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篓子里的青虫第二课时教学 鄂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4074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篓子里的青虫第二课时教学 鄂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篓子里的青虫第二课时教学 鄂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篓子里的青虫第二课时教学 鄂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篓子里的青虫第二课时教学 鄂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篓子里的青虫第二课时教学 鄂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篓子里的青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复习巩固生字词,学写“咬”和“呆”两个字。2、学习课文三至八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中词语及课文内容,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识记生字字形,观察并写好生字。(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复习巩固生字词,写好“咬”和“呆”两个字。学习课文三至八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教学准备:CAI课件

2、 词语卡 小黄鸡头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趣味识字,学习课文1、2自然段)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

3、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引入新知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请大家齐读课题1、 复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课件出

4、示第一幅图)师: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蝴蝶在大白菜上产了(板书“卵”字)师:后来这些卵变成了(板书“青虫”)师:小青虫吃菜叶渐渐长大了,大白菜却被咬得2、创设情景,复习生字词。师:瞧,大白菜上的青虫真多呀,快来帮大白菜捉捉虫子吧!(CAI出示词语,多种形式认读)二、品读课文,感悟体验1、学习第三自然段(1)CAI出示插图2的内容,引导学生说图师:瞧,谁来了?它们来干什么?师:再仔细看看图,观察一下它们的表情。你们知道鸡妈妈一家为什么这么高兴?快去读读第三自然段找找答案。(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说原因)(2) CAI出示此段的第二句话并指导朗读,通过“大大小小”、 “太多了” 、“不

5、停地”体会青虫多,读出鸡妈妈一家高兴的心情。(指名读、齐读)2、学习第四自然段(1)师:有只小黄鸡可喜欢吃这些小青虫了,它吃了还想吃,这就是(出示词语卡)“越吃越有滋味”。师:你们有没有吃东西觉得越吃越有滋味的时候呀?指名说并带着体会读词语。(2)有只小黄鸡越吃越有滋味,它的小脑瓜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有趣的想法,(师出示头饰)谁想来当这只可爱的小黄鸡? 要想当这只小黄鸡,我们首先得了解它在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吧!(3)指名说小黄鸡的想法。(4)换词理解“逮”、“一大批”。(5)指名读戴头饰读小黄鸡的话。师进一步引导:现在你想出一个自认为很不错的主意,心情怎样?你

6、能高兴、得意地把你的想法跟我们大家说说吗?(6)谁还想当小黄鸡?直到学生读出高兴得意的语气。师评议引导。(7)小黄鸡是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指名说。(8)师:下面请大家都来当当这只小黄鸡,读出他的想法和做法吧!(师带生读第四自然段)3、学习第五自然段(1)师:一天过去了,几天过去了,一段时间过去了。小黄鸡肚子饿了,如果你就是小黄鸡这时你会想到什么?(指名说)(2)出示卡片“我该美美地吃一顿了。”师:“美美地吃”该是一种怎样的享受呀?(指名说,并带着感受读)师:想到了自己的篓子里有好多好多的小青虫,男生读小黄鸡的想法师:想到了小青虫鲜美的味道,女生读小黄鸡的想法师:想到了马上能坐在草地上,一

7、边享受着温暖的阳光,一边吃着可口的小青虫全班齐读“我该美美地吃一顿了!”4、学习六至八自然段(1)小黄鸡吃到小青虫了吗?(CAI出示动画)你们看到什么了?(指名说)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一情景的呢?(2)学生自由读六至八自然段,思考:文中哪些句子写到小黄鸡看到的情景。(3)指名说,CAI出示句子。通过比较句子,重点体会“扑扑扑”这个词,并指导朗读。(4)师:看看篓子里还有什么?除了豆大的空壳,别的什么也没有。(5)师:看到这样的情景小黄鸡又有怎样的表现呢?(学生再读课文的六至八自然段,找到描写小黄鸡表现的句子。)(6)指名说,CAI出示相应句子。抓住“吓了一跳”体会小黄鸡内心的慌乱,指导读词读句子

8、。CAI,观察小黄鸡的神情,做动作理解“呆住了”。(7)师:呆住的小黄鸡在想什么呀?指导读好两个问句。5、揭示蝴蝶的生长过程,体会大自然的神奇。(1)师:你们知道小青虫到哪儿去了吗?(指名说)对,小青虫变成蝴蝶飞走了,这些蝴蝶又会产下一堆堆卵,一代代繁衍下去(板书:蝴蝶)老师还要告诉大家,在青虫变成蝴蝶的过程中还有一个过程,那就是蛹(板书:蛹)(2)CAI展示青虫蛹蝴蝶这一过程。(3)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有趣的小动物:可爱的小甲虫,辛勤的小蜜蜂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探索呢!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

9、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三、指导写字.1、CAI识字游戏。2、出示“咬”、“呆”这两个字。3、观察比较两个字特点,指名说记字方法。4、师指导书写。5、学生练写生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