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尤溪文公高级中学高二 政治 科第一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形式:闭卷)命题: 蒋淑英 审核:叶开华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填写在试卷的答题卡上。答案一律用黑色水笔作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否则一律不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1 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下列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A2011年9月29日,强台风“纳沙”登陆海南文昌翁田镇,部分道路由于积水严重
2、中断B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C2011年9月21日,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展及中国民乐大师团音乐会在乌克兰中央艺术家之家和乌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同时拉开帷幕D2011年9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持仪式,欢迎朝鲜内阁总理崔永林访华2 近年来,“中国元素”在好莱坞电影创作中已经成为一种风潮。“中国元素”成为好莱坞打开中国市场的一块“敲门砖”,但“不管一部好莱坞电影中有多少中国元素,它所讲的永远是美国故事,体现的也永远是美国人的价值观。”这启示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 )要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必须推动中华
3、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趋同要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抵制文化交流A B C D3.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人们有重要影响。我们中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自学科学知识C.社会科学知识 D.语音和文字水平4.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现在落后,但当时的诸子百家,群星灿烂,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孙子兵法至今为兵家经典,甚至被应用于当代企业管理。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有相对的独立性.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5.人们常讲“乡
4、音难改”,“叶落归根”。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C.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对人具有积极主动的影响6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的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A B C D7.对“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人脑是文化的源泉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 .8.2011年7月5日,宁波市
5、召开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座谈会。利用城市广场、社区文化活动资源,广泛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发挥各类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开展社会文明实践活动,营造人人讲文明、处处见文明的良好社会环境,不断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该市做法是因为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9.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更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媒介。在世界的任何一个有中国人的角落,龙都是中国人之间最亲切的身份认同。而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的是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
6、目 B庆祝民族节日C民族的文化遗产 D民族的语言文字10、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 平等互利 B. 理解个性 C. 一律平等 D. 共同繁荣在孔子诞辰2 562周年到来之际,“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1年度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于2011年9月27日在孔子故乡山东曲阜举行。本届世界儒学大会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让世界聆听孔子,把儒学融入世界,来自世界各地的儒学专家学者汇聚东方圣城曲阜,探究儒学价值,开展对话和交流。11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许多至理名言,在今天仍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用语,如“
7、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举一反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等。这充分说明 ()。A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B孔子的思想学说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C儒家思想完全能够与现代社会嫁接D传统思想对今天的现代社会仍然产生深刻影响2011年11月1720日,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8号馆举行,它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大型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盛会。12 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创意产业平均利润率持续强劲增长,已成为中国的朝阳产业,这说明文化创新 ()。 A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C推
8、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D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13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我们之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文化遗产是本民族独有独享的文化财富A B C D141720年,元朝杂剧赵氏孤儿被译成法文在法国面世。后来,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泰将译本改为五幕剧,公演后轰动巴黎。这是中国最早流传到欧洲的一个中国剧本,它译成法文后,又被转译成英文、德文、俄文。他们当时以中国的戏剧、小说、书牍,来讥讽欧洲的时弊
9、,用这些颇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启迪西方人。这说明 ( )A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认同B一个民族只有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实现本民族文化的繁荣C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D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15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 )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
10、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16.具有选择,整理,传递,保存和创造文化重要功能的是( )A. 传媒影响 B. 人际传播C. 教育 D. 电子网络多媒体技术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直到今天还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巨大影响。17三字经的英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推广。这表明( )A.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 B.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C.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 D.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18 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
11、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主要说明(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2011年1月17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60秒长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首映。中国各领域代表人物及普通民众陆续微笑亮相,让美国观众了解了一个更直观、更立体的中国国家形象。据此回答1920题。19此片集纳了来自中国各行各业的59位杰出代表人物,他们当中既有如杨利伟、姚明这样的“名人”,也有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成绩的“普通人”,宣传片旨在向全世界展示立体的中国。这表明 ( )A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基石 B普
12、通百姓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唯一源泉C典型人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D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离不开物质载体20中国首部国家形象片的播出 ( )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为中国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表明中华文化成为了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加强中美文化交流,增进美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能够促进中美文化的融合,消除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A B C D21苍穹、毡包、骏马、牧歌构成了一道绮丽的文化风景线,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模式和文化体系,展现了人类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的非凡创造力。这主要体现了 ( )不同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是中华文化生态观的重要理念文化
13、的多样性就是指地域文化的多样性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A B C D南京的“馒头”计划(政府出钱每天向人们免费发放一个“粗粮”馒头,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等)实行一年多来,1.7万人参与,对各种慢性病的辅助治疗效果明显,许多人的饮食观念也重新从“精”回归到“粗”,不但有效地转变了市民的饮食观念,而且有效地促进了人们的健康。回答2224题。22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饮食方式属于( )A传统习俗 B传统节日 C传统思想 D非物质文化遗产23饮食观念从“精”向“粗”的回归,有效促进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这说明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 )A文化就是物质的力量 B文化直接带来了健康 C文化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14、D文化健康了,身体才会健康24尽管南北方的饮食习惯有交流融合的趋势,但是,从饮食中还是可以把上海人、四川人、山东人分得一清二楚,这着重反映出饮食文化的( )鲜明的民族性 鲜明的地域性 相对稳定性 时代性继承性A B C D 25.下列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B.一定的政治有一定的经济、文化所决定,又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文化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D.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26. 德国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居剧作家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由此可见(
15、)A. 在文化中就能实现人的完美B. 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是自发的C.主动感悟优秀文化,能提高人的人文素质D.文化影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27.2011年10月28日至31日,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福建厦门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以促进海峡图书交流与合作为主题的第七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也同期举行。本届博览会参展规模与成交额均创历史新高。材料体现的文化传播的途径有( )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通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来传播文化通过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来进行文化传播通过展销图书的文化活动来进行文化传播A B C D班级 姓名 座号 第 考室(密 封 装 订 线) 2012-20
16、13学年第一学期尤溪文公高级中学高二 政治 科第一次月考试卷(温馨提示:请把选择题答案填入机读卡)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46分)28. 在生命的长河里,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心;总有 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 知识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12分 ) 29.【话题探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邀请当代文化名人,深入浅出、通 俗易懂地讲解那些原本拗口的、难于理解的古书典故,深受广大群众特别是不喜欢古文 的青少年的喜爱,这对传播中国古代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其中于丹论语心得的热播,有专家说:“中国老百姓不缺圣贤书,
17、他们缺少心灵鸡汤。于丹只是用了一个最昂贵的材料,给他们炖了一锅鸡汤。至于有人说她浪费,她也完全有理由:千年人参藏在抽屉里,就给几个掉了牙的老先生闻闻,岂不可惜?”参与话题探讨,从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角度,阐述于丹“论语心得”的热播给我们的 启示。(12分) 座位号:30.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为了深刻领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某班开展了合作探究并收集到下列材料: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
18、改革开放时代,是呼唤创新的时代。文化创新是当前特别重视的一种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肓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材料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两个过程。因此,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假如你是研究组其中一员请参与研究:(1).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10分)(2).在文化创新中如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12分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尤溪文公高级中学高二 政治 科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54分)15、CAABC 610
19、、BCABC 1115、DAAAD1620、CBCDB 2127、CACDACD二.非选择题:(46分)28.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难忘的经历、刻骨铭心的情感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的交往和行为方式。(4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终生难忘、刻骨铭心,体现了这一点。(4分)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想、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有重要影响。(4分)29.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
20、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于丹教授正是准确地抓住了新时代的思想特点,借助媒体的力量,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将晦涩难懂的中国古典平民化、大众化,在继承中发展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每点4分)30.(1)文化的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每点2.5分 ,共10分)2、 (1)“古为今用”: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自新、革故鼎新。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2) “洋为中用”:就是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3) 要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方向进行。(每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