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鸿门宴【学习目标】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语言现象。3、翻译并理解第五自然段。【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言现象中的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2、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学情分析】学生已经预习并学习了前四段的内容,对于课文的整个发展走向,有了大致了解。本节课,在此基础上,通过老师讲解,深层次学习课文,翻译理解第五自然段。【导学流程】自主学习的内容一 回顾旧知识1. 解释下列黑体字的意思。于是张良至( )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 )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 )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2、”哙即带剑拥( )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 )不内( ),樊哙侧( )其盾以撞,卫士仆( )地,哙遂( )入,披帷( )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 )尽裂。项王按( )剑而跽( )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 )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 ),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 )之。2. 翻译并判断下列句式。(1)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2)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3)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4)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5) 此亡秦之续耳。
3、二 基础知识感知理解并翻译下列句子。1.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2.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 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4.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三探究问题问题1: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文言知识(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问题2: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苏轼却说表现了他的“君人之度”。试对这两人说法做些评论。四、 基础知识拓展与迁移:自古不以成败论英雄,堪称英雄者又有几许人?金戈铁马酬壮志,英雄一夜尽白头。垓下之围,刘邦十面埋伏杀尽楚军百万,楚歌四起。你敦厚的一代霸王在故人的谗言中败
4、下阵来,六将相逼浩浩,乌江烟波渺渺。没有厮戮呐喊,没有万马千军,没有硝烟弥漫。你持剑长啸,眼眶泛起潮湿的泪光,是否你想倾泻戎马一生的悲凉?是否你在感概历史的不公?是否你想起凄弱的江东父老? 一身浩然正气不可丢,一副铮铮铁骨不可弃,“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你何曾畏惧人言?这样的霸王,便该有万里山河相随,千军万马陪侍。旌旗招展,号角声猎猎。拨马回望,大内残阳似血,金龙腾空,而你傲然屹立。请及时记录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小组讨论问题预设1. 讨论自主学习的内容提问展示问题预设1. 口头展示:基础知识感知2. 边板展示:探究问题1,23. 口头展示:基础知识拓展与迁移课堂训练问题预设1. 下列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距关,毋内诸侯旦日飨士卒沛公不胜杯杓刑人如恐不胜张良出,要项伯拔剑切而啖之目眦尽裂令将军与臣有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 B. C. D.2. 选出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 )( )A.不如因善遇之 B.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因拔刀斫前奏案 D.相如因持璧却立整理内化:1、 课堂小结2、本节课学习内容中的问题和疑难