都,正式建立政权;18531856年,北伐、东征和西征,太平天国运动达到全盛;颁布天朝田
6、亩制度,规定土地和产品分配办法(评价?)。4.后期斗争(18561864年):天京变乱;重建领导核心;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评价?);安庆和天京的先后陷落。5特点:处在新旧交替的时代,同时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把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发展到顶峰;提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1.洋务派的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2.洋务运动
7、是指洋务派在19世纪6090年代,先后以“师夷长技以自强”和“师夷长技以求富”为旗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筹建近代海防、创办近代教育的活动。1861年总理衙门的设置,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开始,并成为推动洋务运动开展的中央机构。1895年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3.洋务运动具体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的天津机器制造局等。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兴办的直接目的是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和运输的困难。主要有李鸿章和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造局。这些民用工业的特点是机器生产;采用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
8、有商人投资入股,带有部分资本主义的性质。筹建近代海防:19世纪70年代中到80年代中,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创办近代教育: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4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和近代工业生产方式,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推动了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为西学在中国更广泛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封建经济的瓦解;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清统治集团的自救运动,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不可能实现“自强”、“
9、求富”的目标。洋务运动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背景: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表现在: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开始分离。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商品化程度增强,传统手工业遭到破坏,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沦为剩余劳动力;欧美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生产方式也随之传入中国。这一切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原料、市场、劳动力和生产技术的条件。在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下,一些中国官僚地主和商人将剥削所得投资创办近代企业。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对民办企业也起了诱导作用
10、。2产生情况: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区:沿海通商口岸一带;代表性企业:方举赞的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沅的广东南海继昌隆巢丝厂、朱其昂的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3影响:改变了中国近代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影响了中国近代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四)向西方学习思想的产生和初步发展1向西方学习思想的萌发: 1840年前后,林则徐在广东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还仿制西方战舰,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之后,魏源编写海图图志系统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科技和政治制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启迪作用。2.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
11、为用”的思想。受林则徐、魏源思想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求富”的思想,成为60-90年代开展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3.早期维新思想。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19世纪60年代以后从洋务派分化出以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主张推行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与外国“商战”。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未付诸行动,但为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背景: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列强
12、迅速向帝国主义过渡,要求通过对外扩张进行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具有极强的对外扩张性,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并控制了朝鲜政局。慈禧太后采取避战求和方针,不做战争准备。2简要战况:1894年7月,日本在朝鲜半岛海面挑起战端。8月清被迫对日宣战。9月中清军在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中相继失利,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10月日军进攻辽东,制造旅顺大屠杀。1895年1月威海卫战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日议和。3结果: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规定略4失败原因:清统治的腐败和实行避战求和的方针;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欧美
13、列强对日本侵华的纵容。5影响: 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洋务运动宣告破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资源、商品和投资市场,基本上完成了“大陆政策”一、二期的目标,助长了日本扩大对外侵略的气焰。推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有利于帝国主义通过借款掌握中国经济命脉和控制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世昌等壮烈殉国的精神和反割台斗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四、甲午战争后的中国:18951900年(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8951898年1原因: 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向中国输出资本,进
14、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洋务运动的破产使洋务派垄断近代工业和国内市场的局面被打破,出现“实业救国”的主张。2情况:18951898年间,中国出现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商办厂矿企业数和投资金额数均有很大的增加。主要是棉纺织业。3影响: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二)民族危机的加深 1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出:俄法英德的三次大借款;获取铁路修筑权;开设工厂;开设银行2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狂潮。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三)戊戌变法:(广义、狭义) 1背景:甲午战
15、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产生。甲午战败,清政府面临统治腐败、财政危机、连年灾患、阶级矛盾激化等严重问题,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迫切需要实行政治改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早期维新思想逐渐形成为社会思潮,为维新运动奠定思想基础。2康有为、梁启超等实施维新变法的活动:特点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学说和中国儒家经典相结合撰写理论著作:康有为写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创办报刊学堂:主要报刊有北京的中外纪闻,上海的时务报,天津的国闻报。主要学堂有长沙的时务学堂。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论战焦点是要不要
16、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学西学改革教育制度。(实质)组织政治团体:主要有1895年的北京强学会、上海强学会,1898年的保国会和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上书光绪帝:1888年第一次上书,1895年“公车上书”,1897年第五次上书,1898年上清帝第六书。3百日维新:自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至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内容:政治方面:广开言路,举荐人才,精简机构,取消旗人特权。经济方面:设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务总局,奖励创新发明,改革财政,兴办邮政。文教方面:废八股,设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专门学堂,鼓励私人创办学堂、报馆、学会、设译书局。军队方面:建
17、立新式军队,增添海军。作用: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传播,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4戊戌变法的失败:(1)失败原因: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破坏。(史实)袁世凯的背叛和出卖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且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表现)处于帝国主义时代,帝国主义列强不允许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2)历史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 中国近代化路程漫长、坎坷。(3)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运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的民族
18、民主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使中国殖民地化的企图。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为终极目标。它打击了中国封建势力,动摇了封建制度的基础,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开了中国社会风气之先。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背景: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1898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在“扶清灭洋”旗号下,势力迅速发展。1900年控制京津地区,形成反帝斗争高潮。简况:1900年月,英美法德俄
19、日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遭阻击,月攻占天津,月攻占北京。结果:1901年月,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规定略。影响: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六、二十世纪初的中国:1901年1919年(一)辛亥革命:(广义、狭义)20世纪初1912年背景: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新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使他们认识到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并未收到实效,统治危机更加严重。随着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
20、命思想(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大量传入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壮大。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创立兴中会、策划广州起义、流亡海外发展革命力量等)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成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革命进程:、辛亥革命的兴起: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以上海和日本东京为中心,以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和孙中山等为代表人物。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国内的相继建立。主要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辛亥革命的发展: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基础、成立地点、成立大会内容、同盟会的性质、成立的意义。三民主义的提出。三民主义的内容和核心,对三民主义的评价。组织与保皇党(康有为等)的论战。中心是要不要推翻清政
21、府、实行民主政治、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发动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辛亥革命的高潮:发动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12日,文学社和共进会,熊秉坤和金兆龙。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月日,以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元。颁布临时约法。主权在民,保障民权,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性质和意义。、辛亥革命的失败:1912年月宣统帝退位,接着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位,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在于: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
22、。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在于: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中国封建势力;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列强在中国再也找不到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弱小和软弱性、妥协性,辛亥革命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改变。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是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二)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反袁斗争:袁世凯的黑暗统治:“善后大借款”、复辟帝制、签订“二十一条”。反袁斗争: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1915年参加
23、护国运动。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19171918年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19201922年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1924年发动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三)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9121919年)1出现的原因:辛亥革命扫除了我国一些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激发了投资的热情。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特别是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的运动,有力的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发展的表现: 实业救国成为两大社会思潮之一,成立了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发展实业的团体,涌现出张謇,周学熙,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等一批著名实业家。
24、厂矿和投资数有很大增长,其中以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其次为烟草,火柴,榨油和化工等行业。3.影响:壮大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四)新文化运动:191519181919年1兴起的背景: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成为主要社会思潮,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军阀统治,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2兴起情况: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即新青年),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倡导民主和科学,揭开了新文化运动序幕。蔡元培在北大
25、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方针,新青年迁到北大,与北大一道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和活动基地。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3概况:前期:1915-1918年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评价: a.性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中国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b.历史作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科学的发展。c.局限: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看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后期:十月革命以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向西方学习开始转变为向俄国学习走社会主义道路。【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