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我是什么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教学目标: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
2、”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认识浮、雹、暴等11个生字,会写冲、晒、池等8个生字。“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
3、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教学重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
4、分。2、通过朗读课文、视频动画、图片、做动作等方法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魔术师,他的魔术水平非常高超,但是他用了一个小魔术把自己藏在课文里面了,想要认识他的小朋友要到课文里面去找他,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我是什么【此环节以魔术师作为导入,引起学习的兴趣】2、伸出小手,跟老师书写课题。3、齐读课题二、教师范读。4、瞧,我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44 页,听老师读课文,看谁听得最认真。老师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破解这个小魔术的。【朗读是活动,是赋予作品生命。而老师好的示范朗读能让学生产生一种涌动
5、,感受朗读的魅力。此环节,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认真看书的好习惯】三、学生自读课文,初读感知。 同学们,你们听出来我是什么了吗?哦,原来是小水珠啊!(板书:画一滴小水珠),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啊,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学着老师的样子去跟可爱的小水珠打个招呼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学生自读课文。四、检查预习 同学们这么热情的跟小水珠打招呼,生字宝宝也要来和我们交朋友了,我们一块喊出他们的名字吧!1、 齐读开火车领读指名读,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读音。2、 摘掉帽子(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 3、他的小伙伴也来了,你认识吗?【此环节为了解学生自学词语的情况。】4、仔细观察“雹”和“袍”,你发现了什么?你
6、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有手轻轻抱,有足快快跑。”这个形式说一说这两个字?【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以致用】5、 生字宝宝呀,很淘气,跟同学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藏在课本里了,你们还认识吗?水愿意来展示一下?(一人一段,检查课文朗读)【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五、学习课文,品读词句。(一)整体感知1、生字词同学们掌握的这么好,小水珠要奖励你们,给你们变魔术了,快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小水珠都变成什么了?【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出示课件,教师读学习提示:请你自读课文的1、2自然段,找一找小水珠都变成什么了?并用铅笔把他们画出来。(生:汽、云、雨、雹子、雪 )(师:板书汽、云、雨、雹子、雪的简笔
7、画)2、出示汽、云、雨、雹子、雪的图片,并适时提出:你还知道水能变成什么?【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心留意生活的习惯,树立在生活中学习的意识。】(二)感知“汽”“云”1、小水珠是怎么变成汽的?(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 神不神奇?谁来当一当神奇的小水珠?(指名读齐读)【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理解内容、感悟文本的能力】2、小水珠又是怎样由汽变成云的?谁来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齐读3、 老师发现这里有一个描写云不断变幻,非常有趣的句子,谁能把他找出来?(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侯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
8、在身上。人们管我叫“云”。)是呀,云和我们一样会穿衣服。而且还跟同学们一样爱美,还穿不同颜色的衣服,其实,这里的白衣服是_(出示白云的图片),这里的黑衣服是_(出示乌云的图片),红袍是_(出示霞的照片)。(三) 感知“雨”“雹子”“雪”1、 这么漂亮的云在天上飘来飘去,飘来飘去,他会遇到谁呢?竖起你的小耳朵仔细听。(播放风声)你听到什么?感觉怎么样?2、 云娃娃碰到这些冷风会怎么样呢?请大家齐读第二自然段。3、 这三种不同形态的物体时怎么回到地面的?请你在读,找出三个重要的字,把他圈出来。4、 根据不同的形态读出三个字不同的感觉。(飘最轻,落次之,打最重) (四) 走进平常模样1、 水娃娃玩累
9、了,不在跟同学们玩捉迷藏了,他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大家读一读小水珠原来的样子。2、 (出示图片)睡觉的时候是安静的,所以读_,散步的时候是悠闲的,所以读_,奔跑的时候是兴奋的,所以读_,唱歌跳舞的时候是开心,高兴的,所以读_。【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理解内容、感悟文本的能力】(五) 了解性格水娃娃呀不仅会变魔术,还有这自己的性格,有时候很温柔,有时候很暴躁,齐读第四自然段。1、 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水娃娃做的好事,用我波浪线画出水娃娃做的坏事。2、 出示水娃娃做的好事、坏事的图片。3、 水娃娃这么暴躁,你有什么好办法管住他?4、 出示管理水资源的图片。【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生
10、活的能力】(六) 写字1水娃娃真有趣,不仅生活中会变,而且生活中也会变,仔细观察“冲”“池”“黑”你发现了什么?是呀,水娃娃真顽皮,在“冲”字里变成了两点水,在“池”字里变成了三点水,在“黑”字里又变成四点底。下面我们来学习“冲”“池”这两个字、2、观察“冲”这个字,写好这个字需要注意那几笔。 同学领写练习三个3、观察“池”这个字,写好这个字需要注意那几笔。 同学领写练习三个【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发现的基础上,老师再次强调重点笔画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六、拓展阅读水娃娃给我们变了一节课的魔术他也累了,吵着闹着去旅行呢,正好同学们也累了,就让我们跟着小水珠一起去旅行吧。拓展小水珠旅行记七、课后作业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把小水珠变化的过程写绘下来吧!八、板书设计 30、我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