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9一个字∣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4987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9一个字∣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9一个字∣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9一个字∣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9一个字∣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9一个字∣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个字教学模式介绍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则涉及思想感情与道德品质的培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或小组)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设计思路说明【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猜字谜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出示谜语:一边绿,一边红。绿的怕虫,红的怕水。(秋)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上不在

2、上,下不在下。天没它大,人有它大。(一)(板书一个字)【启发思考】 明朝有三位著名的文人吃饭的时候也在猜谜语,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自主或小组探究】初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 读课文,思考:读完了这个故事,你猜出谜底了吗?划出四个谜语。 读课文,思考:四个人的谜面不同,答案却是一样的,谁能够大家解释一下? 读课文,思考:你们知道他们四个人的谜面都是从哪个方面来说的吗?【协作交流】 观察四个谜语的谜面有什么共同处?你能试着编一编吗?【总结提高】 同学们, 谜语的语言生动、明快、有趣、又富有韵律感。谜语的内容丰富多彩,五花八门,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各类知识,猜谜者可以通过谜语对历史有一个

3、更加深刻的理解,增长自己的知识。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个民间故事。祝枝山、唐伯虎、文徵明都是明朝著名的文人,三人在一起吃饭、猜字谜、比才气,为酒桌平添几分雅趣。三人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讲述了谜底和谜面,酒店老板也非泛泛之辈,他也不失时机地参与到三人中来,说出谜面。课后有个思考题,通过这一环节达到巩固旧字和扩展认字的目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来源:学科网【过程与方法目标】 读谜语故事,猜出谜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写生的识字能力、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来源:ZXXK教学重难点来源:【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教学

4、难点】 培养写生的识字能力、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课前准备1教师:PPT、图片;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预设】同学们喜欢猜字谜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出示谜语:一边绿,一边红。绿的怕虫,红的怕水。(秋)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上不在上,下不在下。天没它大,人有它大。(一)(板书一个字)【学生活动】猜谜语。二、启发思考。【教师预设】明朝有三位著名的文人吃饭的时候也在猜谜语,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古代有,现代无。商周有,秦汉无。唐朝有,宋朝无。)【学生活动】猜文中的的谜语。三、 自主或小组探究。1.活动探究。来

5、源:【教师预设】初读课文,掌握课文大意。(教师示范读课文,纠正字音,检查文本熟悉情况。) 唐(tn )朝 著(zh )名 唐伯虎 文征(zhn )明 饮酒(yn ji) 猜谜(ci m) 敏捷(mn ji) 宋(sn )朝 秦朝(qn cho) 宋朝(sn cho) 凑(cu)热闹 互(h)相善良(shn lin) 恶人() 愚者(y zh) 不甘落后(gn )【学生活动】 学生读课文,并给重点字词注音。 1.合作探究。【教师预设】 读课文,思考:读完了这个故事,你猜出谜底了吗?划出四个谜语。 【学生活动】 读课文,猜谜语。 古代有,现代无。商周有,秦汉无。唐朝有,宋朝无。 善人有,恶人无。智

6、者有,愚者无。听者有,看者无。 右边有,左边无。后面有,前边无。中间有,外边无。 高个有,矮个无。嘴上有,手上无。跳着有,走着无。【教师预设】 读课文,思考:四个人的谜面不同,答案却是一样的,谁能够大家解释一下?【学生活动】 学生读课文,找出答案。 古代有,现代无。商周有,秦汉无。唐朝有,宋朝无。(古现;商周秦汉;唐朝宋朝) 善人有,恶人无。智者有,愚者无。听者有,看者无。(善恶;智愚;听看) 右边有,左边无。后面有,前边无。中间有,外边无。(右左;后前;中间外边) 高个有,矮个无。嘴上有,手上无。跳着有,走着无。(高矮;嘴手;跳走)1.自主探究。来源:学&科&网【教师预设】 读课文,思考:你

7、们知道他们四个人的谜面都是从哪个方面来说的吗?【学生活动】 读课文,回答问题。 古代有,现代无。商周有,秦汉无。唐朝有,宋朝无。(古现;商周秦汉;唐朝宋朝) 朝代 善人有,恶人无。智者有,愚者无。听者有,看者无。(善恶;智愚;听看) 人 右边有,左边无。后面有,前边无。中间有,外边无。(右左;后前;中间外边) 方位 高个有,矮个无。嘴上有,手上无。跳着有,走着无。(高矮;嘴手;跳走) 动作四、协作交流。【教师预设】 观察四个谜语的谜面有什么共同处?你能试着编一编吗?(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有,( )无。【学生活动

8、】学生同桌合作。( 杏花 )有,( 桃花 )无。( 语文 )有,( 数学 )无。( 姑姑 )有,( 舅舅 )无。 ( 站着 )有,( 坐着 )无。( 比喻 )有,( 拟人 )无。( 小狗 )有,( 小猫 )无。五、总结提高。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

9、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10、”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教师预设】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

11、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同学们, 谜语的语言生动、明快、有趣、又富有韵律感。谜语的内容丰富多彩,五花八门,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各类知识,猜谜者可以通过谜语对历史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增长自己的知识。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学生活动】自编谜语,感受谜语带来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