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瓦房店市高级中学十月份高二基础知识竞赛历史试题本卷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周朝的力量衰朽已久,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威胁着周的国祚之时,孔子成了周朝政治秩序最伟大的捍卫者。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A. “为政以德”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D. “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主张。A“为政以德”即要求统治者以德治民;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C“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要求统治者关注民众的愿望和要求;D“上好礼则民
2、莫不敢不敬”意思是说为官者讲究礼节百姓中就没有不敢不尊敬的,说明孔子要求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符合题意。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名师点睛】孔子地位随着儒家思想的不断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孔子主张仁和礼,强调要关心和爱护他人,主张社会和谐。此外,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西汉时期确立统治地位,唐宋三教合一后发展成宋明理学,明清成为了官方哲学并出现了批判思想。但是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成为了批判的对象。此外,儒家思想在每一个阶段的影响也需要掌握。2.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A. A
3、B. B C. C D. D【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辩证地看待“直”与“屈”、“巧”与“拙”、“辩”与“讷”等信息,可知是道家的主张,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D项正确。孔子主张仁、礼,与材料不符,排除A。孟子主张仁政,与材料不符,排除B。韩非主张以法治国,中央集权,与材料不符,排除C。点睛:本题考查的百家争鸣,解决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直”与“屈”、“巧”与“拙”、“辩”与“讷”等信息,可知符合老子的思想。3. 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取项合适的是A. “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 “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4、 D.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排除。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B项正确。C项是孔子的主张,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排除。D项是法家韩非子的主张,韩非子主张君主应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并将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排除。4. 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 人与人的关系 B. 人与自然的关系C. 国与国的关系 D. 夷夏关系【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孟学说的核心思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孔孟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仁政”,即要求统治者体贴民情、爱
5、惜民力,以德服人等,故主要讨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A项正确;BCD项不正确,排除。点睛:本题难度较低。解答本题要注意从孔孟学说中找出其理论的核心部分,然后据选择项分析即可。5. 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特别重视A. 人情关系 B. 道德规范C. 法制建设 D. 礼仪秩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的含义是只要实行严格的法令就能治理好国家,因此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法律,故C项正确,A、B、D三项是儒家倡导的治国理
6、念,故可直接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法家思想6.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由此,他比喻A. 人性生来就是恶的 B. 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C. 环境和教育对人成长很重要 D. 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兼用法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蓬草生长的丛麻当中,不须扶持就长得挺直;白沙和在黑泥里面就同黑泥;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成长很重要,C项正确。A是性恶论,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是荀子的唯物思想,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兼用法治,与材料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成长很重要不符,排除。点睛:
7、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意思,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7. 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 思想家思想主张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体现的共同思想是A. 教育思想 B. 农本思想C. 民本思想 D. 重农抑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孔子“仁者爱人”、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都是在强调爱惜百姓、关注民生,即体现民本思想,C项正确。材料中只有孔子涉及教育思想,孟子和荀子没有涉及,排除A
8、。民本思想是属于上述思想家的共同点,与重视农业的农本思想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而强调民本思想是属于上述思想家的共同点,排除D。点睛:本题以早期儒家思想为切入点,抓住设问要求“共同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8. 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A. 佛教的因果循环 B. 法家的严刑峻法C. 道家的无为而治 D. 儒家的天人感应【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窦娥冤指的是窦娥的冤情能得到上天的感应,出现了六月飞雪和楚州大旱等反常现象,这与儒家的天人感应思想相符,D项正确。佛教的因果循环指的是今生种
9、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与材料无关,排除A。法家提倡严刑峻法,但窦娥冤鞭挞的是官吏草菅人命的黑暗现实,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而是体现了儒家的天人感应,排除C。9. 某文学家把孔子的时代描述为“中国正处于愁闷时期”,“急于求变的她愿意抛弃一切曾经优良的传统与制度,允许有志之士从事变革”。对上述描述解读正确的是A. “愁闷时期”具有礼崩乐坏的特点 B. “曾经优良”的制度包含郡县制C. “急于求变”是指要求尽快建立中央集权 D. “变革”的典范是商鞅变法【答案】A【解析】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大变革时代,孔子关于回到西周的等级秩序中去的思想,不能得到诸侯的认
10、可,因此其到处碰壁,故选A。B、C项错误,郡县制和中央集权是在秦朝时期确立的;D项错误,商鞅变法是在战国时期进行的。10. “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政治转向”是指A. 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 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 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迎合汉武帝需要,提出大一统主张,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B项正确。汉代儒学的政治转向与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无关,排除A。天理是宋明理学的观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
11、制度,与汉代董仲舒新儒学不符,排除D。11. 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熹旨在强调A. 儒家自古以来就讲求个人的道德修养B. 人的正常欲望是天理,超越于此的是人欲C. 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D. 人要克制欲望才能发明本心符合天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旨在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因此选C项。ABD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中国传统
12、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12. 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写道:“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其主要原因是王阳明A. 否定孔孟权威 B. 否定“存天理,灭人欲”C. 高扬人的主体地位 D. 强调知行合一【答案】C【解析】王阳明强调内心反省达到良知,突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带有人性觉醒的意味,被后来追求平等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所利用和发展,故C项正确。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以儒学为基础,并未否定孔孟权威,故排除A项;其仍然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儒家伦理纲常规范行为,并未否定“存天理,灭人欲”,故排除B项;知行合一强调道德实践,并不
13、包含具有思想启蒙的内核,故排除D项。13. 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以下观点最符合两人的共同主张的是A. 严厉抨击明代八股取士之害 B. 强调“经世致用,学以济世”C. 讥讽士人专注于研究文字 D. 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君主专制【答案】B【解析】两人均主张要务实,即均强调“经世致用,学以济世”,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八股取士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黄宗羲的“徒以文字华藻”说明选项C只适合黄宗羲,不符合题意,排除;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选项D也只适合黄宗羲,不符合题意,
14、排除;故本题选B。14.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A. 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 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 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 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故孟子、董仲舒、黄宗羲的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B项正确。孟子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之所以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是希望统治者能够调整统治策略实行仁政,根本上还是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排除A。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
15、统治,受到汉武帝重视,排除C。D项不符合董仲舒主张提出的时代,因为当时汉朝是政治统一而非社会转型期,排除。15.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A. 注重对经验的总结 B. 缺乏创新和逻辑C. 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D. 与农业息息相关【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可知,古代中国科技多为传承和经验的积累总结,A项正确。材料强调我国古代传统科
16、技注重对经验的总结,没有体现缺乏创新和逻辑,排除B。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材料强调我国古代传统科技注重对经验的总结不符,排除C。材料强调我国古代传统科技注重对经验的总结,没有体现与农业息息相关,排除D。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切入,结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进行思考即可知道答案。16. 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 如果没有四大发明,就不会有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B. 欧洲封建
17、主义解体的根本动力在于四大发明的完成C. 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D. 四大发明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火药加剧了骑士阶层的没落,冲击了封建统治;罗盘针帮助欧洲开辟了新航路,促进了对外扩张,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欧洲知识的传播和资产阶级文化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7. 2015年10月,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这是朝鲜李氏王朝时期一系列儒家学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
18、刷木刻板。由此可以说明A. 韩国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 B. 李氏王朝是儒学的主要传承者C. 印刷术最早由中国传入韩国 D. 儒家思想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说明了儒学被世界接受,反映了儒家思想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故D正确。“发源地”“主要传承者”“最早”题干没有体现,排除AB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儒家思想的影响18. 2015年1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要发明创造”研究组组织相关专家推选出“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5项,名单中突出四大发明,但也有叠铸法、水
19、碓、转轴舵、新莽铜卡尺等发明。该材料主要表明A. 中国古代科学侧重于实用性 B. 传统科技中也有近代科技成分C. 四大发明是传统科技的典范 D. 中国传统科技在现代仍很发达【答案】A【解析】题目中列出的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发明创造表明了我国古代科技侧重于实用性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科技发明没有近代科技成分,故B项错误;“四大发明是传统科技的典范”与题目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传统科技在今天并不发达,故D项错误。19. 汉字源远流长,下列字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甲骨文,是篆书,是隶书,是楷书,故汉字的演变顺序是甲骨文、金文、篆书、
20、隶书、楷书,正确,排除ABD,所以选C。点睛:熟悉中国古代汉字和书法艺术的演变历程即可知道答案。20. 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办画院,招画师采用唐人诗句命题考试。其中有一题“蝴蝶梦中家万里”,夺魁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此画的风格应为A. 宫廷画 B. 文人画C. 民俗画 D. 人物画【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画用苏武牧羊假寐这一现象来表现“见万里”的意思,这种“以情写意”体现的是文人画的特点,B项正确。宫廷画描写的是宫廷文化,与材料不符,排除A。民俗画主张写实,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排除C。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与材料不符,排除D。21.
21、 明清时期,年画、剪纸等大量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更具生活上的实用性,这主要是因为A. 理学兴盛 B. 思想控制空前严密C. 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 小说的空前盛行【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城市繁荣兴盛,市民数量不断增加,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为满足市民阶层的精神文化需求,画坛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年画、剪纸等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大量增加,故答案为C。理学兴盛与文人画有关,排除A;CD项与题干没有关系。22. 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如图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A. 个人的情感 B
22、. 真实的景象C. 多彩的生活 D. 繁盛的社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文人画讲求诗书画统一,注重笔墨情趣,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因此选A。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的绘画。23. 据晋代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而在宋元时期文人的笔下,诸葛亮的形象被大力美化或神化,志在北伐一统、兴复汉室的诸葛亮成为民族英雄、爱国志士,更成为呼风唤雨、用兵如神的神奇军师。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文学风格的发展 B. 主流思想的演变C. 统治政策的需要 D. 民族矛盾的尖锐【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
23、知识可知,魏国司马氏灭蜀国,后建立西晋,陈寿站在统治者立场上,贬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对峙,后北方沦陷于金人之手,元朝汉人处在蒙古族的统治下,文人“志在北伐一统、兴复汉室”, 诸葛亮的形象寄托着他们的愿望,因此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民族矛盾的尖锐,D项正确;ABC三项都会影响文学创作,但与材料题意无关,排除。24. 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地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说明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 京剧是各种戏曲的大杂烩C. 要明确区分新旧事
24、物的根本标准 D. 事物不断吸收积极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了“京剧”这一新事物是在吸收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这一原理,故D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强调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因而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是从划分新旧事物的标准的角度说明的,也不符合题意,排除。25.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袜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A. 否定神的存在 B. 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C. 宣扬唯物主义的思想 D. 树立人的尊严和
25、权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造出房屋、衣服、袜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这一观点的本质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智者学派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26. 某天,临上课时,同学甲说:“今天的风真大,天气有点冷。”同学乙说:“今天的风凉爽,好天气。”他们的说法与谁的观点相类似A. 泰勒斯 B. 普罗塔哥拉 C. 苏格拉底 D. 柏拉图【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他们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
26、绳”可知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标准,该观点体现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主张,这一主张属于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B项正确。泰勒斯提出万物皆由水生成,与材料不符,排除A。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与材料不符,排除C。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与材料不符,排除D。27. 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与智者学派的不同点是A. 提出“知识即力量”B. 认为“感觉即知识”C. 认为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基础D. 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对“美”这个概念的理解【答案】C【解析】智者学派认为知识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基础;苏格拉底则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故答案为C项。知识即力量是培根的名言,智者学派
27、认为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AB项不是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排除;苏格拉底认为最高的知识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D项说法错误,排除。28.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雅典的现状时说:“所有这一切总起来使得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这表明他A. 排斥人文主义 B. 注意到人文主义的局限C. 宗教意识浓厚 D. 认为雅典出现复兴趋向【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柏拉图认为雅典政治受到人性的负面影响,说明注意到人文主义的局限,B项正确。柏拉图没有排斥人文主义,故A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与宗教意识浓厚无关,而是强调柏拉图认为
28、雅典政治受到人性的负面影响,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柏拉图认为雅典出现复兴趋向,而是强调柏拉图认为雅典政治受到人性的负面影响,排除D。29. 文艺复兴运动中的许多巨人“不再集中他们的思想与他们的才干于来世天堂上的存在了。他们竭力想建设他们的天堂在这一个地球上,并且老实说,他们的成功是很多的。”这反映出“运动”A. 缺乏创造性与想象力 B. 重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C. 价值观缺乏坚实基础 D. 尝试构建理想社会蓝图【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他们竭力想建设他们的天堂在这一个地球上,并且老实说,他们的成功是很多的”可知,文艺复兴巨人们关注人类现实,这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艺复兴
29、巨人们缺乏创造性与想象力,而是重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排除A。C项说法错误,文艺复兴巨人们关注人类现实,这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排除。D项是属于启蒙运动的内容,排除。30. 某一时期,“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在学术研究和教育中,课程强调学习古典艺术和体育锻炼,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该时期的主流社会思潮是A. 禁欲主义 B. 人文主义 C. 理性主义 D. 自由主义【答案】B【解析】材料中“世俗主义”、“个人主义”等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的时代特征,B项正确。禁欲主义是中世纪的主流思想,教会宣扬禁欲苦行,反对人的个性发展,与材料中的“个人主义
30、”不符,排除A。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主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自由主义,而是强调人文主义,排除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的信息“世俗主义”、“个人主义”“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等,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31.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写道:“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与材料观点最为吻合的是A. 人文思想的传播,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B.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矛盾未激化C. 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
31、层,对天主教会冲击有限D. 宗教改革传播人文思想,冲击人们对上帝的信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没有反映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层,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世俗的宗教批评者”“某种不敬神的精神”等关键信息,表明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在批判和妥协之间徘徊,同样,教会势力也在传统特权和批判者之间寻求调和,故A项正确;宗教改革传播人文主义思想,但是没有否定对上帝的信仰,故D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与教会宣扬的神学世界观矛盾日益尖锐,故B项错误。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影响32. 在16世纪的英国,那些随着罗马帝国衰亡而湮灭的悲剧和喜剧作品被重新挖掘出来,戏剧再次成
32、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并产生了莎士比亚这样著名的戏剧大师。据此可知当时A. 文艺复兴运动扩展到英国B. 启蒙运动对英国戏剧发展有较大的影响C. 议会民主政治鼓励人们多观看戏剧表演D. 莎士比亚的作品都取材于罗马帝国的兴衰【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6世纪,以及英国文学可知是文艺复兴扩展到了英国,A项正确。启蒙运动是17世纪从瑛姑开始,排除B。英国当时还没有确立民主政体,排除C。莎士比亚的作品和罗马帝国的兴衰无直接联系,排除D。33. 马丁路德一贯主张“因信称义”,但他在将圣经翻译成德文时,曾把原文中的“因信称义”译为“唯信称义”,其中的“唯”是指“唯一”。“唯”的说法反映了他A. 更彻底地否
33、定天主教会权威 B. 思想已经倾向于追求君主专制C. 对封建神学思想已深恶痛绝 D. 不再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唯信称义”说明他认为只有信仰是唯一真谛,教会的说教不可靠,A符合。B无法从题中得出结论。C与文艺复兴相关,材料没有涉及到封建神学思想。D违背史实。34.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能反映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是A. “赎罪券可以使人的原罪得到赦免”B.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D. “上帝的救赎使人得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宗教改革否定了教皇的权威,肯定了
34、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故C项正确。A项反映的是天主教会兜售“赎罪券”的言论;B项是文艺复兴中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D项体现了对上帝的信仰,与题目要求不符。故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35.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在此,孟德斯鸠旨在说明A. 自由与他人关系的社会性 B. 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C. 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 D. 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基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
35、情的权利”说明了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只是能够做法律允许做的事情,体现的是法律与自由的内在联系,因此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与他人关系,A项说法可以排除;材料强调了社会生活中人的自由是有限度的,与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无关,B项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自由对民主的影响,D说法错误。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内容36. “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因此,合法的国家只能是基于人民自由意志的社会契约的产物。”这一言论出自A. 卢梭 B. 狄德罗 C. 洛克 D. 孟德斯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材料中“人的本质是自由”“合法的国家只能是基于人民自由意志的社会契约的产物”体现了人民主权和社会
36、契约思想,故本题选项A符合题意;B项狄德罗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是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C项洛克是英国早期启蒙思想代表人物,第一次系统提出天赋人权学说;D项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思想代表人物,提出三权分立学说。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启蒙运动卢梭37. 现代学者周有光说:“启蒙运动不是简单地继续文艺复兴,而是发展和提高了文艺复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两者都是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运动B. 文艺复兴是意大利的,启蒙运动是法国的C. 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拓深了人文精神D. 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更具有广泛性【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文艺复兴和启蒙运
37、动都贯穿了人文主义思想,但是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指导,使人文主义得到了更深入的发展,拓展了人文精神,所以C项正确;两者虽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但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是理性主义,排除A项;文艺复兴首先发生在意大利后来转移到西欧各国,启蒙运动主要集中于英法国家,排除B项;D项中的“更具有广泛性”在题干中无法体现。38. “在启蒙思想家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思想分歧,特别是卢梭与伏尔泰,可以说是形同水火,势不两立。”卢梭与伏尔泰对立的最主要表现是A. 是否信仰上帝 B. 代表不同阶级利益C. 倡导不同的政体 D. 对私有财产态度不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题干关键
38、词是“思想分歧”“最重要表现”。卢梭和伏尔泰都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二人在思想上的最大分歧是建立何种政体,伏尔泰推崇君主立宪制,卢梭倡导“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故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制下的启蒙启蒙思想家的主张39.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 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B. 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
39、相反C. 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D. 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德的思想主张是思想自由,有思想的自由人不是他人的工具,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卢梭认为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他提出“主权在民”的主张,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利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获得自由平等是两人共同的主张,但两人主张的方式不同,故A项正确;两人对反对专制获得自由的态度是一样的,只是获取自由的方式不一样,故B项错误;两人都属于资产阶级,所以他们的阶级属性不是对
40、立的,故C项错误;康德并不是蔑视公民权利,他主张用一种较为平和的手段去获得公民权利,故D项错误。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康德与卢梭思想比较【名师点睛】列表分析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国家人物代表作主要观点备注法国伏尔泰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称教士为恶棍,教皇为两足禽兽。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而平等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其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巨大影响。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其核心是权利相互的“制约和平衡”。还提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
41、理性,法律就是理性的表现。其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卢梭社会契约论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认为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是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德意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认为人是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价值取向。主张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反对暴力革命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40. “17世纪末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A. 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B. 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C. 有些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D. 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答案】A第卷 (非
42、选择题 共40分)41. 儒家思想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重实际的政治家,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理解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的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到了宋代,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佛道的影响也就随之减弱。马克壵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
43、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1)为什么“孔子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它们最终流行开来”的原因有哪些?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二中,是哪些人将宋代“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作者的主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原因:孔子所倡导的“仁”、“礼”和“为政以德”的思想不符合当时社会
44、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的需求;原因: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大一统的需要;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起用儒家学者参政;儒家的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影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人物: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 (3)基本主张: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君主的“一家之法”。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影响:批判正统儒学和君主专制,使传
45、统文化焕发生机;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为什么孔子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结合所学知识主要从孔子的主张(仁、礼、为政以德)不符合统治者的需要方面作答。第二小问原因,儒学最终流行开来,主要是从董仲舒改造新儒学(从新儒学的主张方面考虑),适应汉武帝统治需要方面作答。第三小问,关于儒学流行开来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主要从正统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方面作答。(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到了宋代,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佛道的影响也就随之减弱。”可从程
46、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等人将宋代“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3)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可概括为猛烈抨击君主专制;根据材料“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可概括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根据材料“此我产业之花息也”可概括为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以“天下之法”取代君主的“一家之法”方面作答。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批判正统儒学和君主专制、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等方面作答。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整体分析:本题以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47、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孔子思想、董仲舒新儒学、宋明理学、明清进步思潮等相关内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内容,儒学思想从诞生开始,不断地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42. 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并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苏格拉底材料二 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主要强调的是人性的卑微和人生的悲惨。相较之下,文艺复兴则致力于实现人的“自我肯定”。鉴于人类在文学艺术方面做出的杰出成就,文艺复兴的思想家和艺术
48、家不再将人类仅仅视为上帝的附属品,而是极力歌颂人的价值,强调人自身所具有的尊严和荣誉,并在各种艺术作品中进一步肯定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郝苑、孟建伟从“人的发现”到“世界的发现”论文艺复兴对科学复兴的深刻影响材料三 西欧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西欧近代的思想和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以以往的人文、科学、理性的成就为基础的。 何兆武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材料四 1762年发表的社会契约论是他的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他对法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更加严厉的批判,君主制本身必然导致君主的昏暴;主张建立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民主制国家,主权属于生而自由平等的全体人民。 王怀兴世界文化简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核心思
49、想。他的思想中对普罗塔格拉观点的发展之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3)举例说明材料三中“以往的人文、科学的成就”是如何为启蒙运动奠定基础的?(4)材料四中的“他”指的是谁?据材料指出“他”的思想主张。【答案】(1)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弥补了普罗塔格拉忽视道德、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的弊端。(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要求把人性从宗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注重人的创造力,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强调个性解放和个人幸福。(3)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潮、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等自然科学的发展。(4)指卢梭。
50、主张:主权在民;建立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民主国家;天赋人权;民主共和等【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核心思想,根据材料“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即可概括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弥补了普罗塔格拉忽视道德、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的弊端等方面思考作答。(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致力于实现人的自我肯定”“而是极力歌颂人的价值,强调人自身所具有的尊严和荣誉,并在各种艺术作品中进一步肯定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可从人性对抗神性、注
51、重人价值、独立性、自主性等方面概括即可。(3)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西欧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西欧近代的思想和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以以往的人文、科学、理性的成就为基础的”可从思想解放(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潮、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自然科学发展(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等方面作答。(4)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1762年发表的社会契约论是他的政治思想的代表作”可知它是卢梭。主要的思想主张,根据材料“他对法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更加严厉的批判,君主制本身必然导致君主的昏暴;主张建立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民主制国家,主权属于生而自由平等的全体人民”即可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