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新课改的现实与思考.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5556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新课改的现实与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新课改的现实与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新课改的现实与思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文新课改的现实与思考古人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任何事物只有不断变革才能长久保持生命力。今年,湖南省进行新课程改革,应该来说它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如何课改,从上到下,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作为基层教师的我们都应该群策群力,为此,我把对新课改的一些想法谈一谈,为课改提供一点借鉴。一、教材的思考翻开我们的新教材,我们发现一个特点:既“薄了”,又“厚了”。必修本的篇目比原来少了,但多了“交流”“梳理”和“名著导读”。我个人觉得这种编排比较好,因为它突出了写作,知识的探究、梳理和文学性,它教学生怎样学好语文和怎样写作文,使语文更具有工具性、知识性和人文性。有些教师在教材的取舍上忽略了后面的

2、部分,我认为课文后面的部分很重要,有时间可以详讲,没时间可以略讲,而不应把它看作可有可无的东西。新教材里面的文章整体来说比较好,特别是一些经典篇目,突出了文学的严肃性,但相对于读本来说,似乎少了一些人文性。仔细读读本上的文章,我们发现它更贴近生活,学生更容易接受。二、课堂的思考在当今社会,人们都追求高效优质,效率决定生存。一堂课,45 分钟,学生不喜欢拖堂的老师,我们只有在 45 分钟内求效率。读了新课程标准,我们发现它的核心是知识性,人文性和探究性,它突破了过去只以知识性为准的框架,对现在的高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一改过去“一言堂”的形式,要贴近生活,化繁为易,要和学生合作学习,要

3、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怎么来实践这一思想,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知识与延伸有人说:“课堂是知识的载体。”我赞同这个观点。一堂课如果只是简单地分析课文,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如果补充相关的知识,这堂课就丰满了,学生听起来就有味了,对你也佩服了。作为语文教师,不能为课堂而语文,适当的拓展延伸是可取的,因为现在的学生要他们课外看书还是不切实际的,但要注意的是“适当”,否则会造成本末倒置。(二)探究与合作探究合作是新课改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很多老师简单地理解为探究就是讨论,我认为探究应该不单是讨论,它应该包括问题的设置,合作的方式等内容。我认为首先要注重对文本的探究,即在设计教案时考虑

4、怎么去设计问题,如何提高提问的艺术性,如何让学生在思考的时候获得愉快感受,在愉快的时候有所得,一步步地引导,相互铺垫,如何引导学生从自身经验来产生共鸣等,另外提问要高度集中,不可太细,多媒体演示时要注意打出来,并且要有连贯性。其次,在上课的时候,要给学生以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他们在讨论中有所得。最后,对于讨论中的知识和观点给予引导,让学生明白是什么,为什么。(三)人文与生活语文课不单是传授知识,考试技巧,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思想品德的解答和传授。语文不是纯文学的,不是真空的,它是贴近生活的、与时代同步的。作为语文教师,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即兴的不良思想应该给予纠正和引导,而不是视而不见,更多的应是

5、举出生活中的事例加以引导,使学生既能读懂课文,又受到思想教育。(四)兴趣与教学从古至今,历代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都强调“寓教于乐”。这个道理,我们大家都明白,也知道它的重要性,可就是不知道在课堂上怎么让学生“乐”起来,“乐”中有所得。十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让一堂课保持鲜活的生命,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经过不断摸索,得出了一些经验,具体来说,我觉得应从三个方面下手。1.设计问题时要技巧化,前面已论述,这里不再提及。2.把背景或故事分散化,即在设计教案时,应想到如何让本堂课有波澜。例如我讲沁园春长沙时,很多老师把时代背景(学生喜欢听)讲完后,讲完上片后讲下片,再讲写法,学生听了有

6、点生厌,而我动改了一下,讲了上片后,我插入西方审美观,讲了“崇高美”,主要体现数量美和力量美,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也理解了上片中“万”,“百”的作用,讲完下片后,我问学生:“当时谁在中流击水?”同学们说是“同学少年”,我于是插入了广西军阀陆荣廷的“放眼江山谁为主,大地苍茫任我行”,我又举了近代以来的顾炎武、章太炎、陈天华,孙中山、黄兴等一批革命先驱,讲了凡是投身于革命的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华夏儿女都“击过水”或正在“击水”,学生听了深受感动,对文章的主旨有了更深地了解。3.讲解问题要生活化,也就是化繁为简,贴近生活。有人说:“举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老师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兴趣”这个工具,学生就

7、会对这堂课感兴趣,就会对你这个语文老师感兴趣,最终会对语文感兴趣,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三、课后的思考单凭课堂的讲述,而让学生学好语文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学生喜欢读东西,但不是语文课本上的东西,而是所谓“有味”的东西。哪些东西学生才觉得“有味”?通常来说,故事性强、又简短的东西。我们的语文大纲中哪些东西“有味”呢?我们的成语词典,学校的报纸,特别是参考消息,学生喜欢看,又不用花多少时间。于是我在上课时,有意无意引一些成语故事,引用报纸上的最新消息,学生听了有味,就会试着模仿。于是我引导学生平时下课时没事时到“报栏”转一转,看有什么新闻,晚上睡前看两个成语故事,周末没事时到图书馆转一转,学生听了比较容易接受,大部分人会慢慢去做,这些事看起来与课文没什么联系,仔细想来,学生既了解了我们过去的文化,因为成语故事是中国文化的缩影,又能了解当今最新的信息,这对于语文教学和写作文是很有帮助的。初中的课改搞了几年了,高中的课改已在全省全面铺开,正如火如荼,虽然我们还没有找到最佳的入场通道,虽然新课改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全省的教育工作者都来献计献策,只要我们放下包袱,开动脑筋,我们的课改一定可以走在全国的前列,一定可以“而今迈步从头越”。(作者单位:湖南省衡东一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