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六安市寿县正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温馨提示:本试卷包括I、II 两卷,第I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的相应位置。第II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卷中的相应位置作答。在试卷上作答均无效,不予计分。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来,将序号填在指定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50分)1.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出现于: A甲午战后B一战期间C抗战期间D国统前期2.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首先开始于A工业 B农业 C商业 D证券业3.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
2、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4.某男在前往上海参观世博会,途中做了一个梦,梦见光阴老人带他来到1915年的旧上海,以下是他在梦中所见情景,在历史现实中是不可能产生的。( )A自己竟然穿着长袍马褂 B观赏了风格各异的各国建筑 C乘坐公共汽车前往外滩 D在租界里“吃了一记洋火腿”5.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
3、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6.华盛顿领导的大陆军首次告胜及其戎马生涯最辉煌的时刻分别是A波士顿战役 约克镇大捷 B萨拉托加大捷 约克镇大捷C特伦顿战役 普林顿战役 D波士顿战役 萨拉托加大捷7.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是多民族国家,8.“一个人不受外在权威的扶持,而成为他的民族的领袖的人;一位其成功不是依靠投机取巧,也不凭借掌握的技术装备,而纯粹地建立在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上的
4、政治家;一位一贯轻视使用武力的胜利的斗士 ;一位具有智慧与谦逊,用果敢与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武装起来的人。”爱因斯坦所评价的这位人物是A孔子 B华盛顿 C凯末尔 D甘地9.梁启超先生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断,他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10.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来源: B
5、“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11.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提出的背景是:( ) 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论为英国的殖民地 一战后,英国在印度继续制造宗教矛盾 英国殖民当局对印度人民反抗采用镇压和欺骗策略 印度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A. B. C. D. 12.亚里士多德的许多具体科学结论都被证明是错误的,但他创立的一门工具科学却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这是 A伦理学 B. 形而上学 C 逻辑学 D. 几何学13.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纲领的范围有:政治 经济 教 育 宗教 法律A. B. C. D.14.九国公
6、约的下列规定中最能反映出这次会议上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的是 A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B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谋取特权,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力C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D使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15.斯大林曾说:“二战只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魔鬼”。这句话的含义是A非正义的一方将会赢得战争的胜利 B战争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一场浩劫C正义的一方必将赢得战争的胜利 D只有美国成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16.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场战役,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经传遍整个世界。这场战役是A、莫斯科战役 B
7、、斯大林格勒战役 C、中途岛战役 D、攻克柏林17.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B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C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18.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查阅的一张报纸。据这份报纸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A胡佛宣誓就任美国总统 B奥斯卡奖的历史回顾C资本主义世界
8、经济危机 D“北京人”头盖骨追踪19.我国内阁制度形成于A明太祖时 B明成祖时 C.清顺治时D清康熙时来源: .Com20.“为德国履行本条约之保障起见,凡坐落莱茵河以西之德国领土连同各桥头,自本条约实行起15年期间内均应由协约及参战各国军队占领”。这一条款应出自A布列斯特和约 B凡尔赛和约 C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D四国条约2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B.股票不稳 C.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 D.劳资矛盾22.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初发动九八事变的背景是 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了侵华的“大陆政策”经济危机造成日本国内各种矛盾尖锐
9、 蒋介石围剿红军 英法绥靖政策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A. B. C. D. 23.“一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有 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问的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宗主国间的矛盾来源: A B C D24.华盛顿会议召开时,国际形势的状况不包括( )A. 英、美、日海军军备竞赛日趋激烈 B日本利用战争时机独霸中国 C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D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异常尖锐25.右侧是一幅民国时期时尚女性的图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在风俗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B大部分国人已采用
10、西方生活方式 C.中西文化习俗共存共容D国人固守自己的传统社会习俗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来源: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魏初年,朝廷)经常发布“劝课农桑”的诏令,要求地方官督促百姓尽力农耕,为朝廷提供尽可能多的粮食及纺织品之类的物资,还把一批又一批的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强行迁徙到京城平城附近,“计口授田”,按照人口拨给无主荒田,由政府督促耕种,然后收取租税,供给京城朝廷百官及禁卫军队。郭建千秋兴亡三国两晋南北朝卷材料二 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魏孝文帝采纳赵郡汉族大姓李世安的建议,颁布均田令。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受露田40亩,妇女20亩;奴婢依良丁(良丁,谓良人。)
11、牛一头,受田30亩,限止四牛。丁男受桑田20亩,不宜种桑的地方,丁男受麻田,数量相同。受田者年满70岁或死亡之后,其所受露田交还国家,并且不准买卖。桑田不在还受之限,可以世代相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买卖。材料三(太和)十有八年(公元494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九月庚午,六官及文武尽迁洛阳。魏书高祖纪下材料四 “北齐初,(齐文宣帝)高洋曾问汉族士大夫杜弼:治国当用什么人?,杜弼说:鲜卑人只会骑马坐车,治国当用汉人。高洋听后,不久就把杜弼杀了。这样,北齐政权日益鲜卑化,鲜卑语也
12、渐渐流行。”“(北周奠基人)宇文泰是外鲜卑人,重用汉人苏绰制定制度,苏绰对汉族统治者的治国经验加以总结,奏上六条诏书。宇文泰下令官吏学习,并颁布全国实行。北周后期,周武帝解脱了鲜卑旧俗。”“北齐和北周,东西相对,以黄河为界。先时,河西的周人唯恐齐人乘河向西,整个冬季,守河将士天天去推冰,年年如此,后来周人不再推冰,轮到河东的齐国将士开始推冰,防备周人东渡。”引自郭伯南新编中国史话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北魏人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材料一“计口授田”的规定与材料二的“均田令”是何关系?根据材料二说明北魏的均田令是否真正体现了平均?(3)依据材料三指出
13、“高祖”采取的治国措施。(4)北齐与北周的统治政策有何不同?结果如何?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16 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材富等于1497 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 倍。天主教会宣称,人若要得救,必须以教会为中介诸侯们几乎都从路德的理论中读出了政府权力和威信的扩张。一个在德意志的一个小角落里进行的宗教研究,竟然和许多群体的利益及其热望联系在一起。一一摘编自(美)约翰巴克勒西方社会史等著作(1)依据材料一,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归纳罗马教廷与德国社会的矛盾。材料
14、二 马丁路德提出在信仰上“惟独圣经”,破除教皇、修士等阶层的特权;他提出“惟独信心“,告诉人们个人灵魂的救赎不靠教会的活动来实现;他的诸多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圣经的德译本,这无疑使任何识字的德国人都有可能亲自学习圣经,这项工作在宗教改革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德国语言史和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新教徒对教育和白话的重视也助长了地方语言的广泛运用。以语言作为根本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现代民族主义国家也应运而生。(2)依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产生的历史影响。B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政体是自由的,而公民却毫无自由;或者是,公民
15、可能是自由的,而政体却无自由可言。在这两种情况下,前者是政体在法律上是自由的,而事实上不自由;后者是公民在事实上是自由的,在法律上不自由。一一(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二 民权者,所以拥护宪法而不使败坏者也故苟无民权,则虽有至良极美之宪法,亦不过一纸空文宪法与民权,二者不可离,此实不易之理,而万国所经脸而得之也。一一梁启超立宪法议 (1)孟德斯鸠推崇何种政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提出这一主张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粱启超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异同。C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毛主席说,康熙皇帝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
16、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崇尚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打败准噶尔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健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与老舍谈康熙材料二 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一一章梫康熙政要(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熙帝面临和解决了的主要政治问题有哪些?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解决这些问题的政治、经济条件。(2)材料二是康熙帝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过的一段话,据此归纳康熙帝时自己的评价。综合以上材料简要归纳康熙帝的主要历史贡献。析其原因。(5分)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