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培优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1. 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4 分)(1)鹏之徙( )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故虽有名马,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 )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3)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4)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 )牛牵向北。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1)怒而飞( )(2)请循其本( )(3)教然后知困( )(4)讲信修睦( )(5)是故谋闭而不兴( )(6)一食或尽粟一石( )(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8)执策而临之( )3. 下列各项的两个
2、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1 分)A. 北冥有鱼 盗窃乱贼而不作B. 选贤与能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 才美不外见 兑命曰“学学半”D. 系向牛头充炭直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 分)A. 男有分,女有归B. 大道之行也C. 盗窃乱贼而不作 D. 食不饱5. 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 分)A. 其名为鲲 武陵人捕鱼为业B. 才美不外见见渔人C. 安知鱼之乐 安求其能千里也D. 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邪6.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1 分)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写该书时,已
3、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B. “说”是古代的一种说明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谈谈千里马”。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诗人因“茅屋为秋风所破”而“歌”,这是一首即事抒情诗。D.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我们学过的刘禹锡的陋室铭就属于这种文体。7. (国学题)选择题。(4 分)(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我国的哪个传统节日?( )A. 中秋节 B. 元宵节C. 端午节 D. 七夕节(2
4、)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A. 一个成年人的高度。B. 成年人一臂的长度。(3)下列哪一项描写的场景最适合用水墨画来表现?( )A.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C.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4)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A. 围魏救赵 B. 暗度陈仓C. 背水一战 D. 破釜沉舟8. 填空。(8 分)(1)石壕吏中,既暗示老妇已被抓走,又和开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遥相呼应的句子是:_,_。(2)白居易卖炭翁中表明卖炭翁复杂心理的诗句是
5、:_,_。(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_,_?(4) _,去以六月息者也。(5) _,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的诗句是:_,_。(7)卖炭翁中描绘卖炭翁饱经风霜、生活艰辛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_,_。(8) _,一任群芳妒。(9)谁见幽人独往来,_。(10)送友人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是:_,_。9. (名著题)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7 分)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吞噬生命、削弱全队
6、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
7、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回答都是: “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1)选文中 “A” “B” 两个人物分别是_、_。(2 分)(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2 分)(3)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两次冲破“铁环”的经历。(3 分)10.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为国家共处的原则。请你参与“探究和内涵,传承和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4分
8、)(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和,相应也。”由此推测,“和”字的本义是:_。(1 分)(2)下图是有关修德养性的一副对联。下联是_。(填字母,1 分)【A】 【B】(3)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和”,心不争也;“不同”,立志各异也。你所在的班级正在筹备“和而不同适用于修身养性还是社会交往”的辩论赛,请根据双方观点,为主持人写一段总结发言。(2 分) 正方观点:“和而不同”适用于修身养性。“和”是平和的心态,面对不同见解时能保持内心平静,不与人争高低输赢;“不同”就是理性看待、辩证分析别人的观点,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主张,保持鲜明的个性。“和而不同”是不被局限的主观能动性,体现着良好的个人修养。
9、 反方观点:“和而不同”适用于社会交往。“和”意味着自己能够与别人和睦相处,即将他人与自己置于同一高度,给予充分理解、尊重,不使别人陷于难堪的境地,不强制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不同”就是求同存异,保持个性。“和而不同”就是顾全大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总结发言:(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3 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
10、,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 分)A. 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B. 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C. 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D. 这首诗的最后一节运用记叙、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12. 请对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2 分)(二)【2021重庆 A 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7
11、 分)马 说韩 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 分)故虽有名马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策之不以其道不得志,独行其道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
12、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文章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出了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B. 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根本原因是它先天就“力不足”,所以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C.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个“鸣”字写尽了千里马的无奈和悲愤,充分表现了它对“食马者”的鄙视与反抗。D. 本文以“说”这种体裁记叙了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16. 选文和链接材料都围绕人才问题发表了看法,请说出他们的看法有何异同。(2分)【链接材料】辛未闰四月即事(节选)张九成
13、如闻失一士,每食不下咽。人才何其鲜,求一于百千。岂独今世欤,自古皆已然。【注】张九成:南宋人,曾任礼部侍郎兼刑部侍郎等官职。士:指人才。鲜:读作 xin。(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练习。(8 分) 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选自礼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选自学记)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
14、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选自曲礼)1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1)七者弗学而能 ( )(2)其次务施报 ( )(3)玉不琢,不成器 ( )(4)人有礼则安( )18. 礼运中“然后能为之”中的“之”指的是_(用文中原句回答)。(1 分)19.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1)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3)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20. 熟读曲礼中的选文,结合实际浅谈你对“礼”的理解。(2 分)(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9 分)虽有嘉肴
15、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21.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拼音及意思。(4 分)(1)弗食,不知其旨也 ()( )(2)教学相长()( )(3)虽有至道 ()( ) (4)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22.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故曰:教学相长也。23. 选文集中论述了_与_的关系问题,说明了_。(3 分)(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8 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6、。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注释】挟:(用胳膊)夹着。语(y):告诉。折枝:按摩肢体,表示很容易做到的事。王(wng):统一天下。2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1)不独亲
17、其亲( )(2)男有分,女有归 ( )(3)盗窃乱贼而不作 ( )(4)货恶其弃于地也 ( )2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1 分)A. 大道之行也 王之不王B. 是谓大同 是知也C. 为长者折枝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D. 故人不独亲其亲故王之不王26.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是不为也,非不能也。27. 请在【乙】文中摘录出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意思相同的句子。(1 分)28. (1)【甲】文提出“大道之行”的目的是实现 的理想社会。(1 分)(2)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_
18、。(用【乙】文中的语句回答)(1 分)2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无声的眼泪,却有着最丰富的生命色彩。也许是获得成功时的喜悦之泪,也许是阅读一本书时的感动之泪,也许是分别时的不舍之泪,也许是做错事时的懊悔之泪就让我们在一颗颗晶莹的泪珠中,去感受那最真实的生命印记吧!请以那一刻,我流泪了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表达真情实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第六单元培优卷一、基础清1. (1)x tun (2)zh pin(3)gun fn (4)ch ch(每小题 1 分,共 4 分)2. (1)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2)
19、追溯(3)困惑 (4)培养 (5)兴起 (6)有时(7)犹,尚且 (8)面对(每小题 0. 5 分,共 4 分)3. A(1 分)4. D(1 分) 点拨:A 项,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B 项,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道路。C 项,古义:害人。今义:偷东西的人。D项,古今意思都指满足了食量。5. C(1 分) 点拨:A 项,叫作;作为。B 项,同“现”,表现;看见。C 项,怎么;怎么。D 项,它;表示加强诘问语气。6. B(1 分) 点拨:“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7. (1)B(2)A 点拨:古时候一仞等于八尺或七尺,所以一仞约为一个成年人的高度。(3)C
20、(4)D(每小题 1 分,共 4 分)二、素养清8. (1)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2)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5)策之不以其道(6)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7)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8)无意苦争春 (9)缥缈孤鸿影(10)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每空 0. 5 分,共 8 分)9. (1)保尔柯察金(保尔) 朱赫来(2 分)(2)钢铁般的意志(1 分),为理想献身的精神(1 分)(3)铁环: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丢失工作、失去生活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苦。(1分)示例:经历:保尔在与波
21、兰的战斗中受重伤,他受英雄形象牛虻的影响,坚强面对伤痛,重返战斗行列。(1分)筑路过程中,保尔患病濒临死亡,他在烈士公墓前思考生命的价值,树立了革命理想,重返战斗行列(1 分)。10. (1)和谐(1 分)(2)A(1 分) 点拨:按照中国古人的传统,一般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且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的特点,“悟”为仄声,“今”为平声,故下联是 A:仰以察古俯以观今。(3)示例:同学们,刚才双方的辩论都十分精彩。“和而不同”是面对不同见解时的一份平和与豁达,是与人意见相左时的理解与尊重。因此说,“和而不同”既适用于修身养性,也适用于社会交往。(2 分)三、阅读清(一)11. D(1 分) 点拨:最
22、后一节主要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12. 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一系列动词,描绘出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表现出诗人生活的艰难以及焦灼苦闷的心情。(2 分)(二)13. (1 分)D 点拨:A. 名贵 / 出名,有名;B. 吃 /同“饲”,喂;C. 方法 / 道路;D. 面对。14. (2 分)(1)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15. (2分)A 点拨:B. 原因错误;C. 千里马没有鄙视和反抗;D. 本文不是在记叙故事。16. 相同点 : 都认为应该爱惜人才(或 : 重视人才)。(1
23、 分)不同点 : 韩愈认为人才多,但识才者少,呼吁统治者要善于识别人才;张九成认为人才难得。(1 分)(三)17. (1)不(2)实行,引申为给予恩惠(3)琢磨,雕琢(4)安定(每小题 0. 5 分,共 2 分)18. 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1 分)19. (1)什么是人情呢?(就是)高兴、生气、悲伤、恐惧、喜爱、厌恶、欲望,这七个方面不学就会。(1 分)(2)玉不雕琢,就不会成为器物;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1 分)(3)人有礼社会就会安定,无礼社会就会危乱,所以说“礼,是不能不学的”。(1 分)20. 示例: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应该注重礼尚往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注重社会
24、道德,以礼为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样社会才会安定,人们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2 分)【参考译文】所以圣人能用来把天下团结为一家,把中国团结得如同一个人的,并不是臆想。必须了解人情,然后才能做到。什么是人情呢?(就是)高兴、生气、悲伤、恐惧、喜爱、厌恶、欲望,这七个方面不学就会。玉不雕琢,就不会成为器物;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因此古代做君王的人,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放在首位。兑命说:“要始终想着经常学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因此有圣人兴起,制定礼来教导人,让人懂得礼,知道把自己与禽兽区别开来。上古时代以德为贵,后世讲究施惠与报答。礼崇尚的是有来有往:我前往施惠而受惠者不来报
25、答,不符合礼;有人来施惠而我不前往报答,也不符合礼。人有礼社会就安定,无礼社会就会危乱,所以说“礼,是不能不学的”。(四)21. (1)zh知道(2)zhng推动、促进(3)su虽然(4)kn困惑(4 分)22. (1)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1 分)(2)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1 分)23. 教学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3 分)(五)24. (1)父母(2)女子出嫁(3)兴起(4)厌恶、憎恨(每小题 0. 5 分,共 2 分)25. C(1分)点拨:A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B 项,这;
26、这。C 项,给;叫作。D 项,所以;所以。26. (1)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1 分)(2)这是不(愿意)去做,不是不能做到。(1 分)2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 分)28. (1)大同(1 分)(2)天下可运于掌(1 分)【参考译文】【乙】(要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这人)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真的做不到。(要一个人)给老年人按摩肢体,(这人)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愿意)去做,不是不能做到。所以大王您没有做到(用道德)统一天下,不是属于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的一类;大王您没有做到(用道德)统一天下,
27、是属于为老年人按摩肢体的一类。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做到了这一点,)整个天下便会像在(自己的)手掌心里运转(一样容易治理)了。四、写作清29. (50 分)【思路点拨】题目中有几个关键词,一是“那一刻”, 对时间作了限制,要写瞬间产生的情感,而不是一个时间段产生的情感;二是“流泪”,这是一种情感体验,可以是因悲伤、激动、感动、过度喜悦等流泪;三是“我”,对人称作了交代。显然这个标题适合写成一篇记叙文。本题可以表现甜蜜、幸福、感动等主题,也可以表现悲伤、痛苦、离别、误解、愧疚等主题。本题写成记叙文,要把这件事让“我”感触流泪
28、的原因交代清楚,要把记叙和点睛式的抒情、议论有机结合起来。另外,文章应该控制好流泪的时机,最好在文章最后随着情感的高潮而自然流淌为宜。例文:那一刻,我流泪了撩开心湖的面纱,出现的竟是那棵老槐树,没想到我是一个这么怀旧的人,想来也是,那棵老槐树陪伴了我九年。从我记事起,那棵老槐树就成了我的朋友。夏天,老槐树下很阴凉,不时还有阵阵微风拂过,那丝凉意一直透到我的心中。每次到外婆家,我都喜欢搬张椅子坐在老槐树下,听着风掠过耳畔的声音,别提有多惬意了!冬天,老槐树旁很暖和,那太阳照在人身上暖暖的,每一束阳光中都带着温暖的气息。儿时,我喜欢在老槐树下玩耍。记得有一回,我闲着无聊,就找来许多树枝编着玩。不一
29、会儿,就编出了一个好像帽子的东西。我可开心了,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冲动。从此,我乐此不疲,一会儿编个这,一会儿编个那。那时候,我的心就与老槐树紧紧地系在了一起。上小学了,我喜欢看书了。一支笔、一本书,蓦然间,我发现老槐树下好清静,没有了喧闹之声,只听见书、老槐树与我的“心跳”。记得有位哲人写过:“鱼:你看不见我的泪,因为我在水中。湖:不,我看得见,因为我懂你。”此时此刻,一切浮华的尘事都与我无关了,我已经置身于老槐树的世界了。这时,我的脑海里闪出一个问题:这棵老槐树多大了?其实,这也不算个问题,既然它给了我童年许多快乐,我又何必知道它多大了呢?是啊,“友谊”超越了“界线”,超越了“年龄”,我的嘴角
30、轻轻上扬,一切都释然了。九年的光阴,它给了我太多太多,当我伤心时,它安慰我;当我落寞时,它鼓舞我;当我受委屈时,它陪伴我它给我留下了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九年的光阴,它给我的童年抹上了一道靓丽的色彩。前几年因为家里房屋翻修,院子里的老槐树要被砍掉。记得那一天,我静静地靠在它的树干上,风吹过,叶子哗哗作响,我再也不能在你的树荫下乘凉了,再也不能在你下面玩耍、读书了。老槐树,我的朋友,我亲密的伙伴,你就要离开我了。我再也控制不住泪水,它从眼眶中汹涌而出。那一刻,我流泪了。老槐树不在了,可记忆却没有退场,永远都在,在我内心深处,将伴着我走过一生。【总评】文章文笔优美,行文流畅。作者先描写老槐树带给“我”的快乐,再写自己因老槐树要被砍掉而流泪。文章运用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辞藻优美,描写细腻。抒情、描写与记叙相结合,感情浓厚,在赞美老槐树的同时又表现出了对老槐树的思念之情。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