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49804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I卷客观题(5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0年3月14日上午10时,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与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并答记者问。言谈中,总理多次提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其中最让我们感觉温暖并视为经典的表述是总理在回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提问时说的那段话“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下列制度、法令中,既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又能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是世卿世禄制 均田制 九品中正制 募役法 罗斯福新政的“以工代赈”A. B. C. D. 2、有学者指出,法家所主张的富国强兵的

2、“霸道”,绝非漠视“顺乎民情”的“先王之道”,而是通过“政、令、刑、赏” 有效地将民意、民情、民心凝聚为统一的“政治意志”。这反映出法家 A“霸道”政策有利于统一的实现 B“顺乎民情”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C政治措施旨在保障民众的生活 D否定“先王之道”实现富国强兵3、“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材料中的“此时”是指A.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 B.公元4世纪至公元13世纪C.公元14世纪至公元17世纪 D.公元17世纪至公元18世纪4、下列各

3、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 论A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 09便士, 而中国是0. 94便士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B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问到西方关于64 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当时中国人关注西方科技成果C马丁路德最为突出的贡献之一就是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开启随意解释圣经的先河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赫兹发现电磁波,这些发明引发了发电机、无线电的发明促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5、近代史上,某些淸廷官员的绰号中带有“鬼”字。如洋务派官员奕诉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 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这反映出当时A.西方侵略激起国

4、人抵抗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运动受到普遍批评 D.西方思想与传统观念的冲突6、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其分类标准是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C.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7、春秋时期,商鞅变法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和封建制度形成,汉代董仲舒却对商鞅进行过一定的批判,认为汉代很多社会问题源于商鞅,下列可能成为其理由的是A.商鞅是法家代表,为专制主义政治服务 B.商鞅确立土地私有制,易产生土地兼并 C

5、.商鞅提倡重农抑商,压抑社会经济活力 D.商鞅奖励军功,冲击了门第对选官的影响8、商君书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这说明商鞅 A.主张立法为民 B.强调有法可依 C.关注法律实施 D.重视赏罚并重9、下列材料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北魏孝文帝采取措施移风易俗推动了黄河流域的统一B本草纲目首创按药物的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中国明代的科技发展水平世界领先C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粮食产量增加了 2/3,其欧洲部分的耕地面积增加了1/4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出现了大量自

6、由劳动力D19世纪末,日本建成第一个大型冶金企业八幡制铁所。它第一年生产的钢铁占日本钢铁产量的53%,钢材产量的82%曰本钢铁行业出现了垄断10、王安石上书宋神宗:“陛下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散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日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_。”空白处应填写的语句是A.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B.寇乱息,而戚势强矣C.贷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D.贫者举息于豪民者少矣11、读北宋仁宗、神宗年间财政收入来源表,对其解读,合理的是时间项目绢帛五谷钱币(京师岁入)宋仁宗时期3680万贯宋仁宗嘉祐某年276万余匹1807万石宋神宗时期6000万贯宋神宗熙

7、宁十年(1077年)267万余匹1788万余石A田税(绢帛和五谷)变化不大,说明农民负担没有减轻B钱币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王安石节流措施的有效实施C钱币收入大增,说明王安石变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积贫局面有一定程度的改变12、俄国1861年改革剥夺了贵族地主支配农民的权力,却没有遇到贵族地主的强烈抵抗。过去贵族地主不能随意转让和买卖土地,他们现在成为真正的土地所有者并获得最好的土地。许多贵族已经或濒临破产,改革却使他们获得了一大笔资金。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改革实际上是由贵族地主支配的 B改革使俄国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C改革加强了贵族地主的经济实力 D改革未能反映当时

8、历史发展趋势13、1774年,日本著名医者杉田玄白翻译了荷兰人JKulmus所著的解体新书。这是日本第一部译自外文的人体解剖学书籍,“解体”也是中国医学名词的鼻祖。以解体新书的出版为契机,在江户时代日本的学术文化中心,形成了一个后来成为兰学(即通过荷兰传播到日本的西方学术)核心的群体。这说明A日本近代医学和传统中医紧密结合 B近代医学体系在日本开始形成C日本“脱亚入欧”采用荷兰模式 D日本闭关锁国未能阻挡西方文明的传人14、日本思想家佐久间象山(1811-1864)认为“宇宙实理无二。斯理所在,天地不能异此,鬼神不能异此,百世圣人不能异此。近年西洋所发明许多学术,总之皆实理,祗足以资吾圣学,而

9、世之儒者,类皆凡夫庸人,不知穷理,视为别物。”由此可以推断他实为明治维新的中坚力量认为东西文化间可以调和其思想与洋务派主张类似深受中国程朱理学的影响A B C D15、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写道:“戊戌维新看其形式,则殊多缺点看其精神,则纯以国民公利公益为主,务在养一国之才,更一国之政,采一国之意,办一国之事,盖立国之大原,于是乎在。精神既立,则形成随之而进,虽有不备,不忧其后之不改良也,此戊戌维新之真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的缺点是仅学西方一国 B梁启超放弃君主立宪主张,主张民主共和制 C梁启超肯定了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梁启超准备掀起新文化运动,推动国民觉悟16、法国

10、历史学家高弟说:“维新派的重大错误就是想在太短的一个时期内使中国全然改观,要同时把所有的政权机构都抓在手里,他们简单地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足够9年吃的东西,不顾胃量和消化力在三个月之内部给吃,这样它就被扼杀了。”高弟认为维新变法运动A没有对中国产生影响 B因操之过急导致变法失败C渴望夺取慈禧的权力 D采取的措施不适合中国国情17、下图是戊戌变法时期学会、学堂、报馆分布示意图,它反映出A维新派行动落后于其宣言B维新志士注重启发民智C变法运动参与阶层广泛D变法浪潮激荡全国城乡18、作为同是传导型的现代化国家,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近代化与1861年到19世纪末的沙俄近代化存在的相似问题中

11、,说法错误的是A.现代化发展不平衡 B.整体经济落后C.仍然是一个农业国 D.政治上是封建君主专制19、“持续了300多天”、“几乎由法军独自承担,最终又以将战线恢复到原始状况告终”、“给徒劳无功的德军留下了难以恢复的伤痛回忆”,这段文字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20、某条约有如下规定:“缔约各方应个别或集体地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德国和法国间边界领土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区的规定得到遵守。”该条约A.使法国的安全得到真正的保障 B.从根本上解决了法德之间矛

12、盾C.使德国立即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D.减弱了苏联对西方国家的信任21、全球通史说:“1914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然而,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这主要是在强调“一战”A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B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兴起C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D引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怀疑22、以下摘录的是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部分内容,其中代表世界发展进步方向的有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为了大小

13、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A B C D23、巴黎和会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警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俄国布尔什维克己经革命成功,德国的革命烈火正在熊熊燃烧,整个欧洲的反叛情绪在高涨别把徳国逼到布尔什维克那边去!”劳合乔治的真实意图是A.吞并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B.制裁甚至肢解德国C.扩大影响力,称霸世界 D.维持欧洲大陆均衡24、1921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下院的一次演说中表示:“日本是英国的旧友,在20年的同盟中, 双方甚有所益。当今英美关系极为和谐,我认为首先应该增强与美国的友好合作,其次也要维持同日本的亲善与合作。”这表明英国的主要意图是A

14、.调和美日之间的矛盾 B.维持在亚太地区的利益C.极力维护英日同盟 D.加强与美日的友好合作25、有学者认为某一事件“不仅证实了希特勒对中欧东部所怀有的野心,而且更令人不安的是,它还 表明了西方不准备反对这样的野心,并且确实愿意把德国的力量转移到东面更远的地方去。”这一事件是A.签署慕尼黑协议 B.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C.建立“东方战线” D.实施“巴巴罗萨计划”26、1938年9月,在盖洛普舆论学会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有34%的美国人赞同向英法出售军火, 其余绝大多数人则表示反对;而1939年4月进行的民意测验则表明,有66%的美国人赞成向英法出售战争物资。对这一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A.美

15、国民众的参战热情越来越高涨B.二战的全面爆发逐渐改变了美国的“中立”政策C.美国提出的“先欧后亚”战略有利于英法得到援助D.纳粹德国的侵略扩张使美国民众的孤立主义态度逐渐改变27、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惟一办法。”希特勒这一意图体现在A.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B.武装介入西班牙内战C.吞并苏台德地区 D.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第II卷主观题,(46分)二、材料解析题(28题12分,29题10分,30题12分,31题12分,共计46分)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克

16、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 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正因如此,史学界才有人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17、)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一一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 依据。(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

18、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 主要表现。(2分)(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2分)29、 (10分)如何处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中日两国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阅读下列 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这部反传统观念的著作将孔子描写成人民权利而不是帝国权力的维护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涩泽荣一(18401931年),被誉为“日本实业之父”。他

19、提倡“论语加算盘”。强调“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也就是说不能丢开经济来空谈政治。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摘自涩泽子爵话论语请回答:(1)就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概述材料一、材料二的观点,并指出其相似之处。(6分)(2)康有为通过重新解释儒家思想为近代中国剧变进行辩护,其做法与百日维新“过早夭折”有何内 在联系?(2分)(3)有西方学者认为:“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请简要评述这一观点。(2分)30、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初,民族主义已发展成为一种威胁

20、到欧洲安全的运动,其中有大塞尔维亚运动、泛斯拉夫运动、泛日耳曼运动、法国复仇运动及青年土耳其党革命。欧洲因而分裂成两大敌对集团,地区事件演变成国际纠纷。1919年9月11日,美国威尔逊总统在圣路易发表演说:一战“是一场商业和工业的战争,而不是一场政治战争。”中国之所以参加“一战”,是因为晚清以来,中国日益边缘化,精英们在新的国际体系下寻求国家认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历史机会一若中国加入一方成为战胜国,必然有资格参加战后重新安排世界的和会,挽回半个世纪以来丧失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一战对中国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逐渐凸显。中国战后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使部分精英对西

21、方的失望情绪日增,转而效仿刚刚爆发了十月革命的俄国。以俄为师,继续寻求国际化,几乎影响了后来中国六十年的政治走向。摘编自张卉妍一战全史和徐国琦中国与大战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从原因方面,指出欧洲国家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参战的相似之处,并说明不同点。(6分)(2)有学者说,一战是20世纪中国的一个转折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思潮方面归纳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6分)31、(12分)下表是对联合国难民署那些做出改变的难民中的人物故事的整理:姓名身份重要成就原籍国收容国逃难时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物理学家提出相对论、质能方程式、解释光电效应等德国美国1932年玛德琳奥尔布赖特美

22、国前国务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位女性国务卿捷克美国1939年亨利基辛格美国第56任国务卿197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德国美国1938年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著有梦的解析奥地利英国1938年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家著有极权主义的起源、论革命德国美国1939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表格中“难民”逃难的主要原因。(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表格中“难民”逃难的影响。(6分)一、选择题1-5 BACBD 6-10 CBCDA 11-13 DBDDD 16-20 BBDBD 21-25 DDDBA 26-27 D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46分28、 (12

23、分)(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2分)“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或农奴制。(任答一点给2分)(2)提倡君主立宪,推进政治民主化;(2分)宣扬民主思想(民权、平等、进化论),促进思想启蒙,影响近代民主革命。(2分)(3)宪法赋予天皇绝对权力;宣扬忠君思想(武士进精神)。(2分)(4)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即时改革:改革要与本国国情结合。 (2分)29、 (10 分)(1)材料一主张传统范围内的改革,认为对儒家文明进行改造,就可以满足现代化的需要。 (2分)材料二主张发展经济的同时倡导儒家伦理,仁义与财富并重。(2分)传统文化可以和现代化并存。(2分(2)维新派未能与封建因素(势力)彻

24、底决裂,是导致其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2分)(3)角度1:西方科学是近代文明的产物,儒家文化是农耕文明的反映,两者对立等。角度2:西方科学与儒家文明可以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等。(2分)30、(12分)(1)相似:民族主义推动。(2分)不同:欧洲国家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争夺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霸权的矛盾激化。(2分)中国参战是由于半殖民地国家地位和社会精英的推动。(2分)(2)社会精英对西方制度失望;向欧美学习的政治思潮逐渐被以俄为师取代;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6分,任答2个给全分。若答出新文化运动全盘西化的宣扬被中西文化互补的观念科替代同等给分)31、 (12 分)(1)原因:躲避纳粹迫害;祖国被占领;二战的爆发。(6分)(2)影响:对原籍国是巨大的损失,造成大量科学文化人才的流失;(2分)对收容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为其发展蓄积了大批人才;(2分)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