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只有一个儿子1 沪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5025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只有一个儿子1 沪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只有一个儿子1 沪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只有一个儿子1 沪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只有一个儿子1 沪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14只有一个儿子 教案“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

2、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教学目标:1、能在语境中认识“歇、伶、俐、赛、莺、嗓、拎、桶、腰、甸”10个生字。掌握“包字头”。积累词语伶俐沉甸甸等并了解意思;2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体会人物说话时心情并读出语气;3、懂得作为子女要关心、孝敬长辈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懂得作为子女要关心、孝敬长辈。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 揭示课题。1、师:前不久刚过了三八妇女节,很多小朋友都为妈妈做了些事,谁来说说看。(2、3生交流)2、师:今天的课文也是关于孩子和妈妈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14课。(板书课题:14、只有一个儿子。)3、师:谁来读课题?(个别读 “子”要读轻声,“一个”要做强调。)4、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通过预习,谁能告诉我,课文共有几小节?(生:13节)2、师:课文里出现了那些人物

4、呢?请同学开小火车读课文。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思考。3、师:课文一共写了几个人物啊?(生:7个)他们分别是?(三个妈妈、三个儿子和一个老爷爷)(PPT出示)。4、引导学生质疑:读了刚才的课题,看了屏幕上的内容。你有什么疑问吗?5、师:是呀,文中出现了三个儿子,可课题却说只有一个儿子,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课文。三、 学习课文。故事从哪里开始的?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学习歇,(写一写) 看,有三个妈妈在她们的旁边还有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在三位妈妈眼中,她们的儿子分别是怎么样的呢?(一)学习2-6小节1、师:读读课文2-6小节,用“”划出三位妈妈评价儿子的话。2、师:第一

5、个妈妈怎么说自己儿子的?“我那个儿子又伶俐,又有力气,谁都比不过他”(指名读)(1) 这个儿子有什么优点?(贴字条:伶俐有力气)学习伶(后鼻音) 理解“伶俐”(2) 儿子这么优秀,妈妈什么心情?怎样读?(指导朗读 个别读 男女生读)3、师:那么第二个儿子,妈妈是怎么说的?“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赛过黄莺,谁都没有他那样好的嗓子。”(指名读)(1) 第二个儿子有什么优点?嗓子好到什么程度?(字条:唱歌赛黄莺)黄莺是唱歌最好听的一种鸟类,第二个儿子的歌声却比黄莺还好听,所以第二个妈妈说谁都没有他那样好的嗓子,什么意思?(2) 作为妈妈你有什么心情?读一读这句话!(个别读,会读的同学起立读)4、师:那第

6、三个妈妈怎么说自己儿子的?“有什么可讲的,他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指名读)(字条:没什么特别) 老师也来读读这句话。你听了什么感觉。5、是啊,母亲都是疼爱自己孩子的,但表达的方式不同。(师引读)第一位妈妈骄傲的说第二位母亲自豪的说第三位母亲平淡的说(二)学习第七小节1、聊了自己的孩子后,妈妈们要回家了,她们手上有什么?(生:水桶) 给它一个动词,拎,谁来学一学,它和刚才学的伶俐的伶一样吗?2、水桶重不重?你从哪里看出来的?3、请一位同学读,一位同学演一演。(三)学习8-11节1、看到妈妈这么辛苦,文中的3个儿子会怎么做呢?请你读一读课文8-11小节,用曲线划出相关语句2、交流:第一个儿子(字条

7、:看也不看妈妈一眼) 只顾什么意思第二个儿子(字条:也不看妈妈)3.妈妈拎着水桶那么重,可前两个儿子迎面跑来看都不看妈妈一眼,看看第三个儿子怎么做的?(生读)这桶水确实很重,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沉甸甸)学习甸,包字头,单独第四声,词语沉甸甸中第一声。(用实物感受) 找出这句话中的动词:跑到,接过,提走 (字条:接过水桶)4. 这3个儿子看到妈妈的辛苦后有不同的表现,(师引读)这一切老爷爷都看在眼里,他说:(引读13节) 他为什么这样说?他真的看不清有几个儿子吗?(生自由答)5.师:是啊,前两个儿子有各自的本领,(引读板书)但他们不关心自己的妈妈。只有第三个儿子,虽然他没有特别的本领,但在妈妈最劳累时帮助了妈妈。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儿子。所以老爷爷最后会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四、总结课文 揭示深意1同学们,在这篇课文中你们要向谁学习?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向第三个儿子学习,“做关心长辈、孝敬长辈的好孩子”板书:14只有一个儿子第一个儿子 伶俐有力气 看也不看妈妈一眼第二个儿子 唱歌赛黄莺 也不看妈妈 不像儿子第三个儿子 没什么特别 接过水桶,提走了 真正的儿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