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走向高考2016》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必修2 第1章 第2讲课时作业.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44780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高考2016》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必修2 第1章 第2讲课时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走向高考2016》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必修2 第1章 第2讲课时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走向高考2016》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必修2 第1章 第2讲课时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走向高考2016》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必修2 第1章 第2讲课时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走向高考2016》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必修2 第1章 第2讲课时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走向高考2016》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必修2 第1章 第2讲课时作业.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走向高考2016》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必修2 第1章 第2讲课时作业.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必修一 第一章 第二讲一、单项选择题(2014四川绵阳二诊)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读20062014年我国东部某省(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完成第12题。1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A持续上升B持续下降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2推断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城镇房价增长快B经济水平持续下降C产业升级和转移 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答案:1.C2.C解析:第1题,2012年前,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之和一直大于零,人口总数一直增加,2012年后,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之和小于零,人口总数开始下降。故选C。第2题,随着该区域产业升级,

2、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就业机会减少,导致人口迁入量减少。(2014江西姓校联考)甲图表示某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示意图,乙图为该国某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3关于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是NPMBP点时期劳动力不足CM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N点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4有关该城市现阶段描述正确的是()A老龄化问题严重B中青年比重高主要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大量迁入C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D经济发展水平低,就业机会少答案:3.D4.C解析:第3题,N点过后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值转为负值,此时人口数量最多。M时期人口

3、死亡率较高,P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劳动力充足;该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是MPN。第4题,结合两图可知,该城市现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老年人口比重并不大,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不严重;该国人口呈负增长,应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中青年人口比重大,应主要为人口迁移所致,但不可能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下图为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迁出量较大的三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回答57题。5下列有关甲、乙、丙三省人口密度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省境内人口密度分布比较均匀B甲省人口密度由西南向东北递减C乙省人口密度平原大于高原、丘陵大于山地D丙省人口密度东部大于西部答案:D解析:通过轮廓图可直接读出,甲为湖

4、南,乙为安徽,丙为四川。甲省东北部为洞庭湖平原,人口稠密,西部和南部分别是云贵高原和江南丘陵,人口密度较小;乙省没有高原分布,故人口密度分布不存在平原大于高原的说法;丙省东部为四川盆地,人口密度大于西部的横断山区。6农村人口大量迁出对三省区的主要影响是()城市化水平下降大量农民实现了户口的农转非缓解人地矛盾人均耕地面积增大,有利于种植业的规模化发展ABCD答案:C解析: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是图示三省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农村人口外迁会使农村人口在本省总人口的比重下降,城市人口的比重会上升,城市化水平会上升;三省人口大量迁出,能缓解省内人地矛盾,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大量人口外迁有利于这三省区种植业的

5、规模化发展。7每年秋季,丙省有大量农村人口流入新疆,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候变化B石油资源开发C政策D农业生产答案:D解析:新疆是我国棉花产量最大的省区,由于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所以在主要经济作物棉花成熟期(810月),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此外,新疆的瓜果一般以秋季成熟为主,也需要大量劳动力。我省某省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40%左右,下图为该省级行政区外来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810题。8下列有关该省级行政区人口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男女比例不均衡B人口流入缓解了本地人口老龄化状况C常住人口的婴儿出生率呈上升趋势D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口答案:B解析:材料不能反

6、映全省的男女比例,也不能反映全部常住人口的婴儿出生率变动情况,排除A、C项;由题干中“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40%左右”,判断D项错误。读图可知,外来人口中青年人口所占比例大,对本地人口老龄化状况有缓解作用。9图中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有明显相关性的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答案:C解析:丁年龄段为04岁的婴幼儿,丙年龄段为2529岁的青年,迁移人口中有不少婴幼儿随父母生活。10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浙江省B重庆市C河南省D上海市答案:D解析:重庆市、河南省的人口迁出数量大于人口迁入数量,排除B、C项。浙江省人口基数大,在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所占比例达不到40%,故

7、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上海市。下面图a为我国甲地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金字塔图,图b为我国乙地2014年迁入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完成1113题。11关于甲地户籍人口的叙述,最有可能错误的是()A女多男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B大量青壮年长期外出打工C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比较严重 D空巢老人问题比较严重答案:A解析:由图a可知,甲地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占的比重特别大,这可能是由当地大量青壮年长期外出打工造成的,因此当地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空巢老人问题比较严重。12关于乙地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B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与该地产业结构有关C该地外来人口数量大于本地

8、人口D该地迁入人口不会产生婚姻生育等社会问题答案:B解析:该地人口迁移是经济因素导致的,外来务工人员女性多于男性的原因可能是该地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13甲、乙两地最可能分别位于()A中部地区农村、东部地区城市 B中部地区城市、东部地区城市C东部地区农村、中部地区城市 D东部地区城市、中部地区农村答案:A解析:由于经济原因,我国大量的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向东部沿海城市。下图示意某年我国跨省(区、市)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读图回答1415题。14图中A省(区、市)人口大部分流向B省(区、市),据此推断A省(区、市)和B省(区、市)分别为()A陕西新疆B山东黑龙江C四川广东D云南广西15导致各省(区、

9、市)之间人口大规模流动最主要的因素是()A经济因素 B历史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 D环境因素答案:14.C15.A解析:第14题,人口一般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故A省(区、市)应为经济欠发达地区,B省(区、市)为经济发达地区。结合选项可知,C项正确。第15题,经济发达地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且能获取更高的经济收入,吸引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入,故导致各省(区、市)之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最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二、综合题16(2014江苏四星高中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6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10、材料二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比重(%)年份地区2010年2005年东北地区6.206.95北部沿海13.2211.97大西北地区4.133.13黄河中游地区11.147.98大西南地区13.5310.98长江中下游地区11.019.71东部沿海地区19.8620.58南部沿海地区20.9128.70(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是_。(2)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人口大量涌入该地区带来的影响主要有_。(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原因主要有_。答案:(1)数量大,规模持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

11、2)南部沿海地区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任答两点)不利影响: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3)增多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17读环渤海地区某县2014年农村劳动力产业(上)和空间转移方向(下)比重图(单位:%),完成下列各题。(1)简述2014年该县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特点并分析原因。(2)分析2014年该县农村劳动力空间转移趋势的主要优点。(3)近年来,大量的工业园居民在县城购置房产并落户,形成早出晚归的“迁徙族”,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答案:(1)

12、主要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内部转移很少。原因是第二、三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第一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2)2014年该县农村劳动力主要向县城和县内沿海工业园转移,而县城与县内沿海工业园分离,可避免人口过分集中,减少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3)工业园内工业集中,环境污染加重;县城环境清洁,基础设施好;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解析:第(1)题,依据上图可知,该县农村劳动力主要向工业、建筑业、餐饮业及其他第三产业转移,而农业内部转移的劳动力极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要从各产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方面去分析。第(2)题,依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县农村劳动力主要向县城和县内沿海工业园转移,这实质上反映了劳动力的分流现象,可避免因人口在某一点上过度集聚而产生的环境问题。第(3)题,“迁徙族”往返于县城与工业园之间,两地区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的差异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是这一现象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