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9课登岳阳楼1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53871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9课登岳阳楼1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2022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9课登岳阳楼1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2022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9课登岳阳楼1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1-2022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9课登岳阳楼1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1-2022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9课登岳阳楼1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登岳阳楼一、课程目标(一)文化价值:学习“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二)人文价值:引导通过“读题译读解读赏读”把握诗意景情及语言技法,培养读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和素养。(三)审美价值:领略杜诗的意境和风格。二、核心概念:“登” 三、问题思辨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登”上岳阳楼的;“登”后见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即“登”之意、之景、之情分别是怎样的,之间有何联系。四、教学建构1. 导入。讨论对联“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引出新课。2. 方法导引。教给学生“读题目”和“译解赏”诗歌“四步阅读法”,培养自主

2、读解诗歌的能力3. 解题。抓住核心词语“登”, 推测诗歌内容。4.“译解赏”交流。(1)译读明晓诗意(2)解读体悟情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3)赏读品析技法5.总结诗歌意境风格。至此,可完成诗歌“读题”“译读”“解读”“赏读”等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基本素养的培养。6. 拓展运用要求运用“四步阅读法”,自读杜甫旅夜抒怀。【教学提纲】: 1. 对联讨论,引出“洞庭水”“岳阳楼” 2. 解题,抓核心词“登”,推测诗歌内容教学流程 3. 方法导引:读诗“三步法”(或“四步阅读法”) 4.“三步法”译读赏交流 5. 拓展提升:运用“四步阅读法”自读杜甫诗旅夜书怀 登前之况:昔闻 今上登岳阳楼 登上所见

3、:吴楚坼 乾坤浮 登上之情:涕泗流 悲己忧国五、教案设计(一)导入1问:“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这副对联是为 (景点)题写的? (1)学生七嘴八舌自由回答。明确:岳阳楼。 (2)追问:你凭什么知道是为“岳阳楼”而题写的? 学生自主独立发言。明确:【岳阳楼(对联的作者是周元鼎)。范仲淹字希文,上联由其岳阳楼记来,“后乐先忧”即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杜甫字少陵,下联意出其登岳阳楼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2.师: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大诗人杜甫的登岳阳楼,领略其“登”之之景之情。(二)读诗方法导引“读译解赏”读诗四步法”【教给学生读诗“四步

4、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把握古典诗歌意景情境。】阅读诗歌,首先要读懂诗意;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情感;进而分析所运用的手法。老师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觉得初学者可以采用“四步阅读法”,即:读题推测内容译读明晓诗意解读体悟情境赏读品析技法。当然“四步”(重点在于“译”“解”“赏”三步,可称之为“译解赏读诗三步法”)不是严格按部就班,可以结合融会,如“解读”“赏读”可以合在一起解决,乃“品读赏析法也”;比较高级的学习者也可以“译”“解”“赏”一步融合到位。板书:读题推测内容译读明晓诗意 “四步读诗 解读体悟情境 三步法 阅读法”赏读品析技法(三)解题读题目,抓信息,推测所

5、写(可能会写些什么) 1.标题“登岳阳楼”,从短语结构来看,是什么结构式的? 学生自由回答。明确:动宾结构。动词“登”,宾语即“登”的对象是“岳阳楼。 2.这个标题核心字眼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明确:“登”。3.由这个标题,你推测诗歌可能会写些什么呢? 学生自主发言。 示范:诗歌可能会写登前(在什么情况下“登”岳阳楼的)/登中(“登”岳阳楼的过程怎样)/登后(“登”上岳阳楼的所见、所闻、所感)。当然这些内容可以全写,也可以写其中的几项。如可能会写“登”前的景象和“登”上后的所见所闻所感,略去“登”的过程;也可能只写“登”上后的景情,如登高(只写登高后所见的景象和引发的情感)。读题目,只能是推

6、测诗歌内容,大体有个方向,至于诗歌写了些什么还得研读诗句。(四)译解赏交流(译读明晓诗意解读体悟情境赏读品析技法)1. 译读明晓诗意(1)补充成分还原语序通晓诗意(省略成分补出来,倒装语序给还原,活用词语准表达)学生自主发言;师生点评,纠正,完善。示范:昔闻洞庭水(波澜壮阔),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应为:坼吴楚东南】洞庭湖分裂吴楚在东南两面乾坤日夜浮(于洞庭水)。亲朋无一字,【应为:亲朋字无一】亲朋好友们书信没有一封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应为:关山北戎马】关山以北(即:北方边关)战事又起凭轩涕泗流。以前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终于登上(洞庭湖边的)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分裂

7、成东南两地(或:浩瀚的洞庭湖分裂吴楚在东南两面),日月星辰白天黑夜都漂浮在洞庭湖上。亲朋好友们书信没有一封(即: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只有孤零零的一只船陪伴着。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2)置身诗境联想想象描摹诗意 2.解读体悟情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理解所写分析特点体悟情境(理解分析诗歌写了什么人、事、景、物,这些人、事、景、物有怎样的特点,抒发了什么情或志)。可以让学生讨论,自主分析。学生若没有办法做到,再问题引导:(1)“昔闻洞庭水”:从“昔闻”二字,你可以想见诗人对“洞庭水”有着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明确:慕名已久,向往已久。(2)“今上岳阳楼”看到了洞庭水怎样的

8、景象?A.原文回答,明确:“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B.置身诗境,描摹意境。(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3)讨论:诗人“昔闻洞庭水”,对洞庭湖的美景神往已久;“今上岳阳楼”,终于了却夙愿,可为什么会“凭轩涕泗流”呢?难道是喜极而泣?学生发言,明确:诗人看到了洞庭湖的美景,想到了自身亲朋音信断绝、年老多病、生活艰难只能以舟为家而漂泊江湖的孤苦无依;又想到国家的动荡不安、百姓的生活疾苦。因此“涕泗流”,表现其忧国忧民的情怀。(4)总结板书: 登前之况:昔闻 今上慕名已久 登上所见:吴楚坼 乾坤浮浩瀚磅礴 赞洞庭景登岳阳楼 亲朋 登上之情:涕泗流 老病 孤舟 悲己忧国 忧家国事 戎马 3. 赏

9、读品析技法学生发言学生辩驳教师点评师生共识引导学生在交流争辩中明晰疑难之点,至达成共识。4.总结杜诗意境风格整首诗意境宏达、胸怀博大、情调悲壮,体现杜甫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五)拓展提升运用“四步阅读法”,自读杜甫旅夜抒怀。【板书设计】: 登前之况:昔闻 今上慕名已久 登上所见:吴楚坼 乾坤浮浩瀚磅礴 赞洞庭景 意境宏大 风格:登岳阳楼 亲朋 胸怀博大 沉郁 登上之情:涕泗流 老病 孤舟 悲己忧国 忧家国事 情调悲壮 顿挫 戎马 【教学反思】:1本课教学从学生阅读实际出发,教给学生诗歌“四

10、步阅读法”,给了学生思维的路径,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走进文本。2教学过程紧扣核心词“登”,沿着“读题”“译读”“解读”“赏读”一线展开,诗歌阅读方法一以贯之,点拨引导和激发想象相得益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及时捕捉学生思维表达的亮点和不足,让学生在辩论中明晰疑难之点,使诗歌译解赏渐趋到位。3立足文本,从根本上引导学生读懂诗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的能力。4教学从方法指导到阅读实践,既突出阅读、赏析、表达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又体现教学过程条分缕析、循序渐进的哲学特点,有高屋建瓴、驭繁就简之功效。 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它要受时间的限制,没办法在一节课内让诗歌读赏析达到完美之境。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