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节 群落的演替(五)一、选择题1(2015河南洛阳模拟)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B人类活动可以使自然演替的速度改变,而演替方向不一定会改变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湖泊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C解析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应用取样器取样法,A正确;人类活动可以改变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但是也能和自然演替的方向一致,如加快某群落向森林的演替,B正确;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的组成仍处在动态变化中,C错误;湖泊近岸区和湖心区分布着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
2、。2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请将其排序()森林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地衣阶段灌木阶段裸岩阶段苔藓阶段ABCD答案D3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起始条件不同B农田被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演替的起点是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C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增加,能量减少答案D4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多年的旧墙壁上生出苔藓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B披荆斩棘,开出一条道路C由于化工厂污水的排放,河水中的植物群落改变了D过度放牧和城市的出现都属于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答案
3、A5.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提高答案C解析由图示可知,这种演替虽然使前一优势物种的数量降至较低水平,却没有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故C项的表述是错误的。6.如图为某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4、A珊瑚虫和该区域的鱼组成珊瑚礁群落B珊瑚礁体积变化影响鱼类的多样性C该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D演替至第4年时各种鱼类个体数才达到K值答案B解析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而珊瑚虫和该区域的鱼只是该区域动物中的一部分,A错误;图中可以看出,珊瑚礁为鱼类提供了生物和栖息场所,并珊瑚礁体积和鱼的种数呈现出正相关的变化,B正确;该珊瑚礁虽已被破坏,但是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因此属于次生演替,C错误;演替至第4年时,珊瑚礁体积和鱼的种数仍处在向下波动的状态,到第5年才基本维持相对稳定,因此演替至第5年时各种鱼类个体数才达到K值,D错
5、误。7群落演替过程中,草本植物逐渐代替藓类植物,接着灌木植物又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A演替各环节中后来者繁殖能力较强B演替各环节中最先进入者寿命较短C演替各环节中后来者较高等D演替各环节中后来者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答案D解析演替过程中,优势物种更替的主要原因是后来者相对较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进而更有利于其生存,D正确。8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对群落演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选项生态特征发展期成熟期A生物种类少多B有机物总量较少较多C抵抗外界的干扰能力强弱D动物类群丰富度较低较高答案C9(2015浙江杭州二中月考)如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6、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与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关,与人类活动无关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过程中,云杉逐渐成为主要物种D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答案C解析该群落的演替是在保留植物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土壤上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A错误;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但也属于群落的演替,B错误;的过程中,乔木逐渐增加,其中过程中,云杉逐渐成为优势种,C正确;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D错误。10(2015河南十校联考)最新研究显示,由于南极半
7、岛拉森冰架的崩塌,以海水中微小生物为食物的玻璃海绵的种群数量出现了暴发性的增长。但是,这种海绵可能不会永远在这一深层海域中称霸,因为其他物种可能会对它们产生影响,不过玻璃海绵戏剧性地增长暗示,海底生态环境的变迁比之前预想的要快得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玻璃海绵获得的碳元素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入其体内的,玻璃海绵体内的碳还能以CO2的形式进入大气中 B玻璃海绵种群数量呈现暴发性增长,推测在一定时间内,其数量增长曲线呈“J”型C推测能影响玻璃海绵霸主地位的其他生物与它的关系可能是捕食、竞争或寄生等D玻璃海绵在南极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一段时间后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答案D解析碳在生物群落和
8、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是二氧化碳,而在生物群落内部的流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因此玻璃海绵获得的碳元素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入其体内的,玻璃海绵体内的碳还能以CO2的形式进入大气中,A正确;玻璃海绵种群数量呈现暴发性增长,由此可推测在一定时间内,其数量增长曲线呈“J”型,B正确;其他生物能影响玻璃海绵霸主地位,可排除互利共生关系,可能是捕食、竞争或寄生等,使其数量下降,C正确;玻璃海绵以海水中微小生物为食物,在南极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D错误。二、非选择题11根据群落演替的理论,在光裸的岩地上经过一定的时间,最终就会演替出森林。请据此回答问题:(1)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其过程大致是_。(2
9、)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同时,地衣分泌的_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加速了岩石风化成_的过程。(3)各种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生物群落的阶段是_。(4)地衣阶段与苔藓阶段相比,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是_,微生物种类较多的是_。(5)在以下演替的各阶级中,所需时间最长的是_,所需时间最短的是_。A地衣和苔藓阶段B草本植物阶段到灌木阶段C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D森林阶段答案(1)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有机酸土壤(3)草本植物阶段(4)苔藓阶段苔藓阶段(5)AB12根据下面探究水体中原生动物群落的演替的实验,回答问题。探究过程:(1)取适量的干稻草加水煮沸,冷却至室温
10、后,在大烧杯中加入3/4容积的干稻草溶液,取一滴溶液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将此烧杯放置在一个不受干扰、没有阳光直射的安全地方,让它滋生大量的细菌。(2)放置3 d,用池塘水加满烧杯,混合后,取水样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对照识别你观察到的每一种生物同时估计一下你的样本中每一种生物的相对密度。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3)每隔3 d,用滴管分别取烧杯表层、靠近烧杯侧壁的表层以下、烧杯底的水样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对照原生动物的图谱,识别你观察到的每一种生物,同时估计一下你的样本中每一种生物相对密度。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4)当你观察到原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可结
11、束实验,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回收溶液。(5)分析数据,得到结论。请分析:(1)干稻草加水煮沸的目的是_。(2)影响这个群落变化的因素主要是_。(3)观察到的生物最可能来自_。(4)请你预测一下,烧杯中的原生动物将会_(增多或消亡)。(5)若要进一步探究酸雨对水体中原生动物群落演替的影响,应在(2)和(3)之间插入怎样的操作?_答案(1)灭菌(2)有机物、温度、酸碱度、水质等(3)加入的池塘水,也可能来自空气的传播(4)消亡(5)在第(2)步和第(3)步之间插入以下操作:将烧杯中的溶液等量分开,其中一个杯子加入适量的酸雨(SO2溶液),另一个杯子加入与酸雨等量的蒸馏水。13某地实施退耕还林多年后
12、,原有耕地变为林地。科研人员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发现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即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见表中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种名山桃丁香油松刺槐山桃1丁香0.1241油松0.1250.8341刺槐0.1480.7610.8841(1)耕地逐渐过渡为林地的过程属于_。(2)在调查该林地山桃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_法。(3)据表中数据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_。造成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答案(1)群落演替(或次生演替)(2)样方(3)油松和刺槐阳光解析(1)耕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2)调查植物种群密
13、度所用的方法是样方法。(3)两种生物重叠越大说明它们之间的资源竞争就越激烈,分析表可知油松和刺槐的重叠度最大,即油松和刺槐的竞争最激烈;阳坡和阴坡的主要区别是阳光。13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的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调查时间调查项目1953年1973年1984年1996年叶面积指数2.486.6111.2817.76光能截获率(%)20.342.388.995.9总初级生产量(t/hm2a1)17.4355.50116.61150.81净初级生产量(t/hm2a1)1.5014.5223.8826.00(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
14、富度变化趋势是_。(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_。(3)请用坐标图绘出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4)如图是1953年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_。(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1)次生演替逐渐增加(2)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或两者呈正相关)(3)(4)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5)样方空间上的分布(分居)解析(1)对实验结果不同表现形
15、式的解读:表格中横栏表示的是不同年份不同量的变化,如叶面积指数逐渐变大,光能截获率逐渐增加,生产量也是逐渐增加的,并且要明确上述三个量与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之间的关系,随着生产量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应该是增加的。坐标系中数据的解读,从1953年1996年间生物量的解读可以看出在1953年1984年间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在1984年1996年间生物量最终趋于稳定。(2)学会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实验结果:要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呼吸量的关系,首先表格中已经有叶面积指数与净初级生产量和总初级生产量的关系,而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然后以叶面积指数为横坐标,以呼吸量为纵坐标进行描点、连线。(3)群落物种丰富度调查方法:在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强调了不能使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用的是取样器取样法;而在调查地表以上的物种丰富度,特别是植物物种丰富度时,方法还是使用样方法,所以要注意区分上述两种方法的使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