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届《智慧测评》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单元滚动检测: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含13真题、14最新模拟及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51008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智慧测评》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单元滚动检测: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含13真题、14最新模拟及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届《智慧测评》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单元滚动检测: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含13真题、14最新模拟及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届《智慧测评》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单元滚动检测: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含13真题、14最新模拟及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届《智慧测评》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单元滚动检测: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含13真题、14最新模拟及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届《智慧测评》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单元滚动检测: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含13真题、14最新模拟及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15届《智慧测评》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单元滚动检测: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含13真题、14最新模拟及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15届《智慧测评》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单元滚动检测: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含13真题、14最新模拟及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15届《智慧测评》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单元滚动检测: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含13真题、14最新模拟及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15届《智慧测评》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单元滚动检测: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含13真题、14最新模拟及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15届《智慧测评》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单元滚动检测: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含13真题、14最新模拟及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15届《智慧测评》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单元滚动检测: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含13真题、14最新模拟及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15届《智慧测评》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单元滚动检测: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含13真题、14最新模拟及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15届《智慧测评》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单元滚动检测: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含13真题、14最新模拟及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滚动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在探究“宇宙”之义时,曾经提笔写下:“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下列言论中,与该思想家的思想一致的是()A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B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C无其器则无其道非器则道无所寓D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解析:本题考查心学思想,意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和分析判断的能力。首先根据“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可知该思想家为心学家,然后对选项进行分析:A为王阳明的心学思想,B为理学思想,C为唯物主义思想,D为天人感应思想。答案:A2(

2、2014石家庄检测)人丁兴旺是国治邦安的表征之一,所以健身除病的传统医学十分发达。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是()A重经验B重实用C重自然 D重血统解析:中国古代医学重视经验的总结,重实用,A、B两项都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但是,从题干医学服务于“人丁兴旺”的目的看,强调的是重实用。答案:B3(2014武汉联考)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杂剧、散曲、南戏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后人充分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称其“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种风格反映了()A元代城镇经济的繁荣B元代政治清明C元代戏曲创作者的文化水平不高D元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曲繁荣的原因。元曲具有“文而不晦,

3、俗而不俚”“明白如话”的特点,这说明元曲适应了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需要,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文而不晦”说明元曲创作者的文化水平很高,C项错误;B、D两项与题干无关。答案为A。答案:A4(2014宿州三模)意大利是西欧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德国学者迪特里希施万尼茨在其著作中论述“文艺复兴的终结”时写道:“为什么130年之后,创造美的源泉就枯竭了呢?因为,一个意大利人(即哥伦布)和一个德意志人(即马丁路德)把这一孔泉眼给堵上了。”下列各项表述,能够反映作者观点的是()A意大利的文艺创作遭到新航路开辟和宗教改革的扼杀B此二人是阻断意大利文艺复兴进程的罪人C意大利因此失去

4、了进行文学和艺术创作的财源D此二人引导意大利的文艺创作走上邪路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等航海家对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开始衰落;马丁路德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使意大利罗马天主教会的欧洲中心地位受到冲击,促进了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作者强调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终结”源于哥伦布和马丁路德,A项符合题意。B、D两项曲解了作者的观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答案:A5(2014莆田调研)全球通史写道:“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材料

5、叙述的是()A新航路开辟的情景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情景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情景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情景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描述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情景。“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情景。答案:C6(2014茂名二模)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曾经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了。其标志性科学成就是()A哥白尼日心说 B牛顿的经典力学C达尔文进化论 D爱因斯坦相对

6、论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该成就解决了关于运动的一系列问题,与之相关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答案:B 7(2014南安模拟)同治年间(18621874年),清朝统治出现相对稳定的局面,国力有所增长,士大夫阶层将其称为“同治中兴”。然而西方学者对其评论道:“同治中兴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这一评论的历史依据是()A清朝统治者仍固守天朝上国的心态B洋务运动和“中体西用”思想C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势力联合镇压D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的扼杀解析:解题关键是“同治中兴”出现的时间及特点。同治年间(18621874年)正是洋务运动开展时期,洋务运动中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科

7、技,中国近代工业起步。但洋务运动坚持中体西用思想,以固有封建制度和纲常礼教为体,以西方实用科技为用,其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是一种浮于表面的现代化。答案:B8(2014绍兴一模)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四书中说:“若使地球未辟,泰西不来,虽后此千年率由不变可也。”他这样说的真实意图是()A阐述历史进化的必然性 B论证维新图强的必要性C说明中华文明的停滞性 D批驳革命共和的荒谬性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康有为认为,如果没有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传统的社会将会继续延续,不会发生改变。其潜台词则是,此时中国已经面临列强环伺,民族危机空前加剧,故传统社会无法延续,中国只有进行变法才可以救亡图存,故B项为其真实意图。

8、A、C、D三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均可排除。答案:B 9.(2014梅州二模)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中能反映推动中国近代化诉求的有()1865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1894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1903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13年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A. BC D解析:四人的主张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的进步要求,为洋务运动时期的工业近代化,为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与西方进行商战,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封建政治,

9、为梁启超的近代政治思想,以上所述都为推动中国工业化或民主化作出了一定贡献。答案:D10(2014莆田模拟)下表是“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表中反映出的三类译书比例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类别18601899年19021904年数量比重数量比重哲学、社会科学123种22%327种61%自然科学162种29%112种21%应用科学225种41%56种11%A.晚清自救的需要 B经济发展的需要C社会改造的需要 D全盘西化的需要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19世纪下半叶翻译西方书籍侧重于应用科学,到20世纪初则侧重于哲学、社会科学。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开明分子掀起洋务运动,主张

10、学习西方的实用科技以维护封建统治,故出现材料中19世纪下半叶的译书状况。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不断高涨,学习西方转向社会思想、社会科学领域。答案:C11(2014西安一模)鲁迅先生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说:“从二十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至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新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孔夫子“又被重新记得”,主要是因为()A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B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C辛亥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D儒家思想符合专制需要解析:本题解题须明确两个问题,一

11、是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归根结底都是为维护其统治服务的,二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些糟粕,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能为袁世凯称帝做理论依据,所以袁世凯大肆“尊孔复古”其原因就是儒家思想符合专制需要。故答案为D。答案:D12(2014韶关一模)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激进”其实是清政府的“极端”逼迫出来的。与其呼吁民众不要“激进变革”,不如吁请统治者不要“极端顽固”。可以佐证此观点的是()A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 B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D北洋军阀与新文化运动解析:经过辛亥革命的洗礼,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而北洋军阀依然“极端顽固”地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激起知识分子掀起了对封建思想、

12、传统文化进行猛烈批判的新文化运动,即“激进变革”,答案为D。答案:D13以下是1917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文章的主题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C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两个刊物发表的文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最多,说明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B项表述错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除了报刊,还有创立马克思

13、主义研究团体、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战等。C、D两项表述也错误,新青年一开始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阵地,新青年与每周评论最关心的主题是介绍马克思主义。答案:A14(2014北京模拟)费正清认为:“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1916年之后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实践和试验毫无拘束地涌现出来。”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A BC D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是“1916年之后的十年中、思想实践和试验”。从时间信息上看,题干时间界定于1916年至1926年,都符合,也是思想实践和试验,B项正确;毛泽

14、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在1926年以后,排除。答案:B15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解析: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为解决社会问题而提出的主张,“平均地权”等主张有利于解决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故答案为C。答案:C16(2014哈尔滨模拟)20世纪20年代中期,有这样一种进步思想,它倾注了创立者毕生心血,熔铸了中西思想文化的精髓,团结了各个革命阶级和阶层的人民群众,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指()A陈独秀的激进民主思想B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C康有为、梁启

15、超的维新思想D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解析:20世纪20年代中期团结了各个革命阶级和阶层的人民群众的进步思想指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思想,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原则,A、C两项未发动人民群众,D项不包括资产阶级。答案:B17毛泽东说:自己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是自由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理念的大杂烩。此言反映了()A毛泽东最早接受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B早期毛泽东的思想中传统思想占主流C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彻底抛弃原有思想D早期毛泽东的思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题干中毛泽东强调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他受到过西方自由主义、民权主义等诸多思

16、想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新文化运动中传播西学有关,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中“最早接受”“传统思想占主流”“抛弃原有思想”说法均错误。答案:D18“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下列不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城市中心论”C“工农武装割据”D新民主主义论解析:“城市中心论”没有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答案:B19(2014绍兴一模)毛泽东提出:“有必要在我国人民中,首先是在干部

17、中,进行解释,引导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并且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矛盾。”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是()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B“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C“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进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解析: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针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和方法。故选A项。这次讲话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可排除B、C、D三项。答案:A20(2014苏州调研)邓小平南方谈话,特别是其中深刻阐明的马克思主义精髓论、社会主义本质论、_、“三个有利于”论等,处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造性

18、光辉。空白处应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B“一国两制”论C科学发展观D世界两大主题论解析: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A项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1(2014苏北四市质检)新文化运动除了宣传“德先生”和“赛先生”,还开始了一场道德伦理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新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制己心;(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材

19、料二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材料三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所说的“旧道德之观念”指的是什

20、么?说明作者所提出的“新道德之标准”的思想来源。(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说明“道德伦理革命”出现的原因。(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6分)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新文化运动。第(1)问据材料一中信息“注重人道主义”“自由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注意材料二中“学术”“政治”“伦理”等有效信息;第二小问“道德伦理革命”出现的原因结合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作答。第(3)问存在的问题即“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原因可以从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及当时的社会状况

21、等方面作答。答案:(1)“旧道德之观念”:儒家传统道德(或三纲五常)。(2分)思想西方资产阶级人文思想(或启蒙思想)等。(2分)(2)发展阶段:学术政治伦理(器物制度思想)。(4分)出现的原因:资产阶级追求民主政治;尊孔复古逆流兴起;袁世凯复辟帝制;新式知识分子的作用。(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3)存在的问题:除旧而未能立新;道德伦理规范混乱。(2分)原因:新文化运动存在过激倾向;社会政治黑暗、经济凋敝。(4分)2219世纪以来,强国梦一直伴随着中国的仁人志士,今天终于盼到了梦想成真的时刻,中国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经济强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要了解现代世界,必须从欧洲开始,因为从16世纪

22、以来欧洲在数世纪中建立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全球性的政治、军事、经济、技术和科学体系的综合体,这是由欧洲及欧洲移民后裔组成的国家构成的“文明世界”。到19世纪70年代,世界上确实已存在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文明世界”。帕尔默等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材料二纵观孙中山一生,他只为一个理想目标而奋斗,即“起共和而终帝制”,振兴中华。建立共和国只是其革命理想的第一步,“一跃而登中国于富强之域,跻斯民于安乐之天”,乃其为共和国规划的宏伟蓝图。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弥留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和平”“奋斗”“救中国”。他在遗嘱中写道:“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刘晓林一跃而登

23、中国于富强之域,跻斯民于安乐之天材料三从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的角度看,光明日报1978 年 5 月 11 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其后的众多文章、报道,是一次成功的新闻舆论监督。王强华舆论监督的成功范例:真理标准大讨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以欧洲为中心的文明世界”形成的历史事件,说明19世纪4070年代,先进的中国人对这一“文明世界”的反应。(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为了实现“一跃而登中国于富强之域,跻斯民于安乐之天”所做的努力。(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一次成功的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因。(2分)

24、解析:第(1)问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寻求答案,回答时注意“16世纪以来”“19世纪4070年代”的时间限制。第(2)问其实是考查孙中山的革命实践活动,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来组织答案。第(3)问文章发表后,社会上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殖民扩张、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等。(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反应:林则徐等积极抵抗西方侵略;魏源等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洪仁玕提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早期维新派提出发展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等主张。(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努力:政治方面,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经济方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方面,提出三民主义。(6分)(3)原因:文章批评了“两个凡是”错误思想;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形成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拨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