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自己沉10年 2012年2月,美国洛杉矶传来了一个举世瞩目的消息: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个奖项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中国人从未摘取过,王澍的得奖,实现了零的突破。从此世界建筑殿堂上,在理查德?迈耶、贝聿铭、丹下健三等熠熠闪光的建筑大师姓名之后,将镌刻上一位中国人的姓名。王澍的横空出世,一方面令人欢欣鼓舞,另一方面也发人深思。为什么在欧美处于绝对权威的建筑界,王澍能够异军突起,赢得广泛赞誉呢?业内专家评价王澍说:“他的作品扎根本土,并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这种中国特色,反而令世界眼前一亮。如今,王澍在国际舞台可谓意气风发,鲜有人知的是,他曾一度沉寂10年。王
2、澍,1963年出生于乌鲁木齐市,1981年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学生时代的王澍,颇富才华却桀骜不驯。有一次,他在街上摆了两个油桶,自称“装置艺术”,而这一惊人之举,招致了行人的不安,还惊动了警察。警察当然不理会他的所谓“艺术”,责令其迅速拿掉,后来还是导师齐康教授及时赶到,才化干戈为玉帛。毕业论文答辩时,他将论文题目贴满墙壁,齐教授劝他:“你这样贴出来,小心论文通不过呀。”他不听,反而口出狂言:“如果说中国有现代建筑师,那只有一个半,半个是我导师,一个就是我。”这句话得罪了不少评委,所幸齐教授背后力挺,答辩才得以顺利通过。齐教授之所以特别器重王澍,关键在于欣赏他身上的两种特性:一
3、是不注重利益,对专业热爱;二是勤于思考,不人云亦云。齐教授认为,王澍天赋异禀,假以时日,应该是有大成就的人。因此,在毕业前夕,师生二人进行了促膝长谈,齐教授特别叮嘱他:“切忌急功近利,要守得住寂寞,多思索,多体验,厚积而薄发。”能够恪守师训其实并不容易。王澍毕业后,进入浙江美术学院研究所,从事建筑、环境的研究工作。当时,改革开放大潮汹涌,全国各地大兴土木,建筑师在市场上十分走俏,很多同学抓住机遇,获得了不菲的收入,而王澍却远离闹市,日复一日地与图案和文字为伴。这期间,他把主要精力用来夯实自己的文化底蕴。他熟读康德的形而上学导论,默背世说新语,从白居易、李渔等传统诗词中获取营养,去感知那已远去中
4、国的美,把对文化的理解融入设计理念中。他时常感到,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召唤他去承袭与发展华夏建筑的独特韵味。那段日子,不断有朋友劝他:“现在有很多项目很赚钱,你竟然还闲在西湖观风景。”王澍思想挣扎过,但想到导师的教诲,想到自己的志向,他坚守了下来。“当大家拼命赚钱的时候,我却花了很多时间来反省。”王澍后来回忆说。在心性的滋养中,王澍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建筑观,“在做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建筑只是我的业余活动。比建筑更重要的是一个场所的人文气息,比技术更重要的是朴素建构手艺中光辉灿烂的语言规范和思想。”转眼几年过去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提速,西方建筑思潮和模式让很多国内建筑师顶礼膜拜,一味地“
5、崇拜外国、排斥民族”浮躁之风盛行,传统建筑精华与美学尽遭遗弃。对此,王澍颇有微词:“在中国,有很多美丽的城市,然而他们把一切都破坏了。他们建造起宽阔的道路系统,每一个街区都给开发公司建造高层住宅,把纽约、洛杉矶、拉斯维加斯融合在一起,那就是上海。”王澍希望能有所作为,摩拳擦掌地想出山,但齐教授的话再次在耳边响起。他暗暗咬牙坚持,既然火候还不够,那就再沉几年。就这样,在他毕业后的整整10年里,他没有建一座房子,放弃了很多唾手可得的赚钱机会,而是一直扎根于文化的吸收与探求中,扎根于最基本的实践与探求中。这期间,他常常与工匠们在一起工作,在真实的建造中获取经验;充分发掘建筑材料的可再利用和经济实用性
6、,从各地的拆房现场收集了700多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这些积累,终于成就了瓦园的惊艳出世。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上,他用6万片旧城拆迁回收的青瓦、3000根竹子,几乎在全手工的状态下造出一个800平方米的建筑。独特的建筑风格一经推出,立刻引得啧啧称奇、阵阵喝彩。瓦园的成功,令王澍声誉鹊起,同时也更坚定了他的建筑理念:扎根本 土,将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元素融入现代建筑。此后,王澍一发而不可收拾,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历史博物馆等系列经典建筑相继问世。真金不怕火炼,这些作品,渐渐拉开了世界的眼帘,让西方的建筑权威毫不吝啬地将“建筑奥斯卡”破天荒地颁给了中国人。得知自己获奖后,王澍表示:“我突然意识到那沉寂的10年多么重要,看来真诚的工作和弥久的坚持一定会有某种结果。”当今中国,无论创业或者学术领域,无数人都在追求速成,寻找成功的捷径,处处充满浮躁。王澍的成功或许提示我们,真正的成功要学会沉下去,沉得越久,将来才能飞得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