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6 ,大小:600KB ,
资源ID:1045576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4557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西201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主要考点专项训练效果检测题19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西201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主要考点专项训练效果检测题19WORD版含答案.doc

1、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T1 3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有为曾指出:“握枢密之任者,惟军机处数人。此外,则诸部只见纸册,千官皆同闲人。“中央实行官缺制、地方各级官员搞捐纳制,致使大批德才皆无之人私相授受、世代在任”。材料二 1901年3月,西班牙特使葛罗干照会清政府,明确提出“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7月24日,清廷发布上谕,“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1905年9月2日,光绪皇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的折子,下令

2、“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6年规定,中央立法权由议会行使,在议会成立以前,先设立资政院作为过渡性机构。并规定内阁行使行政权,法郜行使司法权。1907年9月20日,清廷下谕先设资政院。10月11日,又令各省筹设咨议局,府州县筹设议事会。设立资政院的上谕颂布后,直到1910年10月3日,才在国会请愿的声浪中举行开院典礼。迫于形势急速变化,责任内阁于1911年成立,主要以皇族任责任内阁阁员,被时人称为“皇族内阁”。(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朝官制存在的弊端。(4分)(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清政府采取的改革措施。(11分)【知识点】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答案】答案:(1)官僚机构臃肿

3、庞大,人员冗繁。(2分)选用官员的方式落后,官员的素质低下。(2分)(2)进步之处:使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2分)国家机构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分权的原则,是国家体制近代化的体现。(3分)局限性:外务部的设立是为满足外国列强的需要;(2分)改革步伐缓慢且呈现出被动性;(2分)未能触动最根本的皇权专制问题,导致人心丧失,加速了清朝灭亡。(2分)解析:(1)提取材料信息“千官皆同闲人。“中央实行官缺制、地方各级官员搞捐纳制,致使大批德才皆无之人私相授受、世代在任”分析得出清朝官制存在的弊端。(2)材料二中清政府废科举广开学校;议会行使立法权、内阁行使行政权、法部

4、行使司法权,可得政治上趋于近代化。但具体到实施阶段,却实行不利,存在弊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材料的关键信息对清政府官制弊端及改革措施的理解、综合归纳。【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12)】T1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在德国历史上,对路德的评价非常高,很多人用优美的言辞来赞美他。胡腾说:“路德是日耳曼解放者。”海涅说:“路德在我们历史上不仅是最伟大的也是德国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人说他是“人文主义的巨人”;也有人说他是“日耳曼史上的奇峰”材料二从1529年开始,亨利八世接连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教会的法令,规定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

5、准方可生效,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禁止英国教、俗人员向罗马教廷上诉,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的共同作用。(6分)(2)比较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指出二者的不同点?(9分)【知识点】近代世界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答案】答案:(1)共同作用: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2)不同点:本质上,德意志是追求个人信仰自由,思想自由,反映各阶层

6、民众的需要;英国是追求国家自由,反映的是王权的需要。矛盾上,德意志体现民族主义与教权主义的矛盾;英国体现王权与教权的矛盾。方式上,德意志自下而上从民间开始;英国自上而下从官方开始。(9分)解析:(1)注意材料信息“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并结合马丁路德改革的相关史实,概括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的共同作用。(2)根据材料信息,马丁路德被称为“人文主义的巨人”、“日耳曼史上的奇峰”,英国则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并结合相关史实从改革的性质、解决的矛盾和改革的方式等角度分析德意志宗

7、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的不同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南省开封高中等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201411)】T1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化社会的转变;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

8、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陈达凯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史(1)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中西近代化过程中的两种不同路径。(6分)(2)概括中西方近代化在本质和手段上的相同之处。(9分)【知识点】近代世界近代中国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答案】答案:(1)西方:思想(精神)制度器物;(3分)中国:器物制度思想(精神)。(3分)(2)相同点:本质上:都是政治

9、上的民主化(法制化);(2分)经济上的工业化;(2分)思想上的科学化(理性化)。(2分)手段上:都采用了改革和革命两种方法。(3分)(如果学生只答出“改革”或“革命”一种方法,给2分;如果学生答出“变法”、“暴力手段”或“武力”等,给1分)解析:(1)提炼材料一、二关键信息:“清朝正式批准山西巡抚岑春煊关于开垦蒙地的奏请”、“摆脱了政治的束缚”、“民国政府继承了清末鼓励移民实边的政策”、“东三省地区依然是当时移民政务的重点”、“以重庆市为核心的西南地区成为中国政治中心地带与人口高密集区”、“大批日本开拓民迁入东北地区”,据此概括中国近代史上移民的特点。两个阶段移民的不同影响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

10、识分析作答。(2)结合材料一、二得出移民受到受国际局势、政府导向等因素的影响,结合材料三得出移民受到国家经济建设、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12月调研考试(201412)】T1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确立了盐铁专卖制度,齐国实行“官山海”,农闲时由农民制盐,官府包收储存,待盐价上涨至十倍时,再到不产盐地区销售。商鞅变法时期,在煮盐业发达地区,设置专门的官员和机构,负责盐业生产和销售。“是以征敌伐国,攘地斥境,不

11、赋百姓而师以赡”。西汉初期,“驰山泽之禁,不与民争利”,出现了大量靠经商盐铁致富的商人。汉武帝中期,国库空虚,财政入不敷出,朝廷不得以向富豪借贷,“富商大贾,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于是,汉武帝实施盐铁专卖,采用民制、官收、官运、官销的办法。唐肃宗时期,创立就场征税的专卖制度,在产盐地设置盐官,负责收买盐户所煮之盐,再由商人转运到各地销售。除产盐地外,不再设置盐官。宋代的盐课有两种形式,一是禁榷法,二是通商法。禁榷法是国家控制盐的产销,实行全部专卖;通商法是国家将盐售与商人,寓税于盐,然后由商人在指定地区经销,实行局部专卖。清代盐课制度,主要有官督商办、官督商销、官运商销、商运

12、商销、民运民销等七种形式,主要形式为官督商销,系由官府特许的盐商向官府领取引票,按引购盐,在指定地区贩卖,即引岸制。 摘编自王芙蓉略论中国古代盐铁官营制度变化及启示(1)据材料,概括古代盐铁专卖制度的特点。(7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盐铁专卖制度的影响。(8分)【知识点】古代中国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答案】:(1)历史悠久、控制严格、持续性强、形式多样(7分)(2)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维护国家政治稳定,推动国家政治统一;打击地方势力,从经济上削弱地方割据势力;阻碍了民营工商业的发展。(8分)解析:(1)准确解读提炼材料关键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结合材料“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确立了

13、盐铁专卖制度”概括出历史悠久;结合齐国时期、商鞅变法时期、汉武帝时期、宋代、清代实行盐铁专卖制度的相关史实概括出持续性强、形式多样的特点。(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盐铁专卖制度的影响主要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方面分析。积极性又主要从增加收入、稳定政治、巩固统一、打击地方等角度归纳;局限性主要从对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阻碍方面分析。【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1)】T128(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元朝以,在云南、贵州、广西、湖南

14、、湖北和四川等省,有二、三十个少数民族中存在着土司制度。土司管理各该民族,职务世袭,但是需要中央政府批准。土司在内部自行征收赋役,仅向中央政府进贡少许银物。土司自有法令,对属民的生杀予夺,中央政府不予过问。土司常到州县地界抢掠,危害汉民生命财产,对属民任意役使,赋税是“一年四小派,三年一大派,小派计钱,大派计两”。土司恣意虐杀土民,对犯其法而被杀害的家属,还要征六十两、四十两、二十四两不等的银子,名之曰“玷刀钱”。为了争夺土地和人畜,土司之间互相厮杀,经年不解,世代为仇,使得当地以及附近的州县不得安宁。摘自王缨鄂尔泰与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材料二 清改土归流的具体做法:清政府采取了集中力量打击强大

15、不法的土司;从大土司集中地区开始,后及其它地区;以及武力威胁与安抚相结合等办法。改土归流的善后措施:第一,对革除土司妥善安置,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第二,选派合适人选充任新设流官。第三,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控制和管理。第四,禁革各种旧制陋规。第五,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开路办学。摘自吴永章论清代鄂西的改土归流等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清朝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改土归流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作用。(9分)【知识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清朝改土归流【答案】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中“土司在内部自行征收赋役,仅向中央政府进贡少许银物。土司自有法令,对属

16、民的生杀予夺,中央政府不予过问。常到州县地界抢掠,危害汉民生命财产;对属民任意役使,赋税是一年四小派,三年一大派,小派计钱,大派计两。恣意虐杀土民,对犯其法而被杀害的家属,还要征六十两、四十两、二十四两不等的银子,名之日玷刀钱。为了争夺土地和人畜,土司之间互相厮杀,经年不解,世代为仇,使得当地以及附近的州县不得安宁。”依据关键信息判定土司制度的弊端,进而从政治上维护统治的角度分析归纳。第(2)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关键信息“以及武力威胁与安抚相结合等办法。改土归流的善后措施:第一,对革除土司妥善安置,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第二,选派合适人选充任新设流官。第三,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控制和管理。

17、第四,禁革各种旧制陋规。第五,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开路办学。”分析归纳;第二小问的作用则在第一小问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参考答案:(1)土司世袭,易造成地方割据,威胁中央集权,妨碍国家的统一;土司破坏地方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阻碍社会进步;土司与百姓矛盾尖锐,破坏司法,扰乱地方的治安,造成社会动荡。(6分)(2)特点:政治与军事手段相结合;反抗与归顺人员区别对待;政治改革与经济文化建设并举。(6分)作用:打击了土司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打破了西南地区的封闭状态,促进了西南地区封建经济及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民族融合、边疆稳定,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8、。(3分)【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以及把握能力。南昌二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第四次考试高三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201412)】27T1(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材料一 “窃惟朝廷从初散(贷出)青苗钱之意,本以兼并之家放债取利,侵渔细民,故设此法,押其豪夺,官自借贷,薄收其利。今以一斗陈米散与饥民,却令纳小麦一斗八井七合五勺,或纳粟三斗,所取利约近一倍。虽兼并之家,乘此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 -司马光司马光奏议材料二 “盖制(管束)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恶其衰,衰则贷不通

19、”。 -王安石王文公文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指出,司马光认为青苗法的设计目标与实施效果之间有何差距?(4分)王安石、司马光在争辩青苗法的利弊时,其出发点有何共同之处?(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如何处理农商关系?结合变法内容说明王安石是如何实践“制商贾”的?(9分)【知识点】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答案】 答案:(1)差距:青苗钱贷出的初衷本为抑制高利贷,并使政府财政收入有所增加,(2分)但实际效果是官贷利息太重,百姓反受其累。(2分)共性:都声称要维护平民百姓利益(救困济贫)(2分)(2)商业过度发展导致农业衰退,应以农业为本。(3分)实践:实行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官府

20、干预商品交换,直接参与经营商业活动,调控商品价格。(6分)解析:(1)“差距”从材料一中“本以兼并之家放债取利,侵渔细民”可分析出青苗法设计的目标;“实施效果”则从材料中“虽兼并之家,乘此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可分析出来。“共同之处”则根据司马光和王安石实施青苗法的直接出发点进行分析。(2) “盖制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又恶其衰,衰则货不通。”就是说要采取两种手段去干预工商业的发展,当工商业发展过剩,影响农业生产发展时,就用征收工商税的办法限制其发展;当商业发展过缓,影响商品正常流通时,就采取行政措施鼓励其发展,从而促进商业适度发展。体现了王安石的农本思想。“实践”结合王安石

21、变法的内容可分析出在王安石推行的新法中,均输法和市易法就是国家控制豪商巨贾操纵物资、物价的专门法规。【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准确解读,并对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内容的准确把握。【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T126(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北周武帝(宇文邕)曰:“佛经广叹崇建图塔,壮丽修造致福极多。此实无情何能恩惠,愚人相信倾竭珍财徒为引费”;“父母恩重沙门不敬,悖逆之甚国法不容,并退还家,用崇孝始”;“佛生西域寄传东夏,原其风教殊乖中国既非正教所以废之”;“佛图遍海内,士女为僧尼者十六七,縻费公私岁以

22、巨万”;“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摘编自道宣广弘明集材料二 北周武帝不顾世俗偏见,从公元574年到578年,他下令“毁破前代关山西东数百年来官私所遣一切佛塔,扫地悉尽。融刮圣容,焚烧经典。八州寺庙,出四十千,尽赐王公,充为第宅。三方释子,灭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摘编自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北周武帝灭佛,时间较长,涉及面广,触动深,成绩很可观,这一点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因此当时有人称赞说:“帝独运远略罢之(指灭佛),强国富民之上策”。灭佛事实上也起到了“民役稍希,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东平齐国(指北齐),西定妖戎,国安民乐”的作用。正因为北周成功的灭佛运动,才使它国力大大增强,为灭齐奠定

23、了坚实的基础。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宇文邕反对佛教在中国传播的主要理由。(5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宇文邕灭佛产生的影响。(6分)【知识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周武帝反佛改革【答案】解析:(1)从材料“父母恩重沙门不敬,悖逆之甚国法不容”“佛经广叹崇建图塔,壮丽修造致福极多。此实无情何能恩惠,愚人相信倾竭珍财徒为引费”“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佛图遍海内,士女为僧尼者十六七,縻费公私岁以巨万”中可以归纳出宇文邕反对佛教在中国传播的主要理由。(2)从材料“方释子,灭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北周成功的灭佛运动,才使它国力大大增强,为灭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帝独运

24、远略罢之(指灭佛),强国富民之上策”就可以得出答案。参考答案:1)佛教广建寺塔,骗取百姓钱财;僧人不孝敬父母,国法难容;佛教来自西域,与中国正教风俗不同;大量人口投入佛门,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广兴寺院会影响国家对兵权和土地控制权的需要。(2)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数,减轻了民众的赋役负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北周的军事实力,为灭北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使佛教文化,艺术遭到严重损失。【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8. T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本帝国

25、主义的法西斯化大体经历了法西斯势力的抬头、急剧发展和法西斯体制的完成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均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侵华战争促进了日本对内的法西斯化,而法西斯化又进一步扩大了侵华战争。最后随着侵华战争的惨败,法西斯政权也就彻底崩溃了。金相春日本法西斯化与侵华战争材料二 安倍晋三是日本政坛中强硬的右翼人物,多次否认日本的战争罪行,提出“日本战犯不是罪犯”的观点,多次对日本在二战中犯下的战争罪行进行开脱,坚决支持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并亲自参拜,引起了中国、韩国政府和舆论的谴责和不满。(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法西斯化的原因。请结合史实论述“侵华战争促进了日本对内的法西斯

26、化,而法西斯化又进一步扩大了侵华战争”的观点。(1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国内的一种什么现象?你认为中国应该怎么应对?(3分) 【知识点】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答案】答案:(1)原因:历史上,日本有军国主义的传统;明治维新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现实上,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日本经济打击严重,为了摆脱危机,日本政府扩军备战,为法西斯势力的上台提供机会。(6分)论述: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日本法西斯鼓吹对外扩张;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吞并中国东北,法西斯势力在日本进一步膨胀;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法西斯专政初步建立;1937年近卫文麿上台组阁,大力推行法西斯主义

27、,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综上所述,侵华战争促进了日本对内的法西斯化,而法西斯化又进一步扩大了侵华战争。(6分)(2)现象:法西斯右翼势力抬头。(1分)应对:向世界揭露日本右翼势力的阴谋及其本质面貌;展开不妥协的、针锋相对的斗争;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解析:(1)“原因”结合日本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材料一中“每个阶段均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分析出与日本的军国主义传统和侵华战争有关;“认证”结合1931年以来的日本侵略战争的史实进行分析认证。(2)“现象” 从材料二中“安倍晋三是日本政坛中强硬的右翼人物,多次否认日本的战争罪行,提出日本战犯不是罪犯的观点”可以分析出日本的右翼势

28、力抬头。“中国应对”可从中国自身实力的发展和与右翼势力斗争的角度进行分析。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分析、理解。【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2月月考(201412)】A2A3O2E1T113新华网北京10月13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3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8分材料一 克里斯提尼改革

29、的内容之一是废除传统的4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10个新的地区,形成10个行政区。由每一个行政区中的公民抽签选出30岁以上的公民50人,组成一个五百人会议。由于有不得连任的规定,城邦中的公民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机会参加五百人会议。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产生五百人会议的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提供了哪些借鉴?(4分)材料二 “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钱穆国史大纲

30、(2)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具有民主色彩”,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4分)材料三权力监督,在中国古已有之。西周就有过所谓做诗、诵诗的舆论监督,当时还创造了“三监”制度,并成为以后秦汉时的监察御史和刺史制度的渊。此后中国各朝代都建有权力监督制度,西汉中期开始建立多重监察制度。如御史的监察、丞相司直的监察、司隶校尉的监察等。西汉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举报箱。唐、宋、元、明、清的监督制度都有不同程度发展。忽必烈曾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医治左右手的。”这些制度虽有一时一地之效,但并不能对贪官保持持久的威慑力。 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3)根据

31、材料三,概括出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特点。(6分)材料四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王安石(4)依据材料四回答,商鞅是如何保证新法顺利推行的?(2分)依据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2分)材料五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明夷待访

32、录(5)材料五中,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计?(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材料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材料七 改革开放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青年评论家俞可平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

33、,“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的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6)依据材料六、七,归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4分)【知识点】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政治建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答案】解

34、析:(1)从材料一中“由每一个行政区中的公民抽签选出30岁以上的公民50人,组成一个五百人会议。由于有不得连任的规定,城邦中的公民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机会参加五百人会议。”的信息从“抽签选举制、比例代表制、任期制”的角度归纳答案。(2)从材料二中“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省六部制下运作程序、设政事堂由形式上带有民主色彩以及实质的角度来分析说明即可。(3)依据材料三中信息“权力监督,在中国古已有之。西周就有过所谓做诗、诵诗的舆论监督,当时还创造了“三监”制度,如御史的监察、丞相司直的监察、司隶校尉的监察等。西汉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举报箱。唐、宋、元

35、、明、清的监督制度都有不同程度发展。但并不能对贪官保持持久的威慑力。”的信息从权力监督的历史久远、权力监督的形式多样、相关监察制度不断发展完善以及效果有限等角度思考作答。(4)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的信息来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从“商鞅,创设新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借鉴中原文化”的角度组织答案。(5)第一小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的信息来概括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末清初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角度分析原因。(6)依据材料

36、六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以及材料七中“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关键信息来概括民主政治的特点。参考答案:(1)抽签选举制、比例代表制、任期制。(4分,任答2点即可)(2)理解: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可以防止大臣专权;设政事堂由三省长官共议国事,形式上带有民主色彩,但其实质是封建君主专制。(4分)(3)特点:权力监督的历史久远;权力监督的形式多样;相关监察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或一

37、脉相承);效果有限。(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4)商鞅:讲求诚信,政令必行。(2分)形式:商鞅变法:创设新制度;(1分)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借鉴中原文化。(1分)(5)政治设计:黄宗羲提出皇权需要宰相制度补救,应以学校为议政和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以限制君权、弥补君主专制的弊端。(2分)主要原因:明清时期,专制主义空前强化;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明朝的衰亡,明末清初思想界的活跃。(4分,任答2点即可)(6)特点: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既借鉴吸取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坚持独立自主道路。(4分,每个点2分,答出任意2点即

38、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中古今中外民主政治制度的解读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201412)】T1 1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唐、宋时期,在鄂西民族地区推行和完备的羁縻政策,到宋、元交替时期,逐步发展为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既是集历代王朝治理经验之大成,也是在宋代羁縻政策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而来的。土司制度其意义在于羁縻勿绝,承认各个少数民族世袭首领的地位,给予官衔,以实行间接统治。材料二 元代土司制度弊病甚多,对内残暴属民,对中央不服,骚扰接壤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为此

39、明清统治者大多主张改土归流,即在条件成熟的地方,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尤其是康乾盛世时候,国力强大,中央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加强对少数民族管理。中国羁縻政策的演变 根据材料一回答:羁縻政策实质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7分) 根据材料二回答:明清改土归流的原因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8分)【知识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羁縻政策、改土归流内容、影响【答案】:(1)依据材料“土司制度其意义在于羁縻勿绝,承认各个少数民族世袭首领的地位,给予官衔,以实行间接统治。”可知羁縻政策的目的是用当地首领来更好的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其意义在于维护边疆安全、国家的统一,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内地

40、、边疆的经济文化的交流。(2)依据材料“元代土司制度弊病甚多,对内残暴属民,对中央不服,骚扰接壤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可以得出西南地区土司统治残暴、战争频繁、阻断交流、不服中央、势力强大,依据材料“尤其是康乾盛世时候,国力强大,中央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加强对少数民族管理”可以得出国家实力强大。改土归流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改由流官管理地方,其实质是将西南地区的管理权收归中央,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参考答案:(1)实质:以土官治土民 (或者回答:笼络控制)(3分)意义:维护边疆安全、国家的统一,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内地、边疆的经济文化的交流。(4分)(2)原因:国家实力强大、西南地区土司统治残暴

41、、战争频繁、阻断交流、不服中央、势力强大。( 5分)根本目的:加强中央集权(3分)【思路点拨】从命题角度看,近年全国课标卷等以新材料为依托,利用改革的有关理论考查教材未涉及的其他改革,如2012年全国课标卷第45题对王莽改革的考查等,2015年仍要重视这一考向。【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2月统一考试(201412)】T145. (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严禁在承包土地上盖房、葬坟、起土。社员承包的土地,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让,不准荒座,否则,集体有权收回;社员无力经营或转管他业时应退还集体。 1981年底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材料二: 第一章总

42、则 第一条为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维护流转双方当事人合法权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经管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第三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承包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不得损害利害关系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2005年3月15日(1)据材料一、二,比较前后两种土地政策的异同(9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土地流转政策的作用。(6分)【知识点】现代中国选修1

4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答案】答案:(1)同:土地所有权归集体,农民有使用权、经营权;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效益。异:前者严禁土地转让,后者允许土地流转。(9分)(2)解放农村生产力,加快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促进土地资源的集中使用,提高农业生产率;利于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城市化进程。(6分)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和归纳概括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一、二的文字内容可以直接得出前后两种土地政策的异同,即同:土地所有权归集体,农民有使用权、经营权;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效益。异:前者严禁土地转让,后者允许土地流转。(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材料二本身并未涉及农村土地流转的积极影响,需要

44、联系所学知识领会具体举措所产生的影响即可,即解放农衬生产力,加快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促进土地资蓉的集中使用,提高农业生产率;利于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城市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T2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T2 3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此次吾党改组,志在将本党势力在中国内地各省尽力扩充。向来本党势力多在海外,故吾党在海外有地盘、有同志,而中国内地势力甚为薄弱。所以吾党历年在国内的

45、奋斗,专用兵力以兵力奋斗而胜利者,已有三次。但三次之成功,皆不能达革命之目的。是兵力虽成功,而革命仍未成功,因为吾党尚欠缺力量之故o所欠缺者是何种力量?就是人民心力。当时中国人民不赞成革命,多数人民不为革命而奋斗。革命行动欠缺人民心力,无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故此次吾党改组唯一之目的,在乎不单独倚靠兵力,要倚靠吾党本身力量,就是人民的心力。材料二吾党从今以后,要以人民的心力为吾党力量,要用人民心力奋斗。人民的心力与兵力,二者可以并行不悖。但两者之间,究竟应以何者为基础?应以何者为最足靠?自然当以人民的心力做基础,为最足靠。若单独倚靠兵力,是不足靠的,因为兵力胜敗无常。吾党必要先有一种基本力量做

46、基础,然后兵力有足靠之希望。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1)材料一中孙中山所说“以兵力奋斗而胜利者,巳有三次。但三次之成功,皆不能达革命之目的”请以第一次为例加以说明。(6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如何发展了自己的思想?对当时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9分)【知识点】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答案】答案:(1)第一次:武昌起义,推翻满清,建设共和。但由于袁世凯篡夺革命果

47、实,民主共和名存实亡。(6分)(2)提出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实现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结束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9分)解析:(1)根据辛亥革命的史实,孙中山“以兵力奋斗而胜利者,巳有三次。但三次之成功,皆不能达革命之目的”,其中的第一次实际上指的是狭义上的辛亥革命即武昌起义,结合其结果即可说明。(2)依据材料二“自然当以人民 的心力做基础,为最足靠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 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即可概括出孙中山如何发展自己的思想,新三民主义对当时中国革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实现国共合作,

48、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结合所学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综合分析、归纳。【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12)】T2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神学不一定要听理智的使唤,理智也不一定要听神学的使唤,二者各有其领域,我们认为这是不可争辩的。理智的范围是真理与智慧,神学的范围是虔敬与服从。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人民无须再予服从,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力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约翰洛克

49、政府论(1)斯宾诺莎处理神学与理智关系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说明斯宾诺莎民主理论产生的背景。(8分)(2)概括材料中洛克的民主思想,简析其影响。(7分)【知识点】近代世界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答案】答案:(1)目的(2分)把神学与理智分开,将信仰的重心引向真理与智慧。打破神学对理智的控制,捍卫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权利。背景(6分)政治上:新成立的荷兰面临来自国内外封建势力的威胁;经济上:荷兰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思想上:基督教神学还统治人们的头脑。(2)思想(2分):立法权属于人民(属于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影响(5分):为英国的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作出理论论证。其分权制衡为孟德斯鸠所发展。

50、成为资产阶级确立政权组织形式的重要原则。解析:(1)注意材料信息“二者各有其领域”、“理智的范围是真理与智慧,神学的范围是虔敬与服从”,据此回答出斯宾诺莎处理神学与理智关系的目的是把神学与理智分开,捍卫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权利。斯宾诺莎民主理论产生的背景主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分析。(2)根据材料信息“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力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可概括出洛克的民主思想是立法权属于人民;其影响主要从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对启蒙思想的影响、对资产阶级政权组织形式的影响等角度分析概括。【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

51、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南省开封高中等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201411)】T2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光荣革命”价值并不是它的形式(国王易人)所能衡量的1689年,国会通过了两项重要的法案;权利法案和宽容法。根据前者,国王的特权完全被剥夺,英国结束了她的君主专制主义,而开始了一个民主的议会政治的新时代;这不只是英国政治史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世界史进步的重要里程碑;根据后者,英国的不从国教分子,经过了长期奋斗,终于获得了基本的信仰自由,这实是宗教革命的原则之更进一步的扩张。摘编自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材料二欧洲把合众国的

52、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歌德曾经若有所思的对美国称道说: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摘编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材料一是如何评价权利法案的意义的?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两个角度分析1689年英国颁布宽容法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合众国的成立践行了哪些启蒙思想。歌德为什么说美洲大陆胜过了旧大陆?(8分)【知识点】近代世界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答案】答案:(1)意义:王权受到限制;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是近代世界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3分)原因: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显著发展;政治上,英国通过“光荣革命”

53、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4分)(2)启蒙思想:天赋人权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说、人民主权论等。(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理由:美国建立并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1787年宪法,践行了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而在旧大陆仍然是封建专制制度占统治地位。(4分)解析:(1)意义:由材料一中的“国王的特权完全被剥夺,英国结束了她的君主专制主义,而开始了一个民主的议会政治的新时代;这不只是英国政治史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世界史进步的重要里程碑”可以得到权利法案的意义。原因:由于1689年通过的宽容法,所以其颁布的原因应该结合1689年之前英国的政治、经济的相关史实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经济上

54、,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显著发展;政治上,英国通过“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2)启蒙思想: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需要结合所学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和启蒙思想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天赋人权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说、人民主权论等。理由:这一题实际是需要将美洲大陆的美国与旧大陆的欧洲进行比较,将美国所做到的优于欧洲的民主制的相关知识迁移过来回答即可,即美国建立并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1787年宪法,践行了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而在旧大陆仍然是封建专制制度占统治地位。【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全品

55、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201412)】T2 50(12分)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对中国社会与文化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世纪中西文化交流情况:继马戛尔尼访华后,1807年英国派马礼逊来华传教,此时嘉庆帝厉行闭关政策,严禁传教活动,禁止外国人学习中文。马礼逊好不容易聘请的中文老师,身上经常带着毒药,一旦被官府发现以便随时自尽。他还注意到,中国人拥有某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称外国人是“番鬼”。在官府的迫害下,他不得不高开广州,到澳门和马六甲一带进行传教和学术活动。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

56、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廷所重视。夷人的长技被提升为“西学”,并借助“体用”等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将中西学纳入统一体内,它进一步冲破了“夷夏大防”的藩篱,为人们大胆接受西学开辟了道路。以培养外语、军事、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堂增多,西式学堂逐渐被人们所接收。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而且第一次打破了隆中抑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思想上进一步开辟了道路。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等整理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57、,概括19世纪国人学习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外部原因。(12分)【知识点】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答案】答案:变化趋势:从拒绝西学到逐渐接受西学(或“天朝上国观念逐渐瓦解”);(2分)鸦片战争以后,学习西学的国人由少到多,西学传播日益广泛;(2分)对西学的认识经历了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的复杂历程。(2分)(其他意思相近的表述亦可) 外部原因: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联系逐步加强,中外交流日益加强;列强侵华不断加剧;西方近代文明显示出其先进性。(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解析: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第一阶段厉行闭关政策”“第二阶段提倡师夷”“第三阶段西学逐渐被人们所接收”“

58、第四阶段第一次打破了隆中抑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作答;第二小问注意设问的要求:“外部原因”,结合所学回答即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在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答题的能力。【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12月调研考试(201412)】T2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以一盘散沙之民众,忽而登彼于民国主人之位,宜乎其手足无措,不知所从,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材料二会长为全体之公仆,非为一部分或一人而服务,是故彼虽

59、为一会之长,而非一会之主人翁也。彼以事体之秩序,而纠率会众,使一切皆循公正平等而行。彼维持秩序及额数,如遇秩序紊乱之时,当立呼“秩序”。会员之义务,在能以竭助会长维持秩序。而维持之道,则当从自己始。如在会场,须戒出声,戒旁语,戒走动,并戒一切之能扰乱会场而阻人言听者。材料三以动议及表决而处事,重要之步调有六,其秩序如下:一、会员起立而称呼主座。二、主座起立而承认会员。三、会员发动议而坐。四、主座接述其动议。五、主座畀机会以讨论。六、呈动议以表决,并宣布表决之结果。大多数者,即过半数也;较多数者,即半数以下之最多数也。一切社会之职员选举,最少须有一票过半乃能当选,庶几合大多数之常例。摘选自孙中山

60、民权初步(1)据材料二、三,概括国民集会应遵循的规则。(不得摘抄原文)(6分)(2)根据上述规则,概括民主的内涵。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认为“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的原因。(9分)【知识点】近代中国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答案】:(1)会长的职责是维持会场秩序:会长应该坚持公正平等的原则:会员要协助会长维持会议秩序:会员要保持文明的举止;会议要依照既定的程序来进行;会议的结果要过半数人同意才能通过。(6分)(2)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少数服从多数;按照规则办事;尊重合法的权威。(答三点即可6分)中国人长期受专制制度的压抑,丧失了合群的天性;中国人不懂得如何有效地开会;中国人不懂得如

61、何在开会中实施自己的权力。(3分)解析:(1)本问的答案从材料所给信息中提取,但要注意答题要求:不得摘抄原文。可分别从会长的职责及应坚持的原则、会员的义务、会议的进程及结果的达成等角度说明。(2)“内涵”的解答依据(1)的答案:即开会应该遵循的规则出发,可从平等的角度、少数与多数的关系、对规则、权威的遵守和尊重等角度回答。“原因”可从中国人对民权的认识层次分析回答;其产生背景可从国内、国外两角度回答。【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201412)】28T2(15分)

6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图片材料。(1)图一、图二来自哪国哪部文献?图三所示的文献颁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6分)(2)简述图片所示的三部历史文献的地位及关联性?(9分)【知识点】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答案】 答案:(1)图一:美国的独立宣言;图二:法国的人权宣言。(4分)目的:巩固新生政权;限制袁世凯,保护革命成果。(2分)(2)美国的独立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基本原则的文献,对近代世界的民主化进程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也直接影响到后来其它国家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3分)法国的人权宣言是由独立宣言催生的,但它所规定的资产阶级基本原则

63、更加具体、更为广泛,也是更具普适性,因此法国的人权宣言是对美国独立宣言的继承和发展。(3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充分反映中国当时的历史特色,它是借鉴了上述二部文献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3分)解析:(1)从图一中的“DECLARTION”“AMERICA”可分析出是美国的独立宣言;图二的画面可分析出法国的人权宣言;图三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目的”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背景进行分析即可。(2)“地位”则是根据三幅图片的作用和历史意义进行分析作答;“关联性”则是强调三者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准确解读,并对美国独立宣言、法

64、国人权宣言、中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作用的准确把握。【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9. T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同盟会成立后,在军政府宣言中,孙中山宣布,中华民国继承了太平天国英雄们的“遗烈”。针对洪秀全不注意团结、不重用知识分子的失误,指出:“历朝成功,谋士功业在战士之上。读书人不赞成,虽太平天国奄有中国大半,终于亡于曾国藩等儒生之领兵”。材料二 洪秀全把天地会“反清复明”的宗旨改造提高为“推翻清朝,开创新朝”的革命纲领,含有强烈的反满兴汉民族观念。孙中山也以光复汉族河山自命,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孙

65、中山指出:“民族主义并非遇着不同种族的人就要排斥他”,“我们并不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均摘编自崔之清、胡臣友洪秀全评传(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洪秀全革命思想与实践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产生的主要影响。(9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洪秀全与孙中山在民族观方面存在的异同点。(6分)【知识点】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答案】答案:(1)注意团结知识分子特别是留学生中的革命分子,组成统一的民主革命组织进行反清武装斗争;探讨太平天国的失败教训,指出洪秀全等人的帝王思想是天京内讧的根本原因,因此他坚持民权主义和建设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纲领;借鉴太平天国平均主

66、义理想和政策制定了民生主义政策,如平均地权政策就与天朝田亩制度有许多相似之处;继承了洪秀全的反清思想,并将它发展为民族主义;主张仿效西方国家,孙中山进一步提出提倡民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9分)(2)不同点:洪秀全的民族观具有强烈的反满兴汉民族观念;孙中山的民族观带有近代民族平等的内容。共同点:都带有排满色彩。(6分)解析:(1)根据材料主要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从两人对知识分子的态度、土地政策、反清思想、政权建设等方面概括。(2)要注意关键信息“异同点”,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洪秀全“反满兴汉”和孙中山“驱除鞑虏”“恨害汉人的满洲人”等结合教材知识解答。【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

67、息的准确理解、分析;并对洪秀全与孙中山的思想与革命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2月统一考试(201412)】T2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按照洛克的分权理论,国家政治权力应分为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其中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定期开会,通过法律,但议会不能干预法律的执行。行政权属于国王,国王指导法律的执行,否决议会法案,使议会不致夺取全部权力而破坏“公民的自然权利”。联盟权亦属国王,即由其处理宣战、媾和等外交事务。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

68、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1)根据材料一,概括洛克关于王权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克分权论对英国政治制度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19世纪中期欧洲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近代化的表现。(9分)【知识点】近代世界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答案】答案:(l)观点:限制和削弱但不抛弃王权。影响:英国议会通过种种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同时又在不影响国家本质的前提下保留了国王原有的许多特权。(6分)(2)经济: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

69、展,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兴起。宗教:倡导思想解放,促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政治: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9分)解析:(l)根据材料“按照洛克的分权理论,国家政治权力应分为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行政权属于国王,国王指导法律的执行,否决议会法案,使议会不致夺取全部权力而破坏“公民的自然权利”。联盟权亦属国王,即由其处理宣战、媾和等外交事务。“可知限制了王权但又没完全剥夺。影响是对英国的政治制度提供法律依据,通过种种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同时又在不影响国家本质的前提下保留了国王原有的许多特权。(2)注意题干中在启蒙思想影响下,经济上考虑工业革命;宗教上倡导宗教改革,思想解放

70、;政治: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进而写出它们带来的影响即可。工业革命除了发展了经济,自由主义盛行;宗教改革除了打击了教皇外更解放了思想;政治上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T3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T3 3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柏林的分区占领图材料二日本因为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中国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统一的最佳时机,朝鲜因为战争而牺牲无数且至今分离对峙,美军因

71、为战争而重返朝鲜,苏联因为战争而成功地把中国诱入与西方决裂的道路。摘自中俄秘档里的朝鲜战争(1)依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美苏等大国在德国问题上的主要行为并归纳其历史原因。(8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朝鲜战争的结束对东亚政治局势的主要影响。(7分)【知识点】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案】答案:(1)对德国采取了分区占领的分裂行为。(2分)历史原因:美苏等国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了实现各自在德国和欧洲地区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意识形态不同及“冷战”思维的影响。(6分)(2)停战协定的签署,使朝鲜的安全得到了巩固;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扩张美国在远东的势力;

72、日本在美国亚太军事体系中地位上升。(7分)解析:(1)从材料一图片信息中可以看出二战后德国被美苏等大国分区占领;结合所学可知其原因是:美苏等国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了实现各自在德国和欧洲地区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意识形态不同及“冷战”思维的影响。(2)从材料二的文字“日本因为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美军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可以看出朝鲜战争对当 时国际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即: 扩张美国在远东的势力;日本在美国亚太军事体系中地位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停战协定的签署,使朝鲜的安全得到了巩固;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二战后两极格

73、局的相关内容的准确把握。【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12)】T3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世界上最不平静的半岛朝鲜半岛,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易燃的地区之一。一家日本媒体将朝鲜半岛比喻为“危险的大国竞技场”;而另一位专家说,大国权力政治的行使埋下了朝鲜问题的祸根,但同时也约束了这一祸根的恶化。在这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舞台上,剧终会是和平吗?朝鲜半岛高危之下60年(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对中日两国分别有何影响?(6分)(2)谈谈如何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9分)【知识点】现代世界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案】答案:(1)影响:

74、对中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加敌视中国。(3分)对日本:推动美国对日本大力扶植,给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利于日本摆脱战败国地位。(3分)()摈弃意识形态观念和冷战思维,推动民族和解和半岛统一;充分利用国际舞台,以和平方式解决各种纷争;世界大国应承担起维护半岛和平的重任,抛弃大国强权政治。(只要言之有理,可适当给分)。(9分)解析:(1)关于朝鲜战争,从意识形态领域看,美国仇视社会主义,从经济利益方面看,它要维护本国在东亚的利益,从全球霸权政策看,控制朝鲜是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而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巩固新中国政权,当时“冷战”全面开始,中国

75、和朝鲜同属社会主义阵营。因此,朝鲜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加敌视中国。对日本而言,朝鲜战争推动美国对日本大力扶植,给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利于日本摆脱战败国地位。(2)关于如何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要注意材料信息,“在这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舞台上,剧终会是和平吗?”,解答本题要抓住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进行论述,、今天的时代主题已经发生转变,正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世界人民厌恶战争、要求和平,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制约国际冲突等问题上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等角度进行讨论。【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

76、关键在于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提炼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浙江省嘉兴一中等五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201412)】24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中写道:“从战争(一战)的最初一刻起,我已在内心深处决心要当一个世界公民。”下列属于同一理念的话语是:A“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在一次战争中宣布自己为拒服兵役者。”B“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不偏不倚,一律看待。”C“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D“我不是俄国人,我是立陶宛的,是地道的德国人。”【知

77、识点】T3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战【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从战争(一战)的最初一刻起,我已在内心深处决心要当一个世界公民”表明作者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愿望,B项对待不同人的态度,与题干信息无关,C项为德国统一后要求扩张的愿望,与题干作者观点相反,D项引自艾略特的诗,表达了诗人把现实社会比作地狱的观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材料有效信息获取能力,解题时解读题干信息并结合选项进行分析理解,排除与题干无关选项即可。【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南省开封高中等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201411)】T3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

78、料 回顾人类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运动,二战使得制约与控制战争的因素上升到主导地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转折。但另一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局部战争仍然不断,军备竞赛仍然没有停止,核“达摩克利斯剑”仍然悬挂在人类的头上,变异性的战争暴力(国际恐怖主义等)仍在扩散,作为当代战争重要根源的霸权主义仍在肆虐,稳定与持久的和平仍然遥远。我们应该看到,导致战争与维护和平的因素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和平与发展,和平与民主,和平与世界的公正平等,都是不可分割的,而恰恰在这些方面,世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21世纪的世界仍然处在矛盾、斗争和震荡之中。摘编自李巨廉战争与和平历史运动的

79、转折(1)虽然制约战争的因素上升到主导地位,但人类距离普遍、稳定与持久的和平仍然遥远。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6分)(2)根据材料分析,当今世界的战争与和平运动发生了怎样的重大转折?(3分)联系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应当追求怎样的和平理念?(6分)【知识点】现代世界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案】答案:(1)原因:局部战争、军备竞赛从没停止过;核武器的存在与发展;国际恐怖主义与霸权主义的肆虐。(6分)(2)转折: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3分)理念:发展中的和平、民主下的和平以及公正的和平。(6分)解析:(1)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所以依据材料中的“局部战争仍然不断,军备竞赛仍然没有

80、停止”、“核“达摩克利斯剑”仍然悬挂在人类的头上”、“变异性的战争暴力(国际恐怖主义等)仍在扩散”、“霸权主义仍在肆虐”等信息即可得出答案。(2)转折:由材料中的“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转折”即可得出答案。理念:由材料中的“和平与发展,和平与民主,和平与世界的公正平等,都是不可分割的”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我们追求的和平应该是发展中的和平、民主下的和平以及公正的和平。【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12月调研考试(201412)】T3 47(15分)20世

81、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这时许多人尤其是英美两国都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一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他们被战时的宣传欺骗了;战争是真正由武器制造商发动起来的;德国并不是引起1914年战争的真正原因;凡尔赛条约对于德国是过于苛刻了;精力充沛的德国人与意大利人需要发展的空间;民主制度毕竟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有一方坚决不让对方给惹恼,那就一定不会打起来一整套和平的与容忍的思想,这当中大概包含着既有真理又有误解的那种通常的混合物。 (美)P.R.帕尔默、乔尔科尔顿、劳埃德克雷默近现代世界史材料二 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强烈要求。1949年和1952年召开了两

82、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2年召开了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大会通过致五大国政府书,邀请中、苏、美、英、法五大国政府就缔结和平公约举行谈判。1955年举行了世界和平大会,发表了世界和平大会宣言。19551959年召开了五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呼吁为禁止原子弹、氢弹而奋斗。80年代在北美、西欧、大洋洲以及世界各地掀起一个新的反对战争、要求禁止和销毁核武器的群众和平运动。 段炳麟世界当代史(1)据材料一、二,概括两次世界大战后和平思想的不同之处。(8分)(2)结合史实分析这种思想对国际(战争)形势的影响。(7分)【知识点】现代世界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案】:(1)一战后:强调容忍,不顾后

83、果;不区分战争的性质和根源,认为通过谈判和妥协就能制止战争。(4分)二战后:强调大国在维护和平中的主导作用;以反核为核心;以维护人类的发展为宗旨。(4分)(2)一战后的和平主义思想无法制止战争,英法等大国对法西斯的绥靖妥协加速了二战的爆发。(4分)二战后的和平思想推动和平主义运动在全球的兴起,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3分)解析:(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这时许多人尤其是英美两国都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一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一整套和平的与容忍的思想,这当中大概包含着既有真理又有误解的那种通常的混合物.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强烈要求.1955年举行了世界和平大会,发

84、表了世界和平大会宣言。19551959年召开了五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呼吁为禁止原子弹、氢弹而奋斗。80年代在北美、西欧、大洋洲以及世界各地掀起一个新的反对战争、要求禁止和销毁核武器的群众和平运动。”即可明显概括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和平思想的不同之处。(2)结合两次世界大战的最终结果,一战后的和平主义思想无法制止战争,英法等大国对法西斯的绥靖妥协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二战后的和平思想推动和平主义运动在全球的进行,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

85、201412)】29T3(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20世纪国际关系史材料二 1945年4月至6月在旧金山举行的会议结束时,50多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最后的宪章。其两大任务:维护和平与安全和妥善处理国际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它的宪章明确规定,这个组织不得“干预基本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范围内的事项

86、”。维护和平的任务主要交给安全理事会执行;所有实质性问题的决议必须以5个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通过,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大国意见一致时和平才能得到维护。同国际联盟一样,联合国在各种非政治性活动方面十分成功。但又同国联一样,它在执行维持和平这一主要任务方面却成绩时好时坏。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在于: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不能下令使用这台机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认为国联“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这一观点。国联为何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7分)(2)材料二认为联合国与国联一样,“它在执行维持和平这一主要任

87、务方面却成绩时好时坏。”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其“好”和“坏”历史事件。你认为联合国如何改革才能发挥其作用?(8分)【知识点】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案】答案:(1)举例: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国联象征性地派出调查团;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英法操纵的国联并未对侵略者采取实质性的制裁措施。(3分)原因:国联成立后,成为英法争夺霸权、瓜分世界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客观上推动了二战的爆发。(4分)(2)举例:好的方面是:通过保持“美苏合作”防止了大国间的全面战争;坏的方面:没有阻止朝鲜战争(或越南战争、两伊战争、美国单边行动

88、等)(4分)改革:改革安理会,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数量;提高联合国的权威,约束大国的操纵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分)解析:(1)材料一认为国联“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分析出,国联对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没有进行有效的制止。“史实”可结合国联成立后的,日本侵略和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史实进行作答;“原因”结合国联的实质和对法西斯侵略扩张不能有效制止进行分析作答。(2)“好”“坏”历史事件,结合联合国在二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面的起到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史实进行作答;“联合国改革”主要从联合国的组成和实际作用方面进行分析。【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

89、的准确解读,并对联合国和国联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2月统一考试(201412)】T3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苏联红军和美英联军正从东西两面夹击德军,一步步地把战争推进到纳粹德国的本土。欧洲东线的苏联军队已在北起波罗的海至喀尔巴阡山之1200公里长的战线上发动反攻,其前锋已渡过奥得河,距柏林东部只有60公里。在欧洲西线,美英盟军基本上粉碎了德军在阿登地区发动的最后一次反扑,兵锋直抵莱茵河西岸。法西斯德国崩溃在即,反法西斯盟国在欧洲战场的胜利指日可待。但是,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的形势却让人颇感艰难。虽然美军及其

90、盟军从1943年5月起,就开始从北、中、南和西南太平洋等方向对日军实行逐岛争夺的反攻作战,并且通过卓有成效的作战正一步步地逼近日本本土。但在太平洋战场上已处于绝对劣势,完全陷入被动挨打局面的日军,仍和美军逐岛展开争夺,致使战事异常惨烈,双方都在漫长的岛屿争夺战中损失惨重。而在中国(国民党)大陆及东南亚的大洋上日军仍然占据着大片陆地和众多的岛屿。雅尔塔(1)根据材料概括雅尔塔会议召开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你对雅尔塔会议的历史评价。(9分)【知识点】现代世界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答案】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最后结束的阶段,德意日法西斯败局已定(2分

91、);需要迅速解决,结束战争(2分);安排战后世界的问题(2分)。(2)协调了苏联与美英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团结(3分);对重大问题作出了决定,推动了雅尔塔体系的忢成(3分);打上了大国强权的政治烙印。(3分)解析:(1)第一问,雅尔塔会议是二战过程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它召开的背景可由教材内容直接归纳总结,也可以从材料中的时间及其他的信息来归纳总结。材料中的“虽然美军及其盟军从1943年5月起,. 仍和美军逐岛展开争夺,致使战事异常惨烈,双方都在漫长的岛屿争夺战中损失惨重。而在中国(国民党).等表明二战虽然向着有利于正义的一方发展,但要想战胜法西斯国家还需要反法西斯国家的共同努力,

92、同盟胜利后还需要重新分配利益关系,所以召开了这次会议。(2)第二问,对雅尔塔会议的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第一个方面是要从其积极的方面分析,它对战胜法西斯势力起了巨大的作用,这是它的第一个积极作用,第二个积极作用是确立了战后的秩序。它的消极影响也是很明显的,最具代表性的是对中国问题的处理,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T4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T4 3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明朝末年,后金政权不时对

93、明朝发动进攻,整个社会处在动荡不安的状态。徐光启富于爱国的热忱,他希望能够利用科学技术帮助国家富强起来,使天下的黎民过上“丰衣食,绝饥寒的安定富裕的生活。直至花甲之年,保国守土的爱国忠心,昭昭可鉴。材料二徐光启曾长期辗转苦读,深知当时流行的陆王心学,实为误国害民。徐光启走上了积极主张经世致用、崇尚实学的道路。万历二十三年(1595),徐光启开始与传教士郭居静交往。使他第一次知道在中国之外竞有那么大的一个世界、地球是圆的、伽利略制造了天文望远镜1606年,徐光启请求利玛窦传授西方的科学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徐光启完全弄懂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内容,并与利玛窦合作把它译成中文。1612年,他与传

94、教士熊三拔合译的泰西水法,书中介绍了西洋的水利工程作法和各种水利机械。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崇祯历书的编译和为改革历法所写的各种疏奏之中。崇祯历书的编译,引入了大地为球形的思想、大地经纬度的计算及球面三角法。在度数旁通十事疏奏中,徐光启详细论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如果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科学院”。他吸收九章算术、高次方程和方程组的解法等方面的辉煌成就,认为“算术之学(被废的主要原因)为名理之儒士苴天下实事。”徐光启的家乡地处东南沿海,水灾和风灾频繁,这使他很早就对救灾救荒感兴趣,并且讲究排灌水利建设。他利用各种机会,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设置试验田,亲自

95、进行各种农业技术实验。他一生关于农学方面的著作有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泰西水法等。其中,农政全书分类引录了古代的有关农事的文献和明朝当时的文献;是“杂采众家”又“兼出独见”的著作。”以上材料摘编自徐光启传和徐光启评传(1)根据相关材料,简要说明徐光启献身科学事业的动力。(6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徐光启取得科学成就的主要途径,并简要评价徐光启的科学精神。(9分)【知识点】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案】答案:(1)实现国富民强的社会责任感;针对陆王心学的弊端,讲究经世致用。(6分)(2)继承古代科技成就的精华;借鉴外来科学技术;注重科学实践和科技创新。(3分)徐光启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

96、为己任发展科技,倡导经世致用,是难能可贵的;徐光启注重在实验的同时,学习借鉴前人和外来的科技成果,这种方法给后人以深深的启迪。(6分)解析:(1)其动力依据材料信息“整个社会处在动荡不安的状态。徐光启富于爱国的热忱,他希望能够利用科学技术帮助国家富强起来,”“徐光启曾长期辗转苦读,深知当时流行的陆王心学,实为误国害民。徐光启走上了积极主张经世致用、崇尚实学的道路”来概括。(2)分析主要途径从徐光启的行动中很好归纳。评价其科学精神时要看到他的科学精神具有时代的特征,对后人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注意从在当时、对后世两个角度切入。【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综合分析、归纳。【

97、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201411)】T4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1918年1月

98、15日)材料二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 陈独秀研究室与监狱(1919年6月8日)(1)根据材料一,概括陈独秀的主要观点。(9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二对当时广大青年的意义。(6分)【知识点】近代中国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案】答案:(1)观点:新青年无罪;民主与礼教对立;科学与迷信对立;弘扬民主和科学必然要流血牺牲;民主和科学可以救中国。(每点3分,答出3点即可,满分9分)(2)意义:激励青年勇于斗争,不惜牺牲;勉励青年坚持

99、理想,奋斗到底;鼓励青年乐观向上,笑对人生。(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每点3分,答出2点即可,满分6分)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本志同人本来无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据此概括出陈独秀的主要观点是“新青年无罪;民主与礼教对立;科学与迷信对立;弘扬民主和科学必然要流血牺牲;民主和科学可以救中国。”(2)解答本题还需要准确定位材料的时间,研究室与监狱发表于1919年6月8日,此时处于五四运动时期,材料中强调科学研究室和监狱是有生命有价值的

100、文明,这就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其意义在于激励青年勇于斗争,不惜牺牲;勉励青年坚持理想,奋斗到底;鼓励青年乐观向上,笑对人生。【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12)】T4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

101、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1918年1月15日)材料二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陈独秀研究室与监狱(1919年6月8日)(1)根据材料一,概括陈独秀的

102、主要观点。(9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二对当时广大青年的意义。(6分)【知识点】近代中国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案】答案:(1)观点:新青年无罪;民主与礼教对立;科学与迷信对立;弘扬民主和科学必然要流血牺牲;民主和科学可以救中国。(每点3分,答出3点即可,满分9分)(2)意义:激励青年勇于斗争,不惜牺牲;勉励青年坚持理想,奋斗到底;鼓励青年乐观向上,笑对人生。(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每点3分,答出2点即可,满分6分)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本志同人本来无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这两位先

103、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据此概括出陈独秀的主要观点是“新青年无罪;民主与礼教对立;科学与迷信对立;弘扬民主和科学必然要流血牺牲;民主和科学可以救中国。”(2)解答本题还需要准确定位材料的时间,研究室与监狱发表于1919年6月8日,此时处于五四运动时期,材料中强调科学研究室和监狱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这就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其意义在于激励青年勇于斗争,不惜牺牲;勉励青年坚持理想,奋斗到底;鼓励青年乐观向上,笑对人生。【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

104、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南省开封高中等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201411)】T4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1949年9月27日,侯仁之几乎是踏着建国大典的鼓点返回北京。10月1日,侯仁之作为燕京大学的代表,出席了天安门广场的开国大典。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政治待遇,是新生的共和国对他的接纳和肯定。卞毓方他们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材料二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带着他们的孩子,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程。起航前,钱学森当着记者的面发誓,再也不踏上美国的土地。卞毓方他们在历史的转折关

105、头材料三我们如果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是他最基本的情感。我们不愿意逃跑,只是不愿意离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中国的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杨绛我们仨(1)上述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刻的选择对新中国意义何在?(9分)(2)上述历史人物在关键历史时刻的选择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怎样的人格魅力(6分)【知识点】现代中国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案】答案:(1)为新中国的人民政权提供了积极的政治支持;为新中国全面建设的展

106、开提供人才支持;保障了中华文化的有序传承;(9分)(2)热爱祖国,忠于信仰;传承传统文化;宽容开放;(6分)解析:(1)材料所述几个历史人物在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选择从国外回到祖国,其意义不仅仅是为我们的建设做贡献,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一种态度,就是为新中国的人民政权提供了积极的政治支持,同时他们选择回国也是对我们伟大祖国的传统文化的一种有序传承。(2)由材料中的“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可得出他们热爱祖国,忠于信仰,传承传统文化,宽容开放的人格魅力,这也代表了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

107、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201412)】T4 5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9 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考察。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邓小

108、平所说的“点火”的含义?(6分)(2)据材料二,指出19781992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如何理解材料三对邓小平的评价?(9分)【知识点】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案】答案:(1)鼓励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思想准备。 (2)趋势:上升。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工作重点转移);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设立经济开发(开放)区。(答二点即可)理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析:(1)结合材料一中“点火”出现的时代背景“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

109、越来越高的时候”可以总结出其确切含义,即鼓励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思想准备。(2)材料二中表格数据有起伏波动,但整体上呈上升趋势,所以紧扣问题要求的总体趋势即可得出答案,该题易于回答出曲折变化类似的答案;其原因可结合所学内容直接回答。材料三对邓小平同志作出了积极肯定的评价,其出发点在于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贡献,即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解读。【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12月调研考试(201412)】

110、T4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在同治年间的中国沿海城市,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1867年,因父亲突然去世而陷入家庭困境的严复跨进福州船政学堂。后又被作为海军军官学生派遣出洋,曾入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学习。回国后,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总负责人。因不是科举正途出身,始终无法施展抱负。为了改变这一尴尬的现状,从1885年至1893年,已任北洋水师学堂校长并官居从四品的严复,四次返乡参加乡试,四次落第。1894年的战争,严复体验了海军倾覆和割地赔款的耻辱,写下了论世变之亟,并开始翻译进化论与伦理学,进而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被时人誉为“西学

111、圣人”。摘编自赵柏田帝国的迷津(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6分)(2)据材料,说明严复的思想发生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知识点】近代中国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案】:(1)理解:兴办洋务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洋务人才非常缺乏;(3分)在科举仍占统治地位的中国,洋务遭到顽固守旧势力的鄙视和排斥。(3分)(2)转变:由追求科举功名到宣扬维新思想。(3分)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进步思想的影响;科举之途的无望;严复的个人经历及品质。(任答三点即可得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11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1)第一问题目很灵活,要从当时人们对洋务运动的不同看法来做题,洋务运动能让一个人扬名立万,洋务运动也能让一个人遗臭百年。(2)“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不难概括,但是“分析其原因”就有难度,一定要结合严复时代中国的国情来去做这道题目。例如,民族危机的加深。也可以结合严复的阶级属性,资产阶级思想家,来得到答案要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全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2月统一考试(201412)】T448(15分)【中外

113、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以天下为己任”。鉴于历年水旱灾害严重影响群众生活,他从2 1岁起就开始留意“水法”,对农田水利不断“周咨博访”。在科学上他虽有多方面成就,如在北京向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尤注意于数学,1606年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但他主要是以农业科学来贯穿一切,以此达到使天下“丰衣食,绝饥寒”的目的。他曾在天津做了多次试验,开辟水田,想实行军屯,以应付长城东段后金的侵扰,并想将之推行,藉以“兴西北水利,为国家立根本之计,岁省东南挽漕百万之费”。明末农民起义威胁着明朝

114、的生存,徐光启片面地认为灾荒是引起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稳定人民生活,他所撰写的农政全书特别重视“荒政”。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光启对科技发展的意义。(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重视“荒政”的原因。(9分)【知识点】古代中国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案】答案:(1)作用: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科技向近代转化;撰写总结性的专业科技巨著,有利于近代科技的继承与发展。(6分)(2)原因:关注国计民生、主张经世致用、崇尚实学的胸怀;认为灾荒是引起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明朝统治的需要。

115、(9分)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在北京向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尤注意于数学”“1606年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说明徐光启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推动西学东渐;再结合所学知识,农政全书为徐光启撰写的总结性专业科技巨著。(2)根据材料信息“鉴于历年水旱灾害严重影响群众生活”“曾在天津做了多次试验,开辟水田,想实行军屯,以应付长城东段后金的侵扰”“兴西北水利,为国家立根本之计,岁省东南挽漕百万之费”“明末农民起义威胁着明朝的生存,徐光启片面地认为灾荒是引起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稳定人民生活”等,再结合所学知识,明朝时期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分析徐光启重视“荒政”的原因。【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T5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T6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