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素养评价:2-3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51069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素养评价:2-3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素养评价:2-3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素养评价:2-3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素养评价:2-3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素养评价:2-3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素养评价:2-3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素养评价:2-3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素养评价:2-3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素养评价:2-3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素养评价:2-3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时素养评价:2-3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六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2018山东学考)2008年始,德国某著名运动鞋制造商把其在中国的制造厂向越南等国转移;至2012年,越南的产量超过中国;2017年该制造商宣布重回德国建厂,利用智能机器人生产制造运动鞋,据此回答1、2题。1.影响该制造商把运动鞋生产企业布局在中国和越南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B.燃料C.劳动力D.交通2.该制造商将工厂从中国向越南转移,是因为越南()A.市场广阔B.生产成本低C.交通便捷D.科技水平高【解析】1选C,2选B。第1题,运动鞋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因素是劳动力。第2题,制造商转移

2、产业,目的一般是为了降低成本、扩大市场,越南与我国相比劳动力廉价、地价低,但市场小,因此运动鞋制造商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某煤业集团间接液化项目A线是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靠卖煤为生实现了煤炭由黑变白、资源由重变轻,卖煤变为卖油,成功实现产业升级转型。据此完成3、4题。3.影响该煤业集团实现煤炭由黑变白、资源由重变轻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B.原料C.交通D.技术4.该煤业集团大力发展煤炭转型产业,可以()A.增加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B.以新能源全面替代常规能源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绿色转型升级D.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状况【解析】3选D,4选C。第3题,据材料可知,该煤业集团实现了煤炭

3、由黑变白、资源由重变轻,变卖煤为卖油,延长了产业链,对煤进行深加工,成功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对煤进行深加工主要因素是技术,市场、原料、交通等不是主要因素。第4题,该煤业集团大力发展煤炭转型产业,煤炭由黑变白、资源由重变轻,减少原煤的使用量,减轻大气污染,同时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可以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我国石油要靠进口;煤炭转型不能全面替代常规能源;不能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状况。位于皖浙交界的长广煤矿,曾是浙江省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2013年,由于煤炭资源的枯竭和产业结构调整,一代“煤城”谢幕。下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据此回答5、6题。5.长广煤矿经济

4、转型前,不属于发展阻力的是()A.科学技术B.环境变化C.人口规模D.资源枯竭6.新生期面临着经济转型,下列举措不属于新生动力的是()A.培育新兴产业 B.扩大煤炭市场C.发展工业旅游 D.拓展交通网络【解析】5选A,6选B。第5题,从图中可知在中年期环境变化、资源枯竭、人口规模箭头向下,阻碍了城市发展,只有科学技术箭头向上。第6题, 新生期的新生动力应是培育新兴产业、发展交通和第三产业,扩大煤炭市场不属于新生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凭借地理位置的优势,抓住机会,逐渐完成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沃土之一。据此回答7、8题。7.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产业结构的变化是()A.第一、第三

5、产业比重都上升B.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C.第一、第二产业比重都上升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8.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优先发展的产业是()A.现代服务业B.高新技术产业C.加工制造业D.生态农业【解析】7选D,8选A。第7题,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逐渐转型升级,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目前第三产业比重占GDP的50%以上。第8题,近年来,珠三角地区提出了“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高成本时代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探析一文指出,处于经济发展前列的广东,有必要充分认识发展的高成本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并以全球视野谋划广东的发展,调整发展对策,提高广东经济的

6、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据此回答9、10题。9.下列各项中,预示着广东进入21世纪后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是()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日渐紧张劳动力成本降低,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多人民币对外币的比值下降A.B.C.D.10.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列各项措施中合理的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控制工业发展的规模构建以政府为主体,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加快绿色广东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A.B.C.D.【解析】9选B,10选D。第9题,进入21世纪后,能源、矿产、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

7、染严重是高成本时代到来的表现。第10题,控制工业发展的规模不切合实际,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创新体系的主体应该是企业,不应该是政府。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和现代物流发展快等优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阵地。而珠江三角洲又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到目前,它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1)简要分析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区位因素。(2)图中A代表的产业是什么?在第一次产业升级与转移中,珠江三角洲地区A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8、3)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做好第二次产业升级工作?【解析】第(1)题,属基础题目,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即可作答,也可按工业区位因素分析思路去总结。第(2)题,对A产业的判断,应弄清珠江三角洲相对于香港的优势。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故A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另外,第一次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还有土地廉价、优惠政策等优势。第(3)题,经过第一次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迅速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土地紧张、地价上涨、环境污染加剧,矿产、能源短缺等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第(4)题,结合图示,珠江三角洲产业应向欠发达的

9、相邻地区转移,同时要大力发展技术型产业和第三产业。答案:(1)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机制比较完善;工业基础和自然条件好;侨乡。(2)劳动密集型产业。原因:大量廉价劳动力,地价低,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3)用地紧张,地价上涨;环境污染加剧;矿产、能源短缺。腹地狭小;产业基础薄弱。(4)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要逐步向优势明显的周边地区转移;“珠三角”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如何在引进新一轮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加快引进产业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把“广东制造”转变为“广东创造”“广东设计”,已成为

10、广东省保持平稳、快速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据此回答12、13题。12.广东省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劳动力、资源、资金缺少引起产业发展滞缓“民工荒、技工荒”导致劳动力成本提高国际油价攀升,能源价格上涨,土地、水资源的瓶颈约束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交通拥堵和自然灾害导致投资环境的恶化A.B.C.D.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广东制造”转变为“广东创造”“广东设计”,利于提升广东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B.推进新兴制造业向珠三角周边转移,利于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和优化C.产业成本的降低可以摆脱广东经济目前面临的困境D.广东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解决能源和劳动力问题【解析】12选B,13选A。第12题,广东

11、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广东省依靠廉价劳动力等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而随着经济发展,地价、劳动力等成本提高,导致经济发展困难。第13题,由材料可知,广东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由“制造”向“创造、设计”转变,增加技术含量,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空间基尼系数是衡量产业空间集聚程度指标的一种,空间基尼系数值越接近0,则该地区的产业分布越均衡,越接近1,则产业集聚程度越高。下图为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基尼系数示意图,广东省内区域经济差异明显,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的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不及珠三角地区的1/3。据此完成14、15题。14.2005-2014年广东省制造业()A.珠三角地区集聚程度提

12、高B.粤东地区集聚程度最高C.粤西地区空间分布最均衡D.粤北地区空间分散化明显15.广东省制造业行业集聚水平差异大,出现行业空间分散化现象,表现在()A.轻纺工业由粤东、粤西地区向珠三角和粤北地区转移B.资源加工工业由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向珠三角地区转移C.先进制造业由粤东、粤西地区向粤北地区转移D.产业转移促成了珠三角地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专业化分工趋势【解析】14选D,15选D。第14题,2005-2014年,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空间基尼系数变小,说明集聚程度降低;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空间基尼系数最大,说明空间集聚程度最高;粤西地区制造业空间基尼系数大于粤东和粤北地区,说明集聚程度高于粤东和粤北地

13、区,制造业空间分布并非最均衡;粤北地区空间基尼系数较小,且2005-2014年呈变小趋势,空间分散化明显。第15题,相对珠三角地区,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为欠发达地区,先进制造业较少;轻纺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加工工业多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增强,与国际产业转移关系密切,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20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改革开放后,广东顺德依托外来资本、丰富的低技能劳动力和充足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成为以家电、家具、机械等专业镇为单位的经济快速增长地区,各镇产业区之间多为制造业的上下游供应关系。近年来,伴随着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

14、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出现,顺德制造业企业积极实施“机器代人”战略,较成功地实现了从要素驱动模式逐步向技术创新驱动模式转变,在产业升级、空间布局、就业结构等方面焕然一新。下图示意“机器代人”战略带动下的产业平台空间扩散与集聚过程。(1)从制造业区位条件变化的角度,说明顺德制造业积极实施“机器代人”战略的理由。(2)简述机器人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相互促进作用。(3)概述“机器代人”战略实施以来顺德地区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4)分析“机器代人”战略实施后顺德地区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解析】第(1)题,广东顺德是在丰富的低技能劳动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劳动力成本的

15、上升,且有政府的支持,加之标准化市场的需求和科技的保障,“机器代人”成为必然的趋势。第(2)题,机器人产业属于自动化设备,可实现生产流程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而机器人产业的市场就是传统产业。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创新产业空间明显增多,并取代了图中的机械功能区。第(4)题,“机器代人”主要从事低技能机械重复的环节,随着机器人的增多,机器人相关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增加,相关的服务管理人员增加;而低技能劳动力需求减少。答案:(1)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等成本优势减弱(或中西部、东南亚等地劳动力和地价方面的比较优势更加突出);国际市场对传统工业产品的需求逐渐萎缩(定制化、小批量生产趋势使得规

16、模效益优势不再突出);产业升级对创新人才和新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政府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2)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更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实现生产流程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或促使传统产业生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实现产品升级);传统产业为机器人产业提供广阔的应用市场。(3)出现了与机器人相关的新产业空间并逐步向外扩散;传统产业空间(机械功能区)逐渐被新兴产业空间取代。(4)从事简单机械重复、危险性高、污染大的生产环节以及机械重复的服务环节的)低技能劳动力需求减少;(机器操作工、机器维修工、机器人运营管理等与机器人产业相关的)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大量增加;(衍生出机器人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数据处理、教育培训、会展服务、生活休闲等)专业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劳动力需求增加(或第三产业高端服务及管理人才需求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