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2章 劝学(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54085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2章 劝学(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2章 劝学(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2章 劝学(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2章 劝学(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2章 劝学(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2章 劝学(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2章 劝学(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2章 劝学(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2章 劝学(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2章 劝学(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2章 劝学(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2章 劝学(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2章 劝学(节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劝学(节选)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木直中绳()() 槁暴()参省()()跂而望矣() 舟楫()跬步() 骐骥()()驽马()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蛇鳝()【答案】zhngrupcn xngqjkuqjnqilushn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以为轮()(2)虽有槁暴()(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君子生非异也()【答案】(1)“”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2)“有”同“又”;“暴”同“曝”,晒干(3)“知”同“智”(4)“生”同“性”,天赋,资质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绝(2)假(3)强(4)利(5)闻(6)而(7)焉(8)于【答案】(

2、1)动词,横渡/动词,消失/形容词,与世隔绝的/形容词,到了极点/副词,极、非常(2)动词,凭借/动词,借给/动词,假装(3)形容词,强健、强壮/形容词,弓有力(4)形容词,锋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意动用法,以为利(5)动词,听见/动词,听说/使动用法,使听见(6)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因果,因而/连词,表并列,而且/连词,表递进,并且/连词,表修饰,相当于“地”(7)兼词,于之,从这里/句末语气词,了/疑问代词,哪里(8)介词,从/介词,比/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介词,向/介词,到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

3、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_(4)木直中绳,()_(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_(6)登高而招 ()_(7)积善成德 ()_(8)用心一也 ()_【答案】(1)名词作动词游泳(2)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天(3)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4)动词的使动用法以火烘木,使其弯曲(5)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6)形容词作名词高处(7)形容词作名词善行(8)数词作形容词专一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以为轮古义:_今义:认为。(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_今义:学问广博精深。(3)蚓无爪牙之利古义:_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含贬义)。(4)用心一也古义:_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怀着的某

4、种念头。(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_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答案】(1)把制成。(2)广博地学习。(3)鸟兽的爪子和牙齿。(4)两个词,因为心思。(5)藏身。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译文:_(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译文:_(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译文:_(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译文:_(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译文:_(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文:_(7)木直中绳,以为轮。()译文:_(8)无以至千里。()译文:_【答案】

5、(1)判断句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会再变直,这是由于煣的工艺使它变成这样的啊。(2)判断句君子的天赋不是和一般人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3)判断句除了蛇洞和鳝洞就没有藏身的地方,这是因为心思浮躁。(4)状语后置句冰,是水所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寒冷。(5)状语后置句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6)定语后置句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7)省略句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绳,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8)固定句式没有用来远达千里的方法。 常识速览集“诸子大成”的儒学代表荀子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6、、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者。贡献: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社会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着不同的看法。并逐渐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等不同的学派,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荀子从“人性本恶”的观点出发。认为人的

7、知识和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学习、教育逐步培养起来的。劝学便是他强调后天学习的名篇。1文学常识先秦诸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荀子荀子一书为战国末期赵人荀况及其门人所著。荀况本为孙氏,故此书又称孙卿对书或孙卿子。荀子的人性论是荀子思想的逻辑起点。与孟子不同,荀子主张人性本恶,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因而他强调学习、积累和“注错习俗”。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隆礼重法”“君舟民水”“尚贤使能”“开源节流”等主张。其中天论性恶解蔽劝学诸篇可细读。荀子一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成为有标题的论文,文章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标

8、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2文化常识表示行进的词语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跬步:半步。(2)步:甲骨文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叠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的意思。本义是“两举足也”,即两步为步,用作动词,表示散步。释名:“徐行曰步。”成语“亦步亦趋”即源于此。(3)趋:释名:“疾行曰趋。”意即小步快行。“趋”是恭敬的表示,晚辈见到尊长、臣子朝见君王一定要“趋”,以表敬意。(4)走:甲骨文上像人甩开手脚,下像足之形。从字形看,人两手摆动的幅度很大,像跑起来的样子。因此,古汉语中“走”的本义即“跑”。(5)奔:急走,跑。(6)行:甲骨文像四通八达的道路形,道路是供人行走的,所以“行”引申为“行

9、走”。探究精研文本 整体感知劝学(节选)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劝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文脉梳理学不可以已积累、坚持、专心 文本深读自主探究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_【答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2文

10、章第二段中的“善假于物”是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吗?谈谈你的理解。_【答案】第二段的中心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是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作者认为,一个人借助于外物可以极大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像借助高度、风力、车马、舟船,就是这样。而后天学习的知识道理就像这些外物一样,可以帮助人极大地提高自身的修养。这一段是论证了学习的巨大作用。因此,“善假于物”即善于学习知识和道理,将其理解为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是不正确的。3课文第三段是从哪几个层次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的?_【答案】合作探究4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你怎么认识这两位大

11、师的不同说法?_【答案】(示例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需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学与思要结合起来。荀子并没有否定思考。他反对的是单靠坐在房间里苦思冥想的学习方法。他主张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示例二)“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雄辩地证明了空想不如“善假于物”的学习。君子之所以能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成为有才德的君子。修养的人。为:冻结成。木直中(zhn)绳:中,合于。(ru)以为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虽:连词,即使。复

12、:再。挺: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者也”,判断句式标志,“者”“也”是语气词,“者”用在结果分句的范围广。顺风而呼:而,连词,表修饰关系。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彰:清楚。假:凭借,利用。舆(y):车。利足:脚走得快。致:达到。舟楫(j):船只。楫,桨。能:善,会。水:游泳,名词作动词。绝:横渡。生(xn):同骐骥(q j):良马。驽(n)马:劣马。功:成功。锲(qi):用刀雕刻。镂(lu):雕刻。一:专一。跪:脚。螯(o):钳夹。迁移学以致用 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正反对比,增强说理的分量课文最后一段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手法。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以“骐骥”与“驽马”做对

13、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然后用“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做对比,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做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后者“用心躁”。鲜明的对比,反复地论证,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分量。2写法指导对比论证四注意对比论证是指围绕一个中心论点,从正反、纵横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将问题正确和错误的两方面分别展示出来,使是非曲直一目了然的论证方法。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能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14、真与假的对比,可以去伪存真;善与恶的对比,可以抑恶扬善;是与非的对比,可以拨乱反正。因此,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比单从正面说理论证更有力,使观点更鲜明。对比论证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对比要鲜明、具体。第二,对比对象要有可比点。对比的各方必须具有某些相同的属性,才能进行对比。如果两种事物间没有可比性,就没有了对比的依据,也就达不到有效论证论点的目的。第三,要两两相对,对比均衡,眉目清楚,扣着双方的对比点举例分析。当然,有时为了突出正面的需要,正面例子可以多举几个。第四,对比之后要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把蕴含其中的事理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来。“比”是基础,“议”是升华。因此,对比后要旗帜鲜明地做出评价或得出结

15、论,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3迁移运用请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为下面的文段添加论证文字,使观点得到论据的支撑。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粒种子躺在泥土里。春天到了,一粒种子破土而出,而另一粒种子说道:“我没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岩石;我若向上长,也许会伤到我的茎。”于是它甘心呆在泥土里。几天后,它被一只母鸡吃掉了。_【写作示例】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一粒种子敢于面对挑战与困境,破土而出,为自己开创了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另一粒种子,却害怕挫折与磨难,甘心待在自己的“安乐窝”里,结果埋葬了自己。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可以看出,困难与挑战虽会给人以挫折,却也可以催人奋进,给人以力量;而安

16、逸与保守虽可以暂时保身,但最终却使人堕落而遭淘汰。有一句话说得好: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可见,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荀子在劝学(节选)中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可以提高素质,使人智慧明达、言行无过。还提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启示今天的我们要学会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专心学习,发展自我。在学习态度上,荀子认为要“锲而不舍”。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蚓“用心一也”,故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而蟹“用心躁也”,所以“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这个比喻告诉我们除了锲而不舍之外,还要专一。两千年后的今天,知

17、识与信息日新月异,我们拥有比古人更优越的条件,更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用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再加上我们的专心和锲而不舍,一定会取得学业与事业的成功。【应用角度】“学无止境”“坚持”“学会借助外物”等。2精彩应用兀立的山峰,本没有灵气,却借助脚下的绿水,构建出人间胜景;火红的花朵,本没有生机,却借助身旁的绿叶,表现自己的高贵;普通的佛寺,本没有神秘,却借助山林的幽深,渲染自己的超尘脱俗。一个人,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借助外物的力量,却能铸造辉煌的人生。荀子曾说过:“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也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他山之石,可

18、以攻玉。”别人的经验、方法,我们可以拿来,化为己有,巧妙运用,一定会事半功倍。 佳作领悟导读:培根被看作是十七世纪知识界的精神领袖,他写了一批在近代文化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下面就让我们来品味论求知一文,看培根是如何论述求知的,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有什么启发。文章多用比喻和对比论证,语言精练有力,警句较多,有的已经成为名言。多朗读感悟,最好熟读成诵。论求知弗兰西斯培根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潢,也可以增长才干。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 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潢。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

19、体,统筹全局,却唯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方能办到。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成偏执的书呆子。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实践尝试则可修正检验知识本身的真伪。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有的知识只需浅尝,有的知识只需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需读其中一部分,

20、有的书只需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反复地读。有的书可以只读别人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粗糙的书。否则一本好书将像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不愿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只愿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敏锐。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闻者,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弥补。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

21、来弥补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烦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学,如此等等。这种种头脑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治疗。(有删改)【悟亮点】1学拟题(1)有的译本把本文标题译为“论读书”或“论学问”,根据课文内容,你认为哪个标题译得最恰当?为什么?提示:论求知最恰当。此题目恰当地概括了全文论述的内容,若译为“论读书”,则范围太小,不能概括全文,若译为“论学问”则范围过大,不够具体。2学表达技巧(2)第段画线句子

22、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提示:“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用“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栽”比喻“求知学习”,运用这两个比喻是为了论证“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这个论点。(3)第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提示:连用六个排比句,列举六门学科知识的作用进行论证,使文章节奏鲜明,论述详尽,语气强烈,无可辩驳,有力地论证了“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一观点。训练落实提升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尝跂而望矣跂:抬起脚尖 B假舆马者 假:借助 C非能水也 水:游泳 D君子生非异也 生:同“性”,天赋,资质AA项,“跂”应为踮起

23、脚跟。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51532031】取之于蓝寒于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A相同,也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也不同D介词,从;介词,比;连词,表递进;连词,表转折。3找出与“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中的“上”和“下”用法相同的一项 ()A非能水也B以为轮C日参省乎己 D非利足也CC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状语。A项,名词作动词;B、D两项,使动用法。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51532032】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用心一也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BA项,古义为精神的最高境界,今义指为神的总称。C项,古义为两个词,因为心思。今义为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怀着某种念头。D项,古义为藏身。今义为托付;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5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AA项属于状语后置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