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想品德课“轻负高质”要过好“五关”摘 要:思想品德课要想真正地做到“轻负高质”,必须过好“五关”,即观念关、备课关、上课关、作业关、生活关。关键词:思想品课;轻负高质;五关对于长期“负重拼搏”的师生来说,“轻负高质”的口号无疑是一股拂面春风,我认为思想品德课要真正的轻负高质须过好五关。一、观念关:更新理念,提高素质时至今日,许多思想品德教师还是忽视或无视学生的经历、感受、情绪与体验,把思想品德教学等同于知识的传授,“坚守着”一本教科书就课论课,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学生的思想素养得不到较大的提高,学生的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缺乏创新精神,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教育“产品”。多年的思想品德教学
2、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不是靠“灌”出来的,也不是靠大量机械性的作业“练”出来的。陈旧的教学理念是无法造出“新人”的,低下的个人思想品德素养也一定会出现“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现象,或闹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笑话来。二、备课关:精研细磨,备法备人“磨刀不误砍柴工”,有备而教,才能精彩无限。备教材以其昏昏是无法使人昭昭的,所以首先要吃透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备教法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在实际教学时,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同样的教师和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都不相同。备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摸清了学生的知识储量、认知水平、学习方法、思维习惯以及
3、对本单元教材内容的已知程度,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比如我在备课时就会想这堂课学生要学习什么、得到什么,从而帮助他们确定学习的目标,同时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帮助他们设计学习活动和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备细节有一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如我在备课时就不轻易放过每一个细节问题,每次备课都考虑板书是否科学、合理、简洁、实用;问题是否准确、无歧义,演示是否到位、准确无误;有没有过渡性语言,过渡性语言是否简洁明了;是否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估计等。三、上课关:改变方式,以生为本激发学习兴趣,创建快乐课堂思想品德教学最忌讳的是枯燥乏味、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说教,正如孔子所
4、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要巧设导语,以开讲艺术萌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要巧妙设疑,以疑激趣,如我在上情趣与兴趣课时,就以学生感兴趣的 QQ 农场偷菜为例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改变学习方式,形成高效课堂(1)鼓励自主学习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教学设计中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学习方式选择空间。比如我在上课时,经常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通过研读文本进而思考产生疑问,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我尽量不去“包办”。(2)提倡合作讨论讨论能最大限度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所以教学时要有的放矢地组织讨论。比如我在上财产留给谁这一课时,对于案例中的财产如何继承问题
5、先不给出答案,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思维得到极大的调动,学习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更强了。()正确使用课堂评价,创建积极向上的课堂正确的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对课堂表现好的学生给以赞扬,对学困生更要抓住每一个细微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就会提高。四、作业关:趣味引路,实践增效1.内容要讲趣味性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源自于生活,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找到鲜活的事例。在设计家庭作业时,完全可以寻找趣味性强的材料来吸引学生课后探究的欲望,以实现教学目标的巩固。2.形式要讲多样性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小报制作、调查研究、访问、时
6、政播报等;选择内容要结合时代热点,尤其是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如同学交往、明星热点、消费娱乐等方面。3.活动要讲实效性在设计作业时要贴近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通过设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亲自体验、自主实践,让学生的生活阅历、生活经验成为教育资源,我们的教学效果才会直达学生内心深处。五、生活关:根植社会,感悟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把思想品德课融入生活,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拓展延伸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自我教育,内化自己的道德情感,以达
7、到理想的教学目的。思想品德课只有回归生活,才能给学生最好的教育。除了在新课导入、教学情境设置、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活动方面注入更多的生活化元素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在课前或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教师应该让学生敞开胸襟,把生活拥入自己的怀抱,去想象、去体验,能用从课堂上获得的品德知识去指导现实的生活,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感悟、升华学到的品德知识,从而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具实效性。思想品德课“轻负高质”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会让思想品德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科!参考文献:1高志刚.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辽宁教育,2003(1).2骆佳,安子琴.德育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11).(作者单位 浙江省临海市东塍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